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政字思政,太原祁地人。
體形魁梧,有計謀。
魏正光年間(520-525),以平民出任員外散騎侍郎。
當時,萬俟丑奴、宿勤明達等人擾亂函谷關以西,北海王元顥率兵討伐,寫信讓王思政隨軍。
軍事上的所有謀劃,都和王思政一塊推敲。
當時,魏孝武還在藩國,一向仰慕王思政的名聲,元顥軍隊撤回以后,就把他請來當賓客,待他十分豐厚。
魏孝武稱帝后,視他為心腹,升安東將軍。
由于參與擁戴魏孝武帝,被封為祁縣侯。
不久,齊神武暗有野心,皇帝認為王思政可擔當大事,就任命他為中軍大將軍、大都督,總領宿衛(wèi)兵。
王思政對皇帝說:“高歡之心,路人皆知。
洛陽四面受敵,不是發(fā)展事業(yè)的地方。
關中有崤關、函谷關的險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而且兵馬精銳強勁,儲備糧食很多,進可討伐叛逆,退可固守關中、黃河。
宇文夏州糾集同盟,愿意效命立功。
如果聽說陛下西去,必定奔走奉護恭迎。
借此豐饒險要之地,乘已有的業(yè)績,在一二年間,訓練士卒,勉勵農桑,修復舊京,有什么事辦不到?”皇帝對此十分贊同。
等到齊神武兵到黃河北岸時,皇帝西遷。
晉封太原郡公。
大統(tǒng)年間以后,王思政雖被任用,但自認為不是相府舊人,心中不安。
太祖曾在同州與眾官會宴,拿出蜀錦及雜色綢緞數(shù)千匹,讓諸將賭博取樂。
利物賭完后,太祖又解下所佩金帶,讓所有人都賭,說:“誰最先把五個子都擲成黑的一面朝上,就把金帶給誰?!北娙藥缀蹩鞌S完一遍,沒有一個人得到金帶。
輪到王思政時,他神色嚴肅地跪坐在那里,發(fā)誓道:“我在外多年,歸順朝廷,承蒙宰相待我以厚禮,正想盡力效命,上報知遇之恩。
如果此心誠實,讓宰相把金帶賞賜給知己,希望一擲即五子全黑;倘若此心有假,神靈也當明白,使我擲子不如所愿,我將自殺以向宰相謝罪!”言詞激昂,在座之人全都大驚。
王思政當即拔出佩刀,橫放在膝上,抓起五子,一拍大腿便擲了下去。
等到太祖阻止,已經是五子全黑。
停了一會兒,才叩拜太祖,接下金帶。
從此以后,太祖對他寄托了更大希望。
轉任驃騎將軍。
受命招募精銳士卒,隨獨孤信攻占洛陽,又同獨孤信一塊在那里鎮(zhèn)守。
在河橋之戰(zhàn)中,王思政下馬,手持長矛左右橫擊,每一下都能擊倒數(shù)人。
當時沖入敵陣太深,隨從全部戰(zhàn)死,王思政受重傷,昏倒在地。
這時天色已晚,敵將收兵。
王思政久經戰(zhàn)陣,每次作戰(zhàn)都穿著又舊又破的盔甲,敵人懷疑他不是主帥,因此得免一死。
帳下督雷五安在戰(zhàn)場上邊哭邊尋找王思政,恰巧王思政已經蘇醒,才被發(fā)現(xiàn)。
雷五安割下衣服為王思政包扎傷口,扶他上馬,半夜才回來。
仍然鎮(zhèn)守弘農。
王思政認為玉壁地勢險要,請求筑城。
自己經營度量,把治所移到玉壁。
升并州刺史,仍然鎮(zhèn)守玉壁。
八年(542),東魏來犯,王思政早有準備,敵人日夜圍攻,始終無法占領,只得退兵回去。
以守城有功,被任命為驃騎大將軍。
又命令王思政鎮(zhèn)守弘農。
于是修葺城墻,筑起了望敵軍的高臺,經營農田,屯積糧草,凡是可以用于防守的東西,都作了準備。
弘農的防守有備,是從王思政開始的。
十二年(546),加特進、荊州刺史銜。
州內低濕,護城河大多坍壞。
王思政命令都督藺小歡監(jiān)督工匠整修。
挖得黃金三十斤,夜里秘密送給王思政。
天明后,王思政召集屬吏,拿出金子讓他們看,說:“臣子不應有私心?!卑呀鹱尤糠馄饋砩辖弧?br />
太祖嘉獎,賜錢二十萬。
王思政離開玉壁時,太祖令他舉薦人來代替自己,王思政就舉薦部下都督韋孝寬。
后來東魏來犯,韋孝寬始終能保全玉壁。
當時輿論稱贊王思政有識人之能。
十三年(547),侯景叛變東魏,在梁州、鄭州擁有軍隊,被東魏進攻。
侯景請求派兵支援。
當時未能及時接應。
王思政認為如果不趁機進取,后悔就來不及了。
立即率領荊州步兵、騎兵一萬余人,從魯關向陽翟推進。
王思政入守潁川。
侯景領兵前往豫州,對外說是打算攻占地盤,暗中卻派人向梁國表示歸附。
王思政指揮各軍,占領侯景的七個州十二個鎮(zhèn)。
太祖就把授給侯景的使持節(jié)、太傅、大將軍、兼尚書令、河南大行臺、河南諸軍事等職,轉授給王思政。
王思政推辭,一個也不接受。
太祖接連派使者敦促開導,只接受了河南諸軍事一職。
東魏太尉高岳、行臺慕容紹宗、儀同劉豐生等人,率領步兵、騎兵共十萬人進攻潁川。
城內息鼓倒旗,如同無人。
高岳仗恃兵多,認為一戰(zhàn)即可攻下,就四面吶喊而上。
王思政選拔城中勇猛之士,打開城門出來突擊。
高岳的部下不敢抵擋,紛紛敗退。
王思政在城上遠望高岳陣勢混亂,就率領步兵、騎兵三千人,出城截擊,殺傷甚多,然后回城,加強防守。
高岳知道不能倉促進攻,就修了許多營壘。
又在地勢高處,修筑土山,以俯視城中。
云梯火車,日夜進攻。
王思政也制作帶火的小矛,乘疾風投向土山。
又用火箭射去,燒毀敵人的攻城工具。
還招募勇士,從城上縋下出戰(zhàn)。
高岳的部下敗退,連守土山的士兵也棄山逃走。
齊文襄又派兵增援高岳,蓄洧水灌城。
城中泉水噴涌,無法堵塞。
將士們只得把鍋懸掛起來做飯,糧食與精力都已枯竭。
慕容紹宗、劉豐生及其將領慕容永珍共乘多層大船觀察城內,命令善射者俯射城中。
不一會兒,突然刮起大風,大船漂到城下。
城上人用長鉤搭住大船,弓箭亂射。
慕容紹宗走投無路,投水而死。
劉豐生游向土山,也被射死。
活捉慕容永珍。
王思政對他說:“我的敗亡,只是早晚的事。
明知道殺掉你沒有什么益處,可是為臣子的,只能守節(jié)而死?!庇谑橇鳒I將他處死。
并且收容慕容紹宗等人的尸體,以禮埋葬。
齊文襄聽說,親自率領步兵、騎兵共十一萬來攻。
他親自到堤堰下,監(jiān)督激勵士兵,增修堤堰。
當時正是盛夏,水勢更大,城墻的北部崩塌,水滿城內,無立足之處。
王思政知道事情無望,率領隨從占據(jù)土山,對他們說:“我身受國家重托,原想平賊立功。
精誠無所感動,以致有辱君王使命。
如今山窮水盡,想不出計謀。
只有身死,以報國恩?!庇谑窍蛱齑罂蕖?br />
隨從也都痛哭失聲。
王思政向西方再次叩拜,就要自殺。
當初,齊文襄曾告誡城中人說:“誰能活捉王大將軍,封侯爵,有重賞。
如果王大將軍身有損傷,凡親近左右之人,一律處死?!倍级今樣枌ν跛颊f:“您常常對我們說,只要拿著我的腦袋去投降,不僅能得到富貴,還能救活全城兵民。
如今高相既有此言,您難道不可憐城中將士嗎?”大家都堅決阻止,使他無法自殺。
齊文襄派其常侍趙彥深登上土山,拉著王思政的手表示問候。
引他去見齊文襄,王思政神色凜然,言詞激昂,毫不屈服。
齊文襄認為他忠于其主,給他待遇十分豐厚。
王思政當初入潁川時,有士卒八千人,城中既無外援,也沒有叛變的。
王思政常常考慮如何為君王效力,從不經營家產。
曾被賞賜田園池塘,王思政出征后,家人種上桑樹果樹。
王思政回來一見,就惱怒地說:“匈奴未滅,霍去病辭家,何況大賊未平,為什么經營產業(yè)?”命令隨從們把樹拔下扔掉。
所以被俘之后,家中沒有積蓄。
齊氏稱帝,任命他為都官尚書。
兒子王秉。
達奚武傳達奚武字成興,代州人。
祖父達奚眷,曾任魏國的懷荒鎮(zhèn)將。
父親達奚長,任..城鎮(zhèn)將。
達奚武從少年時就卓越豪邁,喜歡騎馬射箭,被賀拔岳所了解。
賀拔岳征伐關西,引薦他擔任別將,達奚武于是盡心效力。
因戰(zhàn)功被任命為羽林監(jiān)、子都督。
賀拔岳被侯莫陳悅殺害以后,達奚武與趙貴收殮賀拔岳尸體回到平涼,共同擁戴太祖。
跟從平定侯莫陳悅,任中散大夫、都督,封須昌縣伯,食邑三百戶。
魏孝武入函谷關,任直寢,轉任大丞相府中兵參軍。
大統(tǒng)初年,出任東秦州刺史,加散騎常侍銜,晉封公爵。
齊神武與竇泰、高敖曹分兵三路來犯,太祖打算集中兵力迎擊竇泰,諸將多不贊同,只有達奚武、蘇綽與太祖意見一致,最后活捉竇泰,齊神武被迫退兵。
太祖打算進一步向弘農出兵,派達奚武帶兩名騎兵前去偵察動靜,同敵人的巡邏騎兵遭遇,當即交戰(zhàn),殺死敵軍六名,俘虜三名而歸。
齊神武向沙苑進兵,太祖又派達奚武偵察。
達奚武帶三名騎兵,都穿著敵軍衣服。
到天黑時,離敵營百步,下馬來暗暗竊聽,得知敵軍口令。
趁機上馬穿過敵軍軍營,如同巡夜者,發(fā)現(xiàn)有不按軍令行事者,常常予以鞭打。
詳細了解了敵人的情況,回來報告太祖。
太祖大加嘉許。
又跟隨太祖擊敗齊神武。
被任命為大都督,晉封高陽郡公,又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
大統(tǒng)四年(538),太祖援救洛陽,達奚武率領騎兵一千名擔任先鋒。
抵達谷城時,與李弼一塊擊敗莫多婁貸文。
進兵到河橋時,達奚武又奮力作戰(zhàn),殺死敵司徒高敖曹。
升任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出任北雍州刺史。
又在邙山作戰(zhàn),當時大軍失利,齊神武乘勝進到陜州。
達奚武率兵抵抗,齊神武才退兵。
過了很久,升任大將軍。
十七年,詔命達奚武率兵三萬人,治理漢川。
梁國將領楊賢以武興投降,梁深以白馬投降,達奚武分派兵力把守這二城。
梁國梁州刺史、宜豐侯蕭循固守南鄭,達奚武包圍了幾十天,蕭循請求歸附,達奚武撤去包圍。
這時梁國武陵王蕭紀派部將楊乾運等人率軍一萬余人救助蕭循,蕭循于是又據(jù)城不出。
達奚武擔心敵人援軍開到,被內外夾擊,于是選派精銳騎兵三千人,在白馬迎擊楊乾運,把他打得大敗。
楊乾運退走。
達奚武把被俘的梁軍士兵和斬獲的首級陳列在城下。
蕭循得知援軍被打敗,只得投降,率領部屬男女三萬人入京朝見,從此,劍門關以北全部平定。
次年,達奚武率軍返回京師。
朝廷最初議論,打算任命他為柱國。
達奚武對別人說:“我當柱國,不應在元子孝前面?!眻詻Q推辭,不接受任命。
于是任大將軍,出鎮(zhèn)玉壁。
達奚武根據(jù)地勢,建立樂昌、胡營、新城三防。
齊國將領高茍子派一千名騎兵進攻新城,達奚武出兵截擊,將敵軍全部俘虜。
孝閔帝登基,被任命為柱國、大司寇。
齊國北豫州刺史司馬消難舉州前來歸附,詔命達奚武、楊忠迎接司馬消難而歸。
武成初年,轉任大宗伯,晉封鄭國公,食邑一萬戶。
齊國將領斛律敦侵犯汾州、絳州,達奚武派一萬名騎兵抵抗,斛律敦退走。
達奚武修筑柏壁城,留下開府權嚴、薛羽生把守。
保定三年(563),升任太保。
當年,大軍東征。
隨公楊忠引突厥兵從北路推進,達奚武率領三萬名騎兵從東路推進,預定在晉陽會師。
達奚武抵達平陽時,就已經晚于約定的時間,此時楊忠已經返回,達奚武還不知道。
齊國將領斛律明月寫信給達奚武說:“大雁、仙鶴已經高翔于天空,而捕鳥的人還在注視著沼澤。”達奚武看了信,就撤兵回來。
出任同州刺史。
次年,跟隨晉公宇文護東征。
當時尉遲迥圍攻洛陽,被敵軍擊敗。
達奚武與齊王宇文憲在邙山防守。
到了夜里收兵。
宇文憲打算到天明再戰(zhàn),達奚武想回來,雙方爭執(zhí)不下。
達奚武說:“洛陽軍敗,人心震驚。
假若不乘著夜色急速回去,明天想回也回不去了。
我在軍中很久了,見識過各種情況。
大王年輕,沒有經歷過大事,怎能把數(shù)營士卒,一下子拋棄呢?”宇文憲聽了他的話,得以把全部軍隊都撤了回來。
天和三年(568),轉任太傅。
達奚武沒有當官時,生活奢侈,喜歡華麗裝飾。
等到身居高官以后,不帶隨從儀仗,行路時常常是騎一匹馬,身邊只有一兩個人。
大門外不立戟。
白天總是掩著一扇門。
有人對達奚武說:“大人身居高官,功名蓋世,出入時應有儀仗衛(wèi)隊,才合乎您的身份氣派,為什么如此輕率?”達奚武答道:“先生的話,不合我的心意。
我是平民的時候,哪里指望富貴?不可一下子就忘了過去。
況且天下尚未平定,國家的恩惠尚未報答,怎么可以過分炫耀威儀呢?”言者慚愧而退。
達奚武在同州時,遇上天旱,高祖詔命達奚武祭祀華岳,岳廟原在山下,常去祈禱。
達奚武對部下說:“我位列三公,不能調諧陰陽,使得農忙之月,久不下雨,天子費心,百姓驚慌。
我承蒙重任,責任重大。
不可與一般人相同,必須登上峰頂表示誠意,尋求神靈。”華山高峻,懸崖壁立,山路險絕,人跡罕至。
達奚武年過六十,只率領數(shù)人,攀藤牽枝,奮力攀上峰頂。
于是叩拜祈禱,陳述百姓懇切之情。
夜晚無法返回,就在山頂草地上露宿。
夢見一個白衣人飄然而至,握著達奚武的手說:“辛苦了,精神可嘉。”達奚武驚醒,神色更加恭敬。
到天明時,云霧四起,不久下起大雨,遠近滋潤。
高祖聽說,寫去用印章封記的文書,慰勞達奚武道:“公年高德重,輔佐君王。
近因陰陽亂序,時雨未降,命公求雨,只言赴廟。
不料公不怕危險,遠攀高峰。
而神靈感公至誠,即降甘霖。
特予嘉賞,念念不忘。
今賜公雜色綢緞百疋,望公多思良策,匡正朕之不足。
顧念陪侍帝王議論朝政的道理,不要再多費氣力?!边_奚武生性貪婪。
他當大司寇時,庫房里有一條萬釘金帶,當時很珍貴,達奚武趁入庫的時候,把它拿回家去。
掌管庫房的人上報晉公宇文護,由于達奚武功大,就不公開他的過失,趁機把金帶賞賜給達奚武。
當時的輿論十分瞧不起他。
天和五年(570)十月去世,享年六十七歲。
追贈太傅、十五州諸軍事、同州刺史。
兒子達奚震承襲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