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靳學顏傳

白話明史 作者:清·張廷玉 等


  靳學顏,字子愚,濟寧人。嘉靖十三年(1534),中舉鄉(xiāng)試第一名。第二年考取進士,授職為南陽推官,以廉潔平易著稱。歷任吉安知府,治政業(yè)績很高,升調為左布政使。隆慶初年,入朝任太仆卿,改任光祿寺。不久委任為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應對詔令陳述理財之道,共計一萬多字。闡述選兵、鑄錢、積谷等最為中肯。其大意是說:

  “宋朝初年有十萬禁軍,總計全國各路兵馬也沒有十萬,此后慶歷、治平年間軍隊人數(shù)增至一百多萬。然而當時的財政開支不匱乏。我朝邊防軍達四十萬。此后雖然增加兵馬擴充邊軍,但是多缺將才,不像宋代是其初的十倍。然而自從嘉靖中期就告知以絀乏,為什么呢?宋朝雖然增添兵馬,然而國家沒有養(yǎng)兵的經(jīng)費。我朝以民養(yǎng)兵,而且新軍又一切仰仗太倉。舊餉沒減,新餉日增,這是靡費一。周豐鎬、漢西都,一般是有名無實。我朝設置留都,建官制置衙門,坐食公款,這是靡費二。唐、宋的宗親或者列名于官吏的名冊,或者散處民間。我朝分封的列位公爵,不務農(nóng)不入仕,吸吮民眾的骨髓,這是靡費三。有這三項,儲蓄怎么能不匱乏?而且其中最耗費國家資財?shù)氖擒婈?,沖鋒陷陣,揮旗鳴鼓,是軍隊的職責?,F(xiàn)在邊防軍有戰(zhàn)斗的機會,而內地軍隊則終世也不會臨敵。每當盜賊竊案發(fā)生,不是陰陽、醫(yī)藥、雜職,則是縣丞的副手或判簿為將;不是鄉(xiāng)民里保,則義勇快壯為兵。在北方則借助鹽丁礦徒,在南方則借助狼兵、土兵。這都是內地軍隊不堪任用的驗證。應當用輪番戍守的法則加以約束?;蛴羞b遠不能征調的,或有羸弱不能勝任的,就聽任他們農(nóng)耕經(jīng)商,但是移調他們的糧食充作邊軍軍餉。例如免卻班軍而征銀兩,減少充軍發(fā)配而令其輸糧自贖,也是一種變通的策略。想使京師兵馬強悍,也應該責成他們輪番戍守邊關。京城距宣府、薊鎮(zhèn)只幾百里,京營有九萬兵卒,每年用一萬兵卒戍守兩鎮(zhèn),九年一個輪回,并不勞苦,而且使怯弱者同邊防軍一樣強悍。又用京郊的士卒填充京師戍邊后的空缺,他們的編制、號令、月糧餉、犒賞也與京師士卒相同,使京郊的士卒都成為親兵。京師戍守薊鎮(zhèn),那么延慶、固原的費用就可以節(jié)省。戍守宣府,那么宣府、大同的氣勢自然得到張揚。敵寇畏懼宣府、大同的勢力控制其后,強勁的京師兵馬又阻擋其前,這樣仰攻深入內地侵擾的事就少了。

  “我又看見天下的民眾惶惶以匱乏為憂,不是布帛五谷不充足,而是銀兩不充足。銀兩,天寒不能充衣,饑饉不能充食,不過用作貿易流通以交換衣食之用,為何只任用銀兩而廢棄銅錢?越是廢棄錢,銀兩就更加獨行。獨行銀則收藏越多,使銀兩更昂貴,貨物價格更賤,使折銀征賦的辦法更難辦。富豪乘物價低賤時收購,待價格抬升時售出。銀兩更加積聚到富豪手中,流行天下的銀兩就愈少,再過數(shù)十年,我不知道盡頭何在。錢是貨幣,不能一天沒有。會計稱錢法有兩難:獲利不及本錢,百姓不愿意推行。其實都并非如此。朝廷用山海的物產(chǎn)做材料,用億兆的民力做工,用賢士大夫做勞役,有什么成本的花費?如果命令百姓用銅炭贖罪,而且用營軍充工匠之役,一聲令下,錢遍及天下。至于不愿使用錢的人,唯有奸豪。懇請從現(xiàn)在開始的事例、罰贖、征稅、賜赍、宗祿、官俸、軍餉之類,全部兼用銀兩制錢。上以此征收,下以此輸納,怎么擔心它不施行。

  “我又聽說中原是邊疆的根基,百姓是中原的根基。百姓可以終身無銀兩,卻不能終年無衣食。現(xiàn)在有關部門早晚心神不安的是銀兩而不是谷物,我私下憂慮這事。國家在幽燕建都,北方?jīng)]有做護衛(wèi)的郡國,自恃為心腹股肱的是河南、山東、江北和京都八府的人心。這些人都強悍但輕生,容易挑動而難以止息,游食而少積蓄。一事不如意,就輕率地離開鄉(xiāng)土;往往一個人作難,千人響應,前面的事例已屢屢應驗。安撫他們的辦法,不過是稱體恤農(nóng)夫以便系縻他們的家庭,使他們糧食充足以便系縻自身,使他們骨肉相聚以便系縻他們的心思?,F(xiàn)在試核實官倉的貯藏,每府獲得幾十萬兩,那么負責會計的人就可以高枕而臥了。獲得三萬兩,怎么能不寒心呢?我私下以為不足萬兩者很多。

  “我最近奏疏請求積聚谷物,業(yè)已獲行許可。但擔心有司辦事不力,不能體現(xiàn)賢明的詔令。冒昧以我的觀點做點聲明。其一是官倉,發(fā)放官銀做平糴。其二是社倉,征收百姓的谷物來填充。官倉不是很豐盈的年份不能有舉辦,社倉雖然是中等年成也能行事。唐代開設義倉,每年從王公以下都有征入。宋代則額定民間的正稅數(shù),提取二十分之一作為社倉之數(shù)。誠然仿效推廣此法,順應土俗,合乎人情,占卜年成氣候,以便知曉其變化,核算每年兩倉的收入來檢驗他們的功效,立為法令,并且每年做些修正,以豐歉之時做集散處理。官倉的糧食,百姓有大饑荒則做賑濟。民倉的糧食,雖然官府有大規(guī)模的勞役也不聽憑借貸。借助此法藏富于民,也就是藏富于國?,F(xiàn)在談論財資費用,不是擔憂谷物不充足,而是擔憂銀兩不充足。銀兩實際上會產(chǎn)生禍亂,而谷物實能消除禍亂。銀兩不充足,用錢幣替代。五谷不充足,則用什么替代呢?所以說賢明的君主不寶貴金玉,而珍重五谷,希望圣上留意此事。”奏疏呈送宮中,下交給主管部門討論最終沒有能夠全部施行。

  不久他被征召為工部右侍郎,改任吏部職。升任左侍郎。靳學顏品行端正廉潔,目睹高拱以首輔身份掌管選拔官吏,非常專橫跋扈,于是稱病回家,直至去世。

  評議:明朝中葉,邊防松弛,經(jīng)費匱乏。當時負責事務的大臣,能夠留意到這個問題的很少。如楊博、馬森、劉體乾、葛守禮、靳學顏之類,差不多都有經(jīng)邦濟世的謀略。就他們的設想和作為,推究后施行,也只能修補一時罷了,何況所建議的也沒有全部施行,施行的也不能持久。從當時至后世,張居正才做一番整治。張居正死了,一切以空言行事,直至滅亡。所以明朝的腐壞不是朝夕間積聚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