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欽,字克恭,義州衛(wèi)人。少時好學,讀朱熹與呂祖謙合撰的《近思錄》,有所領悟。成化二年(1466)中進士,授戶科給事中之職,隨后拜陳獻章為師。歸家后繪陳獻章的肖像行尊師之禮。弘治改元(1488),因閣臣的舉薦,起用為陜西參議。任命詔書未到,因母親去世而上疏辭職歸家守喪。同時疏陳四事:一、今日政務要事莫先于開經筵,當訪求真儒為皇帝講學,以治國之道來開導皇上。二、檢討陳獻章,學術淳正,稱為大賢,應以非常之禮起用他,或讓他參預國家大政,或擔任經筵講官,以養(yǎng)君主的德性。三、宦官職掌,《祖訓》規(guī)定不過灑掃宮庭,開關門戶而已。而近來如王振、李吉祥、汪直等人,或參預國家機要,干預朝政,攬權納寵,邀功生事,或引巫術邪道入宮;呈進淫巧之物,動搖皇帝治國安邦之心。誤國殃民,以此為甚。宜戒諭未來,內不使他們干預此事,外不讓他們鎮(zhèn)守地方,掌握兵權。四、興禮樂,以教化天下。奏疏萬言。
正德四年(1509),劉瑾清查遼東田畝,百姓惶恐不安,義州郡守又貪婪橫暴,激起民變聚眾劫掠,但他們相互提醒說“:不要驚動賀黃門?!辟R欽聞知,急向他們講明禍福,平息叛亂。
賀欽做學問不求廣博,而是專讀《四書》、《六經》、《小學》,目的是為日后親身實踐。他認為,做學問不必好高騖遠,而在于戒慎,在于收回放縱了的心。終年七十四歲。
正德四年(1509),劉瑾清查遼東田畝,百姓惶恐不安,義州郡守又貪婪橫暴,激起民變聚眾劫掠,但他們相互提醒說“:不要驚動賀黃門?!辟R欽聞知,急向他們講明禍福,平息叛亂。
賀欽做學問不求廣博,而是專讀《四書》、《六經》、《小學》,目的是為日后親身實踐。他認為,做學問不必好高騖遠,而在于戒慎,在于收回放縱了的心。終年七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