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宗,名豫,肅宗的長子。母親是章敬皇后吳氏。玄宗的孫子一百余人,代宗年歲最長,是嫡皇孫。他天姿聰明,為人寬厚,喜怒不形于色,又好學強記,通曉《易》理卦象。起初名..,受封為廣平郡王。
安祿山反叛,玄宗去往蜀郡,肅宗留下討伐叛賊,代宗常在征戰(zhàn)中隨從肅宗。
肅宗登基之后,郭子儀等征討安慶緒,沒有成功。肅宗在岐州,至德二載(757)九月,委任廣平郡王李..為天下兵馬元帥,率領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等軍隊二十萬人進討;文武百官在朝堂送行,經(jīng)過宮闕時,他下馬步行出木馬門,然后上馬,以安西、北庭行營節(jié)度使李嗣業(yè)為前軍,朔方、河西、隴右節(jié)度使郭子儀為中軍,關內行營節(jié)度使王思禮為后軍,駐扎在香積寺。打敗賊將安守忠,斬敵軍六萬首級。賊將張通儒駐守長安,聽說安守忠失敗,棄城逃跑,從而收復京城,留王思禮屯駐宮苑,代宗率大軍東征。安慶緒派部將嚴莊在陜州抵御,代宗與郭子儀、李嗣業(yè)在陜州西部與嚴莊作戰(zhàn),大敗嚴莊,安慶緒逃往河北,趁勢收復東都。肅宗返回京城長安。十二月,晉封李..為楚王。
乾元元年(758)三月,改封他為成王。四月,被立為皇太子。當初,太子李..出生的那年,豫州進獻嘉禾,因此認為很吉祥,于是將他改名豫。
肅宗去掉上元三年年號,僅稱“元年”,月序以北斗星斗柄所指十二辰為名。元年(762)四月,肅宗臥病,詔令皇太子李豫代理國政。本月楚州進獻定國寶玉十三件,于是認為“楚州,是太子的封地,如今上天降寶在楚地,應以此建立新年號”。便將元年改為寶應元年。
肅宗的張皇后憎惡李輔國,想除掉他,召來太子問他的意見,太子李豫不同意,便與越王李系合謀。肅宗病危。四月十八日,張皇后與越王李系想召太子入宮,飛龍副使程元振得知他們的計謀,將其計謀告訴李輔國。李輔國制止太子李豫不要進宮,然后帶兵入宮,殺了李系與兗王李亻間,將張皇后幽禁在別殿。這天夜晚,肅宗逝世,李輔國等迎接太子李豫在九仙門與群臣相見。次日,發(fā)布訃告。二十日,代宗在肅宗靈柩前登皇位。二十四日,開始臨朝聽政。二十五日,奉節(jié)郡王李適任天下兵馬元帥,免去郭子儀副元帥職務。二十六日,晉封李適為魯王。
五月初四,李輔國任司空。十二日,代宗追尊生母為皇太后。十八日,李光弼與史朝義在宋州作戰(zhàn),打敗史朝義。十九日,施行大赦。授予刺史的一個兒子官職,賜予文武官員官階、爵位,勛官在其父之下的加勛官一級,免除百姓歷久拖欠的租賦。晉封其子益昌郡王李邈為鄭王,延慶郡王李迥為韓王。被廢黜為平民的王氏追復為皇后,李瑛、李瑤、李琚均恢復其原封號。
六月初三,將皇后張氏、越王李系、兗王李亻間一并追廢為平民。
七月初八,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裴罫。十六日,劍南西川兵馬使徐知道反叛。
八月十二日,徐知道伏法處死。二十五日,臺州人袁晁反叛。二十九日,改封李適為雍王。
九月十二日,鳳州刺史呂日將在三嗟谷與黨項羌軍作戰(zhàn),打敗羌軍。二十日,回紇請求助戰(zhàn)。二十六日,對軍隊進行大檢閱。二十七日,袁晁攻破信州。
十月初十,袁晁再破溫、明二州。同日,下詔:浙江遭受水災害,百姓極為困苦,各州縣不要動輒征稅斂賦;百姓因疫病而死不能安葬者代為埋葬。十六日,雍王李適討伐史朝義。十七日,刺客暗殺了李輔國。二十八日,雍王李適攻克懷州;二十九日,在橫水打敗史朝義,攻克河陽、東都,史朝義部將張獻誠獻出汴州歸降。
十一月十二日,史朝義部將薛嵩獻出相、衛(wèi)、氵名、邢四州歸降。二十二日,史朝義部將張忠志獻出趙、定、深、恒、易五州歸降。二十四日,朔方行營節(jié)度使仆固懷恩任朔方、河北副元帥。
十二月初五,太府的左藏庫失火。二十四日,掩埋京城內外暴露的尸骸。三十日,李光弼在衢州與袁晁作戰(zhàn),打敗袁晁。
本年,舒州人楊昭反叛,殺了本州刺史劉秋子。西原蠻族反叛。吐蕃軍進犯秦、成、渭三州。
廣德元年(763)正月初九,京兆尹劉晏任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初十,史朝義自殺,他的部將李懷仙獻幽州歸降,田承嗣獻魏州歸降。二十八日,山陵使、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來調獲罪,被處死。
三月初一,山南東道兵馬使梁崇義從南陽進入襄州。初四,李光弼打敗袁晁。十八日,將玄宗安葬在泰陵。二十一日,黨項羌軍進犯同州,郭子儀在黃堆山打敗羌軍。二十七日,將肅宗安葬在建陵。
六月,同華節(jié)度使李懷讓自殺。
七月初一,群臣給代宗敬獻尊號“寶應元圣文武孝皇帝”。十一日,施行大赦,更改年號為廣德。免除百姓拖欠的租賦,每戶三個成年男丁中免除一人應繳的絹帛和力役;免除河北三年徭役;回紇軍行軍所經(jīng)過的地方,免除本年的租賦。賜予宮廷內外官員官階、勛號、爵位。賜給功臣世代享受特權的鐵券,將其姓名收存在太廟,將其形貌繪畫在凌煙閣。同日,吐蕃軍攻破隴右各州。
八月,仆固懷恩反叛。
九月初二,裴遵慶赴汾州宣慰仆固懷恩。二十五日,涇州刺史高暉反叛歸附吐蕃。
十月初一,吐蕃軍攻破..州。初二,吐蕃軍進犯奉天、武功,京城戒嚴。初三,雍王李適任關內兵馬元帥,郭子儀任副帥。初四,渭北行營兵馬使呂日將在周至與吐蕃軍交戰(zhàn),打敗吐蕃軍。初六,在周至再戰(zhàn),呂日將大敗。初七,代宗去陜州。初八,歇駐華陰。豐王李珙獲罪被處死。初九,吐蕃軍攻破京城長安,立廣武郡王李承宏為皇帝。十二日,代宗歇駐陜州。二十四日,吐蕃軍潰敗,郭子儀收復京城。南山五谷人高玉反叛。
十一月初三,廣州市舶使呂太一反叛,驅逐了本州節(jié)度使張休。
十二月初三,劉晏宣慰上都。二十六日,代宗從陜州返回京城。二十七日,苗晉卿、裴遵慶被免職。檢校禮部尚書李山見任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八日,將李承宏流放華州。吐蕃軍攻破松、維二州。西原蠻族軍攻破道州。
廣德二年(764)正月初一,代宗下詔:舉薦能擔任御史、諫官、刺史、縣令的人才。初十,立雍王李適為皇太子。十八日,劉晏、李山見被免職。右散常侍王縉任黃門侍郎,太常卿杜鴻漸任兵部侍郎,并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郭子儀兼河東副元帥。
二月初三,仆固懷恩殺了朔方軍節(jié)度留后渾釋之。初五,代宗在太清宮舉行受祭者裝扮人享用祭品的“朝獻”祭祀。初六,祭祀太廟。初七,在京城南郊祭天。二十一日,施行大赦。賜予宮廷內外官員官階、爵位;授予高祖武德時期的功臣其子孫一人官職;成都、靈武最初追隨肅宗的人、三品以上官員加賜爵位一級,其余官員加官階一級;寶應時期的功臣、現(xiàn)三品以上官員的兒子一人再賜爵位一級,其余官員加官階、爵官兩級;五品以上官員勛官在其父之下者加勛官二級。
三月初四,免除河南府徭役二年。二十七日,盛王李琦去世。
四月二十七日,禁止制作鑲嵌珠寶的首飾。
五月,洛水泛濫。
六月初一,有流星隕落在汾州。
七月初五,開始實行青苗稅。十四日,李光弼逝世。
八月初一,王縉任侍中,總領河南、淮南、山南東道節(jié)度行營事務。初七,王縉被免去侍中職務。二十八日,吐蕃軍進犯..州,..寧節(jié)度使白孝德在宜祿將其打敗。
九月二十五日,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在當狗城打敗吐蕃軍。
秋季,發(fā)生蝗蟲災害。
十月初二,吐蕃軍進犯..州;初三,進犯奉天,京城戒嚴。初六,嚴武攻克吐蕃鹽川城。初七,朔方兵馬使郭..在..西打敗吐蕃軍。本月,突厥軍進犯豐州,守將馬望死難。
十一月初三,吐蕃軍潰敗,京城長安解除戒嚴。河西節(jié)度使楊志烈在靈州與仆固懷恩作戰(zhàn),大敗。二十日,袁晁伏法處死。免除越州本年田租的一半,免除溫、臺、明三州徭役一年。
十二月初二,高玉被處死。初三,成群的流星隕落。
本年,西原蠻族軍攻破邵州。
永泰元年(765)正月初一,施行大赦,更改年號。本月,歙州人殺了本州刺史龐浚。
二月十六日,黨項羌軍進犯富平。十八日,儀王李王遂去世。
三月初九,雨水著樹成冰。十九日,吐蕃求和。二十日,大風拔起樹木。
四月初八,開春以來一直無雨,至本日才降雨。
本年夏季,周至出現(xiàn)不種自生的稆麥。
七月初一,平盧、淄青兵馬使李懷玉驅逐節(jié)度使侯希逸。
八月二十一日,王縉任河南副元帥。仆固懷恩與吐蕃、回紇、黨項羌、渾、奴剌諸族軍隊侵掠邊境。
九月初一,代宗命令百官到光順門觀看佛像。初二,太白星白晝行經(jīng)天空。十五日,吐蕃軍進犯醴泉、奉天,黨項羌軍進犯同州,渾、奴剌軍進犯周至,京城戒嚴。二十日,在宮苑駐軍,郭子儀在涇陽駐軍。二十八日,同華節(jié)度使周智光在澄城打敗吐蕃軍。周智光進入..州,殺其刺史張麟,趁勢火燒坊州。
十月,沙陀軍殺楊志烈。初一,吐蕃軍至..州;與回紇軍侵掠邊境。初三,進犯奉天。初五,進犯同州。初七,進犯興平。初九,回紇、黨項羌請求降順。十五日,郭子儀在靈臺打敗吐蕃軍。京城解除戒嚴。
閏十月初三,朔方副將李懷光收復靈州。二十三日,劍南、西山兵馬使崔旰反叛,進犯成都,節(jié)度使郭英耣逃往靈池,普州刺史韓澄殺了他。二十五日,聚斂民財用作佛寺供物。
大歷元年(766)二月,吐蕃派使臣前來朝見。二十六日,杜鴻漸任山南西、劍南東、西川、邛南、西山等道副元帥。
三月二十八日,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張獻誠在梓州與崔旰作戰(zhàn),大敗。
七月二十日,洛水泛濫。
九月二十八日,吐蕃軍攻破原州。
十一月十二日,施行大赦,更改年號,免除歸返本業(yè)的流民徭役三年。
十二月十八日,在天區(qū)的天雞星官間出現(xiàn)彗星。二十二日,同華節(jié)度使周智光反叛,殺了虢州刺史龐充。
本年冬季,無雪。鄭王李邈任天下兵馬元帥。
大歷二年(767)正月初六,郭子儀征討周智光。初八,同華的將領李漢惠獻出同州歸降。十三日,周智光伏法處死?;次鞴?jié)度使李忠臣進入華州。二十七日,免除同、華二州徭役二年。
八月二十五日,殺駙馬都尉姜慶初。
九月初七,吐蕃軍進犯靈州;初八,進犯..州。郭子儀駐軍涇陽,京城戒嚴。十八日,白晝有流星飛向南方。
這年秋季,桂州山僚族反叛。
十月初一,朔方軍節(jié)度使路嗣恭在靈州打敗吐蕃軍。京城長安解除戒嚴。
十一月二十五日,雨水著樹成冰。二十六日,長安地震。
大歷三年(768)二月十八日,商州兵馬使劉洽殺了本州刺史殷仲卿。
三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蝕。
五月十二日,追稱齊王李亻炎為皇帝,興信公主之女張氏為皇后。二十日,地震。
六月三十日,幽州兵馬使朱希彩殺了本州節(jié)度使李懷仙,自稱留后。
閏六月二十八日,王縉兼幽州盧龍軍節(jié)度使。
七月初一,瀘州刺史楊子琳反叛,攻破成都,劍南節(jié)度留后崔寬將其打敗,收復成都。楊子琳殺了夔州別駕張忠。初七,吐蕃派使臣來朝。
八月初八,吐蕃軍進犯靈州;二十六日,進犯..州,京城戒嚴。二十七日,..寧節(jié)度使馬瞞與吐蕃軍交戰(zhàn),打敗吐蕃軍。二十九日,王縉兼河東節(jié)度使。
九月初六,濟王李環(huán)去世。十一日,吐蕃軍進犯靈州,朔方將領白元光將其打敗。二十一日,在靈武再次打敗吐蕃軍。二十七日,京城解除戒嚴。
十二月二十一日,涇原兵馬使王童之謀反,伏法處死。
大歷四年(769)正月初五,殺潁州刺史李岵。
二月十六日,杜鴻漸被免除副元帥職務。十七日,長安地震。
三月,派御史抽商業(yè)稅錢。初六,免除京兆本年租稅。
五月十九日,京城長安地震。
六月十二日,王縉被免除副元帥、都統(tǒng)職務。
七月十八日,對死罪囚犯減刑,判流放罪以下的犯人免刑。
十月二十三日,大霧。
十一月初七,禁止在京城及旁邑境內射獵。初八,杜鴻漸被免職。初九,元載暫行主持門下省事務。初十,吐蕃軍進犯靈州,朔方軍節(jié)度留后常謙光將其打敗。十二日,左仆射裴冕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九日,裴冕兼河南、淮西、山南東道副元帥。
十二月初四,裴冕逝世。
本年,廣州人馮崇道、桂州人朱濟時反叛,容管經(jīng)略使王罖打敗了他們。
大歷五年(770)正月二十七日,鳳翔節(jié)度使李抱玉任河西、隴右、山南西道副元帥。
三月初十,內侍監(jiān)魚朝恩有罪自殺。二十二日,因昭陵皇堂放出光華,對京兆、關輔地區(qū)施行赦免。
四月初八,湖南兵馬使臧..殺了團練使崔灌。二十七日,在“五車”星官的五星間出現(xiàn)彗星。
五月十七日,在北方天空有彗星出現(xiàn)。六月二十八日,為了不再出現(xiàn)流星,對死罪囚犯減刑,判流放罪以下刑罰的犯人免刑。錄用魏征、王王圭、李靖、李責力、房玄齡、杜如晦的后代。
本年,湖南的將領王國良反叛,與西原蠻族劫掠州縣。
大歷六年(771)二月十五日,免去李抱玉的山南西道副元帥職務。
三月,王罖打敗梁崇牽,收復容州。
四月二十二日,藍田西原地陷。禁止在大纟間、竭鑿六破錦與紋紗吳綾等上織繡龍、鳳、麒麟、天馬、辟邪諸神物形象錦紋。
五月二十三日,殺殿中侍御史陸王廷、成都府司錄參軍事李少良、大理評事韋頌。
大歷七年(772)二月十九日,江州地段的長江泛濫。
五月初五,大降冰雹,大風拔起樹木。十五日,因旱災施行大赦,代宗減省膳食,停止奏樂。
本年秋季,幽州盧龍軍將領李懷瑗殺了節(jié)度使朱希彩,經(jīng)略軍副使朱氵此自稱留后。
十月二十八日,因淮南旱災,減免該地區(qū)租賦與應繳絹帛的三分之二。
十一月初四,免除巴、蓬、渠、集、壁、充、通、開八個州兩年的租、庸賦稅。
十二月二十四日,空中降土如雨;屬彗星一類的“長星”在參宿七星間出現(xiàn)。
大歷八年(773)正月二十八日,詔令:三品以上的京官以及郎官、御史,每年各舉薦刺史、縣令一人。
五月十七日,鄭王李邈去世。十八日,對京城長安施行赦免。二十九日,對死罪囚犯減刑,判流放罪以下刑罰的犯人免刑。
八月十六日,吐蕃軍進犯靈州,郭子儀在七級渠將其打敗。二十一日,廢止華州的屯田,將它分給貧民耕作。
九月初十,循州刺史哥舒晃反叛;朝廷殺了嶺南節(jié)度使呂崇賁。十六日,詔令五品以上的京官、中書門下兩省供奉官、郎官、御史議政。
十月十八日,吐蕃軍進犯涇、..二州。二十四日,朔方兵馬使渾蠨在宜祿與吐蕃軍交戰(zhàn),大敗。涇原節(jié)度使馬瞞在潘原打敗吐蕃軍。
大歷九年(774)二月初二,徐州發(fā)生兵變,驅逐本州刺史梁乘。
四月二十四日,施行大赦。
十月初六,信王李王皇去世。初九,涼王李..去世。二十六日,對京城長安的死罪囚犯減刑,判流放罪以下刑罰的犯人免刑。
大歷十年(775)正月初三,昭義軍兵馬使裴志清驅逐節(jié)度使薛萫,反叛投靠田承嗣。初八,壽王李瑁去世。十四日,田承嗣反叛。十九日,田承嗣攻破氵名州。二十一日,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崔寧在西山打敗吐蕃軍。
二月初一,田承嗣攻破衛(wèi)州,刺史薛雄身亡。初七,代宗封其子李述為睦王,李逾為郴王,李連為恩王,李遘為..王,李造為忻王,李暹為韶王,李運為嘉王,李遇為端王,李..為循王,李通為恭王,李逵為原王,李逸為雅王。十二日,河陽軍隊騷亂,驅逐了三城使常休明。
三月初一,陜州軍隊騷亂,驅逐本州觀察使李國清。
四月二十一日,河東節(jié)度使薛兼訓等討伐田承嗣。免除昭義軍五州徭役二年。二十二日,大降冰雹,大風拔起大樹。
五月初二,魏博將領霍榮國獻石慈州歸降,二十二日,大降冰雹,大風拔樹,雷擊宮殿闕門。
六月十二日,成德軍節(jié)度使李寶臣與田承嗣在冀州作戰(zhàn),打敗田承嗣。
七月二十八日,杭州海潮泛濫。
八月二十八日,田承嗣進犯石慈州。
九月十一日,對京城的死罪囚犯減刑,寬免流放罪以下犯人。二十一日,吐蕃軍進犯臨涇。二十二日,進犯隴州。二十五日,李抱玉在義寧打敗吐蕃軍。二十六日,馬瞞在百里城再次打敗吐蕃軍。
十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蝕。初四,昭義軍節(jié)度使李承昭在清水打敗田承嗣。初六,貴妃獨孤氏去世。初七,追立獨孤氏為皇后。
十一月初七,魏博將領吳希光獻瀛州歸降。十七日,嶺南節(jié)度使路嗣恭收復廣州,哥舒晃伏法處死。
大歷十一年(776)正月初一,田承嗣投降。二十二日,崔寧打敗吐蕃軍。
五月,汴宋都虞候李靈耀反叛,殺了濮州刺史孟鑒。
七月初五,田承嗣進犯滑州,永平軍節(jié)度使李勉大敗。
八月二十九日,淮西節(jié)度使李忠臣、河陽三城使馬燧與李勉討伐李靈耀。
閏八月十二日,白天出現(xiàn)太白星。
九月十二日,李忠臣、馬燧與李勉在鄭州與李靈耀作戰(zhàn),大敗。
十月初一,在中牟,打敗李靈耀。初八,李忠臣在西梁固再敗李靈耀。十八日,淮南節(jié)度使陳少游與李靈耀在汴州作戰(zhàn),打敗李靈耀。二十二日,田承嗣派兵援助李靈耀,李忠臣在匡城將其打敗。三十日,李靈耀伏法處死。
大歷十二年(777)三月十八日,赦免田承嗣。二十九日,元載因罪伏法處死。將王縉貶為括州刺史。
四月初一,太常卿楊綰任中書侍郎,禮部侍郎常袞行任門下侍郎,并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二日,下詔:諫官呈獻密封奏章不受時間限制,側門議論政事者隨呈狀面奏,六品以上官員議政投奏章于朝堂匭函的不強求呈遞副本。十六日,吐蕃軍進犯黎、雅二州,崔寧打敗吐蕃軍。本月,金州人卓英瞞反叛。
六月二十五日,卓英瞞伏法處死。免除金州徭役二年。二十七日,因旱災,對京城死罪囚犯減刑,寬免流放罪以下的犯人。
七月二十日,楊綰去世。二十七日,下詔:尚書、御史大夫、左右丞、侍郎舉薦擔任刺史的人選。
九月二十二日,吐蕃軍進犯坊州。
秋季,黃河泛濫。
十一月初四,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張獻恭在岷州打敗吐蕃軍。
十二月初九,崔寧在西山打敗吐蕃軍。
本年,恒、定、趙三州發(fā)生地震。冬季,無雪。
大歷十三年(778)正月二十一日,回紇軍侵犯并州。二十六日,河東節(jié)度留后鮑防在陽曲與回紇軍交戰(zhàn),大敗。
二月初三,代州刺史張光晟在羊虎谷打敗回紇軍。
四月二十八日,吐蕃軍進犯靈州,常謙光將其打敗。
十月十七日,禁止京畿境內持兵器捕獵。
本年,郴州黃芩山山崩。
大歷十四年(779)二月十二日,魏博節(jié)度使田承嗣死去,其侄田悅自稱留后。
三月初六,汴宋將領李希烈驅逐節(jié)度使李忠臣,自稱留后。
五月二十一日,代宗發(fā)病,詔令皇太子李適代理國政。當晚,代宗在紫宸內殿逝世,終年五十三歲。
評說:天寶年間,安史之亂驟起,天子逃出國都。正當此時,肅宗以皇太子身分總掌軍旅,討伐逆賊,真太適合他的職份了!然而,就僖宗時的情況而論,這時李唐王朝的聲威恩惠仍存世間,國家的綱常法紀尚未毀壞,哪比得上天寶之際?但僖宗身在蜀地,各鎮(zhèn)軍旅集結協(xié)力,終于打敗黃巢收復京都。以此而言,肅宗即使不登帝位,也可憑此打敗逆賊了。自高祖李淵以來,有三代皇帝讓位其子,其中僅睿宗李旦是上畏天戒,出自誠心,而高祖、玄宗,哪是他們本心呢!代宗之時,安史余孽仍在,他靖亂守成,亦屬中等才能的君主了。
安祿山反叛,玄宗去往蜀郡,肅宗留下討伐叛賊,代宗常在征戰(zhàn)中隨從肅宗。
肅宗登基之后,郭子儀等征討安慶緒,沒有成功。肅宗在岐州,至德二載(757)九月,委任廣平郡王李..為天下兵馬元帥,率領朔方、安西、回紇、南蠻、大食等軍隊二十萬人進討;文武百官在朝堂送行,經(jīng)過宮闕時,他下馬步行出木馬門,然后上馬,以安西、北庭行營節(jié)度使李嗣業(yè)為前軍,朔方、河西、隴右節(jié)度使郭子儀為中軍,關內行營節(jié)度使王思禮為后軍,駐扎在香積寺。打敗賊將安守忠,斬敵軍六萬首級。賊將張通儒駐守長安,聽說安守忠失敗,棄城逃跑,從而收復京城,留王思禮屯駐宮苑,代宗率大軍東征。安慶緒派部將嚴莊在陜州抵御,代宗與郭子儀、李嗣業(yè)在陜州西部與嚴莊作戰(zhàn),大敗嚴莊,安慶緒逃往河北,趁勢收復東都。肅宗返回京城長安。十二月,晉封李..為楚王。
乾元元年(758)三月,改封他為成王。四月,被立為皇太子。當初,太子李..出生的那年,豫州進獻嘉禾,因此認為很吉祥,于是將他改名豫。
肅宗去掉上元三年年號,僅稱“元年”,月序以北斗星斗柄所指十二辰為名。元年(762)四月,肅宗臥病,詔令皇太子李豫代理國政。本月楚州進獻定國寶玉十三件,于是認為“楚州,是太子的封地,如今上天降寶在楚地,應以此建立新年號”。便將元年改為寶應元年。
肅宗的張皇后憎惡李輔國,想除掉他,召來太子問他的意見,太子李豫不同意,便與越王李系合謀。肅宗病危。四月十八日,張皇后與越王李系想召太子入宮,飛龍副使程元振得知他們的計謀,將其計謀告訴李輔國。李輔國制止太子李豫不要進宮,然后帶兵入宮,殺了李系與兗王李亻間,將張皇后幽禁在別殿。這天夜晚,肅宗逝世,李輔國等迎接太子李豫在九仙門與群臣相見。次日,發(fā)布訃告。二十日,代宗在肅宗靈柩前登皇位。二十四日,開始臨朝聽政。二十五日,奉節(jié)郡王李適任天下兵馬元帥,免去郭子儀副元帥職務。二十六日,晉封李適為魯王。
五月初四,李輔國任司空。十二日,代宗追尊生母為皇太后。十八日,李光弼與史朝義在宋州作戰(zhàn),打敗史朝義。十九日,施行大赦。授予刺史的一個兒子官職,賜予文武官員官階、爵位,勛官在其父之下的加勛官一級,免除百姓歷久拖欠的租賦。晉封其子益昌郡王李邈為鄭王,延慶郡王李迥為韓王。被廢黜為平民的王氏追復為皇后,李瑛、李瑤、李琚均恢復其原封號。
六月初三,將皇后張氏、越王李系、兗王李亻間一并追廢為平民。
七月初八,殺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裴罫。十六日,劍南西川兵馬使徐知道反叛。
八月十二日,徐知道伏法處死。二十五日,臺州人袁晁反叛。二十九日,改封李適為雍王。
九月十二日,鳳州刺史呂日將在三嗟谷與黨項羌軍作戰(zhàn),打敗羌軍。二十日,回紇請求助戰(zhàn)。二十六日,對軍隊進行大檢閱。二十七日,袁晁攻破信州。
十月初十,袁晁再破溫、明二州。同日,下詔:浙江遭受水災害,百姓極為困苦,各州縣不要動輒征稅斂賦;百姓因疫病而死不能安葬者代為埋葬。十六日,雍王李適討伐史朝義。十七日,刺客暗殺了李輔國。二十八日,雍王李適攻克懷州;二十九日,在橫水打敗史朝義,攻克河陽、東都,史朝義部將張獻誠獻出汴州歸降。
十一月十二日,史朝義部將薛嵩獻出相、衛(wèi)、氵名、邢四州歸降。二十二日,史朝義部將張忠志獻出趙、定、深、恒、易五州歸降。二十四日,朔方行營節(jié)度使仆固懷恩任朔方、河北副元帥。
十二月初五,太府的左藏庫失火。二十四日,掩埋京城內外暴露的尸骸。三十日,李光弼在衢州與袁晁作戰(zhàn),打敗袁晁。
本年,舒州人楊昭反叛,殺了本州刺史劉秋子。西原蠻族反叛。吐蕃軍進犯秦、成、渭三州。
廣德元年(763)正月初九,京兆尹劉晏任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初十,史朝義自殺,他的部將李懷仙獻幽州歸降,田承嗣獻魏州歸降。二十八日,山陵使、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來調獲罪,被處死。
三月初一,山南東道兵馬使梁崇義從南陽進入襄州。初四,李光弼打敗袁晁。十八日,將玄宗安葬在泰陵。二十一日,黨項羌軍進犯同州,郭子儀在黃堆山打敗羌軍。二十七日,將肅宗安葬在建陵。
六月,同華節(jié)度使李懷讓自殺。
七月初一,群臣給代宗敬獻尊號“寶應元圣文武孝皇帝”。十一日,施行大赦,更改年號為廣德。免除百姓拖欠的租賦,每戶三個成年男丁中免除一人應繳的絹帛和力役;免除河北三年徭役;回紇軍行軍所經(jīng)過的地方,免除本年的租賦。賜予宮廷內外官員官階、勛號、爵位。賜給功臣世代享受特權的鐵券,將其姓名收存在太廟,將其形貌繪畫在凌煙閣。同日,吐蕃軍攻破隴右各州。
八月,仆固懷恩反叛。
九月初二,裴遵慶赴汾州宣慰仆固懷恩。二十五日,涇州刺史高暉反叛歸附吐蕃。
十月初一,吐蕃軍攻破..州。初二,吐蕃軍進犯奉天、武功,京城戒嚴。初三,雍王李適任關內兵馬元帥,郭子儀任副帥。初四,渭北行營兵馬使呂日將在周至與吐蕃軍交戰(zhàn),打敗吐蕃軍。初六,在周至再戰(zhàn),呂日將大敗。初七,代宗去陜州。初八,歇駐華陰。豐王李珙獲罪被處死。初九,吐蕃軍攻破京城長安,立廣武郡王李承宏為皇帝。十二日,代宗歇駐陜州。二十四日,吐蕃軍潰敗,郭子儀收復京城。南山五谷人高玉反叛。
十一月初三,廣州市舶使呂太一反叛,驅逐了本州節(jié)度使張休。
十二月初三,劉晏宣慰上都。二十六日,代宗從陜州返回京城。二十七日,苗晉卿、裴遵慶被免職。檢校禮部尚書李山見任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八日,將李承宏流放華州。吐蕃軍攻破松、維二州。西原蠻族軍攻破道州。
廣德二年(764)正月初一,代宗下詔:舉薦能擔任御史、諫官、刺史、縣令的人才。初十,立雍王李適為皇太子。十八日,劉晏、李山見被免職。右散常侍王縉任黃門侍郎,太常卿杜鴻漸任兵部侍郎,并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郭子儀兼河東副元帥。
二月初三,仆固懷恩殺了朔方軍節(jié)度留后渾釋之。初五,代宗在太清宮舉行受祭者裝扮人享用祭品的“朝獻”祭祀。初六,祭祀太廟。初七,在京城南郊祭天。二十一日,施行大赦。賜予宮廷內外官員官階、爵位;授予高祖武德時期的功臣其子孫一人官職;成都、靈武最初追隨肅宗的人、三品以上官員加賜爵位一級,其余官員加官階一級;寶應時期的功臣、現(xiàn)三品以上官員的兒子一人再賜爵位一級,其余官員加官階、爵官兩級;五品以上官員勛官在其父之下者加勛官二級。
三月初四,免除河南府徭役二年。二十七日,盛王李琦去世。
四月二十七日,禁止制作鑲嵌珠寶的首飾。
五月,洛水泛濫。
六月初一,有流星隕落在汾州。
七月初五,開始實行青苗稅。十四日,李光弼逝世。
八月初一,王縉任侍中,總領河南、淮南、山南東道節(jié)度行營事務。初七,王縉被免去侍中職務。二十八日,吐蕃軍進犯..州,..寧節(jié)度使白孝德在宜祿將其打敗。
九月二十五日,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在當狗城打敗吐蕃軍。
秋季,發(fā)生蝗蟲災害。
十月初二,吐蕃軍進犯..州;初三,進犯奉天,京城戒嚴。初六,嚴武攻克吐蕃鹽川城。初七,朔方兵馬使郭..在..西打敗吐蕃軍。本月,突厥軍進犯豐州,守將馬望死難。
十一月初三,吐蕃軍潰敗,京城長安解除戒嚴。河西節(jié)度使楊志烈在靈州與仆固懷恩作戰(zhàn),大敗。二十日,袁晁伏法處死。免除越州本年田租的一半,免除溫、臺、明三州徭役一年。
十二月初二,高玉被處死。初三,成群的流星隕落。
本年,西原蠻族軍攻破邵州。
永泰元年(765)正月初一,施行大赦,更改年號。本月,歙州人殺了本州刺史龐浚。
二月十六日,黨項羌軍進犯富平。十八日,儀王李王遂去世。
三月初九,雨水著樹成冰。十九日,吐蕃求和。二十日,大風拔起樹木。
四月初八,開春以來一直無雨,至本日才降雨。
本年夏季,周至出現(xiàn)不種自生的稆麥。
七月初一,平盧、淄青兵馬使李懷玉驅逐節(jié)度使侯希逸。
八月二十一日,王縉任河南副元帥。仆固懷恩與吐蕃、回紇、黨項羌、渾、奴剌諸族軍隊侵掠邊境。
九月初一,代宗命令百官到光順門觀看佛像。初二,太白星白晝行經(jīng)天空。十五日,吐蕃軍進犯醴泉、奉天,黨項羌軍進犯同州,渾、奴剌軍進犯周至,京城戒嚴。二十日,在宮苑駐軍,郭子儀在涇陽駐軍。二十八日,同華節(jié)度使周智光在澄城打敗吐蕃軍。周智光進入..州,殺其刺史張麟,趁勢火燒坊州。
十月,沙陀軍殺楊志烈。初一,吐蕃軍至..州;與回紇軍侵掠邊境。初三,進犯奉天。初五,進犯同州。初七,進犯興平。初九,回紇、黨項羌請求降順。十五日,郭子儀在靈臺打敗吐蕃軍。京城解除戒嚴。
閏十月初三,朔方副將李懷光收復靈州。二十三日,劍南、西山兵馬使崔旰反叛,進犯成都,節(jié)度使郭英耣逃往靈池,普州刺史韓澄殺了他。二十五日,聚斂民財用作佛寺供物。
大歷元年(766)二月,吐蕃派使臣前來朝見。二十六日,杜鴻漸任山南西、劍南東、西川、邛南、西山等道副元帥。
三月二十八日,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張獻誠在梓州與崔旰作戰(zhàn),大敗。
七月二十日,洛水泛濫。
九月二十八日,吐蕃軍攻破原州。
十一月十二日,施行大赦,更改年號,免除歸返本業(yè)的流民徭役三年。
十二月十八日,在天區(qū)的天雞星官間出現(xiàn)彗星。二十二日,同華節(jié)度使周智光反叛,殺了虢州刺史龐充。
本年冬季,無雪。鄭王李邈任天下兵馬元帥。
大歷二年(767)正月初六,郭子儀征討周智光。初八,同華的將領李漢惠獻出同州歸降。十三日,周智光伏法處死?;次鞴?jié)度使李忠臣進入華州。二十七日,免除同、華二州徭役二年。
八月二十五日,殺駙馬都尉姜慶初。
九月初七,吐蕃軍進犯靈州;初八,進犯..州。郭子儀駐軍涇陽,京城戒嚴。十八日,白晝有流星飛向南方。
這年秋季,桂州山僚族反叛。
十月初一,朔方軍節(jié)度使路嗣恭在靈州打敗吐蕃軍。京城長安解除戒嚴。
十一月二十五日,雨水著樹成冰。二十六日,長安地震。
大歷三年(768)二月十八日,商州兵馬使劉洽殺了本州刺史殷仲卿。
三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蝕。
五月十二日,追稱齊王李亻炎為皇帝,興信公主之女張氏為皇后。二十日,地震。
六月三十日,幽州兵馬使朱希彩殺了本州節(jié)度使李懷仙,自稱留后。
閏六月二十八日,王縉兼幽州盧龍軍節(jié)度使。
七月初一,瀘州刺史楊子琳反叛,攻破成都,劍南節(jié)度留后崔寬將其打敗,收復成都。楊子琳殺了夔州別駕張忠。初七,吐蕃派使臣來朝。
八月初八,吐蕃軍進犯靈州;二十六日,進犯..州,京城戒嚴。二十七日,..寧節(jié)度使馬瞞與吐蕃軍交戰(zhàn),打敗吐蕃軍。二十九日,王縉兼河東節(jié)度使。
九月初六,濟王李環(huán)去世。十一日,吐蕃軍進犯靈州,朔方將領白元光將其打敗。二十一日,在靈武再次打敗吐蕃軍。二十七日,京城解除戒嚴。
十二月二十一日,涇原兵馬使王童之謀反,伏法處死。
大歷四年(769)正月初五,殺潁州刺史李岵。
二月十六日,杜鴻漸被免除副元帥職務。十七日,長安地震。
三月,派御史抽商業(yè)稅錢。初六,免除京兆本年租稅。
五月十九日,京城長安地震。
六月十二日,王縉被免除副元帥、都統(tǒng)職務。
七月十八日,對死罪囚犯減刑,判流放罪以下的犯人免刑。
十月二十三日,大霧。
十一月初七,禁止在京城及旁邑境內射獵。初八,杜鴻漸被免職。初九,元載暫行主持門下省事務。初十,吐蕃軍進犯靈州,朔方軍節(jié)度留后常謙光將其打敗。十二日,左仆射裴冕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二十九日,裴冕兼河南、淮西、山南東道副元帥。
十二月初四,裴冕逝世。
本年,廣州人馮崇道、桂州人朱濟時反叛,容管經(jīng)略使王罖打敗了他們。
大歷五年(770)正月二十七日,鳳翔節(jié)度使李抱玉任河西、隴右、山南西道副元帥。
三月初十,內侍監(jiān)魚朝恩有罪自殺。二十二日,因昭陵皇堂放出光華,對京兆、關輔地區(qū)施行赦免。
四月初八,湖南兵馬使臧..殺了團練使崔灌。二十七日,在“五車”星官的五星間出現(xiàn)彗星。
五月十七日,在北方天空有彗星出現(xiàn)。六月二十八日,為了不再出現(xiàn)流星,對死罪囚犯減刑,判流放罪以下刑罰的犯人免刑。錄用魏征、王王圭、李靖、李責力、房玄齡、杜如晦的后代。
本年,湖南的將領王國良反叛,與西原蠻族劫掠州縣。
大歷六年(771)二月十五日,免去李抱玉的山南西道副元帥職務。
三月,王罖打敗梁崇牽,收復容州。
四月二十二日,藍田西原地陷。禁止在大纟間、竭鑿六破錦與紋紗吳綾等上織繡龍、鳳、麒麟、天馬、辟邪諸神物形象錦紋。
五月二十三日,殺殿中侍御史陸王廷、成都府司錄參軍事李少良、大理評事韋頌。
大歷七年(772)二月十九日,江州地段的長江泛濫。
五月初五,大降冰雹,大風拔起樹木。十五日,因旱災施行大赦,代宗減省膳食,停止奏樂。
本年秋季,幽州盧龍軍將領李懷瑗殺了節(jié)度使朱希彩,經(jīng)略軍副使朱氵此自稱留后。
十月二十八日,因淮南旱災,減免該地區(qū)租賦與應繳絹帛的三分之二。
十一月初四,免除巴、蓬、渠、集、壁、充、通、開八個州兩年的租、庸賦稅。
十二月二十四日,空中降土如雨;屬彗星一類的“長星”在參宿七星間出現(xiàn)。
大歷八年(773)正月二十八日,詔令:三品以上的京官以及郎官、御史,每年各舉薦刺史、縣令一人。
五月十七日,鄭王李邈去世。十八日,對京城長安施行赦免。二十九日,對死罪囚犯減刑,判流放罪以下刑罰的犯人免刑。
八月十六日,吐蕃軍進犯靈州,郭子儀在七級渠將其打敗。二十一日,廢止華州的屯田,將它分給貧民耕作。
九月初十,循州刺史哥舒晃反叛;朝廷殺了嶺南節(jié)度使呂崇賁。十六日,詔令五品以上的京官、中書門下兩省供奉官、郎官、御史議政。
十月十八日,吐蕃軍進犯涇、..二州。二十四日,朔方兵馬使渾蠨在宜祿與吐蕃軍交戰(zhàn),大敗。涇原節(jié)度使馬瞞在潘原打敗吐蕃軍。
大歷九年(774)二月初二,徐州發(fā)生兵變,驅逐本州刺史梁乘。
四月二十四日,施行大赦。
十月初六,信王李王皇去世。初九,涼王李..去世。二十六日,對京城長安的死罪囚犯減刑,判流放罪以下刑罰的犯人免刑。
大歷十年(775)正月初三,昭義軍兵馬使裴志清驅逐節(jié)度使薛萫,反叛投靠田承嗣。初八,壽王李瑁去世。十四日,田承嗣反叛。十九日,田承嗣攻破氵名州。二十一日,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崔寧在西山打敗吐蕃軍。
二月初一,田承嗣攻破衛(wèi)州,刺史薛雄身亡。初七,代宗封其子李述為睦王,李逾為郴王,李連為恩王,李遘為..王,李造為忻王,李暹為韶王,李運為嘉王,李遇為端王,李..為循王,李通為恭王,李逵為原王,李逸為雅王。十二日,河陽軍隊騷亂,驅逐了三城使常休明。
三月初一,陜州軍隊騷亂,驅逐本州觀察使李國清。
四月二十一日,河東節(jié)度使薛兼訓等討伐田承嗣。免除昭義軍五州徭役二年。二十二日,大降冰雹,大風拔起大樹。
五月初二,魏博將領霍榮國獻石慈州歸降,二十二日,大降冰雹,大風拔樹,雷擊宮殿闕門。
六月十二日,成德軍節(jié)度使李寶臣與田承嗣在冀州作戰(zhàn),打敗田承嗣。
七月二十八日,杭州海潮泛濫。
八月二十八日,田承嗣進犯石慈州。
九月十一日,對京城的死罪囚犯減刑,寬免流放罪以下犯人。二十一日,吐蕃軍進犯臨涇。二十二日,進犯隴州。二十五日,李抱玉在義寧打敗吐蕃軍。二十六日,馬瞞在百里城再次打敗吐蕃軍。
十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蝕。初四,昭義軍節(jié)度使李承昭在清水打敗田承嗣。初六,貴妃獨孤氏去世。初七,追立獨孤氏為皇后。
十一月初七,魏博將領吳希光獻瀛州歸降。十七日,嶺南節(jié)度使路嗣恭收復廣州,哥舒晃伏法處死。
大歷十一年(776)正月初一,田承嗣投降。二十二日,崔寧打敗吐蕃軍。
五月,汴宋都虞候李靈耀反叛,殺了濮州刺史孟鑒。
七月初五,田承嗣進犯滑州,永平軍節(jié)度使李勉大敗。
八月二十九日,淮西節(jié)度使李忠臣、河陽三城使馬燧與李勉討伐李靈耀。
閏八月十二日,白天出現(xiàn)太白星。
九月十二日,李忠臣、馬燧與李勉在鄭州與李靈耀作戰(zhàn),大敗。
十月初一,在中牟,打敗李靈耀。初八,李忠臣在西梁固再敗李靈耀。十八日,淮南節(jié)度使陳少游與李靈耀在汴州作戰(zhàn),打敗李靈耀。二十二日,田承嗣派兵援助李靈耀,李忠臣在匡城將其打敗。三十日,李靈耀伏法處死。
大歷十二年(777)三月十八日,赦免田承嗣。二十九日,元載因罪伏法處死。將王縉貶為括州刺史。
四月初一,太常卿楊綰任中書侍郎,禮部侍郎常袞行任門下侍郎,并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二日,下詔:諫官呈獻密封奏章不受時間限制,側門議論政事者隨呈狀面奏,六品以上官員議政投奏章于朝堂匭函的不強求呈遞副本。十六日,吐蕃軍進犯黎、雅二州,崔寧打敗吐蕃軍。本月,金州人卓英瞞反叛。
六月二十五日,卓英瞞伏法處死。免除金州徭役二年。二十七日,因旱災,對京城死罪囚犯減刑,寬免流放罪以下的犯人。
七月二十日,楊綰去世。二十七日,下詔:尚書、御史大夫、左右丞、侍郎舉薦擔任刺史的人選。
九月二十二日,吐蕃軍進犯坊州。
秋季,黃河泛濫。
十一月初四,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張獻恭在岷州打敗吐蕃軍。
十二月初九,崔寧在西山打敗吐蕃軍。
本年,恒、定、趙三州發(fā)生地震。冬季,無雪。
大歷十三年(778)正月二十一日,回紇軍侵犯并州。二十六日,河東節(jié)度留后鮑防在陽曲與回紇軍交戰(zhàn),大敗。
二月初三,代州刺史張光晟在羊虎谷打敗回紇軍。
四月二十八日,吐蕃軍進犯靈州,常謙光將其打敗。
十月十七日,禁止京畿境內持兵器捕獵。
本年,郴州黃芩山山崩。
大歷十四年(779)二月十二日,魏博節(jié)度使田承嗣死去,其侄田悅自稱留后。
三月初六,汴宋將領李希烈驅逐節(jié)度使李忠臣,自稱留后。
五月二十一日,代宗發(fā)病,詔令皇太子李適代理國政。當晚,代宗在紫宸內殿逝世,終年五十三歲。
評說:天寶年間,安史之亂驟起,天子逃出國都。正當此時,肅宗以皇太子身分總掌軍旅,討伐逆賊,真太適合他的職份了!然而,就僖宗時的情況而論,這時李唐王朝的聲威恩惠仍存世間,國家的綱常法紀尚未毀壞,哪比得上天寶之際?但僖宗身在蜀地,各鎮(zhèn)軍旅集結協(xié)力,終于打敗黃巢收復京都。以此而言,肅宗即使不登帝位,也可憑此打敗逆賊了。自高祖李淵以來,有三代皇帝讓位其子,其中僅睿宗李旦是上畏天戒,出自誠心,而高祖、玄宗,哪是他們本心呢!代宗之時,安史余孽仍在,他靖亂守成,亦屬中等才能的君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