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醫(yī)學臨床醫(yī)學器官芯片與工程醫(yī)學

器官芯片與工程醫(yī)學

器官芯片與工程醫(yī)學

定 價:¥150.00

作 者: 秦建華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030815774 出版時間: 2025-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器官芯片是生物醫(yī)學領域迅速崛起的前沿交叉技術和新興研究方向,它融合了生物學、工程學和醫(yī)學等多門學科原理和方法,旨在體外模擬人體器官的關鍵結(jié)構(gòu)、功能和器官間聯(lián)系,反映人體健康和疾病狀態(tài),為理解生命過程、解析疾病機理和藥物研發(fā)等提供嶄新的策略、工具和平臺。《器官芯片與工程醫(yī)學》全面梳理了器官芯片的起源、發(fā)展歷程和研究現(xiàn)狀,系統(tǒng)介紹了器官芯片的理論基礎、核心要素和應用實例,總結(jié)了器官芯片在生物學研究、疾病建模和藥物評估等方面的*新進展。此外,《器官芯片與工程醫(yī)學》還介紹了與器官芯片技術發(fā)展密切相關的倫理和監(jiān)管等內(nèi)容。

作者簡介

暫缺《器官芯片與工程醫(yī)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第1章 器官芯片概述 1
1.1 器官芯片定義 1
1.2 器官芯片起源與發(fā)現(xiàn) 2
1.3 器官芯片與人體系統(tǒng) 4
1.4 器官芯片對生命科學的重要性 5
參考文獻 9
第2章 器官芯片材料與制備 14
2.1 芯片設計 14
2.1.1 芯片結(jié)構(gòu)設計 14
2.1.2 流體力學模擬 15
2.2 芯片材料選擇 16
2.2.1 聚二甲基硅氧烷 16
2.2.2 熱塑性塑料 17
2.2.3 水凝膠 17
2.2.4 玻璃 18
2.2.5 其他 19
2.3 芯片制備方法 19
2.3.1 軟光刻 20
2.3.2 3D打印 21
2.3.3 微注塑 21
2.3.4 化學刻蝕 22
2.3.5 其他 22
參考文獻 23
第3章 器官芯片的仿生策略 25
3.1 器官芯片模型構(gòu)建 25
3.1.1 芯片結(jié)構(gòu)設計 25
3.1.2 種子細胞來源 27
3.1.3 細胞基質(zhì)選擇 28
3.2 器官芯片構(gòu)建仿生要素 28
3.2.1 多細胞組成 28
3.2.2 功能組織界面 29
3.2.3 動態(tài)細胞培養(yǎng) 30
3.2.4 生化因子梯度 31
3.2.5 生物力學因素 32
3.2.6 多器官相互作用 33
3.2.7 生物傳感集成與智能化 34
3.2.8 器官芯片功能評估 34
3.3 小結(jié) 35
參考文獻 35
第4章 器官芯片細胞培養(yǎng) 39
4.1 微流體細胞培養(yǎng)原理 39
4.1.1 微尺度流體行為 39
4.1.2 有效培養(yǎng)時間 40
4.1.3 臨界灌注率 42
4.2 芯片流體驅(qū)動方式 43
4.2.1 被動式驅(qū)動 43
4.2.2 主動式驅(qū)動 44
4.3 常用細胞培養(yǎng)形式 45
4.3.1 組織界面培養(yǎng) 45
4.3.2 3D細胞球動態(tài)培養(yǎng) 46
4.3.3 細胞共培養(yǎng) 47
參考文獻 47
第5章 器官芯片功能檢測手段 49
5.1 成像分析 49
5.1.1 光學顯微成像 49
5.1.2 電子顯微成像 50
5.2 生物傳感 50
5.2.1 電化學傳感 50
5.2.2 光學傳感 51
5.3 電學檢測 52
5.3.1 跨膜電阻 52
5.3.2 細胞阻抗傳感 52
5.4 質(zhì)譜檢測 53
5.5 組學分析 53
5.6 小結(jié) 54
參考文獻 54
第6章 器官芯片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研究 57
6.1 概述 57
6.2 神經(jīng)系統(tǒng)器官芯片模型 58
6.2.1 血腦屏障(BBB)芯片 58
6.2.2 神經(jīng)血管單元(NVU)芯片 60
6.2.3 神經(jīng)組織芯片 62
6.2.4 視網(wǎng)膜芯片 62
6.3 主要應用示例 65
6.3.1 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 65
6.3.2 神經(jīng)系統(tǒng)罕見病 66
6.3.3 腦卒中 67
6.3.4 感染性疾病 67
6.3.5 藥物評估 68
6.4 小結(jié) 69
參考文獻 69
第7章 器官芯片與呼吸系統(tǒng)研究 72
7.1 呼吸系統(tǒng)概述 72
7.2 呼吸系統(tǒng)器官芯片類型 73
7.2.1 氣道芯片 73
7.2.2 肺泡芯片 74
7.3 主要應用領域 76
7.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6
7.3.2 肺纖維化 76
7.3.3 支氣管哮喘 77
7.3.4 呼吸道感染 77
7.3.5 環(huán)境污染物暴露評估 79
7.3.6 呼吸系統(tǒng)藥物評估 80
7.4 小結(jié) 80
參考文獻 81
第8章 器官芯片與消化系統(tǒng)研究 84
8.1 概述 84
8.1.1 腸芯片 84
8.1.2 肝芯片 87
8.2 主要應用示例 90
8.2.1 腸藥物吸收 90
8.2.2 炎癥性腸病 92
8.2.3 脂肪肝 92
8.2.4 病毒性肝炎 94
8.2.5 藥物肝毒性評價 94
8.2.6 肝臟再生 95
8.3 小結(jié) 96
參考文獻 97
第9章 器官芯片與心血管系統(tǒng)研究 102
9.1 心血管系統(tǒng)概述 102
9.2 心血管系統(tǒng)器官芯片模型 103
9.2.1 血管芯片 103
9.2.2 心肌芯片 105
9.3 主要應用示例 109
9.3.1 血管發(fā)育與新生 109
9.3.2 動脈粥樣硬化 109
9.3.3 急性心肌梗死 109
9.3.4 長Q-T間期綜合征 110
9.3.5 心肌毒性評估 110
9.4 小結(jié) 111
參考文獻 111
第10章 器官芯片與泌尿系統(tǒng)研究 113
10.1 概述 113
10.2 泌尿系統(tǒng)器官芯片模型 114
10.2.1 腎小球芯片 114
10.2.2 腎小管芯片 116
10.3 主要應用領域 118
10.3.1 慢性腎炎 118
10.3.2 糖尿病腎病 118
10.3.3 藥物腎毒性測試 119
10.4 小結(jié) 120
參考文獻 121
第11章 器官芯片與生殖系統(tǒng)研究 123
11.1 生殖系統(tǒng)概述 123
11.2 生殖系統(tǒng)器官芯片模型 124
11.2.1 子宮內(nèi)膜芯片 124
11.2.2 胎盤芯片 125
11.2.3 卵巢芯片 128
11.2.4 胚胎培養(yǎng)芯片 129
11.3 主要應用示例 131
11.3.1 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 131
11.3.2 宮內(nèi)感染 131
11.3.3 藥物評估 133
11.3.4 輔助生殖研究 133
11.4 小結(jié) 134
參考文獻 134
第12章 器官芯片與運動系統(tǒng)研究 136
12.1 運動系統(tǒng)主要結(jié)構(gòu)與功能 136
12.2 運動系統(tǒng)芯片模型 137
12.2.1 骨與關節(jié)芯片 137
12.2.2 骨骼肌芯片 138
12.3 主要應用示例 140
12.3.1 骨關節(jié)炎 140
12.3.2 肌肉修復與再生 140
12.3.3 進行性假肥大性肌營養(yǎng)不良 141
12.3.4 神經(jīng)肌肉接頭研究 141
12.3.5 藥物評估 142
12.4 小結(jié) 143
參考文獻 143
第13章 器官芯片與免疫系統(tǒng)研究 145
13.1 免疫系統(tǒng)概述 145
13.2 免疫系統(tǒng)器官芯片模型 146
13.2.1 骨髓芯片 146
13.2.2 淋巴結(jié)芯片 148
13.2.3 皮膚芯片 149
13.3 主要應用示例 149
13.3.1 多發(fā)性骨髓瘤 149
13.3.2 疫苗評估 150
13.3.3 糖尿病皮膚病變 150
13.3.4 化合物測試 151
13.3.5 藥物評估 151
13.4 小結(jié) 152
參考文獻 153
第14章 器官芯片在腫瘤研究中的應用 155
14.1 腫瘤微環(huán)境概述 155
14.2 腫瘤芯片模型構(gòu)建 155
14.2.1 多細胞共培養(yǎng) 157
14.2.2 腫瘤血管化 157
14.2.3 力學微環(huán)境 158
14.2.4 高通量芯片分析 159
14.3 腫瘤芯片應用研究 159
14.3.1 腫瘤侵襲、轉(zhuǎn)移研究 159
14.3.2 腫瘤血管化 160
14.3.3 腫瘤免疫研究 161
14.3.4 抗腫瘤藥物評價 162
14.4 小結(jié) 163
參考文獻 164
第15章 多器官芯片研究 166
15.1 概述 166
15.2 芯片設計與模型構(gòu)建策略 166
15.2.1 多器官體系設計 167
15.2.2 流體互聯(lián)與分配方式 167
15.2.3 器官比例關系 168
15.2.4 器官功能單元共培養(yǎng) 169
15.3 多器官芯片類型 169
15.3.1 兩器官互聯(lián)芯片 169
15.3.2 三器官及以上互聯(lián)芯片 171
15.4 主要應用示例 172
15.4.1 代謝性疾病 172
15.4.2 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 172
15.4.3 感染性疾病 173
15.4.4 藥物評估 173
15.5 小結(jié) 175
參考文獻 176
第16章 器官芯片在類器官研究中的應用 178
16.1 概述 178
16.2 主要技術特點 179
16.2.1 可控微環(huán)境 179
16.2.2 類器官血管化和免疫化 181
16.2.3 類器官高通量分析 182
16.2.4 類器官間相互作用研究 183
16.3 主要應用 183
16.3.1 組織器官發(fā)育 183
16.3.2 生命早期環(huán)境暴露 184
16.3.3 疾病建模 185
16.3.4 藥物評估 186
16.4 小結(jié) 186
參考文獻 187
第17章 器官芯片在替代毒理學研究中的應用 193
17.1 概述 193
17.2 替代毒理學新途徑技術方法 194
17.2.1 3D細胞模型 194
17.2.2 類器官 194
17.2.3 器官芯片 194
17.2.4 計算毒理學方法 195
17.2.5 組學測試技術 195
17.2.6 整合測試策略 196
17.3 器官芯片在替代毒理學中的主要應用 197
17.3.1 藥物毒性測試 197
17.3.2 藥代動力學建模 198
17.3.3 安全性評價 198
17.4 小結(jié) 199
參考文獻 20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