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病。
中醫(yī)稱脾主太陰經(jīng)。
脾為后天之本。傳統(tǒng)醫(yī)學講生理,歷來重視脾的作用,《內(nèi)經(jīng)?素問?經(jīng)脈別論》說:“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迸R床中可見,人到成年后,切除脾臟,生命也可維持,脾臟似乎沒有多大重要性,脾臟的特殊性就在于此。
脾、肺、腎主三焦水道運化。脾主中焦運化,康健時,為腸胃行其津液,化水谷之精微,或成血入肝脈,或化氣輸于肺,或化水歸于腎,以供周身之營養(yǎng)。脾臟又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在血液流通過程中,吞噬異常的紅細胞,進行修整,以成紅細胞生命之源;貯存部分血小板,參與血液中的血小板平衡的調(diào)整;分泌使中性粒細胞的壽命延長的促吞噬素,對于血的精化和再生起重要作用。脾臟病變對機體的危害最大,也是機體多數(shù)病變的原發(fā)基因。脾臟病變時不僅自身功能減弱,而且大量損耗機體能源,污染血液。因此,古書常講:“脾傷則四肢俱傷?!薄捌馓摚闹挥?,五臟不安,實則腹脹,經(jīng)溲不利?!薄爸T病之腫,皆源于脾。”脾康健時,為后天之本,是生化水谷精微之源泉;病弱時,是損耗能源之大害??芍^機體內(nèi)“安泰之忠良,亂世之奸雄”。故脾健當用,脾弱當養(yǎng),脾病當除。脾臟摘除后,胃腸可代行一部分功能。雖多有不利,但不至于危及生命。
臨床中分析病因時,每遇濕寒癥,應首先重視脾之癥狀。病例中可見,肝硬化、脾肝大、胃炎脾寒、全身消瘦、風濕性心臟病、臟器水腫等,其原發(fā)基因多數(shù)是脾寒濕、病弱造成的?!秲?nèi)經(jīng)?太陰陽明論篇》講:“四肢皆稟氣于胃,而不得至經(jīng),必困于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逼⒉〕醢l(fā),不易查處,也不易引起重視,因此易使病勢蔓延,引發(fā)其它病癥。脾濕寒,病初發(fā)較易治。筆者于96年冬季,曾用“熟地、何首烏、當歸、山茱萸、香附、沒藥、姜片、大棗”配方藥,較容易地治好了十幾例脾病初發(fā)者。病者性憂郁,病前曾生悶氣,吃瓜果、冷食。病后全身串痛,有時麻木脹滿,經(jīng)儀器查體,沒發(fā)現(xiàn)體病變。經(jīng)脈診斷為脾寒,寒氣初起,流動于全身,投以熱藥,助陽祛寒,效果甚好。
脾性屬己土,己土為田園之土,中正蓄藏,有生化萬物之功能。需火濕生土,水濕潤土,但不可火炎無水,無水土則焦躁,失去生養(yǎng)之功。又不可水泛無火,水泛無火,土濕物病。水火既濟,陽光普照,雨露滋潤,萬物則茁壯成長。土薄又怕盛木克,貧瘠堿洼的土地上,難以生物,必成不毛之地。弱土又怕陰、陽金重泄,土中掏金,土將受折磨,耗盡生機,成病弱之軀。用陰、陽五行規(guī)律分析脾病,應熟記此理。
一般身寒脈細沉之人,多有脾寒之基因。若早防治,則免其大害。如任其風濕邪侵,當筑成重病之根。身熱脾躁的人,多不思飲食,脾染病毒,免疫不足,成機體之大害。肝木過盛恣狂,欺脾最重。肝統(tǒng)氣上行,脾弱耗氣,缺養(yǎng),也造成脾之病變。脾弱,水谷精微物質(zhì)被肺氣宣蒸怠盡,也病變之源。
根據(jù)四柱分析,脾病變規(guī)律及應采取的防治方法如下:
1、四柱水寒,土弱,脾濕寒多病,一般在行運、流年水寒時患病。
例:坤造:辛卯、庚子、乙巳、甲申。
坤造:癸未、壬戌、丙子、辛卯。
乾造:壬寅、壬子、己亥、丁卯。
乾造:辛丑、己亥、壬子、癸卯。
以上病例,均患風濕性綜合病癥。
⑴病狀:脈細數(shù)無力,胸肋脊背串痛,消瘦,四肢無力,大便稀,面露紫青色,胃滿氣脹,肝膽微微作痛。
⑵病因:性憂郁,多愁善感。脾胃虛寒,多生寒濕之氣,寒濕之氣串行于三焦之中,故周身疼痛。脾肌缺血,輕時風寒侵體,重時積寒成瘀,染綜合性風濕病。
?、且滓l(fā)病:風濕性疾病,貧血,心臟病,血質(zhì)病變,肝硬化等。
⑷治療原則:生火固土。
⑸治法:祛寒助陽,養(yǎng)血益脾。
?、手嗅t(yī)用藥:熟地、當歸、何首烏、附子、肉桂、香附、沒藥、麻黃、蒼術等。
?、孙嬍常阂烁饰都盁嵝允澄?,忌辛、酸味及寒性食物。
?、躺盍曅裕阂似叫撵o氣、寬以待人,忌多愁善感,悲怒生氣。
?、妥∷尬恢茫焊稍锒嘁婈柟鉃橐耍俗≌哪戏?,風水場的天醫(yī)宮。忌風寒潮濕地,忌住宅基的北、西北方,忌風水場的六煞、延年、絕命之宮。
⑽室內(nèi)布局:紅、黃色為宜,室內(nèi)宜見火旺標志。忌黑白、暗色,忌見水泛標志。
?、仙罘轿唬阂四?、東南,忌北、西北方。
2、四柱土薄受盛木之克,脾弱難施運化之功。一般在行運、流年木盛時患病。
例:乾造:癸卯、甲寅、己卯、甲子。
乾造:甲寅、乙亥、戊戌、甲寅。
乾造:壬辰、壬寅、辛卯、丁酉。
坤造:癸未、甲寅、辛酉、丁酉。
⑴病狀:脾腫大,胸肋串痛,消瘦無力,左脈浮弦,右脈弱,心中煩躁。
?、撇∫颍浩⑷?,胃酸過多,傷脾。肝氣過盛欺脾。經(jīng)常遭受意外打擊,生活在憤怒之中,怒則肝木乘脾,脾傷則運化津液不利,臟、器肢體缺養(yǎng),易患綜合病變。
?、且滓l(fā)?。何笣儭⑹车腊?、子宮瘤等。
?、戎委熢瓌t:泄木生火,固土生金。
?、芍畏ǎ吼B(yǎng)血補心,養(yǎng)胃益脾,活血理氣。
?、手嗅t(yī)用藥:熟地、紅花、當歸、六曲、砂仁、雞內(nèi)金、木香、烏藥、橘皮、姜黃、干黍等。
⑺飲食:忌咸、酸寒性食物,宜甘味及熱溫性食物。
?、躺盍曅裕杭晌拘锞?,飲食無節(jié),玩世不恭,驚嚇創(chuàng)傷。宜心情寧靜、食勻精細,寬心度世,寬和待人。
⑼住宿選擇:忌寒潮濕之地,忌宅基的東、東北地,忌風水場的生氣、六煞之宮。宜朝陽干燥之地,宜宅基的南方、中土,宜風水場的天醫(yī)之宮。
?、问覂?nèi)布局:忌綠、黑色,忌見木盛標志。宜紅、黃色,宜見火炎、土厚標志。
⑾生活方位:忌東、東北,宜南、西南、當?shù)亍?br />
3、四柱火炎土焦,脾易染病毒、菌,脾病失去運化能力,損耗體內(nèi)精養(yǎng)物質(zhì)。一般在行運、流年火旺年患病。
例:乾造:丁未、丙午、丙辰、癸巳。
坤造:戊子、甲寅、丙午、甲午。
乾造:戊戌、丁巳、己未、丙寅。
坤造:戊戌、戊午、己巳、丙寅。
?、挪睿好}浮,沉按無力,身熱,不思飲食,消瘦,四肢無力。焦躁不安,腎、肺功能皆弱,大便躁結,小便赤黃。
?、撇∫颍浩⑽冈杲Y,缺少營養(yǎng);脾生燥氣,薰蒸三焦,氣、血經(jīng)絡通道多積瘀;腎失滋潤之功,脾見熱邪侵體,免疫功能不足。肝陽上亢,乘熱欺脾。
?、且滓l(fā)?。貉翰?、紅斑狼瘡、腎肺虛弱。
?、戎委熢瓌t:生水濕木,強金生水。
?、芍畏ǎ鹤剃幯a腎,利水滲濕,清熱涼血,清毒化瘀。
?、手嗅t(yī)用藥:天門冬、麥門冬、何首烏、遠志、茯神、大生地、杭白芍、黨參、女貞子、生龍骨、生牡蠣。
⑺飲食:宜苦、咸、辛味及寒性食物,忌甘味及熱性食物。
?、躺盍曅裕杭蓜×一顒?,干食曝曬,飲食無節(jié),思慮過甚。宜輕度活動,爽涼多飲,五味均食,平心靜氣。
?、妥∷尬恢茫宏帥鰹橐耍凑轿坏谋?、西北地,風水場的延年宮。忌火地,五鬼宮。
?、问疑岵季郑喊瞪⒕G色,陰涼為宜。忌見火炎標志。
⑾生活方位:宜北、西北方,忌南方。
二、胃病。
中醫(yī)稱胃主陽明經(jīng)。
胃為水谷之海,容納來自食道的食物,并且對食物進行化學性消化和胃壁肌肉的機械性消化。胃具有分泌功能,胃分泌的激素,對消化、吸收及酸堿平衡度起重要作用。
脾胃同命,多患同類疾病。脾主太陰濕土,得陽而運;胃屬陽明躁土,得陰則安。胃過寒濕,消化功能減退,水谷粗而不化,隨大便流出,胃積寒成郁,對周身灌輸寒氣。胃過熱,胃內(nèi)躁結,運化不利,熱氣薰蒸胃腸,積熱成瘀,飲食不下,水谷難進。胃弱,酸堿度過盛,胃膜受傷,失去消化功能。胃的常見疾病有:胃潰瘍、胃炎、胃寒、胃出血、胃穿孔、癌變等。
根據(jù)四柱分析,胃病的規(guī)律及應采取的防治辦法如下:
1、四柱木盛無火,土弱逢克、泄,易患胃病。一般在木旺年患病。
2、金重泄土,木盛克土,易患胃病。一般在金強或木盛年患病。
(此篇選自李洪陵新著《命理病因論》)
中醫(yī)稱脾主太陰經(jīng)。
脾為后天之本。傳統(tǒng)醫(yī)學講生理,歷來重視脾的作用,《內(nèi)經(jīng)?素問?經(jīng)脈別論》說:“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合于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迸R床中可見,人到成年后,切除脾臟,生命也可維持,脾臟似乎沒有多大重要性,脾臟的特殊性就在于此。
脾、肺、腎主三焦水道運化。脾主中焦運化,康健時,為腸胃行其津液,化水谷之精微,或成血入肝脈,或化氣輸于肺,或化水歸于腎,以供周身之營養(yǎng)。脾臟又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在血液流通過程中,吞噬異常的紅細胞,進行修整,以成紅細胞生命之源;貯存部分血小板,參與血液中的血小板平衡的調(diào)整;分泌使中性粒細胞的壽命延長的促吞噬素,對于血的精化和再生起重要作用。脾臟病變對機體的危害最大,也是機體多數(shù)病變的原發(fā)基因。脾臟病變時不僅自身功能減弱,而且大量損耗機體能源,污染血液。因此,古書常講:“脾傷則四肢俱傷?!薄捌馓摚闹挥?,五臟不安,實則腹脹,經(jīng)溲不利?!薄爸T病之腫,皆源于脾。”脾康健時,為后天之本,是生化水谷精微之源泉;病弱時,是損耗能源之大害??芍^機體內(nèi)“安泰之忠良,亂世之奸雄”。故脾健當用,脾弱當養(yǎng),脾病當除。脾臟摘除后,胃腸可代行一部分功能。雖多有不利,但不至于危及生命。
臨床中分析病因時,每遇濕寒癥,應首先重視脾之癥狀。病例中可見,肝硬化、脾肝大、胃炎脾寒、全身消瘦、風濕性心臟病、臟器水腫等,其原發(fā)基因多數(shù)是脾寒濕、病弱造成的?!秲?nèi)經(jīng)?太陰陽明論篇》講:“四肢皆稟氣于胃,而不得至經(jīng),必困于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逼⒉〕醢l(fā),不易查處,也不易引起重視,因此易使病勢蔓延,引發(fā)其它病癥。脾濕寒,病初發(fā)較易治。筆者于96年冬季,曾用“熟地、何首烏、當歸、山茱萸、香附、沒藥、姜片、大棗”配方藥,較容易地治好了十幾例脾病初發(fā)者。病者性憂郁,病前曾生悶氣,吃瓜果、冷食。病后全身串痛,有時麻木脹滿,經(jīng)儀器查體,沒發(fā)現(xiàn)體病變。經(jīng)脈診斷為脾寒,寒氣初起,流動于全身,投以熱藥,助陽祛寒,效果甚好。
脾性屬己土,己土為田園之土,中正蓄藏,有生化萬物之功能。需火濕生土,水濕潤土,但不可火炎無水,無水土則焦躁,失去生養(yǎng)之功。又不可水泛無火,水泛無火,土濕物病。水火既濟,陽光普照,雨露滋潤,萬物則茁壯成長。土薄又怕盛木克,貧瘠堿洼的土地上,難以生物,必成不毛之地。弱土又怕陰、陽金重泄,土中掏金,土將受折磨,耗盡生機,成病弱之軀。用陰、陽五行規(guī)律分析脾病,應熟記此理。
一般身寒脈細沉之人,多有脾寒之基因。若早防治,則免其大害。如任其風濕邪侵,當筑成重病之根。身熱脾躁的人,多不思飲食,脾染病毒,免疫不足,成機體之大害。肝木過盛恣狂,欺脾最重。肝統(tǒng)氣上行,脾弱耗氣,缺養(yǎng),也造成脾之病變。脾弱,水谷精微物質(zhì)被肺氣宣蒸怠盡,也病變之源。
根據(jù)四柱分析,脾病變規(guī)律及應采取的防治方法如下:
1、四柱水寒,土弱,脾濕寒多病,一般在行運、流年水寒時患病。
例:坤造:辛卯、庚子、乙巳、甲申。
坤造:癸未、壬戌、丙子、辛卯。
乾造:壬寅、壬子、己亥、丁卯。
乾造:辛丑、己亥、壬子、癸卯。
以上病例,均患風濕性綜合病癥。
⑴病狀:脈細數(shù)無力,胸肋脊背串痛,消瘦,四肢無力,大便稀,面露紫青色,胃滿氣脹,肝膽微微作痛。
⑵病因:性憂郁,多愁善感。脾胃虛寒,多生寒濕之氣,寒濕之氣串行于三焦之中,故周身疼痛。脾肌缺血,輕時風寒侵體,重時積寒成瘀,染綜合性風濕病。
?、且滓l(fā)病:風濕性疾病,貧血,心臟病,血質(zhì)病變,肝硬化等。
⑷治療原則:生火固土。
⑸治法:祛寒助陽,養(yǎng)血益脾。
?、手嗅t(yī)用藥:熟地、當歸、何首烏、附子、肉桂、香附、沒藥、麻黃、蒼術等。
?、孙嬍常阂烁饰都盁嵝允澄?,忌辛、酸味及寒性食物。
?、躺盍曅裕阂似叫撵o氣、寬以待人,忌多愁善感,悲怒生氣。
?、妥∷尬恢茫焊稍锒嘁婈柟鉃橐耍俗≌哪戏?,風水場的天醫(yī)宮。忌風寒潮濕地,忌住宅基的北、西北方,忌風水場的六煞、延年、絕命之宮。
⑽室內(nèi)布局:紅、黃色為宜,室內(nèi)宜見火旺標志。忌黑白、暗色,忌見水泛標志。
?、仙罘轿唬阂四?、東南,忌北、西北方。
2、四柱土薄受盛木之克,脾弱難施運化之功。一般在行運、流年木盛時患病。
例:乾造:癸卯、甲寅、己卯、甲子。
乾造:甲寅、乙亥、戊戌、甲寅。
乾造:壬辰、壬寅、辛卯、丁酉。
坤造:癸未、甲寅、辛酉、丁酉。
⑴病狀:脾腫大,胸肋串痛,消瘦無力,左脈浮弦,右脈弱,心中煩躁。
?、撇∫颍浩⑷?,胃酸過多,傷脾。肝氣過盛欺脾。經(jīng)常遭受意外打擊,生活在憤怒之中,怒則肝木乘脾,脾傷則運化津液不利,臟、器肢體缺養(yǎng),易患綜合病變。
?、且滓l(fā)?。何笣儭⑹车腊?、子宮瘤等。
?、戎委熢瓌t:泄木生火,固土生金。
?、芍畏ǎ吼B(yǎng)血補心,養(yǎng)胃益脾,活血理氣。
?、手嗅t(yī)用藥:熟地、紅花、當歸、六曲、砂仁、雞內(nèi)金、木香、烏藥、橘皮、姜黃、干黍等。
⑺飲食:忌咸、酸寒性食物,宜甘味及熱溫性食物。
?、躺盍曅裕杭晌拘锞?,飲食無節(jié),玩世不恭,驚嚇創(chuàng)傷。宜心情寧靜、食勻精細,寬心度世,寬和待人。
⑼住宿選擇:忌寒潮濕之地,忌宅基的東、東北地,忌風水場的生氣、六煞之宮。宜朝陽干燥之地,宜宅基的南方、中土,宜風水場的天醫(yī)之宮。
?、问覂?nèi)布局:忌綠、黑色,忌見木盛標志。宜紅、黃色,宜見火炎、土厚標志。
⑾生活方位:忌東、東北,宜南、西南、當?shù)亍?br />
3、四柱火炎土焦,脾易染病毒、菌,脾病失去運化能力,損耗體內(nèi)精養(yǎng)物質(zhì)。一般在行運、流年火旺年患病。
例:乾造:丁未、丙午、丙辰、癸巳。
坤造:戊子、甲寅、丙午、甲午。
乾造:戊戌、丁巳、己未、丙寅。
坤造:戊戌、戊午、己巳、丙寅。
?、挪睿好}浮,沉按無力,身熱,不思飲食,消瘦,四肢無力。焦躁不安,腎、肺功能皆弱,大便躁結,小便赤黃。
?、撇∫颍浩⑽冈杲Y,缺少營養(yǎng);脾生燥氣,薰蒸三焦,氣、血經(jīng)絡通道多積瘀;腎失滋潤之功,脾見熱邪侵體,免疫功能不足。肝陽上亢,乘熱欺脾。
?、且滓l(fā)?。貉翰?、紅斑狼瘡、腎肺虛弱。
?、戎委熢瓌t:生水濕木,強金生水。
?、芍畏ǎ鹤剃幯a腎,利水滲濕,清熱涼血,清毒化瘀。
?、手嗅t(yī)用藥:天門冬、麥門冬、何首烏、遠志、茯神、大生地、杭白芍、黨參、女貞子、生龍骨、生牡蠣。
⑺飲食:宜苦、咸、辛味及寒性食物,忌甘味及熱性食物。
?、躺盍曅裕杭蓜×一顒?,干食曝曬,飲食無節(jié),思慮過甚。宜輕度活動,爽涼多飲,五味均食,平心靜氣。
?、妥∷尬恢茫宏帥鰹橐耍凑轿坏谋?、西北地,風水場的延年宮。忌火地,五鬼宮。
?、问疑岵季郑喊瞪⒕G色,陰涼為宜。忌見火炎標志。
⑾生活方位:宜北、西北方,忌南方。
二、胃病。
中醫(yī)稱胃主陽明經(jīng)。
胃為水谷之海,容納來自食道的食物,并且對食物進行化學性消化和胃壁肌肉的機械性消化。胃具有分泌功能,胃分泌的激素,對消化、吸收及酸堿平衡度起重要作用。
脾胃同命,多患同類疾病。脾主太陰濕土,得陽而運;胃屬陽明躁土,得陰則安。胃過寒濕,消化功能減退,水谷粗而不化,隨大便流出,胃積寒成郁,對周身灌輸寒氣。胃過熱,胃內(nèi)躁結,運化不利,熱氣薰蒸胃腸,積熱成瘀,飲食不下,水谷難進。胃弱,酸堿度過盛,胃膜受傷,失去消化功能。胃的常見疾病有:胃潰瘍、胃炎、胃寒、胃出血、胃穿孔、癌變等。
根據(jù)四柱分析,胃病的規(guī)律及應采取的防治辦法如下:
1、四柱木盛無火,土弱逢克、泄,易患胃病。一般在木旺年患病。
2、金重泄土,木盛克土,易患胃病。一般在金強或木盛年患病。
(此篇選自李洪陵新著《命理病因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