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hetuvidyā)是唐代玄奘法師沿用《瑜伽師地論》的命名法,對于他當時以陳那(Dignāga)爲代表的印度佛教邏輯學、辯論術與知識論學說的一個總稱。“漢傳因明”保存了印度佛教邏輯學與知識論在公元6到7世紀這一階段的發(fā)展形態(tài)。漢傳因明文獻是我們研究印度中古邏輯史所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料。1980年代,復旦大學鄭偉宏教授得到老一輩因明學者石村先生將他所珍藏的一套因明資料慨然相贈,才得以順利從事本領域的研究。這套書彌足珍貴且來歷不凡,種類之多,超過了國內任何一家大圖書館的館藏。由內學院學者整理出版的唐代因明文獻,以及呂澄、熊十力、丘檗、梅光羲等人撰寫的著作便在其中,涵蓋了近百年來刊行的主要漢傳因明著作,而且其中大部分迄今爲止都未曾在各類叢書中得到系統(tǒng)的重印、彙編和整理。爲保存前人苦心孤詣的??背晒?,爲學界提供最亟需和應讀的基礎文獻,鄭偉宏先生將他珍藏的這套因明資料,作爲“漢傳因明文獻集成初編”,全部影印出版。此次影印彙編,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傅新毅教授專爲全套叢書撰寫了總序,湯銘鈞博士分述每種圖書的著者、內容、價值及版本情況。全套叢書共計捌冊,原大影印,總篇幅達4668頁,每卷的篇幅在600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