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羯恥那衣事
唐 義凈譯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羯恥那衣事一卷
大唐三藏義凈奉 制譯
爾時佛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時有眾多苾芻。在自來城。三月坐雨安居已。各持衣缽。詣世尊所。路逢泥雨。困于暑熱。野草割身。遍皆流汗。漸次游行。至室羅筏城。時諸苾芻安置衣缽。洗足已。至世尊處。頂禮雙足。在一面坐。世尊常法。見客苾芻來。共相慰問。汝于何處安居而來至此。白言。世尊。我等于自來城。三月安居已。而來至此。問言。汝等在彼安居。于三月中。得安樂住不。乞求飲食。不難得不。答言。世尊。我等三月安樂而住。飲食不難。我等從彼擎持衣缽。所經(jīng)道路。泥雨艱辛。身形疲頓。漸來至此。世尊聞已。作如是念。我諸弟子雨安居竟。人間游行。擎持衣缽。路逢泥雨。極遭辛苦。形體疲頓。我今宜可令諸苾芻。得安樂住。并諸施主福增長故聽諸苾芻張羯恥那衣。張此衣時。有五勝利。一無過十日犯。二無過一月犯。三無過經(jīng)宿離衣犯。四唯著上下二衣。得人間游行。五得隨意多畜長衣。復(fù)有五種饒益。一得別眾食。二得數(shù)數(shù)食。三俗家不請。得往受食。四得隨意多求衣。五始從八月半。至正月半時。經(jīng)五個月所得財物。皆是羯恥那衣利養(yǎng)。如是開時。令諸弟子。得安樂住。即告諸苾芻。欲令汝等。得安樂住。并諸施主福增長故。雨安居眾張羯恥那衣。獲多利益。如前十種。如世尊說張羯恥那衣者。諸苾芻不知云何張衣。佛言。三月安居。眾獲衣物。應(yīng)將作衣。先以言白。告眾令知。大眾應(yīng)知。今夏坐苾芻眾得此衣若大眾樂者。令將此物。為眾作羯恥那衣。至明日已鳴揵椎。集僧伽。言白已周。令一苾芻作白曰。
大德僧伽聽。此衣是此處雨安居僧伽所獲利物。僧伽今共將此衣。作羯恥那。此衣當為僧伽。張作羯恥那。若張衣已。雖出界外。所有三衣。尚無離過。何況余衣。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yīng)許。僧伽今將此衣。令某甲苾芻。當為僧伽作羯恥那。若張衣已。雖出界外。所有三衣。尚無離過。何況余衣。白如是。羯磨準白成。次當差張羯恥那衣苾芻。須具五德者。應(yīng)可量差。所謂無欲愛恚癡。知張與不張。若異此者。即不應(yīng)差。如是應(yīng)差。為前方便。眾現(xiàn)集已。應(yīng)先問能不能。云汝某甲能為僧伽。作張衣人不。若言能者。答言。我能。次一苾芻作白羯磨。差云。大德僧伽聽。此苾芻某甲。樂作張羯恥那衣人。今為僧伽張羯恥那衣。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yīng)許。僧伽今差某甲苾芻。作張羯恥那人。此某甲當為僧伽。張羯恥那衣。白如是。大德僧伽聽。此苾芻某甲。樂作張羯恥那人。今為僧伽張羯恥那衣。僧伽今差某甲。作張羯恥那人。某甲苾芻。當為僧伽張羯恥那。若諸具壽。聽差某甲作張羯恥那人。此某甲當為僧伽張羯恥那者。默然。若不許者說。僧伽已聽此某甲作張羯恥那人。此某甲當為僧伽作張羯恥那衣人竟。僧伽已聽許。由其默然故。我今如是持。其次張衣苾芻應(yīng)作白羯磨。當作羯恥那衣。
大德僧伽聽。此衣當為僧伽。作羯恥那衣。此苾芻某甲。僧伽已差作張衣人。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yīng)許。僧伽今以此衣。作羯恥那。付某甲苾芻。白如是。羯磨準白應(yīng)作。
作羯恥那衣苾芻。制其行法。作衣之處。當須在前洗浣染治。割截縫刺。乃至刺三兩針共作。復(fù)須再三作如是念。此衣當為僧迦。張作羯恥那衣?,F(xiàn)張作羯恥那衣。已張作羯恥那衣。于此三心。但為后二。亦成作法。若不作者。得惡作罪。次至八月白半十五日。其知事人應(yīng)告大眾。作如是白。諸大德。明日我當為眾張羯恥那衣。仁等各各舍舊持衣。來集某甲處。其張衣苾芻。于此衣上。布列名花。妙香熏馥。鳴揵椎集眾。言白復(fù)周??蓪⒋艘轮?。上座前立。兩手擎衣。作如是白。
大德僧伽聽。此衣僧伽許張作羯恥那衣。我苾芻某甲。僧伽今差作張羯恥那衣人。我某甲是張羯恥那衣。我以此衣。當為僧伽。張作羯恥那衣。如是三說。次舒張此衣。上座前立。作如是語。上座存念。此衣僧伽許作羯恥那衣。我苾芻某甲。是張衣人。我今為大眾張此衣。上座答曰。善哉張衣。極善張衣。此中所有財利饒益。我當獲之。如是三說。乃至行末。皆作是說。善哉張衣。極善張衣。此中所有財利饒益。我當獲之。次復(fù)應(yīng)知持衣人法。不持此衣。至大小便室。不入廚舍煙火之處。不安置露地。不棄衣向界外。設(shè)暫出。不應(yīng)經(jīng)宿。持衣苾芻若不依行者。得越法罪。其持衣人。既至正月十五日。應(yīng)在眾中。作如是白。大眾應(yīng)知。明日當出羯恥那衣。仁等各各守持自衣。其有利物。大眾應(yīng)分。鄔波離。請世尊曰。有幾種人不成張衣。佛言。有五種人。謂無夏人。破夏人。后夏人。求寂人張衣之時不現(xiàn)前者。復(fù)有五種不成張衣。謂行遍住人。行遍住竟人。行六夜人。行六夜竟人。授學人。大德。有幾種人。但得財利。而無饒益。佛言。有五種人。謂無夏。破夏后夏。求寂。不現(xiàn)前人。復(fù)有五種人。行遍住人。遍住竟人。六夜人六夜竟人。授學人。此謂得利無饒益。大德有幾種人。利益俱無。佛言。鄔波離。有五種人。謂不見罪被舉人。重犯被舉人。不舍惡見被舉人。余處坐夏人。僧破已后非法律人。
時有眾多苾芻。人間游行。遭賊劫奪。漸至室羅筏城。諸苾芻見問言。善來具壽。行李安樂不。答言。何有安樂。所是衣物。皆被賊奪將。報言。具壽。今我此處多有衣利。若出羯恥那衣。得與具壽共相分給。以緣白佛。佛言。苾芻若有賊緣。當可為出羯恥那衣。應(yīng)如是出。如常作前方便已。令一苾芻作白羯磨。大德僧伽聽。于此住處。和合僧伽。共張羯恥那衣。今有眾多苾芻。被賊所劫無衣至此。若僧伽時至聽者。僧伽應(yīng)許。僧伽今為此被賊苾芻。出羯恥那衣。白如是。羯磨準白成。乃至結(jié)竟。既作法已。所有利物。受衣之人皆共平分。其所得衣。各隨自意。分遺被賊無衣苾芻。鄔波離請世尊曰。大德。疏薄衣。惡衣。多結(jié)衣。纻麻衣。繚緣衣。破故衣。犯舍衣。死人衣。此等諸衣合作羯恥那不。佛言。不合。
大德。石碾衣。及屬別人三衣。及不滿三五肘。或不割截?;虿磺鍍簟;虿徊顝堃氯??;蛟诮缤?。得張衣不。佛言。不合。夏三月中所得衣。成張衣不。佛言得。若夏三月了。所得之衣得作羯恥那衣不。佛言得。若更有眾多法非法衣。準上文意應(yīng)知。
出羯恥那衣相。本有八種。云何為八。攝頌曰。
初決去不定 決定失去衣
聞出出界疑 望斷同心出
云何決去失。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作衣已竟。于此無戀心。遂持衣缽。欲往余方。出界外。更不擬來。決意出者。是名決去失。云何不定失。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未作衣。遂出界外求衣?;蛭醋饕?。或已作半。于此利物。及以住處?;蛴袘?。或無戀?;蛴型??;驘o望。更擬還作衣?;蚱鹨赡?。是名不定失。
云何決定失。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未作衣。遂出界外求衣。作如是念。還來作衣。復(fù)作是念。我今出去。更不復(fù)來。亦復(fù)不能造支伐羅。是名決定失。
云何失去失。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未作衣。出界外造支伐羅。起首作衣。遂失其衣。是名失去失。
云何聞出失。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未作衣。出界外求衣。念言回還。我當作衣。去后大眾遂便出衣。彼聞出羯恥那衣。心生隨喜。善哉出衣。是名聞出失。云何出界疑失。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未作衣。苾芻自念。出界作支伐羅。若了若不了?;蜻€不還。生如是心。出界便失。云何望斷失。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作衣。作衣未竟。出界求覓。擬還作衣。既至彼方。求衣不得。望心斷絕。是名望斷失。
云何同心出。如有苾芻。同在一處。受羯恥那衣作衣。出界外求衣。后還來住處。共眾作白二法出衣。是名同心出。
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羯恥那衣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