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烈,燕州遼西人。年輕時參加平盧軍,隨從李忠臣泛海戰(zhàn)河北有功。及李忠臣任淮西節(jié)度使,要安排將佐,讓希烈試任光祿卿,軍中人交口稱贊其才華。
當時正遇李忠臣貪暴恣肆,不理政事,犯了眾怒,將忠臣趕走后上報。代宗詔令忻王為節(jié)度副使,派李希烈為留后主事,又詔令滑亳節(jié)度使李勉兼管汴州。德宗即位,加官希烈為御史大夫,委任他為節(jié)度使,改淮西軍稱淮寧軍。梁崇義作亂,皇帝命諸道進討。詔封希烈為南平郡王,任漢南北招討處置使,又委任他為諸軍都統(tǒng)。希烈平定崇義功勞大,擁兵想據(jù)有其地,而德宗卻任李承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來到襄陽,希烈不能據(jù)有,于是大掠而去。
皇帝因其功升他為檢校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李納叛變,皇帝派檢校司空兼淄青節(jié)度使去討伐。希烈擁兵三萬卻屯扎許州不動,派李苣去與李納結為唇齒,陰謀圖取汴州。傳檄給李勉處借道。李勉估量他的意思,乃在陳留準備軍需,建橋清道以待。希烈計劃初步得手,接著謾罵李勉,李勉不答,只嚴加守備。李納派游兵引導希烈阻斷汴州的餉路。李勉乃鑿通蔡渠運道,引運東南糧餉。希烈又派使者與河北的朱滔、田悅等相約聯(lián)和,兵勢熾烈。不久,朱滔等人自相稱王,派使者奉上奏箋,愿尊希烈為帝。希烈乃自號建興王、天下都元帥。自此,朱滔、李納、王武俊、田悅、李希烈五賊兇焰達半個天下。
建中四年(783)正月,皇帝命各節(jié)度使帶兵成掎角攻討五賊,唐漢臣、高秉哲率兵萬人屯駐汝州。尚未到達,賊將乘霧而進,王師返,賊取得汝州。拘捕李元平,兵又西進,東都大驚,士人都逃避至河陽、崤、澠等地。留守鄭叔則閉守西苑,賊人按兵不進?;实勐犘疟R杞的建議,詔令太子太師顏真卿去曉諭順逆禍福。真卿已行,又派左龍武大將軍哥舒曜去討伐。希烈見真卿,桀驁無禮,又讓左右謾罵侮辱朝政,且北侵汴州,南攻鄂州。有詔令江西節(jié)度使嗣曹王皋迎擊,攻克蘄、黃兩州,追殺賊將李良、韓霜露,二將逃走。
當初,李希烈自襄陽回,留姚忄詹屯戍鄧州,賊人又攻得汝州,武關交通遂斷。
皇帝令陜虢觀察使姚明揚修筑上津道,設館以通南方的貨運貢物。李希烈派董待名、韓霜露、劉敬宗、陳質、翟崇暉分別侵略州縣,官軍多次敗逃。哥舒曜又攻克汝州,李希烈派周曾、呂從賁、康琳抵抗。軍抵襄城,與王玢、姚忄詹、韋清等合計反擊希烈,計未成,皆被殺,只有韋清逃奔劉洽。李希烈心虛,回歸蔡州,上疏歸咎周曾等人?;实鄄簧?,詔令:能斬殺希烈者,四品以上者得其官職,五品以下者封戶四百,庶民則免賦三年,又派神策將劉德信率領節(jié)度、觀察、團練的子弟兵合力屯守陽翟;派李勉為淮西招討使,哥舒曜為副招討使;又派荊南節(jié)度使張伯儀任淮西應援招討使,山南節(jié)度使賈耽與皋為應援招討副使。德信離開陽翟,入汝州,賊人攻取陽翟,打敗張伯儀,哥舒曜也戰(zhàn)而不利,屯駐襄城。希烈恃其得勝,舉全軍三萬人圍困曜。當時皇帝西巡,王師士氣不振,不能御賊,城陷。
哥舒曜逃奔東都。希烈生性殘暴,臨戰(zhàn)在陣上殺人,血流于前,而飲食照常。所以人們怕他,為他盡力。希烈乘襄城戰(zhàn)勝,更進攻汴州。入州后運土筑路。工程不能如期,就將人來填溝塹,稱之為“濕梢”。李勉逃奔宋州。
希烈已據(jù)有汴州,僭即皇帝位,國號楚,建年號為武成;任張鸞子、李綬、李元平為宰相,鄭賁為侍中,孫廣為中書令;另剖地設置四節(jié)度,以汴州為大梁府治,以安州為南關,將石頭染色做帝璽。又在上蔡、襄城繳獲折車钅工,奉之以為瑞信,用以迷惑屬下。接著窺視江淮,大軍攻襄邑,守將高翼戰(zhàn)死。汴滑副都統(tǒng)劉洽率曲環(huán)、李克信軍十多萬人在白塔與之交戰(zhàn),不能取勝,洽退還。士兵柏少清攔住馬轡說:“公小有不利就退兵,為什么?”劉洽不聽,連夜入宋州。
希烈軍輕易取勝,徑直進逼寧陵,車船相銜而進,連綿七十里。那時,劉洽的將士高彥昭、劉昌共同筑工事守城,賊人讓妖人祈求大風,將戰(zhàn)棚全部燒毀,鑿城堞登城。彥昭提劍登城防守,士兵都感奮,風向也反。劉昌與眾人商議:“兵法,對方力量是我的兩倍,則不戰(zhàn)。賊人欺我兵少,不如暫退使賊驕傲,我們自宋出精銳部隊,打他個出其不意,定能成功。
“彥昭辭說:“您且慢,先盡力而為?!庇谑堑浅窍虮娙税l(fā)誓說“:中丞打算讓賊人看我們弱小,讓城淪陷后再奪回。這計策確實不錯,但我今日守城,得失全在主持人。如今傷重者需要供養(yǎng),如果我們棄城而去,那將會使傷者死在城內,逃亡者死在城外。我們大伙兒都完了?!笔勘剂鳒I,且跪誓:“公在這里,誰敢離開!”劉昌十分慚愧。彥昭殺了自家的牛犒軍,士兵們都死戰(zhàn),殺賊三千人。同時向劉洽請援兵。下屬寫信,信中說城危在旦夕,彥昭看了說:“您小看我嗎?”取過紙來自己寫信。劉洽接到信,高興地說:“有健將在西邊,我還擔心什么?”選了八百精兵,夜盡之前入城,賊人不知。清晨賊人圍城,城內士兵奮勇殺出,希烈大敗。奪了他的旗,斬殺以萬計,一直追殺到襄邑,收繳賊人們的財糧而回。劉洽上表報彥昭之功,升彥昭為御史大夫,賜實封一百五十戶。
希烈敗退,壽州刺史張建封也屯守固始,在其旁擴充勢力。希烈擔心,回到汴州,派崇暉率精兵偷襲陳州,又被劉洽打敗,俘獲崇暉及其兵眾三萬人。進而攻克汴州,擒獲鄭賁、劉敬宗、張伯元、呂子巖、李達干,希烈逃回蔡州。賊戍將孫液帶鄭州降,皇帝即任孫液為刺史。貞元二年(786),希烈派杜文朝侵襄州,被樊澤打敗,文朝亦被擒。此時皋、建封、環(huán)及李澄四面攻略其地,希烈氣勢日蹙,龜縮不敢動。后吃牛肉病倒,其親將陳仙奇暗中令醫(yī)生將他毒死。
當初,希烈入汴州,聽說戶曹參軍竇良的女兒很美,強娶之。竇女對父親說:“別難過,我能滅賊。”后來很得寵,參與賊人的密謀,且能使他們的謀劃改變。她曾說仙奇忠勇可用,仙奇之妻也姓竇,就對希烈說愿與仙奇妻結為姐妹,可以拉攏仙奇,希烈同意。得到機會她就去對仙奇妻說:“賊現(xiàn)在雖強,終究必敗。”竇氏時間長了也就醒悟。及至希烈死,其子不發(fā)喪,想全部誅殺各將后自立,尚未最后決定。
此時有來獻櫻桃的,竇氏請求分一些送給仙奇的妻子,其子同意,竇氏就用蠟封帛條夾在果子中,泄露其打算。仙奇大驚,就與薛育帶兵鼓噪而入,希烈子出,遍拜各將說:“愿意去掉皇帝稱號。如同淄青李納一樣?!痹挷耪f完,即被仙奇等斬殺。
于是將李希烈及其妻、子共七人之頭函封獻天子,暴希烈尸于市。皇帝因仙奇忠心,即任他為淮西節(jié)度使,當?shù)匕傩彰赓x二年。不久,仙奇被淮西兵馬使———李希烈之寵將吳少誠所殺,詔追贈太子太保。竇氏也死。
當時正遇李忠臣貪暴恣肆,不理政事,犯了眾怒,將忠臣趕走后上報。代宗詔令忻王為節(jié)度副使,派李希烈為留后主事,又詔令滑亳節(jié)度使李勉兼管汴州。德宗即位,加官希烈為御史大夫,委任他為節(jié)度使,改淮西軍稱淮寧軍。梁崇義作亂,皇帝命諸道進討。詔封希烈為南平郡王,任漢南北招討處置使,又委任他為諸軍都統(tǒng)。希烈平定崇義功勞大,擁兵想據(jù)有其地,而德宗卻任李承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來到襄陽,希烈不能據(jù)有,于是大掠而去。
皇帝因其功升他為檢校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李納叛變,皇帝派檢校司空兼淄青節(jié)度使去討伐。希烈擁兵三萬卻屯扎許州不動,派李苣去與李納結為唇齒,陰謀圖取汴州。傳檄給李勉處借道。李勉估量他的意思,乃在陳留準備軍需,建橋清道以待。希烈計劃初步得手,接著謾罵李勉,李勉不答,只嚴加守備。李納派游兵引導希烈阻斷汴州的餉路。李勉乃鑿通蔡渠運道,引運東南糧餉。希烈又派使者與河北的朱滔、田悅等相約聯(lián)和,兵勢熾烈。不久,朱滔等人自相稱王,派使者奉上奏箋,愿尊希烈為帝。希烈乃自號建興王、天下都元帥。自此,朱滔、李納、王武俊、田悅、李希烈五賊兇焰達半個天下。
建中四年(783)正月,皇帝命各節(jié)度使帶兵成掎角攻討五賊,唐漢臣、高秉哲率兵萬人屯駐汝州。尚未到達,賊將乘霧而進,王師返,賊取得汝州。拘捕李元平,兵又西進,東都大驚,士人都逃避至河陽、崤、澠等地。留守鄭叔則閉守西苑,賊人按兵不進?;实勐犘疟R杞的建議,詔令太子太師顏真卿去曉諭順逆禍福。真卿已行,又派左龍武大將軍哥舒曜去討伐。希烈見真卿,桀驁無禮,又讓左右謾罵侮辱朝政,且北侵汴州,南攻鄂州。有詔令江西節(jié)度使嗣曹王皋迎擊,攻克蘄、黃兩州,追殺賊將李良、韓霜露,二將逃走。
當初,李希烈自襄陽回,留姚忄詹屯戍鄧州,賊人又攻得汝州,武關交通遂斷。
皇帝令陜虢觀察使姚明揚修筑上津道,設館以通南方的貨運貢物。李希烈派董待名、韓霜露、劉敬宗、陳質、翟崇暉分別侵略州縣,官軍多次敗逃。哥舒曜又攻克汝州,李希烈派周曾、呂從賁、康琳抵抗。軍抵襄城,與王玢、姚忄詹、韋清等合計反擊希烈,計未成,皆被殺,只有韋清逃奔劉洽。李希烈心虛,回歸蔡州,上疏歸咎周曾等人?;实鄄簧?,詔令:能斬殺希烈者,四品以上者得其官職,五品以下者封戶四百,庶民則免賦三年,又派神策將劉德信率領節(jié)度、觀察、團練的子弟兵合力屯守陽翟;派李勉為淮西招討使,哥舒曜為副招討使;又派荊南節(jié)度使張伯儀任淮西應援招討使,山南節(jié)度使賈耽與皋為應援招討副使。德信離開陽翟,入汝州,賊人攻取陽翟,打敗張伯儀,哥舒曜也戰(zhàn)而不利,屯駐襄城。希烈恃其得勝,舉全軍三萬人圍困曜。當時皇帝西巡,王師士氣不振,不能御賊,城陷。
哥舒曜逃奔東都。希烈生性殘暴,臨戰(zhàn)在陣上殺人,血流于前,而飲食照常。所以人們怕他,為他盡力。希烈乘襄城戰(zhàn)勝,更進攻汴州。入州后運土筑路。工程不能如期,就將人來填溝塹,稱之為“濕梢”。李勉逃奔宋州。
希烈已據(jù)有汴州,僭即皇帝位,國號楚,建年號為武成;任張鸞子、李綬、李元平為宰相,鄭賁為侍中,孫廣為中書令;另剖地設置四節(jié)度,以汴州為大梁府治,以安州為南關,將石頭染色做帝璽。又在上蔡、襄城繳獲折車钅工,奉之以為瑞信,用以迷惑屬下。接著窺視江淮,大軍攻襄邑,守將高翼戰(zhàn)死。汴滑副都統(tǒng)劉洽率曲環(huán)、李克信軍十多萬人在白塔與之交戰(zhàn),不能取勝,洽退還。士兵柏少清攔住馬轡說:“公小有不利就退兵,為什么?”劉洽不聽,連夜入宋州。
希烈軍輕易取勝,徑直進逼寧陵,車船相銜而進,連綿七十里。那時,劉洽的將士高彥昭、劉昌共同筑工事守城,賊人讓妖人祈求大風,將戰(zhàn)棚全部燒毀,鑿城堞登城。彥昭提劍登城防守,士兵都感奮,風向也反。劉昌與眾人商議:“兵法,對方力量是我的兩倍,則不戰(zhàn)。賊人欺我兵少,不如暫退使賊驕傲,我們自宋出精銳部隊,打他個出其不意,定能成功。
“彥昭辭說:“您且慢,先盡力而為?!庇谑堑浅窍虮娙税l(fā)誓說“:中丞打算讓賊人看我們弱小,讓城淪陷后再奪回。這計策確實不錯,但我今日守城,得失全在主持人。如今傷重者需要供養(yǎng),如果我們棄城而去,那將會使傷者死在城內,逃亡者死在城外。我們大伙兒都完了?!笔勘剂鳒I,且跪誓:“公在這里,誰敢離開!”劉昌十分慚愧。彥昭殺了自家的牛犒軍,士兵們都死戰(zhàn),殺賊三千人。同時向劉洽請援兵。下屬寫信,信中說城危在旦夕,彥昭看了說:“您小看我嗎?”取過紙來自己寫信。劉洽接到信,高興地說:“有健將在西邊,我還擔心什么?”選了八百精兵,夜盡之前入城,賊人不知。清晨賊人圍城,城內士兵奮勇殺出,希烈大敗。奪了他的旗,斬殺以萬計,一直追殺到襄邑,收繳賊人們的財糧而回。劉洽上表報彥昭之功,升彥昭為御史大夫,賜實封一百五十戶。
希烈敗退,壽州刺史張建封也屯守固始,在其旁擴充勢力。希烈擔心,回到汴州,派崇暉率精兵偷襲陳州,又被劉洽打敗,俘獲崇暉及其兵眾三萬人。進而攻克汴州,擒獲鄭賁、劉敬宗、張伯元、呂子巖、李達干,希烈逃回蔡州。賊戍將孫液帶鄭州降,皇帝即任孫液為刺史。貞元二年(786),希烈派杜文朝侵襄州,被樊澤打敗,文朝亦被擒。此時皋、建封、環(huán)及李澄四面攻略其地,希烈氣勢日蹙,龜縮不敢動。后吃牛肉病倒,其親將陳仙奇暗中令醫(yī)生將他毒死。
當初,希烈入汴州,聽說戶曹參軍竇良的女兒很美,強娶之。竇女對父親說:“別難過,我能滅賊。”后來很得寵,參與賊人的密謀,且能使他們的謀劃改變。她曾說仙奇忠勇可用,仙奇之妻也姓竇,就對希烈說愿與仙奇妻結為姐妹,可以拉攏仙奇,希烈同意。得到機會她就去對仙奇妻說:“賊現(xiàn)在雖強,終究必敗。”竇氏時間長了也就醒悟。及至希烈死,其子不發(fā)喪,想全部誅殺各將后自立,尚未最后決定。
此時有來獻櫻桃的,竇氏請求分一些送給仙奇的妻子,其子同意,竇氏就用蠟封帛條夾在果子中,泄露其打算。仙奇大驚,就與薛育帶兵鼓噪而入,希烈子出,遍拜各將說:“愿意去掉皇帝稱號。如同淄青李納一樣?!痹挷耪f完,即被仙奇等斬殺。
于是將李希烈及其妻、子共七人之頭函封獻天子,暴希烈尸于市。皇帝因仙奇忠心,即任他為淮西節(jié)度使,當?shù)匕傩彰赓x二年。不久,仙奇被淮西兵馬使———李希烈之寵將吳少誠所殺,詔追贈太子太保。竇氏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