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嘉慶十八年:大清的滑落

嘉慶十八年:大清的滑落

嘉慶十八年:大清的滑落

定 價:¥59.00

作 者: 閆燎原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658900 出版時間: 2024-06-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嘉慶是一個存在感相當?shù)偷幕实?,人們提到他時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那句“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嘉慶從自己那個好大喜功、喜好排場、晚年沉迷享樂的父親乾隆手里接過來的,是一個“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nèi)囊卻也盡上來”的天下,以及一個腐敗成風、糜爛不堪的官僚體系。作為一個平庸的中衰之主,他既無能力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也無魄力改變官僚們的尸位素餐,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國勢無可挽救地傾頹下去。《嘉慶十八年:大清的滑落》以“乾隆與嘉慶的權(quán)力交接”“清算和珅”“陳德行刺案”“淮安奇案”“癸酉之變”“銅錢通脹”“英國使團訪華”“兵部行印失竊案”等歷史事件為切入點,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以及嘉慶的個人性格、統(tǒng)治風格等多個層面展現(xiàn)了嘉慶時代的中國社會,揭示了清王朝各種弊病的積重難返,并深刻反思了世界坐標下近世中國陷入愚昧落后狀態(tài)無法自拔的種種原因。

作者簡介

  閆燎原,歷史自由研究者、歷史類圖書作家。文章涉及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以及世界史等多個領(lǐng)域。善于通過細膩的筆觸將復(fù)雜的歷史事件生動地呈現(xiàn)于讀者面前,從而幫助讀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歷史事件的本質(zhì)與原因。除了對歷史的研究之外,還廣泛涉獵文學、哲學、社會學等領(lǐng)域,使得作品不僅具有歷史學的專業(yè)性,還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涵和社會意義。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權(quán)力的交接
當年信誓旦旦地說自己干夠六十年就退休的乾隆皇帝,不情不愿地舉行了傳位大典,立自己這個平庸的第十五子為“嗣皇帝”。要說乾隆心甘情愿地交出皇位去當太上皇,那是扯淡!權(quán)力這東西就像毒品,一旦沾上,就不可能戒掉。在劉墉的軟磨硬泡下,乾隆戀戀不舍地將玉璽交給了兒子,颙琰這才完成了尷尬的登基大典,年號嘉慶。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立長與立賢
·秘密立儲
·金從善上書
·遞刀子
·尷尬的傳位大典
第二章 真·兒皇帝
和珅夾在太上皇和皇帝之間,沒有太多選擇。乾隆大權(quán)在握,嘉慶對權(quán)力哪怕表現(xiàn)出一丁點染指的欲望,都有可能被廢掉。自古,天家父子無恩情。掌權(quán)人和接班人之間的關(guān)系極為微妙,和珅只能站一個隊。如果被乾隆發(fā)現(xiàn)他腳踏兩條船,以乾隆的小心眼,和珅會死得更慘。
·“嗣皇帝”不如“兒皇帝”
·千叟宴:面子工程害死人
·殺雞儆猴
·韜光養(yǎng)晦
·老君臣VS新君臣
·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第三章 新手大禮包
嘉慶從乾隆手里接過來的,是一個“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nèi)囊卻也盡上來”的江山,以及一個上下散發(fā)著腐臭的官僚系統(tǒng)。《明史·神宗本紀》中評價,“明之亡,實亡于神宗(萬歷)”;乾隆曾說過,“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宗之荒唐”。輪到大清身上,清之滑落,實滑落于乾隆之奢靡。雖說乾隆給兒子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但也給他準備了一個“新手大禮包”。這個大禮包,就是和珅。
·掙面子,不寒磣
·皇權(quán)大于法
·皇家也沒余錢啊
·浮生若夢
·玉石綱
·官逼民反
·養(yǎng)兵千日,無兵可用
·多管齊下
·地方虧空滾雪球
·填坑!填坑!
第四章 尷尬的遇刺
一個走投無路的草民陳德,混入紫禁城刺殺皇帝,大內(nèi)侍衛(wèi)居然一齊吃瓜看熱鬧。作為皇帝,在象征至高皇權(quán)的紫禁城被自己的子民襲擊,嘉慶雖然沒真的挨刀,但面子被砍得七零八落。這次事件暴露出的大清官吏體系的集體性腐爛,更是令他細思極恐。
·小刀向皇帝的頭上砍去
·大內(nèi)高手齊吃瓜
·拉皇帝陪葬的小民
·紫禁城菜市場歡迎您
·嘉慶:誰敢比我更委屈
·集體性腐爛
第五章 帝國的蟻穴
朝廷下發(fā)的修河工款,能有五成用到堤壩上,就是奇跡了。豆腐渣工程出了問題,可以讓“蟻穴”背鍋,正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貪腐,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各王朝的附骨之蛆。“淮安奇案”作為“清朝四大奇案”之一,折射出一個現(xiàn)象——做貪官的,榮華富貴;做清官的,死于非命。大清腐爛至此,不亡那就沒天理了。
·跗骨之蛆
·皇帝都怕老油條
·貪腐之固
·大清官場潛規(guī)則
·借刀殺人
·疑霧重重
·名偵探嘉慶
·遲到的審判
·細思極恐
第六章 嘉慶十八年:癸酉之變
嘉慶十八年,天理教的幾十名信眾突襲紫禁城,上演了一出“屠龍鬧劇”,史稱“癸酉之變”。貌似精銳、總兵力一萬余人的紫禁城守軍,居然讓七十來號人差點打進紫禁城內(nèi)廷,也算是千古奇聞了。嘉慶雖然深知問題出在百官“因循怠玩”上,卻沒能力和魄力解決,只能哀嘆一聲“從來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極度壓抑中的寄托
·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神棍
·兩大忽悠的強強聯(lián)合
·君主專制的頂峰
·尸位素餐才是最佳選擇
·屠龍鬧劇
·癸酉之變
·從來未有事,竟出大清朝
第七章 花剌子模信使問題
相傳在中亞古國花剌子模,有一個十分奇怪的習俗:凡是給君王帶來好消息的信使,就會得到提升;給君王帶來壞消息的人,則會被送去喂老虎。皇帝躺在帝國的頂點上,每天被“太平盛世”“海晏河清”的毒品麻醉著,也就無法感受到被華服遮蓋住的膿包爛瘡。我是當官的,向上匯報這些“膿瘡爛包”對我有什么好處嗎?沒有!那我為什么要說呢?
·接話的藝術(shù)
·鐵帽子王一點也不鐵
·歷史的通病
·無恥的裁定
·帝國的麻醉劑
·領(lǐng)導(dǎo)讓你多提意見
第八章 坎坷的貨幣
銅幣的通貨膨脹帶來的后果是災(zāi)難性的。在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下,許多百姓只能賣田賣房,淪為佃戶;有些連佃戶都當不上的,只能淪為流民。這些流民,后來成了太平天國的兵丁來源。可以說,從通貨膨脹的那一刻開始,大清的滅亡就啟動了倒計時。
·金屬貨幣:交易不能承受之重
·瘋狂的紙幣
·災(zāi)難性的銅錢通脹
·鑄錢工匠大罷工
第九章 最后的機會(上)
可以說,從蒸汽機落地的這一刻起,世界的天平就開始傾斜了。而在乾隆眼中,這不過是奇技淫巧,更何況這東西節(jié)省了不少人力,人一閑,就會胡思亂想。這些沒文化的洋人,自是難以理解我天朝上國的“馭民五策”。為了維持自家江山的千秋萬代,皇帝們寧可限制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反正苦的是老百姓,享福的永遠是他愛新覺羅家的皇親國戚。
·天平的傾斜
·遍地貧困的天朝上國
·失之交臂
·海關(guān)雜費猛于虎
·三跪九叩高于一切
·坐—站—跪
·一個文明古國的沒落
第十章 最后的機會(下)
在“天朝上國”的世界觀中,這個世界只有大清、大清的附屬國、仰慕大清但是大清懶得管的化外之地。大清對外只有朝貢體系,沒有外交體系。在朝貢體系中,中國耗費巨大,除了贏得一個“萬國來朝”的虛名,沒什么切實利益。大清與世界接軌的機會,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錯過。
·雞同鴨講
·最后一次機會
·一個王朝的執(zhí)念
·世俗理性
第十一章 消失的行印
兵部行印丟了,如實上報的話,肯定要徹查,那么兵部平時那些蠅營狗茍就瞞不住了。在大清官場中,有道是“瞞上不瞞下”,天大的事情,只消遮掩得過去,那就不叫事兒!反正吃啞巴虧的是皇家,只要不耽誤自家撈錢,管他的!風頭過去,萬事照舊。
·萬兩贖官印
·兵部行印不見了
·東打聽,西審問
·名偵探嘉慶再次登場
·真相大白,懸而未破
·欺上瞞下的慣性
第十二章 反腐的悖論
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最大的悖論:要反腐,就要在建立監(jiān)督機制的同時,給各級官員一個較為理想的收入;國家要負擔如此高的財政成本,就要提高生產(chǎn)力;要提高生產(chǎn)力,就要改革生產(chǎn)關(guān)系;要改革生產(chǎn)關(guān)系,就要一面限制特權(quán)階級的特權(quán),一面打破特權(quán)階級的利益;既然要打破權(quán)貴階層的特權(quán)和利益,那我還反哪門子腐?!
·層層壓榨重于山
·國貧民弱官富貴
·大清賬本忒玄幻
·領(lǐng)導(dǎo)的刻意安排
·隱隱的亡國之相
·治標不治本
·朱元璋的摳門與大方
·大清的“鐵桿莊稼”
·臨時工們的灰色收入
·奇事頻出
·癥結(jié)所在
·大清腐敗是無解的
尾聲
在清政府自始至終貫徹執(zhí)行的高壓愚民政策下,整個國家失去了活力;官僚系統(tǒng)尸位素餐,腐敗糜爛;底層百姓民心渙散,離心離德。所謂的“嘉道中衰”,其實是所謂的“康乾盛世”帶來的必然結(jié)果。愛新覺羅氏貌似穩(wěn)定了眼前的統(tǒng)治,實則傷害了國家元氣,動搖了國之根本。當海面上出現(xiàn)侵略者的戰(zhàn)船時,大清只能任人宰割,再無還手之力。
·驟然駕崩
·湊巧的遺詔
·既摳門又悲催的繼承人
·長太息以掩涕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