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群的字叫丹列,京兆府金城縣人。
他父親竇叔向,因詩寫得好出名,代宗時,任左拾遺。竇群的哥哥弟弟們都考中了進士,只有他住在毗陵當隱士。他母親去世時,他咬斷自己一根指頭放到棺材里,在墓邊搭棚子住到守喪期滿。
他跟隨盧庇傳授啖助的《春秋》學說,撰寫了幾十卷書。蘇州刺史韋夏卿向朝廷推薦他,并呈報了他撰寫的書,報告送到朝廷后,沒召見他。后來韋夏卿進朝廷任京兆尹,又推薦他,德宗任命他為左拾遺。當時張薦被派出使吐蕃,就提升他為侍御史,任張薦的判官。他進宮去見皇帝時說:“皇上登基后二十年,才從民間提升我當拾遺官,是多么艱難哪?用二十年難當官的臣子當和蕃判官,太輕率了吧?”皇帝認為他說得對,就沒派他去。
王叔文集團得勢時,都不喜歡他,他也憤恨不肯依附他們,他們想把他趕出朝廷,韋執(zhí)宜不同意,才算了。他去見王叔文說:“事情有難以預料的?!蓖跏逦恼f“:你指什么?”他說“:過去李實仗著有權和受寵,威風震動朝廷內外,您那時在路邊徘徊,只是江南一名小官。現(xiàn)您又有了李實的權勢,難道不想想路邊還有像您這樣的人嗎?”王叔文雖感到驚訝,但終于沒任用他。
憲宗即位,調他當膳部員外郎,兼任侍御史知雜事。后又調出京城任唐州刺史。節(jié)度使于由頁聽說了他的名字,和他談話,認為他是奇才,任命他為副手。武元衡、李吉甫都和他要好,因此把他召去任吏部郎中。武元衡當權,推薦他代替自己任御史中丞。他推薦呂溫、羊士諤任御史,李吉甫認為這兩個人急躁、不正派,沒有批準。他懷恨在心,反而恨李吉甫了。李吉甫任淮南節(jié)度使時,他以為李吉甫失寵,就算計李吉甫。陳登擅長星象,夜晚去過李吉甫家,他就把陳登抓來拷打,誣告李吉甫有密謀。憲宗親自審問陳登核查,知道了實情,很生氣,要殺竇群,李吉甫幫忙勸解,才免去了死罪,調他出朝廷任湖南觀察使。后又調到黔中,遇上洪水沖壞了城墻,他調各地少數(shù)民族來筑城,為這少數(shù)民族叛亂了,他因此被貶為開州刺史。后略升官任容管經略使。此后召他回京,在路上去世了,享年五十五歲,贈官為左散騎常侍。
他剛愎自用,喜歡報復別人。當初召他回京,皇上想重用他,大家都害怕,到聽說他死了,才安心了。
他哥哥竇常、竇牟,弟弟竇庠、竇鞏,都任郎官,善于寫詩歌文章,寫了《聯(lián)珠集》在當時流傳,當時人稱贊他們五兄弟像五大行星那樣都有名氣。
他父親竇叔向,因詩寫得好出名,代宗時,任左拾遺。竇群的哥哥弟弟們都考中了進士,只有他住在毗陵當隱士。他母親去世時,他咬斷自己一根指頭放到棺材里,在墓邊搭棚子住到守喪期滿。
他跟隨盧庇傳授啖助的《春秋》學說,撰寫了幾十卷書。蘇州刺史韋夏卿向朝廷推薦他,并呈報了他撰寫的書,報告送到朝廷后,沒召見他。后來韋夏卿進朝廷任京兆尹,又推薦他,德宗任命他為左拾遺。當時張薦被派出使吐蕃,就提升他為侍御史,任張薦的判官。他進宮去見皇帝時說:“皇上登基后二十年,才從民間提升我當拾遺官,是多么艱難哪?用二十年難當官的臣子當和蕃判官,太輕率了吧?”皇帝認為他說得對,就沒派他去。
王叔文集團得勢時,都不喜歡他,他也憤恨不肯依附他們,他們想把他趕出朝廷,韋執(zhí)宜不同意,才算了。他去見王叔文說:“事情有難以預料的?!蓖跏逦恼f“:你指什么?”他說“:過去李實仗著有權和受寵,威風震動朝廷內外,您那時在路邊徘徊,只是江南一名小官。現(xiàn)您又有了李實的權勢,難道不想想路邊還有像您這樣的人嗎?”王叔文雖感到驚訝,但終于沒任用他。
憲宗即位,調他當膳部員外郎,兼任侍御史知雜事。后又調出京城任唐州刺史。節(jié)度使于由頁聽說了他的名字,和他談話,認為他是奇才,任命他為副手。武元衡、李吉甫都和他要好,因此把他召去任吏部郎中。武元衡當權,推薦他代替自己任御史中丞。他推薦呂溫、羊士諤任御史,李吉甫認為這兩個人急躁、不正派,沒有批準。他懷恨在心,反而恨李吉甫了。李吉甫任淮南節(jié)度使時,他以為李吉甫失寵,就算計李吉甫。陳登擅長星象,夜晚去過李吉甫家,他就把陳登抓來拷打,誣告李吉甫有密謀。憲宗親自審問陳登核查,知道了實情,很生氣,要殺竇群,李吉甫幫忙勸解,才免去了死罪,調他出朝廷任湖南觀察使。后又調到黔中,遇上洪水沖壞了城墻,他調各地少數(shù)民族來筑城,為這少數(shù)民族叛亂了,他因此被貶為開州刺史。后略升官任容管經略使。此后召他回京,在路上去世了,享年五十五歲,贈官為左散騎常侍。
他剛愎自用,喜歡報復別人。當初召他回京,皇上想重用他,大家都害怕,到聽說他死了,才安心了。
他哥哥竇常、竇牟,弟弟竇庠、竇鞏,都任郎官,善于寫詩歌文章,寫了《聯(lián)珠集》在當時流傳,當時人稱贊他們五兄弟像五大行星那樣都有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