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大藏經(jīng) 興善南明廣禪師語錄
南明禪師語錄序
昔匯云門先師稿有無趣無幻二大師語錄序其中稱趣為仰山再來稱幻為臨濟(jì)直下兒孫無趣克家之子乃知南明大師為幻之嫡傳也余初參云門即入龍居禪席值南師領(lǐng)眾重蒙提挈一日遽問曰一念緣起無生超彼三乘權(quán)學(xué)等見阿誰緣起有生耶師與一喝余時茫然夜坐單后過數(shù)炷香如彈指頃始知有做工夫事南師之力也時同席有玄微兄者又為南師嫡嗣及師遷化余在山水中每遇玄兄聚舊即以大事為問玄兄以病自謙遁名匿影余住雪峰日常一接書問再接偈言知己住持普明矣迨余游汀洲遣禮招至欲行古道遜余上堂余復(fù)邀眾檀護(hù)迎請升座堅執(zhí)不允故勉為結(jié)制竟成賓主焉話次復(fù)及大事即頹然示疾余曰斷橋一脈至兄止耶日不然脫有可兄意者能指出以相示乎余唯唯即索南師源流并斷橋倫歷代付法偈及語錄一卷莊讀行狀益知居常孤潔不肯輕展槍旗竟以退托終其身故余不得不憑贓揭出使人知斷橋猶在也。
崇禎辛巳仲冬日傳曹洞正宗后學(xué)云門明方拜撰。
南明禪師語錄序
世尊謂眾生曰善知識者是汝等莫大因緣能令汝等明見佛性離苦解脫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第因業(yè)緣障蔽遂致苦海飄流故遇善知識宏機(jī)迅辯如大將軍攝印登壇生死浮沉操提在手學(xué)者直下承當(dāng)曉得棒頭落處猶聾振雷猶瞽見日其間承接燈傳不容野狐疑似嘗稽臨濟(jì)一宗派衍于今極盛矣然有異流而走名者亦有正傳而韜寂者如南明和尚親承衣缽于車溪從上淵源授受甚確聞谷雪庭諸善知識無不虛左推尊之南大師乃不欲語言文字滋世葛藤見有述其語輒焚去此其識見超出諸方遠(yuǎn)矣然令后起者不有玄微大師其人誰與默識緒余存其萬一衍唱真?zhèn)髟招髱煵晃┎回?fù)法乳之恩其于莫大因緣能令眾生離苦解脫之旨豈曰小補(bǔ)之哉雖然既無文字語言此是何物具眼者請分柝看。
欽差巡視海道兼理邊儲福建按察司按察使槜李后學(xué)黃承昊撰
興善南明廣禪師語錄
建寧普明寺嗣法門人妙用 集
嘉興金明寺住持法孫悟進(jìn)重輯
師在徑山示眾五峰頭卓朔雙徑尾顛先喝石巖一任 跳明月池覆地傾天此四句中有一句有殺人刀無活人劍有一句有活人劍無殺人刀有一句殺人刀活人劍俱有有一句殺人刀活人劍俱無伶俐衲僧簡點得倜儻分明許你一生參學(xué)事畢。
除夕示眾云前年年鼻孔無半邊去年年兩眼不能全今年年三十精骨獻(xiàn)青天我禪已說了汝等作么生參。
示眾個般奇特事難言驀直皋亭跳上天帝釋鼻梁遭磕破波斯痛倒海門前。
維那云今時修行人決要出三界一僧云即今亦不在三界里又一僧云喚甚么作三界師云三界歷然偈曰慧劍單提總莫論葛藤那許再留根吟風(fēng)嘯月須常分機(jī)用從空解轉(zhuǎn)身。
僧問三世諸佛為甚么不知有師云聰明反被聰明誤進(jìn)云貍奴白牯為甚卻知有師云棒打石人頭嚗嚗論實事。
示眾人來問我祖師禪報道中宵月正圓橫放鐵牛沖遍界虛空踏破海流干。
茶次有僧持餅趨過師前師問云這個餅?zāi)抢镔I來的僧回身云莫道無語好師便舉手中餅云且道這個那里買來的僧云這卻道不出師云情知汝道不出。
維那行嚫次序言云板首三分執(zhí)事二分散眾一分時有一僧在旁師即問云汝是一分的二分的三分的僧無語師對維那云汝未把嚫與他那僧又無語師云出去。
示眾落日如懸鼓峰前仔細(xì)觀霞光交大地一片錦山川。
師生日今朝初度日天開并地辟三際絕分疏誰云微細(xì)識山頭躍鯉魚海底蓬塵出深知養(yǎng)育恩感報無窮極。
僧拈針自語若是工夫深鐵杵磨作針師云你這個針那個鐵杵磨的僧無對師云你問我答僧?dāng)M問師云果然。
師問僧云冰在這里水在那里僧云卻成一塊冰師直視云老大作這般見解僧云師又如何師云多這點作么。
師在皋亭閉關(guān)時有僧問云師今進(jìn)關(guān)必待徹悟而后出關(guān)師云恁么盡未來際出此關(guān)不得僧無對師遂掩門。
下雪次有僧推窗云滿山都是雪師云隨聲逐色漢僧云乞師離聲色道一句師云滿山都是雪。
聞谷師問云了即業(yè)障本來空為甚么師子尊者被罽賓國王斬卻師云本來空聞云爭奈頭何師云本來空聞云為甚么罽賓國王一手墮地師云本來空。
僧問四大分張眼光落地畢竟向何處安身立命師云東家作驢西家作馬。
師為靜中師掩龕顧視大眾指龕云大眾只這個龕非窄非寬本無出入寧有開關(guān)即今靜中師端坐其中無黨無偏正恁么時眾中莫有知時識節(jié)的么出來道一句看如無山僧為伊下手去也遂推上。
僧看師十二時偈次問師云隔壁老兒拏賊子贓在甚么處師云現(xiàn)在僧無語師便掌。
師一日舉香嚴(yán)偈問用侍者者才擬答師便喝者復(fù)擬開口師又喝者即點首珍重師付偈曰無傳無受法無傳無受心付與無手者掣斷虛空筋。
頌古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
一事無成兩鬢斑欣欣獨自笑靈山一枝花上呈春色拖累兒孫仰面攀。
六祖聞二僧論幡動風(fēng)動往復(fù)不已祖曰不是風(fēng)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不是風(fēng)兮不是幡浮蹤暫爾寄禪關(guān)窗前非獨松稍月更有長江浸遠(yuǎn)山。
斷橋和尚室中示眾萬法歸一一歸何處。
侵晨出去晚頭歸赤腳髼頭滿面灰無底鍋燒無米飯臭煙烽 嘴尖吹。
僧問趙州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州云庭前柏樹子。
諗老師三寸舌柏子布庭虛藏身沒影跡沒影跡冷眼看來且端的咄瞎?jié)h三十拄杖少不得。
靈云見桃花。
靈云老不無端將謂瞞人返自瞞千紅萬紫已狼藉何獨桃花是指南。
世尊因文殊至諸佛集處值諸佛各還本處唯女人近于佛坐而入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此人得近佛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文殊繞女人三匝鳴指一下乃托至梵天盡其神力而不能出佛曰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定不得下方過四十二恒河沙國土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定須臾罔明從地而出作禮世尊世尊敕出罔明卻至女子前鳴指一下女人從定而出。
蛇驚枯草里鳥語碧巖前彈指空勞力青天被熱瞞。
百丈海禪師每上堂有一老人隨眾聽法一日眾退唯老人不去師問汝是何人老人曰某非人也于過去迦葉佛時曾住此山因?qū)W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某答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墮野狐身今請和尚代一語貴脫野狐身師曰汝問老人曰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師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禮曰某已脫野狐身住在山后敢乞以亡僧津送師令維那白槌告眾食后送亡僧師領(lǐng)眾至山后巖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
不落不昧笑呵呵空里翻身爭奈何楖栗一條何所倚橫挑日月下山坡。
云門顧鑒咦。
云門顧鑒咦擊右火星飛盡伊多伎倆輸我一聲噓。
梁武帝問達(dá)磨祖師云如何是圣諦第一義祖曰廓然無圣帝曰對朕者誰祖曰不識帝不契祖乃渡江。
廓然不識空成浪藉赤腳渡江慚惶面壁咄。
三圣上堂我逢人即出出則不為人便下座興化獎云我逢人即不出出則便為人。
兩輪日月疾如梭無限清風(fēng)翻碧蘿堪嘆生盲渾不薦扶籬摸壁待如何。
南陽忠國師一日喚侍者者應(yīng)諾如是三召三應(yīng)師云將謂吾孤負(fù)汝卻是汝孤負(fù)吾。
三呼復(fù)三應(yīng)法戰(zhàn)從斯竟孤負(fù)老婆心驗盡禪人病。
玄沙侍雪峰行次峰指面前地云這一片地好造個無縫塔沙云高多少峰顧視沙云人天福報不無和尚靈山授記未夢見在峰云汝作么生沙云七尺八尺。
雪峰用盡眼力玄沙七尺八尺欲窮無縫浮圖直待參天荊棘。
疏山仁參大溈安禪師值溈泥壁便問承聞和尚道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是否溈曰是師曰忽遇樹倒藤枯句歸何處溈放下泥盤呵呵大笑歸方丈師曰某甲三千里賣卻布單特為此事而來和尚何得相弄溈喚侍者取錢二百與這上座去遂囑曰向后有獨眼龍為子點破在師果至明招謙處問師師舉前話招曰溈山可謂頭正尾正只是不遇知音師復(fù)問忽遇樹倒藤枯句歸何處招曰卻使溈山笑轉(zhuǎn)新師于言下大悟乃曰溈山元來笑里有刀遂遙禮懺悔。
泥盤放下笑咍咍為惜擔(dān)囊千里來秪管藤枯并樹倒那知錯過棟梁材。
玄沙見地下一點白問僧云見么僧云見如是三問三答沙云你也見我也見為甚么不會。
你也見我也見白日青天興閃電我若當(dāng)年在眾中點燈要照玄沙面。
僧問蜆子如何是西來意蜆云神前酒臺盤。
神前酒臺盤莫為蜆子瞞貪觀花柳巷失卻祖翁田。
趙州到一庵主處問有么有么主豎起拳州云水淺不是泊舟處便行又一庵主處問有么有么主亦豎拳州云能殺能活能縱能奪便禮拜。
一朝權(quán)在手殺活不繇情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
魯祖面壁。
聳起鐵脊梁坐斷千尋壁指畫甚分明將謂有奇特走殺天下人到老無相識佛法不是無爭奈口門窄。
芭蕉清禪師拈拄杖示眾曰你有拄杖子與你拄杖子你無拄杖子我奪你拄杖子靠拄杖下座。
探盡千江水無非竹一竿臨機(jī)籌與奪按劍小舟前。
圓覺經(jīng)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無了知不辨真實。
赤嘴鳥皮黃腳雞斑毛白羽伴云飛自從啄破琉璃殼直至如今不見伊。
趙州四門。
南北東西四面門半開半掩到如今曹溪路上如相委無限行人被陸沉。
僧問道吾如何是佛吾云洞庭無蓋。
洞庭無蓋水面生塵黃梅雨落滴破虛空。
金峰示眾云事存函蓋合理應(yīng)箭鋒拄▆▆▆得分半院與伊有僧出峰約住云相見▆▆好共住難為人。
放去太奢華收來沒可把官物當(dāng)人情思量還不可。
瑯玡示眾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樹倒藤枯好一堆爛柴。
秪這一堆爛柴要且無處安著拈來燒向爐中好與衲僧烘腳若作佛法商量和汝眉須燎卻。
長慶棱禪師二十年坐破七個蒲團(tuán)不明此事一日卷簾忽然大悟偈曰也大差也大差卷起簾來見天下有人問我是何宗拈起拂子劈口打。
七破蒲團(tuán)才卷簾未為天下出奇男白云常在青山外眉睫何曾離眼邊。
五臺秘魔巖和尚常持一木叉每見僧參即叉卻頸曰那個魔魅教汝出家那個魔魅教汝行腳道得也叉下死道不得也叉下死速道速道。
與么家風(fēng)也太差臨機(jī)慣用木叉叉阿誰不是仙陀客好眼無端更撒沙何似歸堂去吃茶。
百丈涅槃和尚一日示眾曰汝等與我開田我與汝說大義眾皆開田了歸請說大義師乃展兩手。
平地教人開作田通身泥水不曾干何如學(xué)個安閑▆▆把鋤頭當(dāng)枕眠。
青州布衫。
趙州老工夫少布衫做得未恰好擬將蓋覆天下人不覺和贓敗露了急著眼七斤秤子稱得巧。
文喜禪師上五臺遇一老翁牽牛而行邀師入寺呼均提有童子應(yīng)聲出迎翁縱牛引師升堂堂宇皆耀金色翁踞床指繡墩命坐翁曰近自何來師曰南方翁曰南方佛法如何住持師日末法比丘少奉戒律翁曰多少眾師曰或三百或五百師卻問此間佛法如何住持翁曰龍蛇混雜凡圣同居師曰多少眾翁曰前三三后三三翁呼童致茶并進(jìn)酥酪?guī)熓持X心意開爽翁提起玻璃盞問曰南方還有這個么師曰無翁曰尋常將甚么吃茶師無對師睹日晚遂問擬投一宿得否翁曰汝有執(zhí)心在不得宿師曰某甲無執(zhí)心翁曰汝曾受戒否師曰受戒久矣翁曰汝若無執(zhí)心何用受戒師辭退翁令童子送師問童子前三三后三三是多少童召大德師應(yīng)諾童曰是多少師復(fù)問此是何處童曰此金剛窟般若寺也師凄然悟彼翁即文殊也不可再見即稽首童子愿乞一言為別童子說偈曰面上無嗔供養(yǎng)具口里無嗔吐妙香心里無嗔是珍寶無垢無染是真常言訖均提與寺俱隱。
譚玄對面不知名梵剎重重列錦屏才問均提是多少回頭依舊草青青。
陸亙大夫問南泉弟子家中有一片石或時坐或時臥如今擬鐫作佛得否泉曰得陸曰莫不得否泉曰不得。
得與不得全提片石倒岳旋巒天昏地黑咄且道其中是何標(biāo)格。
玄沙上雪峰白紙。
三張白紙忒煞淆訛同風(fēng)千里無他事父子恩情徹底枯。
偈頌
示禪人
靜里乾坤劫外春慧花從此始生根慈云忍水時時潤百萬人前一種新
示妙觀念佛是誰
反覆研窮念佛誰天寒雪擁一園梅忽然時節(jié)因緣到沾著唇牙便皺眉
答雪庭信禪師(附來偈)
從來無物可同儕自向山中自活埋五十年來履踐事娘生一只臭皮鞋。
既云無物可同儕誰向山中誰受埋五十年前娘未養(yǎng)喚他甚么作皮鞋
示自聞
勘破娘生兩片皮臨機(jī)那肯聽聲噓獨存這個無棲泊脫殼金烏到處飛
示靜周
一念忘來萬慮休虛空應(yīng)是汝同流青黃不計繇他變管取千山齊點頭
示寄緣
諸緣何狀寄者阿誰這里薦得還欠一椎
示江渡
煙波浩渺目無涯足跡憑誰問作家莫為跨船三十棒隔江招手較些些
示葦渡
才發(fā)萌芽便挺然干青葉綠正新鮮行人乘此通消息歷盡千波得自然
示萬如
澗水松風(fēng)來耳畔白云青嶂列眸前時人自有金剛眼百萬珍珠一串穿
示芥庵
芥不微兮庵不寬互相容納水投淵當(dāng)人解得其中意莫問門前倒剎竿
云棲六景
回耀峰
一丸金彈射長空遍界流輝一樣紅突出崔嵬高著眼回光原不涉西東
壁觀峰
壁觀峰前意若何雪腰斷臂太蹉跎今朝再舉當(dāng)年事添得胡僧笑轉(zhuǎn)多
寶刀隴
寶刀出匣倚天高觸著尸橫萬里遙伶利世間輸衲子從來曾不犯纖毫
青龍泉
真珠沫噴出青龍滴滴涓涓無意中欲識個中消息子浮沉倒影一枝松
圣義泉
清清淺淺月團(tuán)團(tuán)半點難瞞這一泉煞老古錐曾漏泄至今流落不曾干
金液泉
是液是泉是甚么非甜非淡亦非空根源何止金剛際流遍江河一竅通
詠雪
瓊樓玉殿絕纖瑕非色非空尚未佳道人這片閑田地莫被虛花白占他
風(fēng)車
風(fēng)輪轉(zhuǎn)處別精粗飏卻糠皮也太多更有頂門開得好秪留白米奉公婆
牧牛圖
牛兒已飽童兒已閑綠楊陰下停繩罷鞭止之平地欲行欲眠穩(wěn)背而坐勿后勿前懶吹橫笛豈慮他緣逍遙快活任性天然有問路者直指云乎這邊那邊
四威儀
關(guān)中行瀟灑謾騰騰無端失一腳踏倒涅槃城
關(guān)中住盡日無他事爛嚼木札羹滋養(yǎng)無生智
關(guān)中坐寒暑經(jīng)檐度不計月和年任爾蒲團(tuán)破
關(guān)中臥工夫放倒做翻去與覆來曾無第二個
十二時歌
半夜子黑白未分誰作主忽聞犬吠兩三聲隔壁老兒拏賊子
雞鳴丑道人佛法隨時有敗屋風(fēng)霜徹骨寒破衲遮身露出肘
平旦寅萬戶千門曙色新空林棲鳥試饒舌喚醒床頭夢里人
日出卯大地總成無價寶只要當(dāng)人見得真日用不須向外討
食時辰一缽生涯續(xù)命根出門自有廬陵米肯向婆兒買點心
禺中已钁頭邊事無多子信手拈來平不平瓜茄菜甲都肥膩
日南午云廚冷淡無煙火欲將供佛施群生摘得靈山花幾朵
日昳未破衲補(bǔ)完無別意困來枕石臥松根饑來撥火煨個芋
晡時申攜杖歸來步步親俄然踏斷溪流水滿目青山朵朵新
日末酉金毛獅子頻哮吼庵前庵后絕狐蹤散步經(jīng)行獨自走
黃昏戌古佛堂前明歷歷莫謂其中人不知三乘五性誰能測
人定亥光風(fēng)霽月真瀟灑泥牛趁入廣寒宮玉犬踏翻香海水
十究竟
究竟身骨肉皮毛寸寸真照天照地光明藏晝夜恒開八萬門
究竟心大地撮來置一塵塵塵互入無窮盡莫謂于中無主人
究竟事物物不離于當(dāng)處彼彼無窮各不知散彩分形悉如是
究竟理眼前耳畔重重舉鵝王擇乳非鴨類擬思便隔三千里
究竟生空花亂落何為根纖塵飛入清明眼眚病從斯直到今
究竟老父母未生原不小面黃皮皺發(fā)如絲秪壞衣裳不壞寶
究竟病病僧看伊應(yīng)有分日面月面當(dāng)自知何勞更聽維摩令
究竟死眼光落地非終始百骸潰散即分身剎剎塵塵忘彼此
究竟苦三毒原是無明火俄然覺得驀翻身驀翻身處凈裸裸
究竟樂風(fēng)光本地真常樂行住坐臥在其中纖毫向外成千錯
清泉
一潭清徹底豈肯渾常流珍重如金液寒光射斗牛
巡香板銘
無背無面無主無賓橫行正令若個敢嬰
南明禪師行狀
師諱慧廣號南明鹽官韓氏子母姚姓未孺齡父母俱故得繼母吳氏撫之賦性質(zhì)直于齠齔時遂志出家槜李興善寺禮芹泉師而剃發(fā)焉師視世如幻嘗曰推我應(yīng)院皆非正行遂與朋舊謝絕不茹葷飲矢志參學(xué)彼時禪宗不著歷游講肆復(fù)還本寺禪堂掩關(guān)得交持禪關(guān)策進(jìn)書至師展閱于無字話上凝然無別念虛豁豁地過了八日人情物理亦不知寢食起坐亦不覺忽生一念曰如此倘是落空耶便爾休歇三年而有車溪無幻老人聞師有真實志謁就關(guān)前一見便有師資之契師則以前工夫舉似車溪車溪應(yīng)聲跌腳曰悔我來遲向后縱欲到此不易得也師復(fù)求示得受參究工夫是年冬啟關(guān)別無他往獨謁車溪再請益禪要未一載而往古心老師處圓戒即入車溪舊隱雙徑白云山不出門三載時觀音殿繼峰主人啟建禪期師與之敦請車溪老人主持老人每下堂開示師聽之必垂淚忽一日于地上拾片紙有觀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之句有省即呈老人老人印可舉師為首眾師于徑山車溪服勤八載老人付師衣法偈曰得本無所得傅亦無可傳今付無傳法東西共一天嗣后掩死關(guān)于皋亭永慶寺四載有聞谷師時至關(guān)前盤桓既久凡師主禪期于雙徑皋亭及蓮居諸處有護(hù)法嚴(yán)印持聞子將居士等致請然師不允皆聞師勸赴師自處孤潔誨人不倦襪不解帶者二十余年嘗有三愿一不出世一不作緣事一不納徒眾自謂德薄福慳竟以退托嘗有偈頌法語門人錄呈即火之曰此不足流也今所存萬一皆妙用記持而書出泰昌改元仲冬師示疾囑后事畢二十七日辰時奄然坐逝茶毗靈骨瘞于雙徑師生于萬歷丙子十月十三日也。
嗣法門人妙用稽首述
法門陵替甚矣按萬歷間宗師家頗尚孤峻遞相隱謝此一變也逮天啟時方有人出法門似覺可觀至鼎革來十余載淫濫彌漫此又一變也蓋翁于泰昌改元遷化其操履卓倫非今時可擬閱是錄者當(dāng)具別眼法門有望焉。
順治乙未春王望日法孫悟進(jìn)稽首跋
助刻姓氏雪澗湛慧峰真寶月戒珠全達(dá)全明全果全定全志全正全念全超全玉全慧全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