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寬字景仁,弘農(nóng)華陰人。
祖父楊恩,在魏國任鎮(zhèn)遠將軍、河間內(nèi)史。
父親楊鈞,知識淵博,被推舉為秀才,授大理平,轉(zhuǎn)任廷尉正。
多次升遷,歷任洛陽令、左中郎將、華州大中正、河南尹、廷尉卿、安北將軍、七兵尚書、北道大行臺、恒州刺史、懷朔鎮(zhèn)將等職,在鎮(zhèn)將任上去世。
追贈侍中、司空公,追封臨貞縣伯,謚號為“恭”。
楊寬從小就有遠大抱負,每當與兒童們游玩,他總是選擇高大之物,坐在上面,見到的人都感到驚異。
長大后,很能悟解文章,特別喜好武藝。
二十歲時,授奉朝請。
當時楊鈞鎮(zhèn)守恒州,請求跟隨效力,于是改授將軍、高闕戍主。
蠕蠕內(nèi)亂,其首領(lǐng)阿那..前來投奔,魏帝派使者接納,詔命楊鈞率兵護送。
楊寬也跟隨前往,因功授行臺郎中。
當時北部賊眾圍攻懷朔,楊鈞去世,城中百姓推舉楊寬守城。
不久,懷朔陷落,楊寬向北逃到蠕蠕。
后來討伐賊眾,將其擊敗,楊寬才得以返回。
魏廣陽王元深與楊寬的關(guān)系一向十分親密,元深犯法治罪,楊寬也被逮捕。
魏孝莊帝當時擔任侍中,同楊寬有交情,把他藏在自己家里,后被赦免。
授宗正丞。
北海王元顥很早就器重楊寬。
元顥當時任大行臺,北征葛榮,想啟用楊寬任左丞,參與謀劃。
楊寬推辭說尚未報答魏孝莊帝的厚恩,不能見利而動。
元顥不答應。
元顥的妹夫李神軌對元顥說:“楊寬是位義士,一般的人尚且不可改變志向,何況義士呢?大王今天強迫他隨軍,恐怕他也不會效力?!痹棽糯蛳诉@個念頭。
魏孝莊帝登基,授通直散騎侍郎,兼任河南尹丞,代理洛陽縣令。
邢杲反叛,楊寬以都督身份跟隨太宰、上黨王元天穆將其平定。
就地授通直散騎常侍。
軍隊尚未返回,元顥從梁國入據(jù)洛陽,孝莊帝出居河內(nèi)。
元天穆害怕,想不出對策,召集眾將商議。
楊寬說:“吳人輕率,不是大王的對手。
何況孤軍深入,軍隊疲憊,如同強弓射出的箭即將落地,再也難有作為。
希望直取成皋,會師伊、洛,平定帶、襄,在此一舉。
此事如同摧枯拉朽,大王還有什么懷疑?”元天穆贊同他的建議,于是率軍前往成皋,命令楊寬、爾朱能擔任后衛(wèi)。
由于大家不同意,隨即又返回石濟。
楊寬在夜里迷失道路,誤了約定期限。
眾將都說:“楊寬從小就與北海王交好,今天不會再回來了?!痹炷麓鸬溃骸皸顚挷皇悄菢尤チ糨p率的人,他耽誤了行程,一定有其他原因。
我可以為各位擔保他。”話剛說完,巡邏騎兵報告楊寬到。
元天穆拍著大腿笑道:“我本來就知道他必定回來?!奔泵Τ鰩び樱罩氖终f:“我正盼望著你呢!”當即賞給牛三十頭、車五輛、絲織品十五車、羊三十頭。
同元天穆到太行朝見孝莊帝,授散騎常侍、安東將軍。
又擔任都督,參與平定河內(nèi),圍攻北中。
當時梁國將領(lǐng)陳慶之為元顥率軍把守北門。
元天穆在包圍圈外停住馬,派楊寬到城下勸說陳慶之。
楊寬先自報姓名,然后同陳慶之交談,曉以利害,勸他及早投降。
陳慶之不回答。
停了很久,才說:“您的兄長在此領(lǐng)兵,很想同您見面?!睏顚挻鸬溃骸拔倚旨热磺诖笸醯耐?,淪為叛黨,失去做臣子的道理,還有什么必要見面?剛才我先報姓名,難道不知道我哥哥在這里嗎?只是由于講信用就不必起疑,忠誠才是美德罷了。
我們兄弟之事,這里不用再說。
只希望將軍考慮良策,自求多福?!痹炷侣犝f這件事,對身邊的人說:“楊寬與一般人大有不同,為什么如此不愛惜骨肉?”從此更加敬重他。
魏孝莊帝回到京師后,授他為中軍將軍、太府卿、華州大中正,封澄城縣伯,食邑三百戶。
爾朱榮被處死后,他的堂弟爾朱世隆等人率領(lǐng)部下燒毀城門,出城據(jù)守河橋,又回軍進逼京師。
楊寬升任鎮(zhèn)北將軍、使持節(jié)、大都督,相機防衛(wèi)京師。
爾朱世隆對楊寬說:“你難道忘了太宰的大恩?”楊寬答道:“太宰厚愛,待我以禮,但那是臣子之間的交情。
今天的事,是我侍奉君王應有的節(jié)操?!睜栔焓缆∠虮碧优?,楊寬追到河內(nèi)。
不久,爾朱兆攻陷洛陽,囚禁孝莊帝。
楊寬無法返回洛陽,只得從成皋投奔梁國。
到了建業(yè),聽說孝莊帝被害,楊寬守喪盡禮。
梁武帝認為他很有義氣,待他十分優(yōu)厚。
不久,以禮送他回朝。
抵達下邳時,爾朱仲遠上奏恢復楊寬官職,留下他擔任大行臺吏部尚書。
孝武帝初年,改授散騎常侍、驃騎將軍、給事黃門侍郎,監(jiān)理佛經(jīng)書事。
當時夏州守兵數(shù)千人占據(jù)兗州反叛,詔命楊寬兼任侍中,指揮各軍討平夏州。
中尉綦繧與楊寬有舊怨,誣告他有其他罪名,揭發(fā)楊寬。
孝武帝對近臣說:“楊寬清廉正直,我最清楚他無罪,只是不能杜絕法官的上奏?!卑堰@件事交給廷尉去辦,隨即得以洗去冤屈,獲得釋放。
又授黃門侍郎,兼任武衛(wèi)將軍。
孝武帝與齊神武不和,于是召募騎馬勇士,大大擴充宿衛(wèi)人數(shù)。
任命楊寬為閣內(nèi)大都督,專門總領(lǐng)禁軍。
跟隨孝武帝入函谷關(guān),兼任吏部尚書。
總計隨從護駕之功,晉封華山郡公,食邑一千二百戶。
大統(tǒng)元年(535),升任車騎大將軍、太子太傅、儀同三司。
三年,出使蠕蠕,奉迎魏文悼后。
回來后,授侍中、都督?jīng)苤葜T軍事、涇州刺史。
五年,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東雍州諸軍事、東雍州刺史。
十年,轉(zhuǎn)任河州刺史。
十六年,兼任大丞相府司馬。
朝廷議論,打算經(jīng)營漢川,但梁國的宜豐侯蕭循在南鄭固守。
十七年,楊寬跟隨大將軍達奚武前去討伐。
梁國武陵王蕭紀派將領(lǐng)楊乾運率兵一萬余人救援蕭循,達奚武命令楊寬督率開府王杰、賀蘭愿德等人中途截擊。
軍隊到白馬時,與楊乾運交戰(zhàn),將其打敗,俘虜、殺死數(shù)千人。
回來以后,授南豳州刺史。
魏廢帝初年,入朝任尚書左仆射、將作大監(jiān),因罪免官。
魏恭帝二年(555),任廷尉卿。
世宗初年,授大將軍,食邑增加一千二百戶。
跟隨賀蘭祥討伐吐谷渾,將其擊敗,另封宜陽縣公,食邑一千戶。
授小冢宰,轉(zhuǎn)任御正中大夫。
武成二年(560),詔命楊寬與麟趾殿學士校定經(jīng)籍。
楊寬為人通達機敏,有器量見識。
接連治理數(shù)州,以清平簡切著稱。
歷任內(nèi)閣要職,也有美名。
可是與柳慶不和,企圖故意治柳慶的罪,時論因此對他頗有諷刺。
保定元年(561),授總管梁興等十九州諸軍事、梁州刺史。
當年在梁州去世。
追贈華、陜、虞、上、潞五州刺史。
謚號為“元”。
兒子楊紀承襲爵位。
大象末年,官至上儀同大將軍、虞部下大夫。
祖父楊恩,在魏國任鎮(zhèn)遠將軍、河間內(nèi)史。
父親楊鈞,知識淵博,被推舉為秀才,授大理平,轉(zhuǎn)任廷尉正。
多次升遷,歷任洛陽令、左中郎將、華州大中正、河南尹、廷尉卿、安北將軍、七兵尚書、北道大行臺、恒州刺史、懷朔鎮(zhèn)將等職,在鎮(zhèn)將任上去世。
追贈侍中、司空公,追封臨貞縣伯,謚號為“恭”。
楊寬從小就有遠大抱負,每當與兒童們游玩,他總是選擇高大之物,坐在上面,見到的人都感到驚異。
長大后,很能悟解文章,特別喜好武藝。
二十歲時,授奉朝請。
當時楊鈞鎮(zhèn)守恒州,請求跟隨效力,于是改授將軍、高闕戍主。
蠕蠕內(nèi)亂,其首領(lǐng)阿那..前來投奔,魏帝派使者接納,詔命楊鈞率兵護送。
楊寬也跟隨前往,因功授行臺郎中。
當時北部賊眾圍攻懷朔,楊鈞去世,城中百姓推舉楊寬守城。
不久,懷朔陷落,楊寬向北逃到蠕蠕。
后來討伐賊眾,將其擊敗,楊寬才得以返回。
魏廣陽王元深與楊寬的關(guān)系一向十分親密,元深犯法治罪,楊寬也被逮捕。
魏孝莊帝當時擔任侍中,同楊寬有交情,把他藏在自己家里,后被赦免。
授宗正丞。
北海王元顥很早就器重楊寬。
元顥當時任大行臺,北征葛榮,想啟用楊寬任左丞,參與謀劃。
楊寬推辭說尚未報答魏孝莊帝的厚恩,不能見利而動。
元顥不答應。
元顥的妹夫李神軌對元顥說:“楊寬是位義士,一般的人尚且不可改變志向,何況義士呢?大王今天強迫他隨軍,恐怕他也不會效力?!痹棽糯蛳诉@個念頭。
魏孝莊帝登基,授通直散騎侍郎,兼任河南尹丞,代理洛陽縣令。
邢杲反叛,楊寬以都督身份跟隨太宰、上黨王元天穆將其平定。
就地授通直散騎常侍。
軍隊尚未返回,元顥從梁國入據(jù)洛陽,孝莊帝出居河內(nèi)。
元天穆害怕,想不出對策,召集眾將商議。
楊寬說:“吳人輕率,不是大王的對手。
何況孤軍深入,軍隊疲憊,如同強弓射出的箭即將落地,再也難有作為。
希望直取成皋,會師伊、洛,平定帶、襄,在此一舉。
此事如同摧枯拉朽,大王還有什么懷疑?”元天穆贊同他的建議,于是率軍前往成皋,命令楊寬、爾朱能擔任后衛(wèi)。
由于大家不同意,隨即又返回石濟。
楊寬在夜里迷失道路,誤了約定期限。
眾將都說:“楊寬從小就與北海王交好,今天不會再回來了?!痹炷麓鸬溃骸皸顚挷皇悄菢尤チ糨p率的人,他耽誤了行程,一定有其他原因。
我可以為各位擔保他。”話剛說完,巡邏騎兵報告楊寬到。
元天穆拍著大腿笑道:“我本來就知道他必定回來?!奔泵Τ鰩び樱罩氖终f:“我正盼望著你呢!”當即賞給牛三十頭、車五輛、絲織品十五車、羊三十頭。
同元天穆到太行朝見孝莊帝,授散騎常侍、安東將軍。
又擔任都督,參與平定河內(nèi),圍攻北中。
當時梁國將領(lǐng)陳慶之為元顥率軍把守北門。
元天穆在包圍圈外停住馬,派楊寬到城下勸說陳慶之。
楊寬先自報姓名,然后同陳慶之交談,曉以利害,勸他及早投降。
陳慶之不回答。
停了很久,才說:“您的兄長在此領(lǐng)兵,很想同您見面?!睏顚挻鸬溃骸拔倚旨热磺诖笸醯耐?,淪為叛黨,失去做臣子的道理,還有什么必要見面?剛才我先報姓名,難道不知道我哥哥在這里嗎?只是由于講信用就不必起疑,忠誠才是美德罷了。
我們兄弟之事,這里不用再說。
只希望將軍考慮良策,自求多福?!痹炷侣犝f這件事,對身邊的人說:“楊寬與一般人大有不同,為什么如此不愛惜骨肉?”從此更加敬重他。
魏孝莊帝回到京師后,授他為中軍將軍、太府卿、華州大中正,封澄城縣伯,食邑三百戶。
爾朱榮被處死后,他的堂弟爾朱世隆等人率領(lǐng)部下燒毀城門,出城據(jù)守河橋,又回軍進逼京師。
楊寬升任鎮(zhèn)北將軍、使持節(jié)、大都督,相機防衛(wèi)京師。
爾朱世隆對楊寬說:“你難道忘了太宰的大恩?”楊寬答道:“太宰厚愛,待我以禮,但那是臣子之間的交情。
今天的事,是我侍奉君王應有的節(jié)操?!睜栔焓缆∠虮碧优?,楊寬追到河內(nèi)。
不久,爾朱兆攻陷洛陽,囚禁孝莊帝。
楊寬無法返回洛陽,只得從成皋投奔梁國。
到了建業(yè),聽說孝莊帝被害,楊寬守喪盡禮。
梁武帝認為他很有義氣,待他十分優(yōu)厚。
不久,以禮送他回朝。
抵達下邳時,爾朱仲遠上奏恢復楊寬官職,留下他擔任大行臺吏部尚書。
孝武帝初年,改授散騎常侍、驃騎將軍、給事黃門侍郎,監(jiān)理佛經(jīng)書事。
當時夏州守兵數(shù)千人占據(jù)兗州反叛,詔命楊寬兼任侍中,指揮各軍討平夏州。
中尉綦繧與楊寬有舊怨,誣告他有其他罪名,揭發(fā)楊寬。
孝武帝對近臣說:“楊寬清廉正直,我最清楚他無罪,只是不能杜絕法官的上奏?!卑堰@件事交給廷尉去辦,隨即得以洗去冤屈,獲得釋放。
又授黃門侍郎,兼任武衛(wèi)將軍。
孝武帝與齊神武不和,于是召募騎馬勇士,大大擴充宿衛(wèi)人數(shù)。
任命楊寬為閣內(nèi)大都督,專門總領(lǐng)禁軍。
跟隨孝武帝入函谷關(guān),兼任吏部尚書。
總計隨從護駕之功,晉封華山郡公,食邑一千二百戶。
大統(tǒng)元年(535),升任車騎大將軍、太子太傅、儀同三司。
三年,出使蠕蠕,奉迎魏文悼后。
回來后,授侍中、都督?jīng)苤葜T軍事、涇州刺史。
五年,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東雍州諸軍事、東雍州刺史。
十年,轉(zhuǎn)任河州刺史。
十六年,兼任大丞相府司馬。
朝廷議論,打算經(jīng)營漢川,但梁國的宜豐侯蕭循在南鄭固守。
十七年,楊寬跟隨大將軍達奚武前去討伐。
梁國武陵王蕭紀派將領(lǐng)楊乾運率兵一萬余人救援蕭循,達奚武命令楊寬督率開府王杰、賀蘭愿德等人中途截擊。
軍隊到白馬時,與楊乾運交戰(zhàn),將其打敗,俘虜、殺死數(shù)千人。
回來以后,授南豳州刺史。
魏廢帝初年,入朝任尚書左仆射、將作大監(jiān),因罪免官。
魏恭帝二年(555),任廷尉卿。
世宗初年,授大將軍,食邑增加一千二百戶。
跟隨賀蘭祥討伐吐谷渾,將其擊敗,另封宜陽縣公,食邑一千戶。
授小冢宰,轉(zhuǎn)任御正中大夫。
武成二年(560),詔命楊寬與麟趾殿學士校定經(jīng)籍。
楊寬為人通達機敏,有器量見識。
接連治理數(shù)州,以清平簡切著稱。
歷任內(nèi)閣要職,也有美名。
可是與柳慶不和,企圖故意治柳慶的罪,時論因此對他頗有諷刺。
保定元年(561),授總管梁興等十九州諸軍事、梁州刺史。
當年在梁州去世。
追贈華、陜、虞、上、潞五州刺史。
謚號為“元”。
兒子楊紀承襲爵位。
大象末年,官至上儀同大將軍、虞部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