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藝術

又是一年賞梅時,看歷代名跡里的暗香與疏影

又是一年賞梅時。論及畫梅,五代有滕勝華寫《梅花白鵝圖》,宋代畫家釋仲仁始創(chuàng)墨梅畫法,有“墨梅鼻祖”之稱,揚無咎 《四梅花圖》流傳至今,元代則有愛梅、詠梅、畫梅成癖的王冕…

2021-02-26

澎湃新聞

香港最知名的收藏組織成立一甲子,敏求精舍300余珍品展出

中國香港敏求精舍這個在國際上享有盛譽的收藏組織已經(jīng)走過一個甲子。

2021-02-26

澎湃新聞

恐懼還是實驗?蒙克《吶喊》上的題字被證實為本人所寫

近日,挪威國家博物館的策展人宣布,經(jīng)過紅外照片與仔細比對,他們發(fā)現(xiàn)蒙克著名的《吶喊》上的一行題字“只可能是瘋子畫的”出自藝術家本人之手,而非此前一直認為的文物破壞。

2021-02-24

澎湃新聞

張偉忠談嘉定竹刻:用刀如筆,不能缺了文氣

有著五百多年歷史的嘉定竹刻早在2006年即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延續(xù)著明清的文人傳統(tǒng),嘉定竹刻藝人以刀代筆,將書、畫、詩、文、印諸種藝術融為一體,賦予竹以新的生命

2021-02-24

澎湃新聞

最“長壽”的浮世繪流派:獨創(chuàng)“蚯蚓描”、擅畫招牌畫

提起浮世繪,人們首先想到的也許是葛飾北齋著名的《神奈川沖浪里》。事實上,在浮世繪450年的歷史上,共有21個風格流派,名家如云。

2021-02-24

澎湃新聞

歌川廣重與浮世繪里的鄉(xiāng)愁之韻

歌川廣重是日本第一位在畫面中強調(diào)季節(jié)感的浮世繪畫師,他并沒有刻意營造傳統(tǒng)山水畫或水墨畫中的超自然理想境界,而是通過對不同景致在四季中自然變化的描寫,來完成“鄉(xiāng)愁”情緒的…

2021-02-23

澎湃新聞

梵高與霍克尼的“隔空對話”:休斯頓新展“自然的歡愉”

兩位處于不同時空的視覺藝術家將憑借對于自然共通的熱愛而連接在一起。2021年2月21日,展覽“霍克尼與梵高:自然的歡愉”將在美國休斯頓美術館開幕。

2021-02-22

澎湃新聞

國圖藏善本碑帖《神策軍碑》《廣政石經(jīng)》等概覽

碑帖,是碑與帖的合稱,俗稱“黑老虎”。“碑”指的是 石刻的拓本;“帖”是將古人著名的墨跡,匯刻在木板上或石板上傳拓而成。

2021-02-22

澎湃新聞

從工藝美術運動到分離派,探尋新形式的歐洲建筑師

18世紀工業(yè)革命以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城市與建筑發(fā)展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沖擊,自然資源、資本、人力、生活空間漸漸趨向集中,傳統(tǒng)建筑已無法解決一系列新問題。

2021-02-21

澎湃新聞

泰特美術館的檔案員:記憶如何創(chuàng)造于檔案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現(xiàn)代藝術延伸至行為藝術、觀念藝術、攝影、視頻等新的領域。面對這一演變的沖擊,時任倫敦泰特美術館館長諾曼里德爵士意識到藝術作品背后“特定的地點與事件或…

2021-02-20

澎湃新聞

梵高筆下的“春”:對生命的渴求與絕望

描繪春天的繪畫往往關乎生機和希望,而在梵高的筆下,綠意盎然的春似乎有著更加復雜的張力。

2021-02-19

畢加索與牛:走過的路,會連線成一只“彌諾陶洛斯”

牛是畢加索最愛的動物之一,作為西班牙人,他是斗牛場的常客,又在古希臘神話中的“牛頭怪”彌諾陶洛斯身上看到了自己。

2021-02-19

澎湃新聞

從歷代書論看“二王”:妙跡不可盡求點畫間

“書之為道為藝,在開人心智,慕道希圣也”。“欲得二王之妙跡,原不可盡求之點畫之間也。拘泥點畫者,即是為時代壓筆,已入俗境,萬難藥救矣?!?/p>

2021-02-19

澎湃新聞

與漆器相通,走近“堆起門”的堆漆工藝

甌塑俗稱彩色油坭塑,又稱“彩色浮雕”,是流傳于浙江省溫州地區(qū)的一種傳統(tǒng)塑作藝術,由我國傳統(tǒng)漆藝中的堆漆工藝發(fā)展而來,因起源于浙南甌江流域而得名。

2021-02-18

澎湃新聞

北大藝術學院教授丁寧:真假之中的西方美術

近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丁寧教授做客北大博雅講壇,圍繞西方藝術作品的真?zhèn)?,以凡高的作品為例,細致入微地講述了藝術品的真?zhèn)沃疇?,以及真品背后凡高真正的藝術魅力。

2021-02-18

澎湃新聞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