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士謙傳

白話隋書 作者:唐·魏征等



  李士謙字子約,趙郡平棘人。

  童年喪父,以侍奉母親有孝心而聞名。

  母親曾經(jīng)嘔吐,他懷疑是中毒所致,便跪下去嘗嘔吐之物。

  在北魏岐州擔任刺史的伯父李王易,對他特別贊賞,經(jīng)常說:“士謙這孩子是我們李家的顏淵?!笔q時,魏廣平王提拔他做了開府參軍事。

  后來,因為母親去世而辭官,守喪時傷心得形銷骨立。

  嫁到宋家里的姐姐,也因過度哀痛而病逝。

  李士謙等服喪的日子一結束,就將自己的房子作了佛寺,獨自到學舍里精研學業(yè)去了,他博覽群書,孜孜不倦,很快就熟練地掌握了天文、星相占卜等各方面的知識。

  齊國的吏部尚書辛術欲召納他為員外郎,趙郡王要以德行科舉薦他,李士謙都稱自己有病而不去。

  后來,和士開也看重他的才識,便勸導朝廷將他提升為國子監(jiān)祭酒,士謙堅決推辭,才得以免除。

  隋文帝奪取天下,李士謙矢志終身不做官。

  士謙在少年時,父亡,未曾吃肉喝酒,從不說殺生之言。

  每遇親朋好友來訪,總是盛情款待,熱情奉陪,整日也不知疲倦。

  李氏家族龐大,每到春秋祭神之日,必相聚狂歡,無不沉醉在一片喧鬧聲中。

  他們曾聚集在士謙家里,士謙將豐盛的飯食親自送到客人面前,但他先呈上黍米,并對來客說:“孔子稱贊黍米是五谷之長,荀卿也說吃飯應稱吃黍米,古人所推崇的東西,能容許我們違背嗎?”來客老老少少都肅然起敬,不敢隨便,回去后相互議論說:“見到了真正的君子,才知道我們這些人的淺薄??!”士謙知道后,卻責備自己說:“被人疏遠的程度怎么到了這個地步!”士謙家里十分富有,但自己卻處處節(jié)儉,常常把救濟別人作為自己的義務。

  在同鄉(xiāng),有人家里有喪事而無財力辦理的,士謙總是及時趕到,盡力相助。

  有兄弟倆因財產(chǎn)分配不均,而相互爭吵、訴訟,士謙知道后,便拿出自己的錢財,補足那個分得少的人,使他與分得多的相等,兄弟倆都慚愧不已,于是相互推讓,最后他們都變成了很有修養(yǎng)的人。

  有一次,別家的一頭牛跑到他家的農(nóng)田里,士謙將牛牽到陰涼處,并給它備足草料,照顧之周勝過了牛的主人。

  每當看見有人偷割他的莊稼,就默默走開,有意回避。

  他家里的仆人曾抓住偷他家糧食的,士謙知道后,反而安慰小偷說:“你們這樣做,都因家里太貧困的緣故,本來就不應受到指責?!瘪R上叫仆人放了他們。

  他的一個家仆因喝醉酒后與同鄉(xiāng)人董震比力氣的大小,董震扼住其家仆的咽喉,因用力過猛,家仆被掐死了。

  董震于是惶恐不安,膽顫心驚地來向李士謙請罪,士謙卻對他說:“你本來就沒有殺害他的想法,為什么要請罪呢?不過你要遠離這個地方,以免被官吏拘捕?!笔恐t性情寬厚,都像這樣的。

  有一年,他拿出自家的數(shù)千石糧食,借給同鄉(xiāng)的人,碰上這年歉收,債家無力償還,都來向士謙道歉,士謙說:“我家多余的糧食,本來就是想用來救別人的,難道是為了圖利嗎?”于是把向他借債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以豐盛的酒席相款待,當著他們的面燒毀了所有借債的契約,說:“你們的債全勾銷了,以后再不要為此掛念了。”讓債家們各自回去。

  第二年,大豐收,債家都爭相來給他還債,士謙一點都沒有接受。

  有一年又遇上饑荒,很多人都死了,士謙又拿出他家所有的錢,買來米做成粥供給那些受饑餓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來的人數(shù)以萬計。

  士謙還將那些餓死人的尸骨收集起來埋葬好,沒有漏掉一個。

  到了春天,又拿出糧食種子,分給那些貧乏的人家。

  趙郡的農(nóng)民都非常感激他,撫著自己的子孫說:“你們都是托的李參軍的福??!”有的人對士謙說:“你一定積累了不少陰德?!笔恐t說:“所說的陰德是什么,所謂陰德就像耳朵里的聲音,只有自己知道,別人不知道。

  而現(xiàn)在我所做的一切,你我都知道,哪會有什么陰德喲!”士謙還善于談論玄理,曾經(jīng)有一客人在座,說他不相信佛家的因果報應,認為其他典籍都沒有記載,士謙對他解釋說:“積善以后就會帶來福氣,積惡太多就會招來災禍。

  地位高的人等待封官,掃墓的人希望多出喪事,這難道不是吉兇的報應嗎?佛經(jīng)上說,法輪幾轉,天道輪回,周而復始,永無止盡,這就是賈誼所說的,宇宙間萬事萬物,千變萬化,沒有終結,而當佛道還沒有向東傳來之時,那些圣明的人就已領悟它的全部真諦了。

  這就像鯀變?yōu)辄S熊,杜宇變?yōu)槭区B夫鳥,褒君變?yōu)轵札?,牛哀變?yōu)橐矮F,君子變?yōu)轾],小人變?yōu)樵?,彭生變?yōu)樨i,如意變?yōu)楣?,黃母變?yōu)辇敚渥優(yōu)楸贮w,鄧艾變?yōu)榕#觳優(yōu)轸~,護衛(wèi)的士兵變?yōu)轼B,寫字的書生變?yōu)樯撸蜢锏那吧硎抢钍系膬鹤?,這些,難道不都是佛家所說的因果報應嗎?”客人又說:“邢子才曾說:‘難道有松柏變?yōu)殚藱档膯??’我認為他說得對?!笔恐t答道:“這不是同一類事物,凡屬于因果報應的都是心使他這樣,難道木頭也有心嗎?”客人又問三種教義的優(yōu)劣,士謙說:“佛像太陽,道教如月亮,儒教似星星?!笨腿酥啦荒茈y住士謙,就沒有再往下問。

  士謙平生常寫些詠懷詩,但每次寫好后,都將其燒毀,從不把它給別人看。

  他又曾論述刑罰,遺留下來的文章已不全面,其大意是說:君主制定法令制度,應隨著時代的更替進行刪減增補,但不要在短時間內隨便改變。

  現(xiàn)在對那些罪大惡極的盜賊處死刑,這種刑罰雖殘酷,但卻達不到懲治的目的,《論語》上說:“對那些不怕死的人就不能用死去恐嚇他?!蔽艺J為,這樣的罪應處于肉刑,對初犯者,砍掉他的一個腳趾,對重犯者,就砍下他的右腕。

  對那些該流放的砍去他右手的三個手指,再重犯者,就砍下他的手腕。

  對小偷應該在他臉上刻記號,再重犯者,就砍掉他起作用的三個手指,再不收斂的,砍下他的手腕,這樣,是沒有不能制止的。

  把那些無賴流放到邊遠地方這是自找暴亂,他們正好可以召來胡人,這不是懲治他們的好辦法。

  賭博、浪游是盜賊萌生的原因,若屢禁不止,也在他們臉上刻記號,就可以了?!庇胁抛R的人都認為這是治理國家的好辦法。

  開皇八年(588),李士謙老死于家中,享年六十六歲。

  趙郡的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后,無不痛哭流涕地說:“為什么不讓我們去死,而讓李參軍去死??!”參加送葬的有萬余人。

  同鄉(xiāng)的李景伯等人認為,李士謙道德高尚聞名于田園鄉(xiāng)間,就將其一身的言行整理成文書,請求尚書省給李士謙一個謚號,事情最后沒有辦成,他們于是給李士謙立了一塊碑在墓前。

  李士謙的妻子是范陽人,姓盧,也很有婦德。

  在她丈夫死后,沒有接受一點別人給她的贈品,對父老鄉(xiāng)親說:“士謙一生喜歡施恩予人,現(xiàn)在,他雖人已去世,但我怎能違背他的志向呢?”于是又拿出五百石糧食賑救貧窮的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