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宗沖圣嗣孝皇帝,名叫懿王..質(zhì)班,是明宗的第二子。母親是八不沙皇后,為乃蠻真氏。當初,武宗皇帝有兩個兒子,長子為明宗,次子為文宗。延..年間,明宗被封為周王,出居于朔漠地區(qū)。泰定帝登極,遂使正統(tǒng)偏離。天歷元年(1328),文宗入繼大統(tǒng),內(nèi)亂平定以后,隨即派遣使者恭奉皇帝印綬,北上迎接明宗。明宗逝世后,文宗重新即皇帝之位。明宗有兩個兒子,長子是妥歡帖木耳,次子就是寧宗了。天歷三年(1330)二月二十四日,寧宗被冊封為..王。
至順三年(1332)八月十二日,文宗在上都逝世,皇后遵照其臨終遺命,申明一再推讓的初意,傳位于明宗之子。當時妥歡帖木耳出居于靜江路,寧宗因受文宗皇帝眷愛深厚的緣故留在京師。太師、太平王、右丞相燕鐵木兒請立寧宗入繼大統(tǒng)。于是派遣使者征召諸侯王會集于京師,中書省及各官府政務,全都奏請中宮皇后以決定推行與否。十七日,中書省官員恭奉皇后旨意,準備大朝會時所需的賞賜用的金銀幣帛等物品。十八日,燕鐵木兒奉行皇后旨意,賜給駙馬也不干之子歡忒哈赤、太尉孛蘭奚、句容郡王答鄰答里、僉事小薛、阿麻剌臺之子禿帖木兒、公主本答里、諸侯王丑漢之妃公主臺忽都魯、諸侯王卯澤之妃公主完者臺、徹里帖木兒等人金、銀、幣、鈔多寡不一。這一月,渾源、云內(nèi)二州降霜傷稼。冀寧路的陽曲、河曲二縣及荊門州發(fā)生旱災。長江洪水漫堤。高郵府屬寶應、興化二縣,德安府屬云夢、應城二縣降大雨,發(fā)水災。
九月初十,土星凌犯太微垣左執(zhí)法。十四日,修治皇太后儀仗。這天夜里發(fā)生地震,并有大聲自北而來。這一月,益都路所轄的莒州、沂州,泰安州的奉符縣,濟寧路所轄的魚臺、豐縣,曹州的楚丘縣,平江、常州、鎮(zhèn)江三路,松江府、江陰州,中興路所轄的江陵縣,皆發(fā)大水。河南府所轄的洛陽縣干旱。
十月初四,寧宗在大明殿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并下詔書說:
“惟我太祖皇帝開創(chuàng)基業(yè),世祖皇帝統(tǒng)一天下;爾后列圣相承,法度修明。我武宗皇帝入繼大統(tǒng)后,修明舉辦各類政務,行為合乎成規(guī),后來傳授皇帝之位給仁宗皇帝以及英宗皇帝。天命所歸,實當應在我明宗皇帝和文宗皇帝身上,而他們又各自遠居于外。當時卻有燕鐵木兒建議效忠,平定內(nèi)亂,共同推戴文宗皇帝。文宗登極之初,就以讓兄之詔明告于天下臣民。隨即恭奉印綬,遠迎明宗皇帝,明宗從漠北歸來,卻匆匆離開臣民而辭世。文宗皇帝重登帝位,仁義之至,視民如子,皇恩德澤普被天下,不論路途遠近。撫育我本人,尤為優(yōu)厚慈愛。辭世之日,皇后傳達臨終遺命給太師、太平王、右丞相、答剌罕燕鐵木兒、太保、浚寧王、知樞密院事伯顏等人,說是文宗彌留之際,重申一再推讓的初志,將宗廟社稷的重任,注目于皇兄明宗皇帝的世嫡身上。于是派遣使者征召諸王宗親,以十月一日前來集會于大都,與宗室親王及大臣共同奉行遺詔。根據(jù)成規(guī),應繼大統(tǒng)。于是在至順三年十月初四日,即皇帝之位于大明殿??梢源笊馓煜?。自至順三年(1332)十月初四日天亮以前,除開謀反大罪、謀殺祖父母及父母、妻妾殺夫、奴婢殺主人、故意謀劃殺人、但犯強盜罪、印造偽鈔、蠱毒魘犯上者不予赦免以外,其余一切罪犯,全都予以赦免。
“大都、上都、興和三路,免除三年差稅。腹里地區(qū)差發(fā)及其余諸路不納差發(fā)的地區(qū),稅糧按十分為準,免其二分。江淮以南地區(qū),夏稅也免其二分。土木工程,除倉庫必須加以修理的情況以外,不得再行修建,以寬緩民力。民間在此以前應予交納的拖欠課稅等項,全都予以蠲免。監(jiān)察御史、肅政廉訪司官員及內(nèi)外三品以上正職官員,每年推舉有才干能任守令者一人,申報至省部,可先行錄用。如果辦事稱職,推舉的官員也予以表彰提拔。如在一任之內(nèi),犯有貪贓私吞罪者,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予以黜罰。對不能予以寬大處理的重囚,關押三年以上,疑而不能判決者,申報省部,詳審明白后予以釋放。至于學校農(nóng)桑、孝義貞節(jié)、科舉取士、國學貢士,都按舊制辦理。廣海與云南地區(qū)的刁頑之民,從詔書在當?shù)匦嫉哪翘焖闫?,限六十天以?nèi)到官府自首,可免究本罪,允許其重新做人。
“??!現(xiàn)在我這年幼的人,托于天下臣民之上,擔子重而責任大,如臨深淵,如行冰上。還得倚仗宗室親王、元老大臣,及各部門官員,克盡其職,思盡其忠。善于與億萬民眾一道,共保天下太平的局面。你們各方臣民啊,應體會我的至誠之意!故特下詔宣示此旨,想已盡知?!?br />
初五,任命知樞密院事撒敦為御史大夫,中書右丞撒迪為中書平章政事,宣政使闊里吉思為中書右丞,中書平章政事禿兒哈鐵木兒知樞密院事。初九,造作皇太后玉冊、玉寶。十一日,皇太后命令制作兩宮幄殿、車乘及其他應用物品。十二日,賞賜諸王金、幣,其數(shù)目依照文宗即位時舊例。設立徽政、中政二院。十三日,金星凌犯斗宿。下令說:“諸王、駙馬、勛舊大臣及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官秩為正二品以上,其他各部門官秩至一品者,在闕門之內(nèi),方可置放繩床以坐,其余官員一律禁止?!笔娜?,修制郊祀所用的法服。任命宦官鐵古思、哈里兀答兒、黑狗者、闊闊出,并為中政院使。十五日,因江浙地區(qū)連年欠收,其海運糧食未能達到預定的數(shù)目,須等來年補運。十六日,定立婦人犯私鹽罪處罰條例。十八日,諸侯王不賽因派遣使者進貢塔里牙八十八斤、佩刀八十把,賜予錢鈔三千三百錠。十九日,因即位之事在南郊告祭上天。二十日,給予宿衛(wèi)軍士、蒙古、漢軍三萬人御寒服裝。命令江浙行省用銅鑄造和寧路宣圣廟所需祭器,共一百三十五件。二十三日,告祭于太廟。二十四日,告祭社稷之神。任命伯顏為徽政使,并照舊為開府儀同三司、浚寧王、太保、錄軍國重事、知樞密院事。提調(diào)忠翊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司事伯撒里、右都威衛(wèi)都指揮使常不蘭奚,并為徽政使。賜予諸妃后大朝會應得賞賜多寡不等。二十八日,因諸侯王忽剌臺貧窮困乏,賜予錢鈔五百錠?;实苎嗵潘荚谖魃觾郝橥厶幗邮芊鸾?。下敕令說:“百官及宿衛(wèi)軍士有只孫衣者,凡參加宴餐活動,全都帶來做服侍之事,如有典賣給人的事,要加以治罪。”三十日,因楚丘縣河堤毀壞,調(diào)發(fā)民壯二千三百五十人進行修補。
十一月初三,下詔翰林國史院、集賢院、奎章閣學士院會集商議先皇帝廟號、神主、升礻付武宗皇后及明年改年號諸事。初四,賜予郯王徹徹禿海寧州屬朐山、贛榆、沐陽三縣作為封地。初六,命令郯王徹徹禿鎮(zhèn)守遼陽。初八,派遣宿衛(wèi)官阿察赤以皇太后玉冊告祭于南郊,中書平章政事伯撒里告祭于太廟。十二日,恭奉玉冊尊皇后為皇太后?;侍笈R御興圣殿接受百官朝賀。十三日,寧宗臨御大明殿接受百官朝賀。二十四日,賜予諸侯王寬徹幣、帛各二千匹,以周濟其貧乏。左欽察衛(wèi)士饑荒,賑濟糧食兩個月。二十六日,寧宗去世,年僅七歲。二十八日,葬于起輦谷,隨同諸陵一道。第二年六月初八,明宗長子妥歡帖木兒即皇帝位。至元四年(1338)三月二十六日,加謚號為沖圣嗣孝皇帝,廟號為寧宗。四月二十日,礻付祭于太廟。
至順三年(1332)八月十二日,文宗在上都逝世,皇后遵照其臨終遺命,申明一再推讓的初意,傳位于明宗之子。當時妥歡帖木耳出居于靜江路,寧宗因受文宗皇帝眷愛深厚的緣故留在京師。太師、太平王、右丞相燕鐵木兒請立寧宗入繼大統(tǒng)。于是派遣使者征召諸侯王會集于京師,中書省及各官府政務,全都奏請中宮皇后以決定推行與否。十七日,中書省官員恭奉皇后旨意,準備大朝會時所需的賞賜用的金銀幣帛等物品。十八日,燕鐵木兒奉行皇后旨意,賜給駙馬也不干之子歡忒哈赤、太尉孛蘭奚、句容郡王答鄰答里、僉事小薛、阿麻剌臺之子禿帖木兒、公主本答里、諸侯王丑漢之妃公主臺忽都魯、諸侯王卯澤之妃公主完者臺、徹里帖木兒等人金、銀、幣、鈔多寡不一。這一月,渾源、云內(nèi)二州降霜傷稼。冀寧路的陽曲、河曲二縣及荊門州發(fā)生旱災。長江洪水漫堤。高郵府屬寶應、興化二縣,德安府屬云夢、應城二縣降大雨,發(fā)水災。
九月初十,土星凌犯太微垣左執(zhí)法。十四日,修治皇太后儀仗。這天夜里發(fā)生地震,并有大聲自北而來。這一月,益都路所轄的莒州、沂州,泰安州的奉符縣,濟寧路所轄的魚臺、豐縣,曹州的楚丘縣,平江、常州、鎮(zhèn)江三路,松江府、江陰州,中興路所轄的江陵縣,皆發(fā)大水。河南府所轄的洛陽縣干旱。
十月初四,寧宗在大明殿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并下詔書說:
“惟我太祖皇帝開創(chuàng)基業(yè),世祖皇帝統(tǒng)一天下;爾后列圣相承,法度修明。我武宗皇帝入繼大統(tǒng)后,修明舉辦各類政務,行為合乎成規(guī),后來傳授皇帝之位給仁宗皇帝以及英宗皇帝。天命所歸,實當應在我明宗皇帝和文宗皇帝身上,而他們又各自遠居于外。當時卻有燕鐵木兒建議效忠,平定內(nèi)亂,共同推戴文宗皇帝。文宗登極之初,就以讓兄之詔明告于天下臣民。隨即恭奉印綬,遠迎明宗皇帝,明宗從漠北歸來,卻匆匆離開臣民而辭世。文宗皇帝重登帝位,仁義之至,視民如子,皇恩德澤普被天下,不論路途遠近。撫育我本人,尤為優(yōu)厚慈愛。辭世之日,皇后傳達臨終遺命給太師、太平王、右丞相、答剌罕燕鐵木兒、太保、浚寧王、知樞密院事伯顏等人,說是文宗彌留之際,重申一再推讓的初志,將宗廟社稷的重任,注目于皇兄明宗皇帝的世嫡身上。于是派遣使者征召諸王宗親,以十月一日前來集會于大都,與宗室親王及大臣共同奉行遺詔。根據(jù)成規(guī),應繼大統(tǒng)。于是在至順三年十月初四日,即皇帝之位于大明殿??梢源笊馓煜?。自至順三年(1332)十月初四日天亮以前,除開謀反大罪、謀殺祖父母及父母、妻妾殺夫、奴婢殺主人、故意謀劃殺人、但犯強盜罪、印造偽鈔、蠱毒魘犯上者不予赦免以外,其余一切罪犯,全都予以赦免。
“大都、上都、興和三路,免除三年差稅。腹里地區(qū)差發(fā)及其余諸路不納差發(fā)的地區(qū),稅糧按十分為準,免其二分。江淮以南地區(qū),夏稅也免其二分。土木工程,除倉庫必須加以修理的情況以外,不得再行修建,以寬緩民力。民間在此以前應予交納的拖欠課稅等項,全都予以蠲免。監(jiān)察御史、肅政廉訪司官員及內(nèi)外三品以上正職官員,每年推舉有才干能任守令者一人,申報至省部,可先行錄用。如果辦事稱職,推舉的官員也予以表彰提拔。如在一任之內(nèi),犯有貪贓私吞罪者,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予以黜罰。對不能予以寬大處理的重囚,關押三年以上,疑而不能判決者,申報省部,詳審明白后予以釋放。至于學校農(nóng)桑、孝義貞節(jié)、科舉取士、國學貢士,都按舊制辦理。廣海與云南地區(qū)的刁頑之民,從詔書在當?shù)匦嫉哪翘焖闫?,限六十天以?nèi)到官府自首,可免究本罪,允許其重新做人。
“??!現(xiàn)在我這年幼的人,托于天下臣民之上,擔子重而責任大,如臨深淵,如行冰上。還得倚仗宗室親王、元老大臣,及各部門官員,克盡其職,思盡其忠。善于與億萬民眾一道,共保天下太平的局面。你們各方臣民啊,應體會我的至誠之意!故特下詔宣示此旨,想已盡知?!?br />
初五,任命知樞密院事撒敦為御史大夫,中書右丞撒迪為中書平章政事,宣政使闊里吉思為中書右丞,中書平章政事禿兒哈鐵木兒知樞密院事。初九,造作皇太后玉冊、玉寶。十一日,皇太后命令制作兩宮幄殿、車乘及其他應用物品。十二日,賞賜諸王金、幣,其數(shù)目依照文宗即位時舊例。設立徽政、中政二院。十三日,金星凌犯斗宿。下令說:“諸王、駙馬、勛舊大臣及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官秩為正二品以上,其他各部門官秩至一品者,在闕門之內(nèi),方可置放繩床以坐,其余官員一律禁止?!笔娜?,修制郊祀所用的法服。任命宦官鐵古思、哈里兀答兒、黑狗者、闊闊出,并為中政院使。十五日,因江浙地區(qū)連年欠收,其海運糧食未能達到預定的數(shù)目,須等來年補運。十六日,定立婦人犯私鹽罪處罰條例。十八日,諸侯王不賽因派遣使者進貢塔里牙八十八斤、佩刀八十把,賜予錢鈔三千三百錠。十九日,因即位之事在南郊告祭上天。二十日,給予宿衛(wèi)軍士、蒙古、漢軍三萬人御寒服裝。命令江浙行省用銅鑄造和寧路宣圣廟所需祭器,共一百三十五件。二十三日,告祭于太廟。二十四日,告祭社稷之神。任命伯顏為徽政使,并照舊為開府儀同三司、浚寧王、太保、錄軍國重事、知樞密院事。提調(diào)忠翊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司事伯撒里、右都威衛(wèi)都指揮使常不蘭奚,并為徽政使。賜予諸妃后大朝會應得賞賜多寡不等。二十八日,因諸侯王忽剌臺貧窮困乏,賜予錢鈔五百錠?;实苎嗵潘荚谖魃觾郝橥厶幗邮芊鸾?。下敕令說:“百官及宿衛(wèi)軍士有只孫衣者,凡參加宴餐活動,全都帶來做服侍之事,如有典賣給人的事,要加以治罪。”三十日,因楚丘縣河堤毀壞,調(diào)發(fā)民壯二千三百五十人進行修補。
十一月初三,下詔翰林國史院、集賢院、奎章閣學士院會集商議先皇帝廟號、神主、升礻付武宗皇后及明年改年號諸事。初四,賜予郯王徹徹禿海寧州屬朐山、贛榆、沐陽三縣作為封地。初六,命令郯王徹徹禿鎮(zhèn)守遼陽。初八,派遣宿衛(wèi)官阿察赤以皇太后玉冊告祭于南郊,中書平章政事伯撒里告祭于太廟。十二日,恭奉玉冊尊皇后為皇太后?;侍笈R御興圣殿接受百官朝賀。十三日,寧宗臨御大明殿接受百官朝賀。二十四日,賜予諸侯王寬徹幣、帛各二千匹,以周濟其貧乏。左欽察衛(wèi)士饑荒,賑濟糧食兩個月。二十六日,寧宗去世,年僅七歲。二十八日,葬于起輦谷,隨同諸陵一道。第二年六月初八,明宗長子妥歡帖木兒即皇帝位。至元四年(1338)三月二十六日,加謚號為沖圣嗣孝皇帝,廟號為寧宗。四月二十日,礻付祭于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