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婦人良方卷十七 產難門
宋 臨川 陳自明良甫編輯 明 古吳 薛 己立齋補注 鄞縣 曹赤電炳章圈校
產難論第一
婦人以血為主。惟氣順則血和。胎安則產順。今富貴之家。過于安逸。以致氣滯而胎不轉動?;驗榻缓稀J咕塾诎?。皆致產難。若腹或痛或止。名曰弄胎。穩(wěn)婆不悟。入手試水。致胞破漿乾。兒難轉身。亦難生矣。凡產直候痛極。兒逼產門。方可坐草。時當盛暑。倘或血運血溢。當飲清水解之。冬末春初。產室用火和暖下部。衣服尤當溫厚。方免胎寒血結。若臨月洗頭濯足。亦致產難。
愚按、丹溪先生曰。余族妹苦于難產。遇胎則驅之。予甚憫焉。蓋其形肥而勤女工。形肥則氣虛。久坐則氣不運。而兒在胞胎。因亦不能自運耳。當補其母之氣。則兒健易產。故后有孕。至五六月。遂以紫蘇飲加補氣藥。與之數十貼而產甚快。大要在隨母之稟性。若胎胞破早。血水先乾?;螂y產勞傷氣血者。煎八珍湯?;蚴笱a湯。加益母草。不時與服。以協濟之。或以黃耆數觔。芎歸四五斤許。大釜水煎。藥氣氤氳滿室。使產婦口鼻俱受其氣。臍帶以油紙捻燒斷。補接其陽氣。穩(wěn)婆須擇老練者。當先施惠。預說與知。倘有生息不順。只說是未產?;蚴请p胎。只說胎衣未下??煮@則氣散。愈難生息。附治驗
荊婦孟冬。分娩艱難。勞傷元氣。生子已死。用油紙捻燒斷臍帶。藉其氣以暖之。俄頃忽作聲。此兒后無傷食作瀉之癥??梢娗胺ㄖΣ徽_。世用刀器斷臍帶。子母致危者。竟不知其由矣。且穩(wěn)婆又喜平日常施小惠。得其用心。兼以安慰母懷。故無虞耳。一穩(wěn)婆云。我止有一女。正分娩時。適當巡街侍御行牌取我視其室分娩。女因驚嚇。未產而死。后見侍御更以威顏分付。迨視產母。胎雖順而頭偏在一邊。以致難產。因畏其威。不敢施手。由是其母子俱不能救。
紫蘇飲方見十二卷第八論 十全大補湯 八珍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楊子建十產論第二
凡生產。先知此十癥。庶免子母之命。折于無辜也。世之救生者。少有精良妙手。多致傾命。予因傷痛而備言之。一曰正產
正產者。言懷胎十月。陰陽氣足。忽然作陣疼痛。胎至谷道。漿破血下。兒即正產。二曰傷產
傷產者。言懷胎未足月。有所傷動。以致忽然臍腹疼痛?;蚍咚庍^早?;虍a母努力太早。逼兒錯路。不能正生。凡分娩須待兒身轉順。頭到產門。努力一送。兒即正生。三曰催生
催生者。言欲產時兒頭至產門。方服藥催之?;蚪浫站卯a。母困倦難生。宜服藥以助其血氣。令兒速生。四曰凍產
凍產者。言天氣寒冷。產母血氣遲滯。兒不能速生。故衣裳宜厚。產室宜暖。背心宜溫和。庶兒易生。五曰熱產
熱產者。言盛暑之月。產婦當溫涼得宜。熱甚。產母則頭疼。面赤昏暈。若產室人眾。熱氣蒸逼。亦致前患。名曰血暈。若夏月風涼陰雨。亦當謹避。六曰橫產
橫產者。言兒方轉身。產母用力逼之故也。凡產母當令安然仰臥。穩(wěn)婆先推兒身順直。頭對產門。以中指探其肩。不令臍帶覊扳。方用藥催之。繼以產母努力。兒即生。七曰倒產
倒產者。言兒未能轉身。產母努力故也。當令產母仰臥。穩(wěn)婆推入。候兒自順。若良久不生。令穩(wěn)婆手入產戶一邊。撥兒轉順。近產門。卻服催藥。并努力即下。八曰偏產
偏產者。言兒回身未順生路。產母努力逼兒。頭偏一邊。產雖露頂。非也。乃額角耳。當令產母仰臥。穩(wěn)婆輕手正其頭向產門。卻令產母努力。子即下。若兒頂后骨。偏拄谷道露額。令穩(wěn)婆以綿衣炙暖。裹手于谷道外傍。輕手推正。令產母努力。兒即生。九曰礙產
礙產者。言兒身已順。門路已正。兒頭已露。因兒轉身。臍帶絆其肩。以致不能生。令產母仰臥。穩(wěn)婆輕推兒向上。以中指按兒肩。脫臍帶仍令兒身正順。產母努力。兒即生。十曰坐產
坐產者。言兒之欲生。當從高處牢系手巾一條。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坐。令兒生下。不可坐。抵兒生路。十一曰盤腸產
趙都運恭人。每臨產則子腸先出。然后產子。其腸不收。名曰盤腸。穩(wěn)婆以醋水各半盞。默然噀產婦面背。才收不可不知。
愚按、前癥古方以萆麻子仁四十九粒。研涂產母頭頂。腸收上。即洗去。其腸若乾。以磨刀水少許溫潤之。以用磁石煎湯服之。即收上。磁石須陰陽家用有驗者。若以水噀母面背??煮@則氣散。
治盤腸產。以半夏為末。搐鼻中。腸自上。
又方大紙捻以麻油潤燈吹滅。以煙熏產婦鼻中。腸即上。
又方。腸出。盛以潔凈漆器。濃煎黃耆湯浸之。腸即上。催生方論第三
五行論命。以年月日時。支干五行相生相值。以推其貴賤。其間最切要者時也。得其時則終身富貴。失其時則一世貧賤。然則命稟于有生之初。豈可催乎。世之催生之說。蓋為產難而設也。
今開歷驗數方于后。
催生柞木飲子 治產難?;蛱€腹中腹悶。其效如神。
生柞木一尺銼 甘草大者五寸銼五段
右用水三鐘。紙封罐口。煎一鐘半。候胎順產門。徐徐溫服。即時分娩。更無諸苦。切不可早于坐草。及穩(wěn)婆下手催逼。
催生如神散 治逆產橫生。其功甚大。
百草霜 白芷不見火各為末等分
右每服三錢。至胎順產門。以童便米醋和如膏。加沸湯調下。或童便酒煎。進二服。然血得黑則止。此藥大能固血。又免血乾甚妙。
如圣散。用黃蜀葵花。焙為末。熱湯調下二錢。若漏血。胎胞乾澀難產。并進三服即產。如無花。用葵子末半兩吞調溫酒服。尤妙。若打撲胎死。紅花酒調下。
順生丹 治癥同上。
兔腦髓去皮膜研如膏 明乳香一兩細研 母丁香末一兩 麝香一錢研細
右以兔腦髓丸。雞頭大。陰乾。每服一丸。溫水下。男左女右。手握出。兔腦臘月者尤佳。
又方。通明乳香一塊。如棗子大。為末。腰痛時。用冷水醋少許調服。扶立。令兩手拿石燕二個。念醫(yī)靈藥圣三遍。行數步。坐草便生。更無痛楚。神效。
愚按、前法觀之。似迂遠。用者云甚驗。
治產不順。
蛇蛻一條全者 蠶蛻紙一張無則一方
右入新瓦瓶內。鹽泥固濟。存性為末。煎榆白皮湯下一錢。三服。覺痛便生。
又方。用伏龍肝研末。每服一錢。酒調下。兒頭戴土而下。
又方。吞槐子十四粒即下。
又方。當歸為末。酒調一錢服。良久再服。
一方。用魚膠一尺許。新瓦上煅灰。陳醋調服立下。
又方。大朱砂于端午日曬起。以百日為度。研為細末。用臘月兔腦髓丸。綠豆大。欲產時。粥飲下一丸。良久便生。其藥男左女右。手中握出。曬朱砂。不得著雨。
又方。臘月兔頭煅為末。蔥白煎湯。調二錢。立生。或臘月兔血。紙袋盛掛。當風處陰乾為末。煎乳香湯調下二錢?;蛲闷ず兔珶秊槟┚普{下二錢。即下。如胎衣未下。再服。
神妙乳砂丹。用明乳香為末。以豬心血丸。桐子大。朱砂為衣。陰乾。每服二丸。嚼碎。冷酒下。良久。未生再服。 難產以蓮葉蒂七個。水煎?;?。良久。未生再服。胞漿先乾。胎不得下。急服大料四物湯。滋其血氣。并濃煎蔥湯。熏洗產戶。更用油燭涂產戶內。卻服前藥。 胎死不下。用樸硝五錢。滾湯調下?;蚱轿干⒁环0挛聪?。酒水服一丸。 橫逆不順。先用如神散。方見前產門不開。用加味芎歸湯。仍服二丸。須月初上辰日修合。鹽涂兒足底。急強摩之即產。
急應方。好墨新汲水濃磨服之。墨水裹兒出。 又方。清油同蜜等分。入滾湯少許。調服?;蛴图逡槐K服之?;蚵钒撇菪恢弧H”墙j小耳繩燒灰。酒調服。交骨不開產門不閉方論第四新附
竊謂交骨不開。產門不閉。皆由元氣素弱。胎前失于調攝。以致血氣不能運達而然也。交骨不開。陰氣虛也。用加味芎歸湯、補中益氣湯。產門不閉。氣血虛也。用十全大補湯。附治驗
地官李孟卿。娶三十五歲女為繼室。妊娠慮其難產。索加味芎歸湯四劑備用。果產門不開。止服一劑。頓然分娩。
上舍懷德之室。產門不開。兩日未生。服前藥一劑。即時而產。懷德傳服此方。用者無有不驗。
一婦人分娩最易。至四十。妊娠下血甚多。產門不開。與前湯一劑。又以無憂散觔許。煎熟。時時飲之。以助其血而產。
一產婦陰門不閉。發(fā)熱惡寒。用十全大補加五味子。數劑而寒熱退。后用補中益氣加五味子。數劑而陰戶斂。若初產腫脹?;驘{痛而不閉者。用加味逍遙散。若腫既消而不閉者。用補中益氣湯。切忌寒涼之劑。
一婦人脾胃素弱。無有肝火。產后陰門腫痛。寒熱作渴。嘔吐不食。敷大黃等藥。服驅利之劑。腫及于臀。虛癥衖起。此真氣虛也。先用六君子以固脾胃。乃以補中益氣湯。升舉而消。
一產婦失治。腫潰不已。形體消瘦。飲食少思。朝寒暮熱。自汗盜汗。半年矣。余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以健脾胃。膿水漸少。飲食漸進。用歸脾湯以解脾郁。共五十余劑。元氣復而瘡亦愈矣。
一產婦陰門不閉。小便淋瀝。腹內一物。攻動脅下?;蛎浕蛲?。用加味逍遙散。加車前子而愈。
一婦人子宮腫大。二日方入。損落一片。殊類豬肝。面黃體倦。飲入無味。內熱肺熱。自汗盜汗。用十全大補湯。二十余劑。諸癥悉愈。仍復生育。
加味芎歸湯 治交骨不開。不能生產。
川芎 當歸各一兩 自死龜板一個酥炙 婦人頭發(fā)一捏燒存性
右為散。每服五錢。水煎服。約人行五里。即生。如胎死亦下。灼過龜板亦可。附方
十全大補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補中益氣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郭稽中產難方論第五
論曰。產難者。因兒轉身。將兒枕血塊破碎。與胞中敗血壅滯。兒身不能便利。是以難產。急服勝金散。消散其血。使兒自易生。陳無擇云。多因兒未轉身。坐草太早?;蚺μ^。以致胞衣破而血水乾。產路澀而兒難下。宜先服催生如神散。以固其血。設或逆生橫產。當用前法針刺之。
勝金散
麝香末一錢 豆豉一兩
右每服一錢。用秤錘燒赤淬酒。下催生如神。散亦可用。產難子死腹中方論第六
產難子死腹中。多因驚動太早。或觸犯禁忌。其血先下。胎乾涸而然也。須視產母舌。若青黑。其胎死矣。當下之。故產室坐臥須順四時方向。并遵五行避忌則吉。附治驗
一穩(wěn)婆之女。勤苦負動。妊娠。腹中陰冷重墜??谥猩醴x。余意其胎已死。令視其舌青黑。與樸硝半兩許服之。化下穢水而安。
一婦人胎死。服樸硝下穢水。肢體倦怠。氣息奄奄。用四君子為主。佐以四物、姜、桂。調補而愈。
又方。水銀半兩。桂末一錢。作一服。溫酒調下。粥飲亦可。
又方。以利斧煅赤。置酒中。待溫飲之。其子便下。
又方。用錫粉、水銀各一錢。棗肉丸。大豆許。水吞下。立出。
又方。樸硝三錢。溫童便調下。貓犬牛畜。用之皆驗。
又方。平胃散五錢。酒水各一盞。煎至一盞。投樸硝五錢。再煎三五沸溫服。其胎即化水而出。
寶慶方云。凡欲斷臍帶。先以系物墜下。后可斷之。否則胞衣上。即沖心而死附方
四君子湯 四物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產難生死訣第七
欲產之婦脈離經。
難經云。一呼三至曰離經。此是陽加于陰一倍也。一呼一至。亦曰離經。此是陰加陽四倍也。注云。經者常也。胃脈離常絡之處。周即言之。一呼脈再至。一吸脈再至。曰脾和之脈。故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乃干一周。復從始之。經再行。今一呼脈三至。一吸脈三至。呼吸定息。脈行九寸一日一夜。脈行通計一千二百一十五丈。過于平脈之數。不在所起之經再起。故曰離經。若一呼一至。脈行寸半。一吸一至。脈行寸半。呼吸定息。脈行三寸。一日一夜。通計脈行得四百單五丈。乃謂一周。是不及平脈之數。周而復始。亦不在所起之經再起。亦曰離經也。
沉細而滑也同名。
臨產之婦。脈見沉細而滑者。乃腎臟本脈之形。然腎系胞胎。見此脈者。亦與離經之脈同名也。
夜半覺痛應分誕。來日日午定知生。
若妊婦夜半時覺腹痛。定知來日午時當分娩也。圣惠方云。夜半子時覺腹痛。來日午時必定生。產謂子午相半日觀數也。
身重體熱寒又頻。舌下之脈黑復青。反舌下冷子當死。腹中須遣子歸冥。
凡妊婦身有沉重者。胃氣絕也。又體熱寒栗頭并者。正氣衰。陰氣盛也。若舌卷下。脈青黑色者。及舌反卷上。冰冷不溫者。子母俱死之候。
面赤舌青細尋看。母活子死定應難。
凡妊婦面色赤。是榮氣流通。母活之候。舌上青色。是妊脈絡絕。胎死之候。
唇口俱青沫又出。子母俱死總高判。
若妊婦唇口俱青色者。榮衛(wèi)氣絕也。又口中吐出痰沫者。是脾胃之氣俱絕。此是子母俱死之候也。
面青舌青沫出頻。母死子活是知真。不信若能看應驗。尋之賢哲不虛陳。
凡妊婦面與舌皆青色。又吐痰沫者。是產婦榮衛(wèi)俱絕。胎氣沖上之候。此是子活母死之候。產下子母必死也。此古哲應驗之文。不虛妄陳其說也。
新產之脈緩滑吉。實大弦急死來侵。
凡婦人新產之后。其脈來緩滑者。為氣血通利調和。是生活安吉之兆也。若見牢大弦急之脈。則兇。必死之脈也。
若得沉重小者吉。忽若堅牢命不停。
若產婦診得沉重微小者。此是形虛相應。故云吉兆之脈。忽然診得堅硬牢實之脈。是脈盛形衰相反。性命不可停留。必死也。
寸口澀疾不調死。
若產后寸口脈澀疾。大小不調勻者。此是血氣衰絕之脈。故云死也。
沉細附骨不絕生。
若重手按之。乃得六脈沉細。附著于骨。不斷絕有力者。此生活之兆也。
審看此候分明記。長須念此向心經。
凡為醫(yī)者。宜隨時審取。言分明記于心胸也。
愚按、前論與脈訣刊誤所云不同。觀者審之。
宋 臨川 陳自明良甫編輯 明 古吳 薛 己立齋補注 鄞縣 曹赤電炳章圈校
產難論第一
婦人以血為主。惟氣順則血和。胎安則產順。今富貴之家。過于安逸。以致氣滯而胎不轉動?;驗榻缓稀J咕塾诎?。皆致產難。若腹或痛或止。名曰弄胎。穩(wěn)婆不悟。入手試水。致胞破漿乾。兒難轉身。亦難生矣。凡產直候痛極。兒逼產門。方可坐草。時當盛暑。倘或血運血溢。當飲清水解之。冬末春初。產室用火和暖下部。衣服尤當溫厚。方免胎寒血結。若臨月洗頭濯足。亦致產難。
愚按、丹溪先生曰。余族妹苦于難產。遇胎則驅之。予甚憫焉。蓋其形肥而勤女工。形肥則氣虛。久坐則氣不運。而兒在胞胎。因亦不能自運耳。當補其母之氣。則兒健易產。故后有孕。至五六月。遂以紫蘇飲加補氣藥。與之數十貼而產甚快。大要在隨母之稟性。若胎胞破早。血水先乾?;螂y產勞傷氣血者。煎八珍湯?;蚴笱a湯。加益母草。不時與服。以協濟之。或以黃耆數觔。芎歸四五斤許。大釜水煎。藥氣氤氳滿室。使產婦口鼻俱受其氣。臍帶以油紙捻燒斷。補接其陽氣。穩(wěn)婆須擇老練者。當先施惠。預說與知。倘有生息不順。只說是未產?;蚴请p胎。只說胎衣未下??煮@則氣散。愈難生息。附治驗
荊婦孟冬。分娩艱難。勞傷元氣。生子已死。用油紙捻燒斷臍帶。藉其氣以暖之。俄頃忽作聲。此兒后無傷食作瀉之癥??梢娗胺ㄖΣ徽_。世用刀器斷臍帶。子母致危者。竟不知其由矣。且穩(wěn)婆又喜平日常施小惠。得其用心。兼以安慰母懷。故無虞耳。一穩(wěn)婆云。我止有一女。正分娩時。適當巡街侍御行牌取我視其室分娩。女因驚嚇。未產而死。后見侍御更以威顏分付。迨視產母。胎雖順而頭偏在一邊。以致難產。因畏其威。不敢施手。由是其母子俱不能救。
紫蘇飲方見十二卷第八論 十全大補湯 八珍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楊子建十產論第二
凡生產。先知此十癥。庶免子母之命。折于無辜也。世之救生者。少有精良妙手。多致傾命。予因傷痛而備言之。一曰正產
正產者。言懷胎十月。陰陽氣足。忽然作陣疼痛。胎至谷道。漿破血下。兒即正產。二曰傷產
傷產者。言懷胎未足月。有所傷動。以致忽然臍腹疼痛?;蚍咚庍^早?;虍a母努力太早。逼兒錯路。不能正生。凡分娩須待兒身轉順。頭到產門。努力一送。兒即正生。三曰催生
催生者。言欲產時兒頭至產門。方服藥催之?;蚪浫站卯a。母困倦難生。宜服藥以助其血氣。令兒速生。四曰凍產
凍產者。言天氣寒冷。產母血氣遲滯。兒不能速生。故衣裳宜厚。產室宜暖。背心宜溫和。庶兒易生。五曰熱產
熱產者。言盛暑之月。產婦當溫涼得宜。熱甚。產母則頭疼。面赤昏暈。若產室人眾。熱氣蒸逼。亦致前患。名曰血暈。若夏月風涼陰雨。亦當謹避。六曰橫產
橫產者。言兒方轉身。產母用力逼之故也。凡產母當令安然仰臥。穩(wěn)婆先推兒身順直。頭對產門。以中指探其肩。不令臍帶覊扳。方用藥催之。繼以產母努力。兒即生。七曰倒產
倒產者。言兒未能轉身。產母努力故也。當令產母仰臥。穩(wěn)婆推入。候兒自順。若良久不生。令穩(wěn)婆手入產戶一邊。撥兒轉順。近產門。卻服催藥。并努力即下。八曰偏產
偏產者。言兒回身未順生路。產母努力逼兒。頭偏一邊。產雖露頂。非也。乃額角耳。當令產母仰臥。穩(wěn)婆輕手正其頭向產門。卻令產母努力。子即下。若兒頂后骨。偏拄谷道露額。令穩(wěn)婆以綿衣炙暖。裹手于谷道外傍。輕手推正。令產母努力。兒即生。九曰礙產
礙產者。言兒身已順。門路已正。兒頭已露。因兒轉身。臍帶絆其肩。以致不能生。令產母仰臥。穩(wěn)婆輕推兒向上。以中指按兒肩。脫臍帶仍令兒身正順。產母努力。兒即生。十曰坐產
坐產者。言兒之欲生。當從高處牢系手巾一條。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坐。令兒生下。不可坐。抵兒生路。十一曰盤腸產
趙都運恭人。每臨產則子腸先出。然后產子。其腸不收。名曰盤腸。穩(wěn)婆以醋水各半盞。默然噀產婦面背。才收不可不知。
愚按、前癥古方以萆麻子仁四十九粒。研涂產母頭頂。腸收上。即洗去。其腸若乾。以磨刀水少許溫潤之。以用磁石煎湯服之。即收上。磁石須陰陽家用有驗者。若以水噀母面背??煮@則氣散。
治盤腸產。以半夏為末。搐鼻中。腸自上。
又方大紙捻以麻油潤燈吹滅。以煙熏產婦鼻中。腸即上。
又方。腸出。盛以潔凈漆器。濃煎黃耆湯浸之。腸即上。催生方論第三
五行論命。以年月日時。支干五行相生相值。以推其貴賤。其間最切要者時也。得其時則終身富貴。失其時則一世貧賤。然則命稟于有生之初。豈可催乎。世之催生之說。蓋為產難而設也。
今開歷驗數方于后。
催生柞木飲子 治產難?;蛱€腹中腹悶。其效如神。
生柞木一尺銼 甘草大者五寸銼五段
右用水三鐘。紙封罐口。煎一鐘半。候胎順產門。徐徐溫服。即時分娩。更無諸苦。切不可早于坐草。及穩(wěn)婆下手催逼。
催生如神散 治逆產橫生。其功甚大。
百草霜 白芷不見火各為末等分
右每服三錢。至胎順產門。以童便米醋和如膏。加沸湯調下。或童便酒煎。進二服。然血得黑則止。此藥大能固血。又免血乾甚妙。
如圣散。用黃蜀葵花。焙為末。熱湯調下二錢。若漏血。胎胞乾澀難產。并進三服即產。如無花。用葵子末半兩吞調溫酒服。尤妙。若打撲胎死。紅花酒調下。
順生丹 治癥同上。
兔腦髓去皮膜研如膏 明乳香一兩細研 母丁香末一兩 麝香一錢研細
右以兔腦髓丸。雞頭大。陰乾。每服一丸。溫水下。男左女右。手握出。兔腦臘月者尤佳。
又方。通明乳香一塊。如棗子大。為末。腰痛時。用冷水醋少許調服。扶立。令兩手拿石燕二個。念醫(yī)靈藥圣三遍。行數步。坐草便生。更無痛楚。神效。
愚按、前法觀之。似迂遠。用者云甚驗。
治產不順。
蛇蛻一條全者 蠶蛻紙一張無則一方
右入新瓦瓶內。鹽泥固濟。存性為末。煎榆白皮湯下一錢。三服。覺痛便生。
又方。用伏龍肝研末。每服一錢。酒調下。兒頭戴土而下。
又方。吞槐子十四粒即下。
又方。當歸為末。酒調一錢服。良久再服。
一方。用魚膠一尺許。新瓦上煅灰。陳醋調服立下。
又方。大朱砂于端午日曬起。以百日為度。研為細末。用臘月兔腦髓丸。綠豆大。欲產時。粥飲下一丸。良久便生。其藥男左女右。手中握出。曬朱砂。不得著雨。
又方。臘月兔頭煅為末。蔥白煎湯。調二錢。立生。或臘月兔血。紙袋盛掛。當風處陰乾為末。煎乳香湯調下二錢?;蛲闷ず兔珶秊槟┚普{下二錢。即下。如胎衣未下。再服。
神妙乳砂丹。用明乳香為末。以豬心血丸。桐子大。朱砂為衣。陰乾。每服二丸。嚼碎。冷酒下。良久。未生再服。 難產以蓮葉蒂七個。水煎?;?。良久。未生再服。胞漿先乾。胎不得下。急服大料四物湯。滋其血氣。并濃煎蔥湯。熏洗產戶。更用油燭涂產戶內。卻服前藥。 胎死不下。用樸硝五錢。滾湯調下?;蚱轿干⒁环0挛聪?。酒水服一丸。 橫逆不順。先用如神散。方見前產門不開。用加味芎歸湯。仍服二丸。須月初上辰日修合。鹽涂兒足底。急強摩之即產。
急應方。好墨新汲水濃磨服之。墨水裹兒出。 又方。清油同蜜等分。入滾湯少許。調服?;蛴图逡槐K服之?;蚵钒撇菪恢弧H”墙j小耳繩燒灰。酒調服。交骨不開產門不閉方論第四新附
竊謂交骨不開。產門不閉。皆由元氣素弱。胎前失于調攝。以致血氣不能運達而然也。交骨不開。陰氣虛也。用加味芎歸湯、補中益氣湯。產門不閉。氣血虛也。用十全大補湯。附治驗
地官李孟卿。娶三十五歲女為繼室。妊娠慮其難產。索加味芎歸湯四劑備用。果產門不開。止服一劑。頓然分娩。
上舍懷德之室。產門不開。兩日未生。服前藥一劑。即時而產。懷德傳服此方。用者無有不驗。
一婦人分娩最易。至四十。妊娠下血甚多。產門不開。與前湯一劑。又以無憂散觔許。煎熟。時時飲之。以助其血而產。
一產婦陰門不閉。發(fā)熱惡寒。用十全大補加五味子。數劑而寒熱退。后用補中益氣加五味子。數劑而陰戶斂。若初產腫脹?;驘{痛而不閉者。用加味逍遙散。若腫既消而不閉者。用補中益氣湯。切忌寒涼之劑。
一婦人脾胃素弱。無有肝火。產后陰門腫痛。寒熱作渴。嘔吐不食。敷大黃等藥。服驅利之劑。腫及于臀。虛癥衖起。此真氣虛也。先用六君子以固脾胃。乃以補中益氣湯。升舉而消。
一產婦失治。腫潰不已。形體消瘦。飲食少思。朝寒暮熱。自汗盜汗。半年矣。余用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以健脾胃。膿水漸少。飲食漸進。用歸脾湯以解脾郁。共五十余劑。元氣復而瘡亦愈矣。
一產婦陰門不閉。小便淋瀝。腹內一物。攻動脅下?;蛎浕蛲?。用加味逍遙散。加車前子而愈。
一婦人子宮腫大。二日方入。損落一片。殊類豬肝。面黃體倦。飲入無味。內熱肺熱。自汗盜汗。用十全大補湯。二十余劑。諸癥悉愈。仍復生育。
加味芎歸湯 治交骨不開。不能生產。
川芎 當歸各一兩 自死龜板一個酥炙 婦人頭發(fā)一捏燒存性
右為散。每服五錢。水煎服。約人行五里。即生。如胎死亦下。灼過龜板亦可。附方
十全大補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補中益氣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郭稽中產難方論第五
論曰。產難者。因兒轉身。將兒枕血塊破碎。與胞中敗血壅滯。兒身不能便利。是以難產。急服勝金散。消散其血。使兒自易生。陳無擇云。多因兒未轉身。坐草太早?;蚺μ^。以致胞衣破而血水乾。產路澀而兒難下。宜先服催生如神散。以固其血。設或逆生橫產。當用前法針刺之。
勝金散
麝香末一錢 豆豉一兩
右每服一錢。用秤錘燒赤淬酒。下催生如神。散亦可用。產難子死腹中方論第六
產難子死腹中。多因驚動太早。或觸犯禁忌。其血先下。胎乾涸而然也。須視產母舌。若青黑。其胎死矣。當下之。故產室坐臥須順四時方向。并遵五行避忌則吉。附治驗
一穩(wěn)婆之女。勤苦負動。妊娠。腹中陰冷重墜??谥猩醴x。余意其胎已死。令視其舌青黑。與樸硝半兩許服之。化下穢水而安。
一婦人胎死。服樸硝下穢水。肢體倦怠。氣息奄奄。用四君子為主。佐以四物、姜、桂。調補而愈。
又方。水銀半兩。桂末一錢。作一服。溫酒調下。粥飲亦可。
又方。以利斧煅赤。置酒中。待溫飲之。其子便下。
又方。用錫粉、水銀各一錢。棗肉丸。大豆許。水吞下。立出。
又方。樸硝三錢。溫童便調下。貓犬牛畜。用之皆驗。
又方。平胃散五錢。酒水各一盞。煎至一盞。投樸硝五錢。再煎三五沸溫服。其胎即化水而出。
寶慶方云。凡欲斷臍帶。先以系物墜下。后可斷之。否則胞衣上。即沖心而死附方
四君子湯 四物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產難生死訣第七
欲產之婦脈離經。
難經云。一呼三至曰離經。此是陽加于陰一倍也。一呼一至。亦曰離經。此是陰加陽四倍也。注云。經者常也。胃脈離常絡之處。周即言之。一呼脈再至。一吸脈再至。曰脾和之脈。故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一日一夜。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乃干一周。復從始之。經再行。今一呼脈三至。一吸脈三至。呼吸定息。脈行九寸一日一夜。脈行通計一千二百一十五丈。過于平脈之數。不在所起之經再起。故曰離經。若一呼一至。脈行寸半。一吸一至。脈行寸半。呼吸定息。脈行三寸。一日一夜。通計脈行得四百單五丈。乃謂一周。是不及平脈之數。周而復始。亦不在所起之經再起。亦曰離經也。
沉細而滑也同名。
臨產之婦。脈見沉細而滑者。乃腎臟本脈之形。然腎系胞胎。見此脈者。亦與離經之脈同名也。
夜半覺痛應分誕。來日日午定知生。
若妊婦夜半時覺腹痛。定知來日午時當分娩也。圣惠方云。夜半子時覺腹痛。來日午時必定生。產謂子午相半日觀數也。
身重體熱寒又頻。舌下之脈黑復青。反舌下冷子當死。腹中須遣子歸冥。
凡妊婦身有沉重者。胃氣絕也。又體熱寒栗頭并者。正氣衰。陰氣盛也。若舌卷下。脈青黑色者。及舌反卷上。冰冷不溫者。子母俱死之候。
面赤舌青細尋看。母活子死定應難。
凡妊婦面色赤。是榮氣流通。母活之候。舌上青色。是妊脈絡絕。胎死之候。
唇口俱青沫又出。子母俱死總高判。
若妊婦唇口俱青色者。榮衛(wèi)氣絕也。又口中吐出痰沫者。是脾胃之氣俱絕。此是子母俱死之候也。
面青舌青沫出頻。母死子活是知真。不信若能看應驗。尋之賢哲不虛陳。
凡妊婦面與舌皆青色。又吐痰沫者。是產婦榮衛(wèi)俱絕。胎氣沖上之候。此是子活母死之候。產下子母必死也。此古哲應驗之文。不虛妄陳其說也。
新產之脈緩滑吉。實大弦急死來侵。
凡婦人新產之后。其脈來緩滑者。為氣血通利調和。是生活安吉之兆也。若見牢大弦急之脈。則兇。必死之脈也。
若得沉重小者吉。忽若堅牢命不停。
若產婦診得沉重微小者。此是形虛相應。故云吉兆之脈。忽然診得堅硬牢實之脈。是脈盛形衰相反。性命不可停留。必死也。
寸口澀疾不調死。
若產后寸口脈澀疾。大小不調勻者。此是血氣衰絕之脈。故云死也。
沉細附骨不絕生。
若重手按之。乃得六脈沉細。附著于骨。不斷絕有力者。此生活之兆也。
審看此候分明記。長須念此向心經。
凡為醫(yī)者。宜隨時審取。言分明記于心胸也。
愚按、前論與脈訣刊誤所云不同。觀者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