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蔡清傳

白話明史 作者:清·張廷玉 等


  蔡清,字介夫,晉江人。年少時到侯官,跟從林王比學《易》,盡得其精髓。成化十三年(1477)鄉(xiāng)試第一,二十年中進士,但不愿做官,請求歸家講學,而后選為禮部祠祭主事。王恕主持吏部工作時,器重蔡清,調(diào)任稽勛主事。清向王恕提出兩條建議,一是整頓紀綱,一是薦舉劉大夏等三十余人,恕均采納。不久,因母親去世歸家守喪,三年期滿復官任祠祭員外郎,后改任南京文選郎中。有一天忽然心動,請求歸家奉養(yǎng)父親,回家僅兩個月父親便去世。從此居家教授學生,再不出來做官。正德改元,起任他為江西提學副使。寧王宸濠驕橫無忌,每月初一、十五,地方官員都先去朝拜寧王,次日才去文廟,清認為這樣不妥,應該先文廟后寧王。寧王生辰,令各地方官員穿朝服去慶賀,清認為此不合禮制,只把平時系在衣服前的圍裙解掉而前往參拜,寧王頗不高興。寧王要求恢復護衛(wèi),清背后非議。寧王欲誣陷他詆毀詔旨,清則請求辭職歸家。寧王假意挽留,并欲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清之子為妻,清則堅決辭官而去。劉瑾知道天下人在非議自己,于是援用蔡京召楊時的故事,起用蔡清為南京國子祭酒。朝命剛下,而清已去世,這時是正德三年(1508),壽終五十六歲。

  蔡清的學術思想,最初主張靜,以后主張?zhí)?,故以虛為其齋名。清平生凡事必親自實踐,雖貧而好施舍,同族鄉(xiāng)黨都依賴于他。他以精通《易》而著稱。嘉靖八年(1529),其子推官存遠將他所著《易經(jīng)》、《四書蒙引》呈送朝廷,詔令刊刻流傳于世。萬歷中追謚文莊,贈禮部右侍郎。其門人有陳琛、王宣、易時中、林同、趙逯、蔡烈,均為當時名儒。其中以陳琛最稱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