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獨生子女政策在中國的推行,目前大多數(shù)城市家庭都是“四二一”結(jié)構(gòu)的家庭模式,即四個老人、一對父母、一個小孩子。作為全家人的中心,孩子自然集萬千寵愛于一身,成為命運的嬌兒。隔代親是一種特殊的感情,這種感情如果沒有當祖輩的經(jīng)歷是永遠也體會不到的。面對孫輩,很多祖輩都無法學會說“不”,更沒有辦法在孫輩承歡膝下,提出無理要求時學會拒絕。他們知道自己溺愛孩子不對,但是,面對可愛的孫子孫女,往往“俯首甘為孺子?!保母是樵傅貫椤靶⊥踝印?、“小公主”們做牛做馬,有求必應,成為可憐又可悲的“點頭蟲”。
心理學家指出,祖輩溺愛孩子的原因,和他們內(nèi)在的心里需求大有關系。人老了,心理上也會趨向于小孩,即所謂的“老小孩兒,小小孩兒”,老人家希望得到子女們的安撫和理解。但是同時,成人的理智也讓他們明白這是不可能。因為無法坦然地面對自己“內(nèi)在小孩”的需要,于是將它投射到真正的小孩——孫輩身上,從而進行無限度的溺愛。于是,像咪多爺爺這樣的祖輩就出現(xiàn)了,他們一切以孩子的快樂為標準,從不指責孩子的過錯,因為這其實也是他們內(nèi)心中渴望的得到的慰藉。
我們經(jīng)常呼吁加強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但是是否也想過給祖輩們開辦一場關于“溺愛導致犯罪”的座談會呢?什么樣的教育,就有什么樣的人才。溺愛出來的“小王子”、“小公主”即使是沒有走上犯罪道路,長大后也會成為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人。這樣以自我中心的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容易缺失朋友,也無法適應激烈競爭的現(xiàn)代社會,最終成為失敗者。
隔代教育,解除了年輕父母的后顧之憂;隔代教育,滿足了祖輩含飴弄孫的需求;隔代教育,打造三代同堂的其樂融融;對待孫輩的無法拒絕,是隔代家長溺愛孩子的溫床。祖輩的無條件疼愛,寵壞了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那么,怎樣將祖輩的溺愛降低到最低程度呢?這就需要年輕的父母與祖輩們進行實之有效并有理有據(jù)的溝通。只要兩代家長很好的進行交流,將長者的智慧和耐心與年輕人的新銳與果斷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作到最佳的育兒配搭,中國新一代的“小王子”、“小公主”就有希望走出自私,走出狹隘,邁開流星大步,朝著成功的方向一路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