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皇帝名寶炬,是孝文皇帝的孫子,京兆王元愉的兒子。母親為楊氏。他在正始初年因父親的罪名受牽連,兄弟都被關(guān)在宗正寺里。到宣武帝去世后,才得到昭雪。正光年間,被任命為直閣將軍。當(dāng)時,胡太后有許多寵愛的男人,寶炬和明帝密謀打算殺死他們,事情敗露,被免職。武泰年間(528),被封為邵縣侯。永安三年(530),晉封南陽王。孝武帝即位,被任命為太尉、加侍中。永熙二年(533),晉位為太保、開府、尚書令。三年,孝武帝和高歡對抗,任命寶炬為中軍四面大都督。當(dāng)他隨從孝武帝入關(guān)后,又被任命為太宰、錄尚書事。孝武帝去世時,丞相、略陽公宇文泰帶領(lǐng)眾公卿大臣奉表勸他繼位,他推讓了三次最后才答應(yīng)。
大統(tǒng)元年(535)春正月初一,皇帝在城西即位,大赦天下,改年號。追稱父親為文景皇帝,母親楊氏為皇后。初二,晉封丞相、略陽公宇文泰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大行臺,改封為安定郡公。任命尚書斛斯椿為太保,廣平王贊為司徒。初八,立王妃乙氏為皇后,立皇子欽為皇太子。十七日,任命廣陵王欣為太傅,任命儀同三司萬俟壽樂干為司空。東魏將領(lǐng)侯景攻陷荊州。二月,前南青州刺史大野拔斬了兗州刺史樊子鵠,以州投降東魏。
夏五月,給罪人減刑。加封安定公宇文泰為柱國。
秋七月,任命開府儀同三司念賢為太尉,司空萬俟壽樂干為司徒,開府儀同三司越勒肱為司空。梁州刺史元羅以州降梁。九月,有關(guān)部門上奏準(zhǔn)備煎熬在宮中使用的香脂膏,需用錢萬貫?;实垡蜍婈犜谕庾鲬?zhàn),停止該項開支。
冬十月,太師、上黨王長孫承業(yè)去世。十二月,任命太保念賢為太傅,河州刺史梁景睿又為太尉。
二年(536)春正月初九,到南郊祭祀,改用神元皇帝配祭。東魏攻陷夏州。二月,儀同三司段敬討伐叛亂的羌人梁..定,平定了。三月,任命涼州刺史李叔仁為司徒,司徒萬俟壽樂干任太宰。
夏五月,司空越勒肱去世。秦州刺史、建忠王萬俟普撥和他的兒子太宰萬俟壽樂干帶領(lǐng)部眾投奔東魏。
秋九月,任命扶風(fēng)王孚為司空,太保斛斯椿為太傅。
冬十一月,改追封始祖神元皇帝為太祖,道武皇帝為烈祖。
當(dāng)年,關(guān)中發(fā)生大饑荒,人吃人,死去的有十分之七八。
三年(537)春二月,在槐里得到神璽,大赦天下。
夏四月,太傅斛斯椿去世。五月,任命廣陵王欣為太宰,賀拔勝為太師。六月,任命司空、扶風(fēng)王孚為太保,以太尉梁景睿又任太傅。以司徒、廣平王贊任太尉,以開府儀同三司王盟任司空。
冬十月,安定公宇文泰在沙苑大敗東魏軍,封宇文泰為柱國大將軍。十二月,司徒李叔仁在涼州私通東魏,建昌太守賀蘭植打敗他并將他斬首。
四年(538)春正月初一,在清暉室祭天,直到文帝去世一直習(xí)為常例。
二月,東魏攻占了南汾、潁、豫、廣四州。廢了皇后乙氏。三月,立蠕蠕的女兒郁久閭氏為皇后,大赦天下。任命司空王盟為司徒。
秋七月,東魏將領(lǐng)侯景等圍攻洛陽,皇帝和安定公宇文泰東征。九月,車駕東征歸來。任命撫軍將軍梁..定為南洮州刺史,以安撫西部蕃人。
五年(539)春二月,在京城內(nèi)特赦。
夏五月,任命開府儀同三司李弼為司空。廢除妓樂、雜役等人,讓他們都成為編入戶籍的平民。
秋七月,下詔說,從今以后每到朔望日皇帝將親自審閱京城中正在囚禁的罪犯的案情材料。任命司空、扶風(fēng)王孚為太尉。
冬十月,在陽武門外懸鼓,設(shè)有紙和筆,征求對朝政得失的意見。
六年(540)春正月初一,會見群臣。自從西遷以來到現(xiàn)在,禮樂制度才得以齊備。太尉、扶風(fēng)王孚去世。二月,鑄五銖錢,給犯人減罪。
冬十一月,太師念賢去死。
七年(541)春二月,幽州刺史、順陽王仲景因罪被賜死。三月,夏州刺史劉平謀反,大都督于謹(jǐn)討伐并活捉了他。
秋七月,頒布政事的法令六條。
冬十一月,反叛的羌人梁..定聚集黨徒駐屯在赤水城,秦州刺史獨孤信討平了他。尚書奏請頒布十二條制度。十二月,皇帝來到憑云觀,會見了各位親王,相互敘了家人的禮節(jié),親手寫了宗族的訓(xùn)誡十條賜給大家。
八年(542)春三月,開始設(shè)置六軍。
夏四月,善阝善王的哥哥善阝朱那率領(lǐng)部眾內(nèi)附。
秋八月,任命太尉王盟為太保。
冬十月,下詔命令皇太子鎮(zhèn)守河?xùn)|。十二月,出巡到達(dá)華州,在沙苑的北面建造了萬壽殿。
九年(543)春正月,給罪人減刑。下令禁止中外的同堂兄弟姐妹通婚。閏月,車駕從華州歸來。
二月,東魏的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占領(lǐng)武牢關(guān)前來歸附,任命仲密為侍中、司徒,封為渤??す?br />
秋七月,大赦。任命太保王盟為太傅,太尉、廣平王贊為司空。
冬十二月,任命司空李弼為太尉。
十年(544)春正月甲子日,下詔公卿以下官員,每月上奏三件事,盡言朝政得失。刺史二千石以上的,有忠直之言和良謀的,無所忌諱。
夏五月,太師賀拔勝去世。
秋七月,更改度、量、衡器的制度。
十一年(545)夏五月,太傅王盟去世。下詔所有犯有大辟罪的死囚犯,都由三公復(fù)審,然后用刑。
冬季,開始在城南修建圓丘。封皇子儉。
十二年(546)春二月,涼州刺史宇文仲和反叛,秦州刺史獨孤信討平他。三月,鑄造五銖錢。
夏五月,下詔令女子年齡不滿十三歲的,不得出嫁。
秋九月,東魏渤海王高歡攻打玉壁,晉州刺史韋孝寬力戰(zhàn)抵抗。冬十二月,高歡燒了營壘退兵。
十三年(547)春正月,開掘白渠灌溉田地。二月,下詔從今以后,其罪應(yīng)處以宮刑的犯人直接成為官奴隸,不加刑。逃亡的奴隸應(yīng)當(dāng)黥字的,只追究逃亡罪。任命開府儀同三司若干惠為司空。
東魏渤海王高歡死去,他的司徒侯景占有潁川并帶河南六州歸附。任命侯景為太傅、河南大行臺、上谷郡公。三月,大赦。
夏五月,任命太傅侯景為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獨孤信為大司馬。晉王謹(jǐn)去世。
秋七月,司空若干惠去世。大將軍侯景據(jù)守豫州反叛。封皇子寧為趙王。
十四年(548)春正月,特赦潁、豫、廣、北、洛、東荊、襄等七州罪人。任命開府儀同三司趙貴為司空。皇孫出生,大赦天下。
夏五月,任命安定公宇文泰為太師,廣陵王欣為太傅,太尉李弼為大宗伯,前太尉趙貴為大司寇,司空于謹(jǐn)為大司空。
十五年(549)為己巳年,五月間,侯景殺了梁武帝。初次下詔說,各姓的代地人在太和年間(477~499)改了姓氏的,都讓他們恢復(fù)舊姓。六月,東魏渤海王高澄攻占潁川。
秋八月,強(qiáng)盜殺死了東魏渤海王高澄。
冬十二月,封梁朝雍州刺史、岳陽王蕭鮞為梁王。
十六年(550)夏四月,封皇子儒為燕王,公為吳王。五月,東魏孝靜帝讓位給齊。
秋七月,安定公宇文泰東征,進(jìn)軍到恒農(nóng),齊軍不肯出來交戰(zhàn),便回兵。九月,大赦天下。
十七年(551)春三月初六,文帝死于乾安殿,當(dāng)年四十五歲。夏四月初七,埋葬于永陵,上謚號為文皇帝。
文帝性格強(qiáng)悍果敢,起初任太尉時,侍中高隆之自恃是渤海王高歡的黨羽,對公卿驕橫跋扈。有一次在集體宴會上,文帝向他勸酒,高隆之不肯喝。文帝發(fā)怒而毆打他,并罵道:“小小的鎮(zhèn)兵,膽敢這樣!”孝武帝因為高歡的緣故,免去他太尉的職務(wù),讓他回府,并派羽林軍守衛(wèi)。過了一個多月,又恢復(fù)了他的職務(wù)。當(dāng)高歡準(zhǔn)備改葬他的父親時,朝廷追贈為太師,百官們參加吊唁的都下拜。只有文帝不肯下拜,并說:“哪有生下三公的人卻封贈為太師的道理!”
當(dāng)他繼承皇位時,當(dāng)時權(quán)力都?xì)w于周室。他曾經(jīng)登上逍遙觀遠(yuǎn)望嵯峨山,感慨地對左右說:“望見這些山,令人有棄天下如脫屣之意。假如讓我能活到五十歲,便將朝政交給太子,自己尋找名山,吞食長壽之藥,不必日理萬機(jī)了。”后來國運未終,竟保全了上天賜予的祿位了。
大統(tǒng)元年(535)春正月初一,皇帝在城西即位,大赦天下,改年號。追稱父親為文景皇帝,母親楊氏為皇后。初二,晉封丞相、略陽公宇文泰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大行臺,改封為安定郡公。任命尚書斛斯椿為太保,廣平王贊為司徒。初八,立王妃乙氏為皇后,立皇子欽為皇太子。十七日,任命廣陵王欣為太傅,任命儀同三司萬俟壽樂干為司空。東魏將領(lǐng)侯景攻陷荊州。二月,前南青州刺史大野拔斬了兗州刺史樊子鵠,以州投降東魏。
夏五月,給罪人減刑。加封安定公宇文泰為柱國。
秋七月,任命開府儀同三司念賢為太尉,司空萬俟壽樂干為司徒,開府儀同三司越勒肱為司空。梁州刺史元羅以州降梁。九月,有關(guān)部門上奏準(zhǔn)備煎熬在宮中使用的香脂膏,需用錢萬貫?;实垡蜍婈犜谕庾鲬?zhàn),停止該項開支。
冬十月,太師、上黨王長孫承業(yè)去世。十二月,任命太保念賢為太傅,河州刺史梁景睿又為太尉。
二年(536)春正月初九,到南郊祭祀,改用神元皇帝配祭。東魏攻陷夏州。二月,儀同三司段敬討伐叛亂的羌人梁..定,平定了。三月,任命涼州刺史李叔仁為司徒,司徒萬俟壽樂干任太宰。
夏五月,司空越勒肱去世。秦州刺史、建忠王萬俟普撥和他的兒子太宰萬俟壽樂干帶領(lǐng)部眾投奔東魏。
秋九月,任命扶風(fēng)王孚為司空,太保斛斯椿為太傅。
冬十一月,改追封始祖神元皇帝為太祖,道武皇帝為烈祖。
當(dāng)年,關(guān)中發(fā)生大饑荒,人吃人,死去的有十分之七八。
三年(537)春二月,在槐里得到神璽,大赦天下。
夏四月,太傅斛斯椿去世。五月,任命廣陵王欣為太宰,賀拔勝為太師。六月,任命司空、扶風(fēng)王孚為太保,以太尉梁景睿又任太傅。以司徒、廣平王贊任太尉,以開府儀同三司王盟任司空。
冬十月,安定公宇文泰在沙苑大敗東魏軍,封宇文泰為柱國大將軍。十二月,司徒李叔仁在涼州私通東魏,建昌太守賀蘭植打敗他并將他斬首。
四年(538)春正月初一,在清暉室祭天,直到文帝去世一直習(xí)為常例。
二月,東魏攻占了南汾、潁、豫、廣四州。廢了皇后乙氏。三月,立蠕蠕的女兒郁久閭氏為皇后,大赦天下。任命司空王盟為司徒。
秋七月,東魏將領(lǐng)侯景等圍攻洛陽,皇帝和安定公宇文泰東征。九月,車駕東征歸來。任命撫軍將軍梁..定為南洮州刺史,以安撫西部蕃人。
五年(539)春二月,在京城內(nèi)特赦。
夏五月,任命開府儀同三司李弼為司空。廢除妓樂、雜役等人,讓他們都成為編入戶籍的平民。
秋七月,下詔說,從今以后每到朔望日皇帝將親自審閱京城中正在囚禁的罪犯的案情材料。任命司空、扶風(fēng)王孚為太尉。
冬十月,在陽武門外懸鼓,設(shè)有紙和筆,征求對朝政得失的意見。
六年(540)春正月初一,會見群臣。自從西遷以來到現(xiàn)在,禮樂制度才得以齊備。太尉、扶風(fēng)王孚去世。二月,鑄五銖錢,給犯人減罪。
冬十一月,太師念賢去死。
七年(541)春二月,幽州刺史、順陽王仲景因罪被賜死。三月,夏州刺史劉平謀反,大都督于謹(jǐn)討伐并活捉了他。
秋七月,頒布政事的法令六條。
冬十一月,反叛的羌人梁..定聚集黨徒駐屯在赤水城,秦州刺史獨孤信討平了他。尚書奏請頒布十二條制度。十二月,皇帝來到憑云觀,會見了各位親王,相互敘了家人的禮節(jié),親手寫了宗族的訓(xùn)誡十條賜給大家。
八年(542)春三月,開始設(shè)置六軍。
夏四月,善阝善王的哥哥善阝朱那率領(lǐng)部眾內(nèi)附。
秋八月,任命太尉王盟為太保。
冬十月,下詔命令皇太子鎮(zhèn)守河?xùn)|。十二月,出巡到達(dá)華州,在沙苑的北面建造了萬壽殿。
九年(543)春正月,給罪人減刑。下令禁止中外的同堂兄弟姐妹通婚。閏月,車駕從華州歸來。
二月,東魏的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占領(lǐng)武牢關(guān)前來歸附,任命仲密為侍中、司徒,封為渤??す?br />
秋七月,大赦。任命太保王盟為太傅,太尉、廣平王贊為司空。
冬十二月,任命司空李弼為太尉。
十年(544)春正月甲子日,下詔公卿以下官員,每月上奏三件事,盡言朝政得失。刺史二千石以上的,有忠直之言和良謀的,無所忌諱。
夏五月,太師賀拔勝去世。
秋七月,更改度、量、衡器的制度。
十一年(545)夏五月,太傅王盟去世。下詔所有犯有大辟罪的死囚犯,都由三公復(fù)審,然后用刑。
冬季,開始在城南修建圓丘。封皇子儉。
十二年(546)春二月,涼州刺史宇文仲和反叛,秦州刺史獨孤信討平他。三月,鑄造五銖錢。
夏五月,下詔令女子年齡不滿十三歲的,不得出嫁。
秋九月,東魏渤海王高歡攻打玉壁,晉州刺史韋孝寬力戰(zhàn)抵抗。冬十二月,高歡燒了營壘退兵。
十三年(547)春正月,開掘白渠灌溉田地。二月,下詔從今以后,其罪應(yīng)處以宮刑的犯人直接成為官奴隸,不加刑。逃亡的奴隸應(yīng)當(dāng)黥字的,只追究逃亡罪。任命開府儀同三司若干惠為司空。
東魏渤海王高歡死去,他的司徒侯景占有潁川并帶河南六州歸附。任命侯景為太傅、河南大行臺、上谷郡公。三月,大赦。
夏五月,任命太傅侯景為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獨孤信為大司馬。晉王謹(jǐn)去世。
秋七月,司空若干惠去世。大將軍侯景據(jù)守豫州反叛。封皇子寧為趙王。
十四年(548)春正月,特赦潁、豫、廣、北、洛、東荊、襄等七州罪人。任命開府儀同三司趙貴為司空。皇孫出生,大赦天下。
夏五月,任命安定公宇文泰為太師,廣陵王欣為太傅,太尉李弼為大宗伯,前太尉趙貴為大司寇,司空于謹(jǐn)為大司空。
十五年(549)為己巳年,五月間,侯景殺了梁武帝。初次下詔說,各姓的代地人在太和年間(477~499)改了姓氏的,都讓他們恢復(fù)舊姓。六月,東魏渤海王高澄攻占潁川。
秋八月,強(qiáng)盜殺死了東魏渤海王高澄。
冬十二月,封梁朝雍州刺史、岳陽王蕭鮞為梁王。
十六年(550)夏四月,封皇子儒為燕王,公為吳王。五月,東魏孝靜帝讓位給齊。
秋七月,安定公宇文泰東征,進(jìn)軍到恒農(nóng),齊軍不肯出來交戰(zhàn),便回兵。九月,大赦天下。
十七年(551)春三月初六,文帝死于乾安殿,當(dāng)年四十五歲。夏四月初七,埋葬于永陵,上謚號為文皇帝。
文帝性格強(qiáng)悍果敢,起初任太尉時,侍中高隆之自恃是渤海王高歡的黨羽,對公卿驕橫跋扈。有一次在集體宴會上,文帝向他勸酒,高隆之不肯喝。文帝發(fā)怒而毆打他,并罵道:“小小的鎮(zhèn)兵,膽敢這樣!”孝武帝因為高歡的緣故,免去他太尉的職務(wù),讓他回府,并派羽林軍守衛(wèi)。過了一個多月,又恢復(fù)了他的職務(wù)。當(dāng)高歡準(zhǔn)備改葬他的父親時,朝廷追贈為太師,百官們參加吊唁的都下拜。只有文帝不肯下拜,并說:“哪有生下三公的人卻封贈為太師的道理!”
當(dāng)他繼承皇位時,當(dāng)時權(quán)力都?xì)w于周室。他曾經(jīng)登上逍遙觀遠(yuǎn)望嵯峨山,感慨地對左右說:“望見這些山,令人有棄天下如脫屣之意。假如讓我能活到五十歲,便將朝政交給太子,自己尋找名山,吞食長壽之藥,不必日理萬機(jī)了。”后來國運未終,竟保全了上天賜予的祿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