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道邕,字孝穆。少年時謹慎誠實,以清廉節(jié)約自居,年齡不滿二十,就閱讀了大量經(jīng)史典籍。他的父親和叔叔四人都很早去世,堂兄弟中,鄭道邕為長兄,他撫養(yǎng)訓導眾多族弟,如同對待親手足,一家人親善和順。魏孝昌初年,他踏上仕途,任為太尉行參軍,逐漸憑戰(zhàn)功升至左光祿大夫,太師咸陽王長史。后來孝武帝西遷,他跟隨入關,官拜司徒左長史,領臨洮王友,賜爵為永寧縣侯。
大統(tǒng)年間,他出任岐州刺史,在任不久,就因為能力強而聞名。王羆當時為雍州刺史,敬重他善于為政,寫信給他對他大加稱贊。開始時,他所管轄的百姓因為長年遭受戰(zhàn)亂,流離失所,幾乎逃光了。鄭道邕到任時,只剩下三千戶百姓,他施恩安撫,遠近百姓都來歸附。數(shù)年之內(nèi),已有四萬戶之多,每年考核政績,他都為天下第一,周文帝賜信對他贊嘆夸獎。后來他被征召回京拜為京兆尹。后來梁的岳陽王蕭鮞請求做周的藩國,于是皇帝任命鄭道邕為假散騎常侍,持節(jié)前去拜封蕭鮞為梁王。他出使回來后,很符合皇帝的旨意,升任為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
當時周文帝東討,任命鄭道邕為大丞相府右長史,封為金鄉(xiāng)縣男。大軍到了潼關,皇帝命鄭道邕與左長史長孫儉、司馬楊寬、尚書蘇亮、諮議劉孟良等人分別掌管各項事務。還令鄭道邕召引接待關東前來歸附的人士,并且評定其才華能力和品行而分別任用。他撫慰、招納、選拔和任用,都做的很得當,后來他又被拜為中書令,賜姓為宇文氏,不久因為患病而免職。
周孝閔帝即位后,加封鄭道邕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晉為子爵。又歷任御伯中大夫,御正,宜、華、虞、陜四州刺史。他頻繁地換了多個州城執(zhí)政,都獲得了政績。后來又入朝為少司空,在任時去世。追贈本官,加封為鄭、梁、北豫三州刺史,謚號“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