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孟,字伯功,陜西扶風人。萬歷末年進士,授濰縣知縣。天啟三年(1623)升為南京御史,未出京師,奏陳籌邊防六事,奏疏最后說,他之所以被任為南京御史,是因為現(xiàn)在是錢神當?shù)?,公道無權,應嚴禁饋贈賄賂。帝令他指出具體事實,繼孟說只是傳聞。帝大加譴責。左都御史趙南星奏稱“:今天下重進士而輕舉貢,重京官而輕外官,重北京之科道官而輕南京之科道官。請朝廷依據(jù)繼孟的建議,權衡偏重之利弊。令吏部極力改變這種錯誤傾向,對于用人不無好處?!币恍┘啥世^孟的人,都說他是東林黨人。其后不久,繼孟因不建魏忠賢生祠,被斥為邪黨,削奪其官職。
崇禎二年(1629),又啟用繼孟,官復原職。他上書道:
“近見宰相王永光之《人言踵至》一疏,句句謬誤。其中說:‘惠世楊等借題當議?!^借者,本無其事而假借名義的意思。世楊與楊漣、左光斗同事同心,但未同死。今楊、左已有定論,而世楊之事是后來才揭發(fā)昭告天下的,哪有什么假借名義之事。其謬誤一也。
“又說:‘高捷、史翲告發(fā)奸人,已經(jīng)證實,應特別優(yōu)先任用?!?、翲之彈劾劉鴻訓,是為楊維垣等報私仇而已。鴻訓輔政,斥閹黨楊維垣,僅此一事已大快人心。其后是因受賄而獲罪,并非為捷、翲所劾。今指袒護奸黨為告發(fā)奸黨,其謬誤二也。
“又說:‘諸臣所擁戴者,錢謙益、李騰芳、孫慎行。’關于謙益的來龍去脈,陛下近來也十分清楚。至于騰芳、慎行,都是天下人所敬服推崇的人,推薦又是由永光親自主持的。如今卻指公論為擁戴,其謬誤三也。
“又說:‘希望對宦黨諸臣網(wǎng)開一面,寬容他們,這樣就可平息天下朋黨之爭?!绻J為這話是正確的,那么部議漏掉張文熙等數(shù)十人就是所謂‘疏網(wǎng)’了,而陛下嚴格審核所定罪行,反倒是開朋黨之爭嗎?其謬誤四也。
“且永光先為御史李應升所彈劾,今又為御史馬孟正、徐尚勛所指責,而推薦永光的人,原先是崔呈秀、徐大化,如今是霍維華、楊維垣、張文熙,王永光其人是賢還是不肖,由此可知?!?br />
其后,繼孟又彈劾南京兵部尚書胡應臺的貪污行為。但是,崇禎皇帝并不聽取他的意見。永光對他深為痛恨,把他調(diào)到廣西任知府。廣西土酋普名聲久已在作亂,不能平息,繼孟設計用藥酒毒死了他,使一方安寧。后調(diào)任浙江鹽運使,因看不起宦官崔瞞,又調(diào)為保寧知府,不久升為副使,分巡川西。
崇禎十七年(1644)八月,張獻忠進攻成都,繼孟與陳其赤、張孔教、鄭安民、方堯相等共同輔助巡撫龍文光守城。城破,被執(zhí)。張獻忠稱皇帝,要用一些人為百官。繼孟不從,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