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從《吳越春秋》看“說謊”
一、 伍子胥和勾踐:兩個“說謊”大師的較量
二、 為什么要“說謊”
三、 司馬遷們的失聲
四、 解讀“說謊”的視角
第一章 “說謊”與打開《吳越春秋》的三把鑰匙
一、 先秦思想家眼中的“隱”
二、 《吳越春秋》與繞著講的傳統(tǒng)
三、 把“說謊”看成一場博弈
第二章 主動“說謊”的三個理由
一、 為了洗刷恥辱
二、 為了調和角色沖突
三、 為了權力
四、 “說謊”、正名與正義
第三章 為他人的被動“說謊”
一、 漁父和女子:“說謊”、自盡與回報
二、 刺客要離:“說謊”與投江不得
三、 隱士公孫圣:不“說謊”的后果
四、 圣臣范蠡:被動“說謊”與全身而退
五、 儒者子貢:“說謊”與保全魯國
第四章 “謊”與自欺
一、 文種和伍子胥:自欺以忠
二、 夫差與太宰:自欺以仁
三、 刺客專諸:自欺以智
四、 延陵季子:自欺以義
第五章 “謊”與“知”
一、 不知而知:讓對方輕視自己
二、 由知而知:不需要“欺騙性”的“謊言”
三、 趙曄的自知:放棄對歷史人物的評價
四、 是否忠臣:世人眼中的伍子胥
五、 是否昏君:夫差的兩種死法
第六章 趙曄的“謊言”:藏思想于故事
一、 《吳越春秋》:一種闡述思想的新模式
二、 天與人:天是權威還是幌子
三、 言與意:言者和聽者交流的可能
四、 人與人:從等級到獨化
五、 人性:善惡之間選擇名教或自然
余 論 故事即思想
注 釋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