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紳的字叫公垂,是中書令李敬玄的曾孫。因世代在南方做官,因此客居潤州。李紳六歲失去了父親,他像成人一樣哀痛。母親盧氏,親自教他讀書。
他生來矮小精明能干,寫詩最有名,當時號稱“矮李”。蘇州刺史韋夏卿多次稱贊他。他安葬母親時,有烏鴉銜著靈芝落到靈車上。
元和初年,他考中了進士,被任命為國子監(jiān)助教,他不樂意,就離職了。他客居金陵,李钅奇喜歡他的才干,任命他為掌書記官。李钅奇漸漸不守國法,幕僚沒人敢說,李紳多次勸告,他不聽;李紳想離職,他又不讓。遇上皇帝派使者召喚李钅奇,他稱病不去,留后王澹給他準備行裝,他發(fā)怒了,暗地派兵把王澹殺死吃掉了,接著脅迫使者為眾人奏報皇帝,希望讓自己留下。李钅奇叫李紳寫奏疏,他坐在李钅奇面前,假裝害怕戰(zhàn)抖,以致不能寫字,寫幾筆就涂掉,寫壞了幾張紙,李钅奇發(fā)怒罵道:“你怎敢這樣,不怕死嗎?”他答道“:生平?jīng)]有見過兵器鎧甲,今天死得成了?!崩铑钠嬗玫吨钢?,命他換紙寫,但還是那樣。有人說許縱會寫軍中文書,李紳不值得任用。李钅奇把許縱召來,許縱按要求執(zhí)筆寫了,李钅奇就把李紳關進監(jiān)獄,李钅奇被殺死后他才被釋放了。
有人想將這事報告皇上,他謝絕說:“我本受仁義激勵,不是圖名聲?!蹦侨司蜎]報告。
很久以后,他被山南觀察府任用,唐穆宗又召他進京任右拾遺、翰林學士,他和李德裕、元稹同事,號稱“三俊才”。多次升官后任中書舍人。元稹當宰相,李逢吉派人報告于方的案件,元稹就被罷免了;李逢吉想推薦牛僧孺,擔心李紳等人在皇帝面前阻攔,就任命李德裕為浙西觀察使。牛僧孺當了宰相,任命李紳為御史中丞,是看到他性格剛強急躁,容易出問題,又看到韓愈執(zhí)著直率,就任命韓愈為京兆尹,兼任御史大夫,不需參謁臺臣來激怒李紳。李紳和韓愈果然互不相讓,輪番援引雙方官府舊例,往來論辯,互相指責,為這把他們都免職,任命李紳為江西觀察使。皇帝一向?qū)罴澓芎?,派使者到他家里去慰問賞賜,認為他愿意出京任官,他哭著說是被李逢吉陷害。他進宮謝恩,又自己訴說原因,皇帝醒悟了,改命他為戶部侍郎。
李逢吉終究想陷害他。他同族的兒子李虞,在文章學術上有名氣,作為隱士住在華陽,自稱不愿做官,不時來探望李紳,一向和柏耆、程昔范要好。到柏耆當了左拾遺,李虞寫信請求推薦,李紳討厭他志向不定,狠狠地責備他。他失望了,后來到了京城,把李紳說過的壞話告訴了李逢吉。李逢吉更惱怒了,就采納了張又新、李續(xù)等人的計謀,提升李虞、程昔范和劉棲楚都任拾遺,來挑李紳的毛病,又結(jié)交宦官王守澄幫助自己。遇到唐敬宗即位,李逢吉看到李紳失去了依靠可以算計,讓王守澄乘便上奏說:“故世皇帝當初討論立太子時,杜元穎、李紳勸立深王為太子,只有宰相李逢吉請求立皇上,李續(xù)、李虞贊成他?!崩罘昙渤藱C說李紳曾做不利于皇帝的事,請求把他趕出京城?;实蹌偟腔?,不能辨別,就貶李紳任端州司馬。劉棲楚等人因他得到好地方,都恨得咬牙切齒。貶官詔書頒下,群臣向李逢吉道賀,只有右拾遺吳思沒去。李逢吉排斥吳思,派他到吐蕃去報喪。這時人們沒有敢說話的,只有韋處厚多次說李紳冤枉,駁斥李逢吉的詭計。后來皇帝在宮中找到去世皇帝親手裝的一箱奏章,打開后,看到裴度、杜元穎、李紳多次上奏請求立他為太子,皇帝才非常感動地醒悟了,把李逢吉一伙呈上的誹謗奏章都燒了。
起初,李紳貶去南方,走到封州、康州,那里有座媼龍祠,過去傳說能呼風喚雨,李紳寫文章禱告,不久河水猛漲。寶歷年大赦令沒提才被貶官的可移近任職,韋處厚堅持爭取,皇帝追回詔書更改后,李紳得以調(diào)任江州長史,后升任滁、壽兩州刺史。霍山老虎多,采茶的害怕老虎,挖陷坑、召人追蹤射獵,都不能制服。李紳去了,把這些都撤除了,老虎也不傷人了。后來他任太子賓客分管洛陽分署。大和年間,李德裕掌權(quán),提升他任浙東觀察使。后李宗閔受皇帝寵信,又命他任太子賓客分管洛陽分署。開成初年,鄭覃任命他為河南府尹。河南府有很多小無賴,有時戴著高帽子敞著衣裳,打大球,攔住大路,車輛馬匹不敢通過。
李紳治理堅決嚴厲,他們都嚇跑了。后升任宣武節(jié)度使。那年天大旱,蝗蟲不到他的轄境去。
唐武宗登基,他調(diào)任淮南,后召進朝廷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升任尚書右仆射、門下侍郎,被封為趙郡公爵。任職四年后,因腳無力不能上朝,辭去職位,以檢校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身份,再任淮南節(jié)度使。后去世了,贈官太尉,賜謚號叫文肅。
此前,澧州人吳汝納是韶州刺史吳武陵哥哥的兒子。吳武陵因貪贓被貶為潘州司戶參軍去世了,吳汝納家被流放,長期沒有調(diào)回,當時李吉甫任宰相,吳汝納恨他,后來就參加了李宗閔集團。會昌年間,他擔任永寧縣尉,弟弟吳湘任江都縣尉。轄區(qū)人告吳湘受賂不法,自己娶百姓顏悅的女兒。李紳派觀察判官魏钅刑審訊吳湘,罪狀清楚,上報處決了他。
當時,有議論的人說吳家世代和宰相有仇,懷疑李紳取悅宰相,羅織判他的罪。
諫官多次上奏,有詔派御史崔元藻復查,崔元藻說吳湘挪用官府錢糧有證據(jù),娶轄區(qū)民女不真實,說顏悅曾任青州衙推,他妻子王氏是官宦人家的女兒,不應判罪。李德裕討厭崔元藻兩邊討好,上奏貶他為崖州司戶參軍。唐宣宗登基,李德裕被免職,李紳已經(jīng)去世了。崔鉉等人長期沒能掌權(quán),引誘吳汝納,叫他為吳湘申冤說“:吳湘生平梗直,被人誣告,關進監(jiān)獄,身受重刑,官吏們甚至將他娶妻時陪嫁的財產(chǎn)和奴仆算成是贓物。”又說“:顏悅過去是官宦人家,吳湘的罪都不該處死,李紳冤枉殺死了他。”還說:“吳湘死了,李紳命馬上埋掉,不讓回家鄉(xiāng)安葬。李紳以故宰相身份鎮(zhèn)守一片地方,任意弄權(quán)耍威風。一般真有罪,還要等秋分后;吳湘沒有罪,盛夏被處死了?!?br />
崔元藻恨李德裕貶自己的官,也改變過去的話,附和說:“御史復查回來,對皇帝都說清了是和非,李德裕權(quán)勢極大,使我不能面見皇帝,我的判決不交有關部門執(zhí)行,只根據(jù)李紳的報告把吳湘處死了?!边@時,李德裕已經(jīng)罷相,李宗閔過去的黨羽令狐..、崔鉉、白敏中都掌權(quán),乘這機會報復,用好處引誘崔元藻等人,要三司使判決李紳受命鎮(zhèn)守一方,虐待、殺害好人,按神龍年間的詔令,酷虐的官吏死后要剝奪官職爵位,后代不能做官,李紳雖已去世,請求遵從《春秋》懲罰去世者的榜樣。有詔免去李紳的三種官職,后代不許做官。又貶李德裕的官;提升吳汝納為左拾遺,崔元藻為武功縣令。
當初,李紳靠文學才能和氣節(jié)被任用,雖多次被仇人排斥貶官,最終能發(fā)揮自己的才干,任高官去世。有人說他所到之處都很嚴厲,有時過于暴虐苛刻,所以死后因吳湘案受了冤枉。
他生來矮小精明能干,寫詩最有名,當時號稱“矮李”。蘇州刺史韋夏卿多次稱贊他。他安葬母親時,有烏鴉銜著靈芝落到靈車上。
元和初年,他考中了進士,被任命為國子監(jiān)助教,他不樂意,就離職了。他客居金陵,李钅奇喜歡他的才干,任命他為掌書記官。李钅奇漸漸不守國法,幕僚沒人敢說,李紳多次勸告,他不聽;李紳想離職,他又不讓。遇上皇帝派使者召喚李钅奇,他稱病不去,留后王澹給他準備行裝,他發(fā)怒了,暗地派兵把王澹殺死吃掉了,接著脅迫使者為眾人奏報皇帝,希望讓自己留下。李钅奇叫李紳寫奏疏,他坐在李钅奇面前,假裝害怕戰(zhàn)抖,以致不能寫字,寫幾筆就涂掉,寫壞了幾張紙,李钅奇發(fā)怒罵道:“你怎敢這樣,不怕死嗎?”他答道“:生平?jīng)]有見過兵器鎧甲,今天死得成了?!崩铑钠嬗玫吨钢?,命他換紙寫,但還是那樣。有人說許縱會寫軍中文書,李紳不值得任用。李钅奇把許縱召來,許縱按要求執(zhí)筆寫了,李钅奇就把李紳關進監(jiān)獄,李钅奇被殺死后他才被釋放了。
有人想將這事報告皇上,他謝絕說:“我本受仁義激勵,不是圖名聲?!蹦侨司蜎]報告。
很久以后,他被山南觀察府任用,唐穆宗又召他進京任右拾遺、翰林學士,他和李德裕、元稹同事,號稱“三俊才”。多次升官后任中書舍人。元稹當宰相,李逢吉派人報告于方的案件,元稹就被罷免了;李逢吉想推薦牛僧孺,擔心李紳等人在皇帝面前阻攔,就任命李德裕為浙西觀察使。牛僧孺當了宰相,任命李紳為御史中丞,是看到他性格剛強急躁,容易出問題,又看到韓愈執(zhí)著直率,就任命韓愈為京兆尹,兼任御史大夫,不需參謁臺臣來激怒李紳。李紳和韓愈果然互不相讓,輪番援引雙方官府舊例,往來論辯,互相指責,為這把他們都免職,任命李紳為江西觀察使。皇帝一向?qū)罴澓芎?,派使者到他家里去慰問賞賜,認為他愿意出京任官,他哭著說是被李逢吉陷害。他進宮謝恩,又自己訴說原因,皇帝醒悟了,改命他為戶部侍郎。
李逢吉終究想陷害他。他同族的兒子李虞,在文章學術上有名氣,作為隱士住在華陽,自稱不愿做官,不時來探望李紳,一向和柏耆、程昔范要好。到柏耆當了左拾遺,李虞寫信請求推薦,李紳討厭他志向不定,狠狠地責備他。他失望了,后來到了京城,把李紳說過的壞話告訴了李逢吉。李逢吉更惱怒了,就采納了張又新、李續(xù)等人的計謀,提升李虞、程昔范和劉棲楚都任拾遺,來挑李紳的毛病,又結(jié)交宦官王守澄幫助自己。遇到唐敬宗即位,李逢吉看到李紳失去了依靠可以算計,讓王守澄乘便上奏說:“故世皇帝當初討論立太子時,杜元穎、李紳勸立深王為太子,只有宰相李逢吉請求立皇上,李續(xù)、李虞贊成他?!崩罘昙渤藱C說李紳曾做不利于皇帝的事,請求把他趕出京城?;实蹌偟腔?,不能辨別,就貶李紳任端州司馬。劉棲楚等人因他得到好地方,都恨得咬牙切齒。貶官詔書頒下,群臣向李逢吉道賀,只有右拾遺吳思沒去。李逢吉排斥吳思,派他到吐蕃去報喪。這時人們沒有敢說話的,只有韋處厚多次說李紳冤枉,駁斥李逢吉的詭計。后來皇帝在宮中找到去世皇帝親手裝的一箱奏章,打開后,看到裴度、杜元穎、李紳多次上奏請求立他為太子,皇帝才非常感動地醒悟了,把李逢吉一伙呈上的誹謗奏章都燒了。
起初,李紳貶去南方,走到封州、康州,那里有座媼龍祠,過去傳說能呼風喚雨,李紳寫文章禱告,不久河水猛漲。寶歷年大赦令沒提才被貶官的可移近任職,韋處厚堅持爭取,皇帝追回詔書更改后,李紳得以調(diào)任江州長史,后升任滁、壽兩州刺史。霍山老虎多,采茶的害怕老虎,挖陷坑、召人追蹤射獵,都不能制服。李紳去了,把這些都撤除了,老虎也不傷人了。后來他任太子賓客分管洛陽分署。大和年間,李德裕掌權(quán),提升他任浙東觀察使。后李宗閔受皇帝寵信,又命他任太子賓客分管洛陽分署。開成初年,鄭覃任命他為河南府尹。河南府有很多小無賴,有時戴著高帽子敞著衣裳,打大球,攔住大路,車輛馬匹不敢通過。
李紳治理堅決嚴厲,他們都嚇跑了。后升任宣武節(jié)度使。那年天大旱,蝗蟲不到他的轄境去。
唐武宗登基,他調(diào)任淮南,后召進朝廷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升任尚書右仆射、門下侍郎,被封為趙郡公爵。任職四年后,因腳無力不能上朝,辭去職位,以檢校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身份,再任淮南節(jié)度使。后去世了,贈官太尉,賜謚號叫文肅。
此前,澧州人吳汝納是韶州刺史吳武陵哥哥的兒子。吳武陵因貪贓被貶為潘州司戶參軍去世了,吳汝納家被流放,長期沒有調(diào)回,當時李吉甫任宰相,吳汝納恨他,后來就參加了李宗閔集團。會昌年間,他擔任永寧縣尉,弟弟吳湘任江都縣尉。轄區(qū)人告吳湘受賂不法,自己娶百姓顏悅的女兒。李紳派觀察判官魏钅刑審訊吳湘,罪狀清楚,上報處決了他。
當時,有議論的人說吳家世代和宰相有仇,懷疑李紳取悅宰相,羅織判他的罪。
諫官多次上奏,有詔派御史崔元藻復查,崔元藻說吳湘挪用官府錢糧有證據(jù),娶轄區(qū)民女不真實,說顏悅曾任青州衙推,他妻子王氏是官宦人家的女兒,不應判罪。李德裕討厭崔元藻兩邊討好,上奏貶他為崖州司戶參軍。唐宣宗登基,李德裕被免職,李紳已經(jīng)去世了。崔鉉等人長期沒能掌權(quán),引誘吳汝納,叫他為吳湘申冤說“:吳湘生平梗直,被人誣告,關進監(jiān)獄,身受重刑,官吏們甚至將他娶妻時陪嫁的財產(chǎn)和奴仆算成是贓物。”又說“:顏悅過去是官宦人家,吳湘的罪都不該處死,李紳冤枉殺死了他。”還說:“吳湘死了,李紳命馬上埋掉,不讓回家鄉(xiāng)安葬。李紳以故宰相身份鎮(zhèn)守一片地方,任意弄權(quán)耍威風。一般真有罪,還要等秋分后;吳湘沒有罪,盛夏被處死了?!?br />
崔元藻恨李德裕貶自己的官,也改變過去的話,附和說:“御史復查回來,對皇帝都說清了是和非,李德裕權(quán)勢極大,使我不能面見皇帝,我的判決不交有關部門執(zhí)行,只根據(jù)李紳的報告把吳湘處死了?!边@時,李德裕已經(jīng)罷相,李宗閔過去的黨羽令狐..、崔鉉、白敏中都掌權(quán),乘這機會報復,用好處引誘崔元藻等人,要三司使判決李紳受命鎮(zhèn)守一方,虐待、殺害好人,按神龍年間的詔令,酷虐的官吏死后要剝奪官職爵位,后代不能做官,李紳雖已去世,請求遵從《春秋》懲罰去世者的榜樣。有詔免去李紳的三種官職,后代不許做官。又貶李德裕的官;提升吳汝納為左拾遺,崔元藻為武功縣令。
當初,李紳靠文學才能和氣節(jié)被任用,雖多次被仇人排斥貶官,最終能發(fā)揮自己的才干,任高官去世。有人說他所到之處都很嚴厲,有時過于暴虐苛刻,所以死后因吳湘案受了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