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霞字子升,河?xùn)|解地人。
曾祖父柳卓,曾任晉朝汝南太守,后從本郡移居襄陽。
祖父柳叔珍,曾任宋國員外散騎常侍、義陽內(nèi)史。
父親柳季遠(yuǎn),任梁國臨川王咨議參軍、宜都太守。
柳霞自幼爽朗豪邁,神采高峻,幼童時就有成年人的器量。
喜好文學(xué),循規(guī)蹈矩。
伯父柳慶遠(yuǎn)認(rèn)為他同常人不一樣,特別看重他。
柳慶遠(yuǎn)對他說:“我從前趕上侍奉伯父太尉公,他曾對我說:‘我昨天夢見你登上一座樓,樓十分高峻華麗,我把座位讓給你。
你以后名望官位必能顯達(dá),可惜我來不及看到了?!靶r我白天睡覺,又夢見我把從前的座位賞賜給你。
你以后的官位,應(yīng)當(dāng)和我一樣。
特地勉勵你,以使好兆頭應(yīng)驗?!绷簢鞑钌钤彐?zhèn)守雍州時,柳霞才十二歲,以百姓禮拜謁,風(fēng)度端莊,舉止安詳文雅。
深藻甚為贊許,又派侍者故意踩住柳霞衣服的后襟,想試試他有什么反應(yīng)。
柳霞緩步微微前移,并不回頭看一下。
廬陵王蕭續(xù)任雍州刺史時,任命柳霞為主簿。
從邵陵王蕭綸府法曹參軍做起,轉(zhuǎn)任外兵,又任尚書工部郎。
謝舉當(dāng)時擔(dān)任仆射,召見柳霞與他談話,對他十分嘉許。
謝舉回頭對人說:“長江、漢水之間的英杰俊才,在這里見到了。”岳陽王蕭鮞出任雍州刺史,柳霞被選為治中,隨即升為別駕。
蕭鮞在襄陽秉承皇帝旨意,任命柳霞為吏部郎、員外散騎常侍。
不久升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都督,賜爵聞喜縣公。
隨即又升持節(jié)、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蕭鮞在江陵登基時,把襄陽歸還我朝。
柳霞于是告別蕭鮞說:“陛下中興王業(yè),據(jù)有故楚之地。
微臣僥幸遇上機緣,奉守名譽節(jié)操,理當(dāng)以身報國,有始有終。
自從晉朝南遷,微臣宗族之人已經(jīng)很少。
從祖父太尉、伯父儀同、叔父司空,都因為地位很高,于是安家金陵。
只留下我的祖先,獨守祖塋。
先祖常告誡我們,不得違背這一遺志。
如今襄陽既然已歸入北朝,微臣如果仍然陪侍陛下,若有仕進(jìn)則微不足道,若有過失則對不起先輩心意。
懇切希望陛下明察,諒解微臣的心跡?!笔掯b尊重他的志向,就答應(yīng)了。
柳霞留居家鄉(xiāng),以讀書為樂。
太祖、世宗多次下令征召他,柳霞以有病為理由堅決推辭。
蕭鮞去世時,柳霞為之哀悼,服君臣之喪。
保定年間又征召他,柳霞才入朝。
授他為使持節(jié)、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霍州諸軍事、霍州刺史。
柳霞教導(dǎo)百姓,總是先從道德入手,有再三違背者,才稍稍加以譴責(zé),讓他知道羞恥而已。
他的下屬被感動而接受教化,不再犯錯誤。
都說:“我們的長官如此仁惠,怎么可以欺騙他呢?”天和年間去世,當(dāng)時七十二歲。
宣政初年,追贈金、安二州刺史。
柳霞有志氣操行。
當(dāng)初任州主簿時,他的父親死在揚州,柳霞從襄陽前去奔喪,六天就趕到揚州。
一路哀痛過甚,面目幾乎難以辨認(rèn)。
后來護(hù)送靈柩溯長江西歸,江心風(fēng)起,船上人大驚失色。
柳霞抱著棺材悲號,祈求上蒼憐憫,不一會兒便風(fēng)平浪靜。
他的母親兩乳之間生了疽瘡,醫(yī)生說:“此病無藥可救,只有讓人吸膿,或許可以稍止疼痛?!绷剂⒓此蔽?,過十來天病就好了。
人們都認(rèn)為這是孝心感動上蒼的結(jié)果。
柳霞為人和藹寬容,很少見惱怒之色。
他弘揚禮教,不曾說別人短處。
特別喜歡施舍,家里沒有多余的財物。
臨終時,遺命薄葬,他的兒子們都遵命奉行。
有十個兒子,柳靖、柳莊最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