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藝術

從蓋斯特爾看維也納分離派之外的藝術

羅伯塔史密斯發(fā)表在紐約時報的蓋斯特爾回顧展的評論文,呈現了一個不斷四處奔波,掙扎,不斷打擊自己又蜷縮回自己熟悉領域的蓋斯特爾,一個矛盾的蓋斯特爾。

2017-09-22

澎湃新聞

故宮暢音閣恢復宮廷戲曲劇目演出,古代戲臺上如何做“特效”

經過長時間的修繕,9月19日晚,沉寂了百年的暢音閣再次響起裊裊清音,暢音閣于此日開始恢復宮廷戲曲劇目演出。

2017-09-21

澎湃新聞

易中天玩話劇不新鮮 他也犯了文人寫戲常有的毛病

不過知識分子寫戲往往也會有一個毛病,那就是理性意識太過強烈,主觀表達經常會不自覺地跳出來。

2017-09-21

北青藝評

70后木偶頭雕刻藝人的堅守:會一直尋找傳人

黃義羅,“木偶之父”江加走的第三代傳人,國家級非遺(江加走)木偶頭雕刻傳承人。他將木偶頭造型由280種發(fā)展到近400種。2015年3月19日,黃義羅的匆匆離世,讓傳承木偶頭技藝的重…

2017-09-21

光明網

從綿陽到紐約,她是葛蘭姆舞團少見的華人女首席

誰是辛穎?7年前,她還在四川綿陽的舞校默默無聞做著一名編舞老師;用了5年時間,她成了美國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的首席女舞者。

2017-09-20

澎湃新聞

楊燕迪談查爾斯羅森和西方音樂人文傳統

羅森到底是一個人文修養(yǎng)極高的知識分子,他的詩歌、繪畫的品味都很好,還是烹調專家,寫了關于烹飪的文章。所以,他其實是個示范,提醒我們,理解音樂時還要有人文的維度,兩者不可…

2017-09-20

澎湃新聞

李山生物藝術展:藝術家的任性,細思極恐

這個展覽的優(yōu)點是細思恐極,缺點是絕大部分觀眾也許沒有觸摸到展覽的核心,也沒來得及細思恐極。

2017-09-20

澎湃新聞

他一直堅持手工制作蘆笙,只為奏響民族之音

蘆笙這一古老樂器,聲音清脆,婉轉動聽,在我國已有幾千年歷史。雷山縣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13項,是全國最多的縣。其中,苗族蘆笙制作技藝是非遺的典型代表。

2017-09-20

光明網

瑰麗的平遙推光漆器 要發(fā)展還需強化品牌意識

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于2006年5月20日由國務院正式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然而,就是如此讓山西省為之驕傲的推光漆器,現在卻不知該推向何方。

2017-09-20

中國網

上海當代音樂周十周年:為當代音樂的大河續(xù)流

中國作曲家郭文景、向民、葉國輝、楊立青、朱世瑞、賈國平、秦文琛的代表性作品將悉數亮相。開幕式音樂會上,譚盾和葉小綱的作品亦將登臺,作曲家本人也將親臨現場。

2017-09-20

澎湃新聞

中國山水畫是無法被西畫改掉也無法同化的

薛邃畫風獨特,有著完全與眾不同的藝術形態(tài)。很多人詫異地認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畫家竟然會畫出如此具有現代意蘊的中國畫,都說是“創(chuàng)新派”。

2017-09-19

澎湃新聞

中國話劇誕生110周年:滄桑巨變中煥發(fā)青春活力

但是,文明戲的成就也是不容否定的,它為后來的話劇扎根中國創(chuàng)造了條件。

2017-09-18

光明日報

專訪吳悅石:書法繪畫同源 中國文化的根在文字

此前曾有一種觀點稱書法和繪畫沒有什么關系,但吳悅石認為并非如此。

2017-09-18

中國新聞網

名作《千里江山圖》怎么看?故宮院長的三個提醒

“如此這般,我想他也鬧不清怎么畫出這幅偉大的畫卷。十八歲干的事,多半其實是不自知的,他好也好在不自知。照西洋人的說法,那是上帝讓他干了這件事情?!?/p>

2017-09-18

文化第一現場

《千里江山圖》畫的是哪兒?進宮看畫前聽專家解謎

“排版時,《千里江山圖》的不同局部仍令我時時一驚,時時一驚。怎么可以這樣子好法,怎么可以?”

2017-09-16

北青藝評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