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有壬,字可用,先祖原居于潁州,后遷居湯陰。有壬幼年聰穎,讀書一目五行,曾閱讀衡州《凈居院碑》,其文近千言,過目一遍即能背誦。二十歲時,暢師文推薦進入翰林院,未上報,授開寧路學正,升為教授,未上任,征召為山北廉訪書吏。延..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遼州同知事,適逢關中有警,鄰近各州聽任百姓外出躲避,道路上到處是被棄的嬰孩,有壬獨率弓箭手,關閉城門守衛(wèi),竟平安無事。州里追兵的足跡不準接近村邊,只給他們信牌,命令村里的役夫呼喊,百姓平安無事。豪門大族中貪虐的受到懲辦,對冤案即使作了判決的,也都平反免罪,于是州中得到很好的治理。
延..六年(1319),授山北廉訪司經歷。至治元年(1321),遷職吏部主事。二年,任江南行臺監(jiān)察御史,巡視廣東時,副廉訪使哈只蔡衍因貪贓罪被罷官,巡視至江西時,適逢廉訪使苗好謙監(jiān)督焚燒偽鈔,每天檢視鈔票的有上百人,好謙擔心其中有詐,于是用鞭子痛打他們。人們因畏于罪,都將真鈔剔出去,以迎合其意,管倉庫的官員都被打得體無完膚,有壬再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都是真鈔,于是將那些人釋放了。凡是那些人們畏如虎狼的官吏和豪民,有壬都將他們抓起來,繩之以法,因此,本地區(qū)內紀律嚴整。
至治三年(1323),皇帝下詔拜有壬為監(jiān)察御史,同年八月,英宗暴崩于南坡。賊臣鐵失派遣使者從上京到南坡,封閉了府庫,收繳了各個官員的印章。有壬得知事情緊急,就報告給御史中丞董守庸,守庸說宮中之事不是你該過問的。有壬就彈劾守庸及經歷朵爾只班、監(jiān)察御史郭也先忽都等依附鐵失之罪,奏疏等候進呈。十月鐵失被誅。泰定帝向上都發(fā)兵,御史大夫紐澤先回京師,有壬向他呈上奏文。帝進京后,再上疏說:“鐵木迭兒之子瑣南,參與謀反,請求處以死刑。對其兄弟限令不準出入宮廷。中書平章政事王毅、右丞高日方,無辜免職,四川行省平昌政事趙世延,受冤更慘,皆請求雪冤復職。”不久又提出十點建議:一、輔佐太子,應以訓導為先;二、挑選高級官員,應先培養(yǎng);三、出入宮中,應區(qū)分貴賤;四、慎握兵權,削去兼職;五、廢弛練武之事,應加整頓;六、對賊臣妻妾,應禁止有勢力的官員強取征索;七、以前實行赦免是為了防止有變,今應再次下詔重申;八、鐵木迭兒的幾個兒子的財產應登記沒收,以懲惡人;九、審核經費,以減輕百姓賦稅;十、節(jié)省浮費開支,緩解國家財政困難。皇帝采納了這些建議。
泰定元年(1324),設立詹事院,有壬被選為中議,后又改任中書左司員外郎。京畿發(fā)生饑荒,有壬請求賑濟。他的同僚責備說:“你的話固然好,虧了國家怎么辦?”有壬說:“不能這樣說,百姓是國家的根本,不虧民,豈能虧國?”于是稟報丞相,發(fā)賑濟糧四十萬斛。災民賴此得以活命者很多。國學中舊的法規(guī)是以積分多少而委任以官,執(zhí)政官監(jiān)丞張起巖提議廢除這種辦法,代以推選德行好的為官。有壬反駁說“:積分制的辦法雖不盡善,但是可以得到博學能文的人才,如果僅以德行取人,其名固然好,恐怕只重外表,也可能是目不識丁的人?!弊h論很久而未能決定。三年六月,有壬升右司郎中。
天歷三年(1330),提升為兩淮都轉運鹽司使。原因是鹽法被破壞,朝廷議事非有壬不能集中,所以有此任命。有壬探究這方面的弊病,立法變通,國課得到充實。至順二年(1331)二月,召入朝參議中書省的事,不久,因母喪回里。元統(tǒng)元年(1333),再次召回任參議,次年又拜為治書侍御史,轉任奎章閣學士院侍書學士,仍然管理御史臺事務。正在此時,達魯花赤完卜,依仗丞相的勢力,充東宮宿衛(wèi),行為淫穢,受到御史的彈劾,完卜藏于御史大夫家中,有壬捕獲將他放逐。九月拜為中書省參知政事、知經筵事。帝召集大臣們議論上皇太后尊號為太皇太后,有壬說:“皇上與皇太后是母子,若加封為太皇太后,則是孫子輩了,不合禮節(jié)。”眾人不同意,有壬說“:今之制度,封贈祖父母,而降到父母同一等級,大概施行恩德的方法,重近而輕遠,今天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是推而遠之,反而減輕了,還能說是尊重么!”這意見未被采納。
中書平章政事徹理帖木兒,因私憤而奏請取消進士考試,有壬在朝廷與之爭論甚烈,而不能改變,于是稱病在家,皇帝強行起用,拜為侍御史。不久汝寧棒胡造反,大臣中有忌妒漢官的人,用反叛者所制的旗幟及偽造的敕令,放在地上說“:這是要干什么?”意思等漢官說不是造反,藉此辦漢官的罪。有壬說:“這幫人建年號,稱為李老君太子,部署士兵,以敵官軍,其謀反罪狀很清楚,還有什么話可說?”對方啞口無言。朝廷議論要實行古代割鼻的刑法,行文樞密院,禁止?jié)h人、南(朝)人學蒙古、維吾兒文字,有壬都為之力爭制止。
至元初年(1335),長蘆韓公溥因家中藏有兵器,被捕入獄,株連臺省,只有有壬之名不在其中,由此更加遭忌。有壬考慮已不可久留,就回到彰德,不久又游歷湖北、湖南。至元六年,召至中書,仍任參知政事。第二年改年號為至正,有壬極力主張:皇帝要親臨太廟祭祀,母后之位空著,徽政院應撤消,改元與任命宰相事在同一詔書中宣布,淘汰多余的官員,錢糧應當節(jié)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人們對這些事都回避不語。后遷調任中書左丞。至正二年(1342),囊加慶善八及孛羅鐵木兒獻計,開西山金口引導渾河,流經京城,到達通州,以通水運。丞相脫脫極力主張,有壬說:“渾河之水,急流易決,足以為害,淤淺易塞,而不可行舟,地勢高低不異,這樣開鑿是勞民傷財。”不接受此建議,后來終于按有壬說的那樣辦。
早先,有壬的父親熙載在長沙做官,設立義學,培養(yǎng)學生。去世之后,這些學生思念他,為此建立了“東岡書院”,朝廷給予名額設官職,作為培育人才的地方。南臺監(jiān)察御史木八剌沙,頗有怨言,說不應建立,并捏造謊言,誣蔑有壬及其弟有儀、有孚。有壬稱病回家。至正四年改任江浙右丞,辭職。六年,召任翰林學士,到任后,又辭職。監(jiān)察御史多次上奏為其辯誣。不久,再召任翰林學士承旨,仍任經筵。第二年夏,授任御史中丞,賜白玉束帶及御衣一套,不久,又因病回鄉(xiāng)。監(jiān)察御史答蘭不花攻擊有壬,說長道短,極力彈劾他,不久就真相大白了。
至正十二年,河南盜匪猖獗,河北也受到威脅,有壬策劃抵御計策十五條,授予郡城的守將,民心得以安定。十三年,拜為河南行省左丞,朝廷派遣將領出征,在河南沿邊,設立上百座軍營,所有糧餉,全靠河南供給。有壬從容籌集,就像平時一樣。十五年,遷職集賢大學士,不久改任樞密副使,再次任中書左丞。當時朝中廷臣們不敢說話,有壬則敢于指出朝廷實行了姑息政策,賞重罰輕,因此將士們掠奪少年男女和玉帛而無斗志。有個僧人名開,從高郵來,說張士誠乞求投降,大家慶幸平叛事情將要成功,都很高興。只有有壬懷疑其真實性,找僧人來追問,果然無言以對。轉任集賢大學士,兼太子諭德,官階升至光祿大夫,因有壬在前朝時聲望高,太子很尊敬他。一天入內宮,見太子臂上立一鷙禽為樂,立即令左右的人將禽取走。十七年,因年老有病,極力請求隱退,皇上給以終身俸祿。至正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卒,終年七十八歲。
有壬歷任七朝官職,前后長達五十年,遇到國家大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當權臣任意胡為時,稍一違意,即遭迫害,有壬絕不回避,政事辦得不當,他就明辨是非,據理爭辯,從不知道死生利害。有壬善于書信工于辭章,歐陽玄為其文寫序,稱其文氣魄雄偉,涌如層層波瀾,追而求之,則淵博至深。他的著作有《至正集》若干卷。謚號文忠。
延..六年(1319),授山北廉訪司經歷。至治元年(1321),遷職吏部主事。二年,任江南行臺監(jiān)察御史,巡視廣東時,副廉訪使哈只蔡衍因貪贓罪被罷官,巡視至江西時,適逢廉訪使苗好謙監(jiān)督焚燒偽鈔,每天檢視鈔票的有上百人,好謙擔心其中有詐,于是用鞭子痛打他們。人們因畏于罪,都將真鈔剔出去,以迎合其意,管倉庫的官員都被打得體無完膚,有壬再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都是真鈔,于是將那些人釋放了。凡是那些人們畏如虎狼的官吏和豪民,有壬都將他們抓起來,繩之以法,因此,本地區(qū)內紀律嚴整。
至治三年(1323),皇帝下詔拜有壬為監(jiān)察御史,同年八月,英宗暴崩于南坡。賊臣鐵失派遣使者從上京到南坡,封閉了府庫,收繳了各個官員的印章。有壬得知事情緊急,就報告給御史中丞董守庸,守庸說宮中之事不是你該過問的。有壬就彈劾守庸及經歷朵爾只班、監(jiān)察御史郭也先忽都等依附鐵失之罪,奏疏等候進呈。十月鐵失被誅。泰定帝向上都發(fā)兵,御史大夫紐澤先回京師,有壬向他呈上奏文。帝進京后,再上疏說:“鐵木迭兒之子瑣南,參與謀反,請求處以死刑。對其兄弟限令不準出入宮廷。中書平章政事王毅、右丞高日方,無辜免職,四川行省平昌政事趙世延,受冤更慘,皆請求雪冤復職。”不久又提出十點建議:一、輔佐太子,應以訓導為先;二、挑選高級官員,應先培養(yǎng);三、出入宮中,應區(qū)分貴賤;四、慎握兵權,削去兼職;五、廢弛練武之事,應加整頓;六、對賊臣妻妾,應禁止有勢力的官員強取征索;七、以前實行赦免是為了防止有變,今應再次下詔重申;八、鐵木迭兒的幾個兒子的財產應登記沒收,以懲惡人;九、審核經費,以減輕百姓賦稅;十、節(jié)省浮費開支,緩解國家財政困難。皇帝采納了這些建議。
泰定元年(1324),設立詹事院,有壬被選為中議,后又改任中書左司員外郎。京畿發(fā)生饑荒,有壬請求賑濟。他的同僚責備說:“你的話固然好,虧了國家怎么辦?”有壬說:“不能這樣說,百姓是國家的根本,不虧民,豈能虧國?”于是稟報丞相,發(fā)賑濟糧四十萬斛。災民賴此得以活命者很多。國學中舊的法規(guī)是以積分多少而委任以官,執(zhí)政官監(jiān)丞張起巖提議廢除這種辦法,代以推選德行好的為官。有壬反駁說“:積分制的辦法雖不盡善,但是可以得到博學能文的人才,如果僅以德行取人,其名固然好,恐怕只重外表,也可能是目不識丁的人?!弊h論很久而未能決定。三年六月,有壬升右司郎中。
天歷三年(1330),提升為兩淮都轉運鹽司使。原因是鹽法被破壞,朝廷議事非有壬不能集中,所以有此任命。有壬探究這方面的弊病,立法變通,國課得到充實。至順二年(1331)二月,召入朝參議中書省的事,不久,因母喪回里。元統(tǒng)元年(1333),再次召回任參議,次年又拜為治書侍御史,轉任奎章閣學士院侍書學士,仍然管理御史臺事務。正在此時,達魯花赤完卜,依仗丞相的勢力,充東宮宿衛(wèi),行為淫穢,受到御史的彈劾,完卜藏于御史大夫家中,有壬捕獲將他放逐。九月拜為中書省參知政事、知經筵事。帝召集大臣們議論上皇太后尊號為太皇太后,有壬說:“皇上與皇太后是母子,若加封為太皇太后,則是孫子輩了,不合禮節(jié)。”眾人不同意,有壬說“:今之制度,封贈祖父母,而降到父母同一等級,大概施行恩德的方法,重近而輕遠,今天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是推而遠之,反而減輕了,還能說是尊重么!”這意見未被采納。
中書平章政事徹理帖木兒,因私憤而奏請取消進士考試,有壬在朝廷與之爭論甚烈,而不能改變,于是稱病在家,皇帝強行起用,拜為侍御史。不久汝寧棒胡造反,大臣中有忌妒漢官的人,用反叛者所制的旗幟及偽造的敕令,放在地上說“:這是要干什么?”意思等漢官說不是造反,藉此辦漢官的罪。有壬說:“這幫人建年號,稱為李老君太子,部署士兵,以敵官軍,其謀反罪狀很清楚,還有什么話可說?”對方啞口無言。朝廷議論要實行古代割鼻的刑法,行文樞密院,禁止?jié)h人、南(朝)人學蒙古、維吾兒文字,有壬都為之力爭制止。
至元初年(1335),長蘆韓公溥因家中藏有兵器,被捕入獄,株連臺省,只有有壬之名不在其中,由此更加遭忌。有壬考慮已不可久留,就回到彰德,不久又游歷湖北、湖南。至元六年,召至中書,仍任參知政事。第二年改年號為至正,有壬極力主張:皇帝要親臨太廟祭祀,母后之位空著,徽政院應撤消,改元與任命宰相事在同一詔書中宣布,淘汰多余的官員,錢糧應當節(jié)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人們對這些事都回避不語。后遷調任中書左丞。至正二年(1342),囊加慶善八及孛羅鐵木兒獻計,開西山金口引導渾河,流經京城,到達通州,以通水運。丞相脫脫極力主張,有壬說:“渾河之水,急流易決,足以為害,淤淺易塞,而不可行舟,地勢高低不異,這樣開鑿是勞民傷財。”不接受此建議,后來終于按有壬說的那樣辦。
早先,有壬的父親熙載在長沙做官,設立義學,培養(yǎng)學生。去世之后,這些學生思念他,為此建立了“東岡書院”,朝廷給予名額設官職,作為培育人才的地方。南臺監(jiān)察御史木八剌沙,頗有怨言,說不應建立,并捏造謊言,誣蔑有壬及其弟有儀、有孚。有壬稱病回家。至正四年改任江浙右丞,辭職。六年,召任翰林學士,到任后,又辭職。監(jiān)察御史多次上奏為其辯誣。不久,再召任翰林學士承旨,仍任經筵。第二年夏,授任御史中丞,賜白玉束帶及御衣一套,不久,又因病回鄉(xiāng)。監(jiān)察御史答蘭不花攻擊有壬,說長道短,極力彈劾他,不久就真相大白了。
至正十二年,河南盜匪猖獗,河北也受到威脅,有壬策劃抵御計策十五條,授予郡城的守將,民心得以安定。十三年,拜為河南行省左丞,朝廷派遣將領出征,在河南沿邊,設立上百座軍營,所有糧餉,全靠河南供給。有壬從容籌集,就像平時一樣。十五年,遷職集賢大學士,不久改任樞密副使,再次任中書左丞。當時朝中廷臣們不敢說話,有壬則敢于指出朝廷實行了姑息政策,賞重罰輕,因此將士們掠奪少年男女和玉帛而無斗志。有個僧人名開,從高郵來,說張士誠乞求投降,大家慶幸平叛事情將要成功,都很高興。只有有壬懷疑其真實性,找僧人來追問,果然無言以對。轉任集賢大學士,兼太子諭德,官階升至光祿大夫,因有壬在前朝時聲望高,太子很尊敬他。一天入內宮,見太子臂上立一鷙禽為樂,立即令左右的人將禽取走。十七年,因年老有病,極力請求隱退,皇上給以終身俸祿。至正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卒,終年七十八歲。
有壬歷任七朝官職,前后長達五十年,遇到國家大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當權臣任意胡為時,稍一違意,即遭迫害,有壬絕不回避,政事辦得不當,他就明辨是非,據理爭辯,從不知道死生利害。有壬善于書信工于辭章,歐陽玄為其文寫序,稱其文氣魄雄偉,涌如層層波瀾,追而求之,則淵博至深。他的著作有《至正集》若干卷。謚號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