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債務催收與自由主義
資本主義、主體化、知識
“在每一個血腥的層面”
第一章 商人的誕生
破產法的同質化
債務和信貸的時間性與空間性
工商登記: 一種新穎的文化技術
保守派的反對和榮譽制裁
經濟的客體
第二章 法律作為地方知識(1800—1870年)
簡易判決和自由主義的譜系學
截止日期、節(jié)奏和權威
破產人:危機的化身
道德的客觀化
第三章 理論插曲:債務人類學
“社會悖論”
《禮物》及其影響
道德經濟和對抗的邏輯
主體化、分類、人與物
第四章 敘事中的債務與主體化
壓力下的債權人
影子的幽靈王國:重讀《塞爾德維拉的人們》
債務即剝奪:貧困理論
關于債務的寫作
第五章 破產與社會分類
破產人的“身份”
道德判斷的語言
信用損失
家庭中的索賠和期望
嫁妝:一種有爭議的財產形式
“摘帽”與社會經驗的多樣性
破產和認知焦慮
第六章 抵押品:人與物的困惑
抵押品的認識論
債務監(jiān)禁——用身體擔保
生活必需品
典當行:流動資產的巨輪
自由主義之物
結論
德文版致謝
英文版致謝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