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稹,字逢吉,撫州臨川人。原名???,淳熙十四年(1187)中舉為進士,孝宗為他更名危稹。當時洪邁得到危稹的文章,為之贊賞激動不已。調(diào)至南康軍擔任教授。轉(zhuǎn)運使楊萬里到南康軍巡視,與他相見聚會,對他夸獎、嘆服不已,同他一起游覽廬山,互相酬唱應對。調(diào)至廣南東路擔任賬司,沒有到任,因為父親去世免去職務,調(diào)至臨安府擔任教授。倪思推薦他,又對別人說:“我得到這樣的一個儒學之士,可以報效國家了?!蔽p∫蚍竼识饴?,不久,干辦京西安撫司公事。入朝為武學諭,改任太學錄。
第二年,遷升為武學博士,又遷升為諸王宮教授。危稹雖是以教職為官名,實際上并沒有教授,請求改設創(chuàng)立宗子學,設置課試法如太學和武學兩學一樣,朝廷聽從了他的建議。嘉定九年(1216),新學建成,危稹改職充任博士,這個學校的教育、修養(yǎng)等有關規(guī)定,都是危稹通過奏議論對要求建立起來的。遷升秘書郎、著作佐郎,兼任吳益王府教授。升任著作郎兼任屯田郎官。
危稹初始進對朝廷,請求恢復按軍功大小予以賞賜,表明朝廷說話算數(shù),弄清楚功臣的罪責以表彰忠節(jié),設置武局以提倡習練武事,遣派使者以省察邊防,給予厚賞使間諜精干。其次,討論講和、攻戰(zhàn)、堅守的利益與害處,為此請求專心一意堅守。這年春天到夏季沒有下雨,危稹應詔上奏說:“消除邊防征斂的禍害,與沒有罪而籍沒家財?shù)牡満?;改革紙幣,以一當二;鹽鈔更制,以新鈔廢除舊鈔;至于阻止軍賞,放散死士,都足以招致天怒人怨而導致旱災。”
第二年又上書議論說“:謀求治國的人想以安逸平靜為安定,為國擔憂的人想以振肅、厲行為安定,二種議論不統(tǒng)一,因此造成了國家沒有統(tǒng)一的治理計劃,人們也缺乏固定的志向。希望皇上詔令大臣統(tǒng)一這兩種不同的議論而共同謀求治國之策,又召集兩淮的將帥臣僚,講清楚堅守、抵御邊患的準備事宜?!弊詈筮€說“:事情沒有一定成規(guī)的,都不能做。做事的意向不明確,就不能統(tǒng)一大家的意見而行動一致;信用誓言不遵守,就不能團結一心;回報應對信息不及時,就不能把握事情發(fā)展的機會;賞罰不兌現(xiàn),就不能鼓舞、振作士氣?!?br />
番籣柴中行離開宋朝,危稹賦詩送他,違背了宰相的意愿,被貶出朝廷,擔任潮州知州。不久,因與金華徐僑通信的文字而被議論,罷黜職務,提舉千秋鴻禧觀。很久以后,擔任漳州知州。漳州的習俗以不葬親屬為常事,往往停留寄存僧廟古剎,危稹令人在高臺、干燥之地開挖、填封三個義冢,規(guī)定期限,安葬死者,其中沒有屬主的無名死者,或有屬主而親屬沒有財力安葬者,官府代為安葬,一共有二千三百多,并刻石為碑,以便識別。漳州境內(nèi)有臨漳臺,位處溪山最優(yōu)美的名勝之地,在這上面修建龍江書院。建成之后,據(jù)經(jīng)典自己講習,人們?yōu)橹膭?、羨慕。城邑縣令賄賂聽講的人,為此被彈劾離開,沒收其財產(chǎn)用來還給民眾。漳州每年有經(jīng)制錢、總制錢及其他無名錢五千緡,為此勒索民眾特別厲害,前任漳州知州趙汝讜奏請減免五分之二,危稹又向朝廷上疏,全部罷免。恰巧遇常平使有不同意見,危稹不想同他爭辯,于是自己請求離職回家。很久以后,提舉崇禧觀,與鄉(xiāng)里七十歲的幾個老人為真率會。死時,七十四歲。
危稹生性特別孝順,父親生病,希望減損自己的壽命來增益父親的生年,病情不久就痊愈了。真德秀榮登從班,推舉危稹以代替自己。危稹死后,又為他撰寫墓志銘。他寫的著作有《巽齋集》,對于各種經(jīng)書有講義、集解,編輯了各種有關魏、晉、唐各朝時期的詩詞、文章,輯錄了先前各朝圣賢的奏議稱“玉府”、“藥山”。
弟弟危和,字祥仲。開禧元年(1205)考中進士,擔任上元縣的主簿,大量修建祠廟祭祀程顥,真德秀為此做了記載。擔任德興知州時,賑救災荒有良好的政績。著有《蟾塘文集》。
第二年,遷升為武學博士,又遷升為諸王宮教授。危稹雖是以教職為官名,實際上并沒有教授,請求改設創(chuàng)立宗子學,設置課試法如太學和武學兩學一樣,朝廷聽從了他的建議。嘉定九年(1216),新學建成,危稹改職充任博士,這個學校的教育、修養(yǎng)等有關規(guī)定,都是危稹通過奏議論對要求建立起來的。遷升秘書郎、著作佐郎,兼任吳益王府教授。升任著作郎兼任屯田郎官。
危稹初始進對朝廷,請求恢復按軍功大小予以賞賜,表明朝廷說話算數(shù),弄清楚功臣的罪責以表彰忠節(jié),設置武局以提倡習練武事,遣派使者以省察邊防,給予厚賞使間諜精干。其次,討論講和、攻戰(zhàn)、堅守的利益與害處,為此請求專心一意堅守。這年春天到夏季沒有下雨,危稹應詔上奏說:“消除邊防征斂的禍害,與沒有罪而籍沒家財?shù)牡満?;改革紙幣,以一當二;鹽鈔更制,以新鈔廢除舊鈔;至于阻止軍賞,放散死士,都足以招致天怒人怨而導致旱災。”
第二年又上書議論說“:謀求治國的人想以安逸平靜為安定,為國擔憂的人想以振肅、厲行為安定,二種議論不統(tǒng)一,因此造成了國家沒有統(tǒng)一的治理計劃,人們也缺乏固定的志向。希望皇上詔令大臣統(tǒng)一這兩種不同的議論而共同謀求治國之策,又召集兩淮的將帥臣僚,講清楚堅守、抵御邊患的準備事宜?!弊詈筮€說“:事情沒有一定成規(guī)的,都不能做。做事的意向不明確,就不能統(tǒng)一大家的意見而行動一致;信用誓言不遵守,就不能團結一心;回報應對信息不及時,就不能把握事情發(fā)展的機會;賞罰不兌現(xiàn),就不能鼓舞、振作士氣?!?br />
番籣柴中行離開宋朝,危稹賦詩送他,違背了宰相的意愿,被貶出朝廷,擔任潮州知州。不久,因與金華徐僑通信的文字而被議論,罷黜職務,提舉千秋鴻禧觀。很久以后,擔任漳州知州。漳州的習俗以不葬親屬為常事,往往停留寄存僧廟古剎,危稹令人在高臺、干燥之地開挖、填封三個義冢,規(guī)定期限,安葬死者,其中沒有屬主的無名死者,或有屬主而親屬沒有財力安葬者,官府代為安葬,一共有二千三百多,并刻石為碑,以便識別。漳州境內(nèi)有臨漳臺,位處溪山最優(yōu)美的名勝之地,在這上面修建龍江書院。建成之后,據(jù)經(jīng)典自己講習,人們?yōu)橹膭?、羨慕。城邑縣令賄賂聽講的人,為此被彈劾離開,沒收其財產(chǎn)用來還給民眾。漳州每年有經(jīng)制錢、總制錢及其他無名錢五千緡,為此勒索民眾特別厲害,前任漳州知州趙汝讜奏請減免五分之二,危稹又向朝廷上疏,全部罷免。恰巧遇常平使有不同意見,危稹不想同他爭辯,于是自己請求離職回家。很久以后,提舉崇禧觀,與鄉(xiāng)里七十歲的幾個老人為真率會。死時,七十四歲。
危稹生性特別孝順,父親生病,希望減損自己的壽命來增益父親的生年,病情不久就痊愈了。真德秀榮登從班,推舉危稹以代替自己。危稹死后,又為他撰寫墓志銘。他寫的著作有《巽齋集》,對于各種經(jīng)書有講義、集解,編輯了各種有關魏、晉、唐各朝時期的詩詞、文章,輯錄了先前各朝圣賢的奏議稱“玉府”、“藥山”。
弟弟危和,字祥仲。開禧元年(1205)考中進士,擔任上元縣的主簿,大量修建祠廟祭祀程顥,真德秀為此做了記載。擔任德興知州時,賑救災荒有良好的政績。著有《蟾塘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