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杲傳

白話明史 作者:清·張廷玉 等


  王杲,字景初,汶上人。正德九年(1514)進士。授官臨汾知縣。提升為御史,巡視陜西茶馬?;实叟汕仓泄俜謩e鎮(zhèn)守蘭州、靖虜衛(wèi)。王杲說窮邊饑年,不適宜設官累民,皇帝沒有批復。

  嘉靖三年(1524),皇帝準備派中官到蘇、杭督察紡織生產(chǎn),王杲上疏勸諫,未被采納。過了很久,王杲被提拔為太仆少卿,改任大理,再遷為副都御史,進為戶部右侍郎。河南發(fā)生大饑荒,命令王杲前往救濟。王杲請求緊急發(fā)放國家?guī)齑尜Y金,皇帝令他攜帶臨清倉銀五萬兩出發(fā)。等到達河南后,又請求發(fā)放銀錢十五萬兩。救活的人多得不可勝數(shù)。事完之后,被賜銀幣。不久以右都御史的身份總督漕運。過去修繕運艘,負擔費用軍占三成民占七成。總兵官顧寰因軍民困敝,請求發(fā)放兩淮余鹽銀七十萬兩,戶部尚書李如圭不同意。王杲請求改為將兩年漕運的十分之三折為銀兩,即用所省得的轉(zhuǎn)運費修繕運艘,以免再困軍民,得到皇上批準許可。

  一年后,當上戶部尚書。太后父親安平侯方銳請求得到張家莊馬房地。王杲說這塊地有兩千多頃,負擔著朝廷正額賦稅,不能給,而以大慈恩寺所入官地的二十頃給他比較好。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當時國家儲蓄已告匱乏,而各邊關(guān)每月都要求增加軍餉,四方多發(fā)生水旱災害,給事中李文進提議擴大儲蓄。王杲列舉九事用來向皇上獻策,后來又獻上節(jié)制財用十事,皇帝都采納了。按照舊制度,每年漕運四百萬石。王杲根據(jù)糧食有余而費用不足,遇到災傷等事發(fā)生,就改為折收銀兩以方便百姓。有一天,皇帝發(fā)現(xiàn)改折的糧銀超過一半,大吃一驚,于是詰問戶部,王杲等人承認有罪?;实鄹嬲]自今以后務必遵循祖制,不能輕變。

  王杲掌管國計,事無不辦,皇帝很倚仗他。后來皇帝詔令買龍涎香,很久未買到,皇帝因此很不高興。給事中馬錫彈劾王杲及巡倉御史艾樸受賄,給事中厲汝進說倉場尚書王日韋也受賄,因此一并關(guān)進監(jiān)獄。王杲、艾樸被發(fā)配邊關(guān),王日韋被貶為百姓。王杲竟然死在雷州戍所。隆慶初年,給事中辛自修等人訴王杲冤屈。皇帝下詔恢復其官職,并準許祭葬王杲,贈官太子太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