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先秦都城制度研究

先秦都城制度研究

先秦都城制度研究

定 價:¥156.00

作 者: 潘明娟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2744131 出版時間: 2024-10-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著力研究先秦都城制度的實證案例,剖析了都城選址制度中的擇中立都觀念,包括畿服制與擇中立都、天下之中概念的演變與混同;討論了營建制度中的重要問題,如都城的規(guī)模等級、先秦都城的城郭制及城郭形態(tài)、先秦都城功能分區(qū)尤其是宮廟分離的階段以及都城軸線等問題;指出學界關(guān)注不多的都城名實關(guān)系包括政權(quán)名稱與都城名稱一致、同地異名、同名異地問題等。通過上述研究,肯定先秦時期存在都城制度,進而討論都城制度的發(fā)展階段及形成原因。

作者簡介

  潘明娟,女,1971年生,河北石家莊人,歷史學博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歷史城市地理、災害史。已出版《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研究》《周秦時期關(guān)中城市體系研究》《漢唐關(guān)中自然災害的政府應對策略研究》等著述。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問題的緣起
    一  先秦都城研究的重要性
    二  先秦都城制度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節(jié)  相關(guān)研究成果述評
    一  古代都城的研究成果
    二  先秦都城的研究成果
    三  都城制度的研究成果
    四  先秦都城形態(tài)的研究成果
  第三節(jié)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  城與都城
    二  先秦文獻中的相關(guān)概念
    三  先秦都城制度
  第四節(jié)  研究內(nèi)容和方法
    一  研究對象
    二研究思路
    三  主要內(nèi)容
    四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都城選址制度
  第一節(jié)  畿服制與擇中立都
    一  先秦秦漢文獻記載的畿服制
    二  不同記載的畿服制比較
    三  畿服制體現(xiàn)的擇中立都觀念
  第二節(jié)  地中、土中、天下之中的混同與西周洛邑選址實踐
    一  尋找地中
    二  追尋土中
    三  天下之中及其與地中、土中的混同
    四  “中”包含的疆域空間概念與政治中心概念的分離
    五  洛邑選址與周人規(guī)定地中
  第三節(jié)  “因天材,就地利”的選址觀念與實踐
    一  《管子》都城選址的地理要求
    二  “因天材,就地利”的都城選址實踐
    三  先秦都城對山水形勢的要求
  第四節(jié)  先秦都城選址制度的發(fā)展階段
    一  商周時期
    二  春秋戰(zhàn)國時期
  第五節(jié)  先秦都城選址的影響因素
    一  災害因素對都城選址的影響
    二  政治形勢對都城選址的影響
    三  傳承因素對都城選址的影響
  第六節(jié)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都城形態(tài)與建設制度
  第一節(jié)  文獻記載的先秦都城規(guī)劃與建設
    一  《周禮·考工記》的都城規(guī)劃與建設
    二  《管子》記載的都城規(guī)劃與建設
    三  具體城市的營建記錄
    四  相關(guān)記載的比較
  第二節(jié)  商代都城形態(tài)
    一  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的都城形態(tài)
    二  殷墟的城市形態(tài)
    三  三座商都的比較
  第三節(jié)  西周都城的建設與都城形態(tài)
    一  西周都城營建前的勘察與占卜
    二  西周都城的營建及都城形態(tài)
    三  岐周、宗周、成周布局形態(tài)的思考
  第四節(jié)  東周時期的都城形態(tài)
    一  魯國曲阜的都城形態(tài)
    二  齊國臨淄的都城形態(tài)
    三  新鄭鄭韓故城的形態(tài)
    四  東周王城的都城形態(tài)
    五  楚都紀南城的都城形態(tài)
    六  秦都雍城的都城形態(tài)
    七  晉都新田的都城形態(tài)
    八  趙都邯鄲的都城形態(tài)
    九  秦都成陽的都城形態(tài)
    十  燕下都的都城形態(tài)
    十一  楚都壽春的都城形態(tài)
  第五節(jié)  先秦都城形態(tài)特點
    一  規(guī)模差異明顯
    二  城圈形態(tài)差異較大
    三  功能分區(qū)
    四  都城軸線
    五  先秦都城的持續(xù)營造
  第六節(jié)  先秦都城建設制度的階段性及區(qū)域性
    一  都城形態(tài)發(fā)展的階段性
    二  都城形態(tài)的區(qū)域性
  第七節(jié)  先秦都城建設的影響因素
    一  制度對都城形態(tài)的影響
    二  哲學思想對都城規(guī)劃建設的影響
    三  河流對都城建設的影響
  第八節(jié)  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多都并存制度
  第一節(jié)  相關(guān)概念
    一  多都并存制度
    二  圣都與俗都
    三  主都與陪都
  第二節(jié)  圣都俗都制度
    一  西周的圣都俗都制度
    二  晉國的圣都俗都制度
    三  秦國的圣都俗都制度
    四  上述三種圣都俗都體系的比較
  第三節(jié)  軍事性陪都制度
    一  商代前期的軍事性陪都——偃師商城
    二  西周時期的軍事性陪都——成周洛邑
    三  齊國的軍事性陪都
    四  楚國的軍事性陪都
    五  燕國的軍事性陪都
    六  軍事性陪都的功能
  第四節(jié)  多都并存制度的階段性
    一  濫觴時期——夏商
    二  確定時期——西周
    三  發(fā)展時期——春秋戰(zhàn)國
  第五節(jié)  多都并存的影響因素
    一  都城功能裂變導致多都并存
    二  空間權(quán)衡導致多都并存
    三  文化、制度的傳承導致多都并存
  第六節(jié)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都城的名實關(guān)系
  第一節(jié)  政權(quán)名稱與都城名稱
    一  商政權(quán)與都城商
    二  周政權(quán)與都城周
    三  秦國與都城秦
  第二節(jié)  先秦都城的同地異名
    一  商代末年的紂都名稱
    二  周代初年的都城名稱
    三  秦國初期的都城名稱
    四  晉國都城的同地異名
  第三節(jié)  先秦都城的同名異地
    一  商的“亳”都
    二  西周的“周”都
    三  楚國都城的同名異地
    四  晉的“絳”都
  第四節(jié)  本章小結(ji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