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湯思退傳

白話宋史 作者:元·脫脫等


  湯思退字進之,處州人。紹興十五年(1145)以右從政郎的身份被授予建州政和縣令,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任秘書省正字。從此位登郎曹,兩任中秘,把持史筆。

  紹興二十五年(1155),由禮部侍郎擔任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不久參預朝廷大政。早先秦檜當政時,厭惡正直,對方必須不反對和議,不鞭撻自己的過錯,才能長期被任用。當時湯思退名聲地位日益提高,秦檜病重,召參知政事董德元和湯思退到臥室內,囑托后事,各贈給黃金一千兩。董德元害怕秦檜以為自己站在他的對立面,不敢推辭;湯思退害怕秦檜以為自己希望他死去,不敢接受。高宗聽說,以為湯思退不接受黃金,不是秦檜黨羽,信任并使用他。紹興二十六年(1156),任知樞密院事。次年,官拜尚書右仆射;又過了兩年,進為左仆射,第二年,侍御史陳俊卿彈劾他“挾持奸詐取巧之心,加上傾軋邪惡的權術,觀察他的行為,大多仿效秦檜,大概湯思退得官,都是秦檜父子的恩惠”。于是被罷免,以觀文殿大學士的身份任宮觀官。

  隆興元年(1163),宋軍在符離潰敗,召湯思退復任丞相,諫議大夫王大寶上章論爭,孝宗沒有回答。金軍將領紇石烈志寧送信到三省、樞密院,索取海、泗、唐、鄧四郡。湯思退打算同金講和,派遣淮西安撫司干辦公事盧仲賢以樞密院計議、編修官的身份,拿著回信前往。臨行時,孝宗告誡不要答應割讓四郡。盧仲賢到宿州,仆散忠義以武力威脅他,盧仲賢惶恐不安,說回去后當上報朝廷,于是持仆散忠義寫給三省、樞密院的書信回來。孝宗依然想阻止割讓海、泗二郡,湯思退急忙上奏以吏部侍郎王之望為通問使,知..門事龍大淵為副使,準備割棄四州。張浚在揚州聽說這件事,派遣兒子張木式入朝上奏盧仲賢無能辱國。孝宗大怒,恰逢侍御史周操彈劾盧仲賢不應擅自答應割讓四郡,下大理寺追查訊問,召張浚到朝廷。十二月,任命湯思退為左仆射,張浚為右仆射。

  隆興二年(1164),張俊認為不能同金講和,請求孝宗前往建康,圖謀進兵。孝宗親自批準王之望等人和所帶禮物一起撤回,詔令荊、襄、川、陜等邊防地區(qū)加強戒備,把盧仲賢流放到郴州。湯思退害怕恐懼,上奏請求將這關系到國家安危存亡的大事,上報太上皇高宗而后再行動。孝宗批示到三省說“:金朝這樣無禮,你還打算講和。今天敵人的形勢,不能同秦檜時相比,你的議論不如秦檜?!睖纪耸煮@駭,陰謀驅逐張浚出朝,于是命令王之望、龍大淵急忙上奏兵少糧缺,樓船、兵械沒有準備,人們都議論用四萬人馬守衛(wèi)泗州,不是好的計策,孝宗對此很感疑惑,于是命令張浚巡視邊境,撤兵罷免招納士兵。張浚極力乞求罷免自己的職務,孝宗答應了他。孝宗讓湯思退寫信給金,答應把四郡割讓給金朝。

  隨后金軍專門從事殺戮搶劫,孝宗中途后悔,湯思退又暗中命令孫造告訴敵人用重兵脅迫講和。孝宗聽說有敵兵,命令建康都統(tǒng)王彥等人率兵抵御,并命令湯思退前去監(jiān)督江、淮地區(qū)軍隊,湯思退推辭不去。金仆散忠義從清河口渡過淮河,議論者極力彈劾湯思退急于求和撤去防備的罪行,于是被罷免丞相職務,不久謫居永州。于是太學士張觀等七十二人上書,彈劾湯思退、王之望、尹穡等人奸邪誤國,招致敵人前來,請求把他斬首。湯思退憂慮害怕而死。

  湯思退始終同張浚不和,張浚以雪恥復仇恢復中原為己任,湯思退總是借保境息民作為求和的口實,雙方不斷交鋒,湯思退的主張終于得到推行,但最終以此獲罪,金朝得海、泗、唐、鄧四州,又索取了商、秦,都是湯思退出力的結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