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岳,字汝宗,浙江余姚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中進士。授予行人之官。提拔為禮科給事中,巡視內(nèi)府庫藏,上奏建議實行革除弊端的八條措施。不久,又議論時政,極力指出講學的人用富貴功名鼓勵士大夫,空談時事,蔚然成風。又認為現(xiàn)在吏治清明,唯有兵部沒有整頓,任用的黃印、韓承慶等,不是平庸就是狡詐。曹司的條例混亂沒有章法,部屬結(jié)為朋黨,狼狽為奸,打擊將領(lǐng)小校,其罪過應該得到懲處。當時,徐階主持國政,建立講學會,而楊博在兵部,張岳暗指這兩個人。楊博上奏為自己辯白,懇求罷官,皇帝勸慰他,留任了他。楊博自此憎恨張岳。等到他掌管吏部,張岳已升遷為工科左給事中,于是,楊博將他逐出京城,任命為云南參議,后升為河南參政。
萬歷初年,向來了解張岳的張居正起用他為太仆少卿。后任命為南京右僉都御史,督察江防。剛一上任,正好張居正父親死了,商量不循守喪之禮,繼續(xù)留職執(zhí)掌政事,南京尚書潘晟及各位給事、御史,都上奏請求留下張居正。張岳一個人立即飛章上奏請求命令張居正兼程回鄉(xiāng)奔喪,張居正大為惱怒。正趕上考核京官,給事中傅作舟等乘機彈劾張岳,張岳被降一級調(diào)離京城,張岳于是回到家鄉(xiāng)。過了很久,操江僉都御史呂藿、給事中吳綰知道張居正余怒未消,再次彈劾張岳。他被罷免官職,在家閑住。
過了兩個月,張居正死,南京御史方萬山推薦張岳,彈劾傅作舟。傅作舟因罪被罷免,起用張岳為四川參議。不久提升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入京師為左僉都御史,上奏關(guān)于時局的四項建議。其一說宗藩應當以世次順序遞減,直系親屬完了就停止,讓他們從事士農(nóng)工商四民之業(yè)。其二說治理黃河的對策,夏鎮(zhèn)原本應當開鑿,沽頭也不可以廢棄。二條建議都被皇上擱置,升為左副都御史,上奏評定議論朝廷大臣賢明與否,被給事中袁國臣等疏論。當時,他已提為刑部右侍郎,因此被罷官回鄉(xiāng)。
萬歷初年,向來了解張岳的張居正起用他為太仆少卿。后任命為南京右僉都御史,督察江防。剛一上任,正好張居正父親死了,商量不循守喪之禮,繼續(xù)留職執(zhí)掌政事,南京尚書潘晟及各位給事、御史,都上奏請求留下張居正。張岳一個人立即飛章上奏請求命令張居正兼程回鄉(xiāng)奔喪,張居正大為惱怒。正趕上考核京官,給事中傅作舟等乘機彈劾張岳,張岳被降一級調(diào)離京城,張岳于是回到家鄉(xiāng)。過了很久,操江僉都御史呂藿、給事中吳綰知道張居正余怒未消,再次彈劾張岳。他被罷免官職,在家閑住。
過了兩個月,張居正死,南京御史方萬山推薦張岳,彈劾傅作舟。傅作舟因罪被罷免,起用張岳為四川參議。不久提升為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入京師為左僉都御史,上奏關(guān)于時局的四項建議。其一說宗藩應當以世次順序遞減,直系親屬完了就停止,讓他們從事士農(nóng)工商四民之業(yè)。其二說治理黃河的對策,夏鎮(zhèn)原本應當開鑿,沽頭也不可以廢棄。二條建議都被皇上擱置,升為左副都御史,上奏評定議論朝廷大臣賢明與否,被給事中袁國臣等疏論。當時,他已提為刑部右侍郎,因此被罷官回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