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稿是一部抗日斗爭題材的長篇小說,反映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條山一帶的熱血青年,不顧生死,投身救國救民事業(yè),在抗擊日本侵略者和反動勢力的斗爭中不斷成長的故事。中條山位于山西省南部,黃河、涑水河間。橫跨臨汾、運城、晉城三市,居太行山及華山之間,因山勢狹長,故名中條。2014年中條山抗戰(zhàn)紀念館建成,坐落于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皋落鄉(xiāng)民興村,集中反映了自1938年3月至1945年8月在晉南大地、黃河之畔,中條山地區(qū)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跡。珍貴的史料再現了當年中條山抗戰(zhàn)的壯烈,系統(tǒng)回顧八路軍和當地百姓抗日的英勇事跡。詳細故事情節(jié):全書以岳少峰和同學李鴻遠、同事趙紫云、俞倩、戰(zhàn)友關山、王義合等幾個主要人物曲折坎坷的經歷,以及親人生死離別的情感遭遇為主,把岳少峰在李鴻遠的引導下走上革命道路為主線,通過曲折精彩的故事,突出描寫友情、師生情和戰(zhàn)友情。另一同學尤申達因貪圖享樂,投機鉆營,由縣長秘書、七專署保安團團長,轉身為日寇漢奸走狗,殘害老師徐清源,殘殺革命青年趙紫云,本書將其跟岳少峰之間的較量作為副線。作者力圖以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描寫手法,講述一個既悲壯感人、又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革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