2019年1月17日,生命的最后時刻何夕瑞在病床上撫摸著“移軸、泡桐木中音提琴”,他希望有人能用這兩只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移軸中音提琴拉出美妙的旋律。本文圖片均來自上游新聞
上游新聞1月18日消息,從木匠到制琴教授的榮昌民間奇人何夕瑞,今年74歲,已經(jīng)制琴50余年,去年初被查出身患骨癌中晚期后,在榮昌病房里完成了世界第一只“移軸、泡桐木中音提琴”的設(shè)計和制作。
何夕瑞家里擺放著他還未制作完成的提琴和繪制的圖紙。
1月17日下午五點二十七分,這位木匠教授懷抱著心愛的提琴,平靜地離開了人世,將他親手打造的天籟炫音留給了人間。
何夕瑞繪制的提琴圖紙。
在殯儀館里,何夕瑞的夫人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去年何夕瑞獲得中國民族樂器十大樂器改革家稱號后,同時查出骨癌晚期,悲喜交加,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但他時刻想完成心中的三大愿望:辦一場何氏“三圓琴”“鐘鼎琴”演奏會、研討會——用自己親手打造提琴讓知名專家演奏,這個愿望經(jīng)上游新聞報道后,去年夏天得以實現(xiàn)。
而何夕瑞最想完成的是打造一只獨一無二的移軸中提琴,在生命最后時刻,與死神抗爭中完成夙愿。
何夕瑞的女兒何柳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爸爸還有一個愿望是將家里打造成一個提琴博物館,這個愿望她將替爸爸來實現(xiàn)。
即使在病床上也無法阻止何夕瑞對提琴的熱愛,直到生命的盡頭他依然在創(chuàng)作。
何夕瑞的弟弟何錫渝教授含淚告訴記者:大哥太執(zhí)著了,在病床上畫圖紙,還要下床回家指導(dǎo)徒弟制做提琴,醫(yī)生、家里人勸也勸不住,最后引起病情惡化……這一切都是為了達成他的心中的愿望。
何夕瑞在病床上給后人留下的關(guān)于何氏提琴工作室特征的手稿。
中提琴是樂隊重要組成部分,但因琴體過大不好演奏,下把時影響音準節(jié)奏。但何夕瑞破天荒地把琴頭中軸向右移動,制作出兩把與眾不同的移軸中音提琴。日前,經(jīng)川音原院長敖昌群、國際知名音樂人蘇立華先生以及幾位國內(nèi)外收藏家、鑒賞家試奏后,給予了極高評價。這兩只琴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對移軸提琴!
在得知木匠教授何夕瑞去世的消息,上游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趕到榮昌,前往悼念。全國各地的何氏提琴迷也紛紛來電哀悼,有些自購機票從外地趕往榮昌殯儀館致哀。
(原標題《重慶木匠教授何夕瑞走了 給世界留下天籟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