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朵兒只是河西寧夏人。年幼喪父,語言姿態(tài)像成人。在封地的府第事奉仁宗,受到信賴。大德十一年(1307),隨帝遷調(diào)懷孟。仁宗聽說朝廷有變故,命朵兒只與李孟先到京與右丞相哈剌哈孫商議,決定在北邊迎接武宗。仁宗回京師,朵兒只秘密戒備警衛(wèi),仁宗更加信賴,親自解下佩帶賜給他。協(xié)助平定內(nèi)難后,按功績?nèi)蚊写蠓?、家令丞,從早到晚在仁宗身旁侍奉,即使休假也不回家,大家都敬畏他。適逢兄卒,萬分悲痛,仁宗非常同情他,給以慰問和優(yōu)厚的撫恤。朵兒只事奉寡嫂有禮,待兄子與自己的兒子完全一樣,使家人感動。進正奉大夫、延慶使。武宗聽說他很賢德,召見他,仁宗說:“這個人可以任大事,只是性格剛直,難與別人投合。”武宗看了看朵兒只說“:明白?!?br />
仁宗開始總理大政時,逮捕誤國事的人,準備全部殺掉,朵兒只說“:當政的只注意殺人,不是帝王的治國之道?!钡凵钍芨袆?,只殺了罪惡突出的,百姓心悅誠服。帝與中書平章李孟談到隨從他的人才時,孟以朵兒只為第一,于是拜朵兒只為禮部尚書。當初尚書省改作至大銀鈔,中統(tǒng)一當至大二十五,又鑄至大錢。朵兒只說:“法便不便,不應(yīng)因人而定。銀鈔固然應(yīng)該廢,而銅錢與楮幣同時通用,是從前一貫的做法。國家不拋棄寶物,百姓不會失去利益,因此錢不可以急忙廢除?!鄙崭笔?。
有人告發(fā)近臣受賄,帝要殺告發(fā)的,御史中丞張王圭叩頭進諫,不聽,朵兒只對帝說:“殺告發(fā)的人,不合刑法;拒絕納諫,是不應(yīng)該的。很久已無直言規(guī)勸的人,張王圭是真正的中丞。”帝終于采納張王圭的意見,升朵兒只為侍御史。授資德大夫、御史中丞。中書平章政事張閭因妻有病,告假回江南時,強取百姓渡口,朵兒只以失大體彈劾他。江東、西奉使斡來不稱職,朵兒只彈劾他并用杖刑,斡來愧死。
御史納王..違背了圣旨,帝大怒,朵兒只為救他一天上八、九奏,并說“:我不是偏愛納王..,確實不愿意陛下有殺御史的名聲。”帝說:“為了你赦免罷,可貶為昌平令?!倍鋬褐挥终f:“用御史統(tǒng)轄京邑,沒有不可以的。只是因為進諫而被貶,恐怕以后的人以此為戒,不肯再進諫了?!钡鄄煌猓^了幾天帝讀《貞觀政要》學(xué)習(xí)唐太宗,聽取了朵兒只的意見。
有人上書談朝政的過失而涉及宰相,宰相十分惱怒,帝下旨殺他。朵兒只說“:他的話雖有不當,但無罪?,F(xiàn)在殺了,用什么顯示取信于天下?果真殺他,我也得負責了!”帝醒悟而放了他。特加封昭文館大學(xué)士、榮祿大夫,以獎勵直言。當時位至一品的人希求王爵、贈先世,希望朵兒只為他們說話,他拒絕了。升為中政院使。不久又任中丞,又升集賢大學(xué)士。鐵木迭兒掌權(quán)后竟害死了他,年僅四十二歲。
朵兒只從侍御史拜御史中丞,以糾正朝政的錯誤為己任。上都富民張弼殺人入獄,鐵木迭兒受賄巨萬,被朵兒只查出后,鐵木迭兒逃匿,徽政近臣以太后旨,罷楊朵兒只相位,調(diào)遷集賢學(xué)士。
仁宗崩,英宗還在東宮,鐵木迭兒此時又復(fù)相位,并宣讀太后旨,召蕭拜住、朵兒只到徽政院,與徽政使失里門、御史大夫禿忒哈一塊問他們,說他們以前犯了違背太后旨的罪。朵兒只說“:中丞的職責恨不得立即殺了你,來向全國的人謝罪。果真違背太后旨,你難道還有今天?”不久,將朵兒只和蕭拜住拉到京都的城門,一同殺害。
英宗即位,詔書便給朵兒只加上了誣陷大臣的罪名,于是鐵木迭兒的權(quán)勢已經(jīng)形成,即使像毫發(fā)般的小怨恨,也沒有不報復(fù)的,這時太后又驚又悔,帝也覺察到被讒言誣陷的都是先帝的老臣。這時鐵木迭兒已病死。適逢天災(zāi),求直言,會議廷中,集賢大學(xué)士張王圭、中書參議回回,都說蕭、楊等人死得太冤,以致不雨。聽的人都失色了,沒人敢答話。王圭授平章后,立即告訴丞相說:“賞罰不當,枉曲不伸,是不能治國的。像蕭、楊等人的冤案,怎能不昭雪呢?”丞相認為有道理,于是向帝請求,帝下令為楊朵兒只昭雪,特贈思順佐理功臣、金紫光祿大夫、司徒、上柱國、夏國公,謚號襄愍。
仁宗開始總理大政時,逮捕誤國事的人,準備全部殺掉,朵兒只說“:當政的只注意殺人,不是帝王的治國之道?!钡凵钍芨袆?,只殺了罪惡突出的,百姓心悅誠服。帝與中書平章李孟談到隨從他的人才時,孟以朵兒只為第一,于是拜朵兒只為禮部尚書。當初尚書省改作至大銀鈔,中統(tǒng)一當至大二十五,又鑄至大錢。朵兒只說:“法便不便,不應(yīng)因人而定。銀鈔固然應(yīng)該廢,而銅錢與楮幣同時通用,是從前一貫的做法。國家不拋棄寶物,百姓不會失去利益,因此錢不可以急忙廢除?!鄙崭笔?。
有人告發(fā)近臣受賄,帝要殺告發(fā)的,御史中丞張王圭叩頭進諫,不聽,朵兒只對帝說:“殺告發(fā)的人,不合刑法;拒絕納諫,是不應(yīng)該的。很久已無直言規(guī)勸的人,張王圭是真正的中丞。”帝終于采納張王圭的意見,升朵兒只為侍御史。授資德大夫、御史中丞。中書平章政事張閭因妻有病,告假回江南時,強取百姓渡口,朵兒只以失大體彈劾他。江東、西奉使斡來不稱職,朵兒只彈劾他并用杖刑,斡來愧死。
御史納王..違背了圣旨,帝大怒,朵兒只為救他一天上八、九奏,并說“:我不是偏愛納王..,確實不愿意陛下有殺御史的名聲。”帝說:“為了你赦免罷,可貶為昌平令?!倍鋬褐挥终f:“用御史統(tǒng)轄京邑,沒有不可以的。只是因為進諫而被貶,恐怕以后的人以此為戒,不肯再進諫了?!钡鄄煌猓^了幾天帝讀《貞觀政要》學(xué)習(xí)唐太宗,聽取了朵兒只的意見。
有人上書談朝政的過失而涉及宰相,宰相十分惱怒,帝下旨殺他。朵兒只說“:他的話雖有不當,但無罪?,F(xiàn)在殺了,用什么顯示取信于天下?果真殺他,我也得負責了!”帝醒悟而放了他。特加封昭文館大學(xué)士、榮祿大夫,以獎勵直言。當時位至一品的人希求王爵、贈先世,希望朵兒只為他們說話,他拒絕了。升為中政院使。不久又任中丞,又升集賢大學(xué)士。鐵木迭兒掌權(quán)后竟害死了他,年僅四十二歲。
朵兒只從侍御史拜御史中丞,以糾正朝政的錯誤為己任。上都富民張弼殺人入獄,鐵木迭兒受賄巨萬,被朵兒只查出后,鐵木迭兒逃匿,徽政近臣以太后旨,罷楊朵兒只相位,調(diào)遷集賢學(xué)士。
仁宗崩,英宗還在東宮,鐵木迭兒此時又復(fù)相位,并宣讀太后旨,召蕭拜住、朵兒只到徽政院,與徽政使失里門、御史大夫禿忒哈一塊問他們,說他們以前犯了違背太后旨的罪。朵兒只說“:中丞的職責恨不得立即殺了你,來向全國的人謝罪。果真違背太后旨,你難道還有今天?”不久,將朵兒只和蕭拜住拉到京都的城門,一同殺害。
英宗即位,詔書便給朵兒只加上了誣陷大臣的罪名,于是鐵木迭兒的權(quán)勢已經(jīng)形成,即使像毫發(fā)般的小怨恨,也沒有不報復(fù)的,這時太后又驚又悔,帝也覺察到被讒言誣陷的都是先帝的老臣。這時鐵木迭兒已病死。適逢天災(zāi),求直言,會議廷中,集賢大學(xué)士張王圭、中書參議回回,都說蕭、楊等人死得太冤,以致不雨。聽的人都失色了,沒人敢答話。王圭授平章后,立即告訴丞相說:“賞罰不當,枉曲不伸,是不能治國的。像蕭、楊等人的冤案,怎能不昭雪呢?”丞相認為有道理,于是向帝請求,帝下令為楊朵兒只昭雪,特贈思順佐理功臣、金紫光祿大夫、司徒、上柱國、夏國公,謚號襄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