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瀕臨我國最大的一個海區(qū)——南海,海洋對嶺南人的生活有深刻影響,由此產生的嶺南海神崇拜自古越人便開始,綿延數千年,逐漸形成了一種信仰。海神廟宇遍布城鄉(xiāng),相應的風俗活動風靡上下,成為一種文化景觀和社會現象。本書從地理、文化、經濟、族群等因素出發(fā),綜合分析了嶺南海神產生的背景。自先秦古越人圖騰崇拜起,梳理嶺南地區(qū)數千年崇海敬神的信仰傳統(tǒng)。列舉了各地有代表性的海神廟宇,展現了海神信仰對嶺南社會的深刻影響。書中重點介紹了南海神、媽祖和其它神祇三類海神信仰及各地有代表性的奉祀場所,闡明了嶺南文化的海洋性特征,有效地補充地方性知識。海神信仰曾在嶺南海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產業(yè)發(fā)展中發(fā)揮過積極作用。并隨著海上絲路延伸、華僑華人出國而擴布東南亞等地,是寶貴和歷史文化遺產,已成為連結嶺南和海外關系的一種和無形的紐帶。借助于本書這一通俗讀物,闡發(fā)嶺南海神信仰由來、文化內涵、變遷、分布和現狀,發(fā)揮這種海洋文化的正面價值,有助于為當今建設文化強省和“一帶一路”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