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回 擴規(guī)模長安筑城 縱酒色孝惠短柞

西漢野史 作者:(民國)黃士衡


  說話惠帝自移居未央宮,與呂后離隔,雖然不時可以往來,但終不如同在一宮之便。原來長樂、未央二宮,一在城東,一在城西,中間隔了數(shù)條市巷,不能打通一處,惟有建筑復(fù)道,跨空而過,將兩宮聯(lián)絡(luò)一氣,便可隨時來往?;莸巯氲么瞬?,遂下詔有司,說是自己思慕太后,日日要往長樂宮朝見,但車駕在街道上往來,必須先行清道,禁止行人,于人民交通,甚屬不便,可即建一復(fù)道,以省出入之煩。有司奉命,擇定武庫之南,正在興工建筑。事為叔孫通所聞,因與他職掌有關(guān),遂入見惠帝,來說此事。

  叔孫通本為太子太傅,前曾力諫廢立之事,甚為惠帝所敬重,及惠帝即位,因見園陵寢廟禮制,群臣中并無一人熟悉,因叔孫通遷為奉常,使定宗廟園陵各種制度禮節(jié)。此次叔孫通聞得建筑復(fù)道,便乘著奏事之際,請惠帝屏退左右,近前說道:“陛下何以自出主意,建此復(fù)道?高帝陵寢衣冠,每月出游高廟,皆由此道經(jīng)過,如今復(fù)道橫架其上,豈有子孫反在宗廟道路上面往來行走之理?”惠帝聞言,不覺大懼,原來漢制天子之墓曰“陵”,就陵上起屋曰“園”,園中建有正寢便殿等,以像生時所居宮殿,并將生平所服衣冠與御用器物,收藏其中。

  如今高祖葬?長陵,陵在渭水之北,高廟卻在長安城中,照例每月由高祖陵寢取出衣冠,備齊法駕,來游高廟一次,偏是惠帝所筑復(fù)道,正跨高祖衣冠出游道路之上,故叔孫通以為不可。

  惠帝既被叔孫通提醒,心中悔懼,便欲立命有司罷工。叔孫通又說道:“人主行事,不可有過,致使人民看輕。如今既已興工,百姓皆知,若便廢止,明示舉事之過,不如就渭北地方,再建高廟一所,名為原廟,使高帝衣冠,每月到彼游行,不由此處經(jīng)過,便可免此過失,而且多立宗廟,亦是大孝之本?!被莸垡姥浴S谑窍略t有司,建立原廟,武庫復(fù)道,仍舊建筑。

  待得完工,惠帝便由復(fù)道直到長樂宮,往來甚便。呂后亦知惠帝用意,無法阻止,只得暗地留心防備,惠帝未曾遇見,也就罷了。光陰迅速,又過一年。此時已是惠帝五年秋九月,長安都城,方始建筑成功。先是高祖定都長安,本已筑有都城,但是形制甚屬狹小,至惠帝元年春正月,始命興工改作,遣犯罪徒隸二萬人,建筑數(shù)年,中間又兩次發(fā)遣長安六百里內(nèi)居民男女十四萬數(shù)千人,幫同作工數(shù)十日,至是告竣。呂后因人民幫同筑城有功,下詔每家賜爵一級。說起長安都城,甚是高壯廣大,城墻高三丈五尺,下闊一丈五尺,上闊九尺,雉堞高三版。城之一面,各有三門,共計十二門。其南面為南斗形,北面為北斗形,時人因呼之為斗城。城下有池環(huán)繞,池廣三丈,全城周圍六十五里,每門皆大道三條,謂之三涂。橫直相連,三三如九,故又謂之九逵,正與十二城門相對。道路平正通達,并用鐵椎筑得堅實,左右栽種樹木兩行,中間并列車軌十二,兩旁為行人往來之徑。又有三宮、九府、八街、九陌、九市,每四里為一市,市皆有樓,此外王侯邸第百余處,民居閭里一百六十,并皆屋宇整齊,門巷平直,真是皇都之地,首善之區(qū),說不盡繁華富麗。東漢班固有《西都賦》,敘述長安之盛。其略道:建金城之萬雉,呀周池而成淵。披三條之廣路,立十二之通門。內(nèi)則街衢洞達,閭閻且千,九市開場,貨別隧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闐城溢郭,旁流百廛。紅塵四合,煙云相連。

  又張衡《西京賦》道:

  徒觀其城郭之制,則旁開三門。叁涂夷庭,方軌十二街衢相經(jīng)。廛里端直,甍宇齊平。北闕甲第,當?shù)乐眴ⅰ3糖芍鹿?,期不阤陊,木衣綈錦,土被朱紫。武庫禁兵,設(shè)在蘭錆。匪石匪董,疇能宅此。爾乃廓開九市,通阛帶阓。旅亭五重,俯察百隧。周制大胥,今也惟尉。環(huán)貨方至,鳥集鱗萃。鬻者兼贏,求者不匱。

  是年八月相國曹參病死,呂后謚為懿侯,命其子曹窋襲爵平陽侯。呂后記起高祖之言,欲用王陵、陳平二人為相,遂命廢去相國,設(shè)左右二丞相?;莸哿甓乱酝趿隇橛邑┫?,陳平為左丞相。又命周勃為太尉。此時留侯張良,舞陽侯樊噲,亦相繼病亡。張良素來多病,自佐高祖平定天下,受封留侯,因見高祖性多猜忌,便想韜晦自全,嘗自述生平道:“吾家世為韓相,當韓國被滅,吾不愛萬金家產(chǎn),為韓報仇,擊秦始皇于博浪沙,事雖不成,天下震動。今仗三寸之舌,為帝王師,受封萬戶,位列通侯,身本布衣,至此顯榮已極,于愿足矣。

  便當棄卻世間之事,往從赤松子游耳。”于是張良學(xué)習(xí)導(dǎo)引,不食五谷。及高祖既崩,呂后心感張良獻計保全惠帝,于是強勸張良復(fù)進飲食,因說道:“人生一世之間,譬如白駒過隙,何必自己刻苦如此?!睆埩急粍?,不得已照舊進食,至是身死。

  呂后甚是痛惜,溢為文成侯,使其長子張不疑襲爵留侯,次子張辟疆,年才十四歲,呂后用為侍中。又命謚樊噲為武侯,以其子樊伉襲爵。清人謝啟昆有詩詠張良道:一椎博浪客東游,未遂歸韓更相劉。結(jié)友商山能助漢,受書黃石但封留。三分諸葛殊成敗,異代青田法運籌。為帝者師本忠孝,清風(fēng)萬古過去榖城幽。

  當日天下無事,朝政清簡,惠帝因為日事淫樂,身體斫喪,遂致患病,漸漸沉重。到了七年秋八月戊寅,駕崩于未央宮。

  惠帝自從十七歲即位,在位七年,年僅二十四歲。綜計惠帝一生,前半世失愛于高祖,一向臨深履薄,過得是兢兢業(yè)業(yè)的日子;后半世受制于呂后,終日醇酒婦人,過得是昏昏沉沉的日子。雖然身為皇帝,并不得絲毫展布,只因受盡呂后氣惱以致生了厭世思想,反借酒色自戕其身,也算是可憐的皇帝了。

  呂后只有惠帝一子,如今短命死了,母子情關(guān)天性,縱使平日忤逆不孝,到了死后,也不能不落點眼淚,何況惠帝為人,又甚孝順。雖然一力保護趙王如意及發(fā)怒囚系審食其,此兩件事與呂后意思相反,但他所行,卻合正理,呂后亦不能因此怪他。何況惠帝一命實被呂后氣死,呂后想以此層,應(yīng)比別人為母親的更加哭得傷心。豈料惠帝氣絕發(fā)喪,呂后隨眾舉哀,偏只有聲無淚,左右侍臣,見此情形,都覺詫異。要說呂后生性狠毒,連兒子死了都不傷心,又未免太過。但是呂后為何如此,不特讀者諸君,猜不著她心事,連當日許多在旁親見之人,都無理會,卻單被一個十五歲童子,一眼窺破。欲知童子何人,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