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世紀初,如同呼應唐朝滅亡一樣,模仿唐朝制度的日本律令制也走向崩潰。如果說在此之前日本學習中國,那么在此之后呢?在隨后的五百年間,日本處于何種狀態(tài)?享譽日本的中世史泰斗佐藤進一,聚焦國家權力結構及其具象化的組織機構,揭示國家體制的變化:令外官、官署世襲制、職與家業(yè)相繼出現(xiàn)并制度化,以之為基石的“王朝國家”體制成立。12世紀后期,鐮倉幕府出現(xiàn),以守護職、地頭職為媒介,連接將軍掌握的主從制性統(tǒng)治權(主人權)與日本國總守護權這一有限的統(tǒng)治權。以13世紀中葉北條時賴擔任執(zhí)權時期為代表,鐮倉幕府與王朝國家互不干預、兩相自立。但13世紀末期元軍來襲的巨大壓力,促使幕府轉而吸收王朝權力,而王朝方面予以反抗,以至出現(xiàn)建武新政。14世紀前期室町幕府出現(xiàn),足利尊氏、足利直義分掌將軍的上述二元權力,而兩人的武力沖突又暗示出權力走向一元化的變化方向。以王朝國家、鐮倉幕府為原型的中世國家,在近世走向權力一元化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