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

定 價:¥159.00

作 者: 約翰·桑特洛克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1763645 出版時間: 2024-07-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教育心理學》是美國心理學家桑特洛克教授的心血之作,被奉為教育心理學領域與時俱進的優(yōu)質教材。本書強調教育心理學在課堂實踐中的應用,通過教師豐富的課堂實踐活動設計和案例研究,幫助教師啟迪學生進行批判性地思考、研究與實踐。桑特洛克標志性的學習系統(tǒng)根據(jù)學習目標將內容組織成可管理的模塊,通過理論概覽、連線實踐、自我評估、復習思考和練習等,支持學生獲得引人入勝的課程體驗及學習成果。這一教學系統(tǒng)創(chuàng)造了一種自適應的閱讀和學習體驗,可以指導教師靈活組織課堂教學,指導學生掌握并應用關鍵概念、舉一反三,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本書綜合了知識性、趣味性與挑戰(zhàn)性,既可作為高等院校教育心理學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供心理學、教育學專業(yè)的教師、學生及研究者使用,也是現(xiàn)任或未來的教師人群、各類教育工作者不可多得的重要參考書。全書共分16章,從認知和語言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和情感發(fā)展、信息加工、個體差異、社會文化多樣性、行為主義和社會認知理論等教育心理學普適性內容,到特殊學習者、社會建構主義等專向性內容,再到學科認知、教學與技術、課堂管理、標準化測驗與評估等教學實踐內容,通過系統(tǒng)的體系構架,既如學術專著般全面、嚴謹、前沿,具有可讀性和實用性,又為解決教師在日常課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供了基于課堂研究的建議與方法。中國心理學會推薦用書。

作者簡介

  約翰·W.桑特洛克(John W. Santrock)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在明尼蘇達大學教育與人類發(fā)展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曾在查爾斯頓大學和佐治亞大學任教,目前任教于得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教授多門本科課程。2006 年,桑特洛克博士榮獲得克薩斯大學達拉斯分校“卓越教學獎”。他的研究成果多次發(fā)表于《教育心理學雜志》(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他關于父親監(jiān)護權的研究被廣泛引用,并被用于專家證人證詞,以促進監(jiān)護權糾紛中的靈活性和作為替代性考慮。他還是《發(fā)展心理學》(DevelopmentalPsychology)和《兒童發(fā)展》(Child Development)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他著有多部優(yōu)秀的心理學教材,本書就是其優(yōu)秀教材之一。2010 年,他創(chuàng)立了“UT-達拉斯 桑特洛克本科生獎學金”,該獎學金每年頒發(fā)給主修發(fā)展心理學的優(yōu)秀本科生,以支持他們參加研究型大會。 多年來,約翰一直從事網(wǎng)球運動,既是網(wǎng)球運動員,也是專業(yè)教練以及專業(yè)網(wǎng)球運動員的教練。在邁阿密大學,他所在的網(wǎng)球隊至今保持著全美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NCAA)第一組所有體育項目中最多連勝(137 場)的紀錄。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學:有效教學的工具
1 探索教育心理學 003
歷史背景 003
教學:技藝和科學 005
2 有效教學 006
專業(yè)知識和技能 006
投入精力的決心、動力和對學生的關愛 012
自我評估1——我的老師:最好和最差的特點 014
3 教育心理學研究 016
研究的重要性 016
研究方法 017
項目評估研究、行動研究和教師即研究者 022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023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教學決策 026
本章概要 027
關鍵術語 029
檔案袋活動 030
第二章 認知和語言發(fā)展
1 兒童發(fā)展概述 032
探索什么是發(fā)展 033
發(fā)展過程和階段 033
發(fā)展的各種爭論 034
發(fā)展和教育 037
2 認知發(fā)展 039
大腦 039
皮亞杰的理論 043
維果茨基的理論 053
自我評估1——皮亞杰和維果茨基理論的課堂應用 057
3 語言發(fā)展 060
什么是語言? 060
生物和環(huán)境影響 061
語言如何發(fā)展 062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讀書報告 069
本章概要 070
關鍵術語 073
檔案袋活動 075
第三章 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情感發(fā)展
1 當代理論 078
布朗芬布倫納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 079
埃里克森的畢生發(fā)展理論 080
2 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 085
家庭 085
同伴 089
學校 091
3 社會情感發(fā)展 099
自我與同一性 099
自我評估1——你現(xiàn)在是什么狀態(tài)?探索你的同一性 103
道德發(fā)展 104
情感發(fā)展 111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打架 116
本章概要 117
關鍵術語 120
檔案袋活動 120
第四章 個體差異
1 智力 125
什么是智力? 125
智力測驗 125
多元智力理論 128
自我評估1——用加德納的八種智力成分評估自己 134
智力神經(jīng)科學 135
關于智力的爭議和問題 136
2 學習和思維風格 143
沖動型/ 沉思型 143
深層型/ 表層型 143
樂觀型/ 悲觀型 146
對學習和思維風格的評價 146
3 人格和氣質 147
人格 147
氣質 149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工作坊 153
本章概要 154
關鍵術語 156
檔案袋活動 157
第五章 社會文化的多樣性
1 文化與種族 161
文化 161
社會經(jīng)濟地位 163
種族 167
第二語言學習與雙語教育 169
2 多元文化教育 174
為學生賦權 176
文化相關的教學 177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育 178
改善不同種族兒童之間的關系 178
3 性別 184
探索性別觀 184
性別刻板印象、相似性和差異 185
關于性別的爭議 188
性別角色分類 189
具體情境中的性別 189
自我評估1——我將向我的學生展示何種性別角色取向? 190
消除性別偏見 191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這些男孩 196
本章概要 197
關鍵術語 200
檔案袋活動 201
第六章 特殊的學習者
1 障礙兒童 204
學習障礙 205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208
智力障礙 212
身體障礙 214
感覺障礙 215
言語和語言障礙 216
孤獨癥譜系障礙 217
情緒和行為障礙 218
自我評估1——評估你與那些有障礙的人相處的經(jīng)驗 220
2 與障礙兒童有關的教育問題 223
法律方面 223
技術 226
3 天才兒童 227
天才兒童的特征 228
先天/ 后天和特定領域的天才 229
天才兒童的教育 229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現(xiàn)在該怎么辦? 234
本章概要 235
關鍵術語 239
檔案袋活動 240
第七章 行為主義和社會認知理論
1 什么是學習? 242
學習是什么,不是什么 243
關于學習的理論 243
2 學習的行為主義理論 245
經(jīng)典條件作用 245
操作性條件作用 247
3 教育中的應用行為分析 250
什么是應用行為分析? 250
增加可取的行為 250
減少不可取的行為 254
對操作性條件作用與應用行為分析的評價 258
4 學習的社會認知理論 260
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 260
觀察學習 262
自我評估1——在我和學生生活中的榜樣和導師 265
認知行為理論和自我管理 266
自我評估2——自我監(jiān)控 270
對社會認知理論的評價 272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后果 275
本章概要 276
關鍵術語 279
檔案袋活動 280
第八章 信息加工理論
1 信息加工理論的本質 283
信息加工理論 283
認知資源:信息加工的容量和速度 283
變化機制 284
2 注意 286
什么是注意? 286
發(fā)展變化 287
3 記憶 291
什么是記憶? 291
編碼 292
存儲 295
提取與遺忘 300
4 專業(yè)能力 306
專業(yè)能力和學習 306
自我評估1——我的記憶和學習策略有多有效? 311
獲取專業(yè)能力 312
專業(yè)能力和教學 312
5 元認知 314
發(fā)展變化 315
良好的信息加工模型 317
策略與元認知調節(jié) 317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考試 320
本章概要 321
關鍵術語 324
檔案袋活動 325
第九章 復雜的認知過程
1 概念理解 328
什么是概念? 329
促進概念形成 329
2 思維 333
什么是思維? 333
執(zhí)行功能 333
推理 335
批判性思維 337
決策 344
創(chuàng)造性思維 346
自我評估1——我有多善于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問題? 350
3 問題解決 353
問題解決的步驟 354
問題解決的障礙 356
發(fā)展變化 356
基于問題的學習和基于任務的學習 357
自我評估2——我的思維和問題解決策略有效性如何? 359
4 遷移 361
什么是遷移? 361
遷移的類型 361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統(tǒng)計測驗 366
本章概要 367
關鍵術語 369
檔案袋活動 371
第十章 社會建構主義理論
1 教學中的社會建構主義理論 374
更廣泛的建構主義背景下的社會建構主義 375
情境認知 376
2 教師與同伴共同促進學生的學習 377
腳手架作用 377
認知學徒關系 378
輔導 378
合作學習 383
3 組織小組活動 389
分組 389
小組建設技能 390
組織小組互動 390
自我評估1——評估我的社會建構主義體驗 392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社會建構主義課堂 394
本章概要 395
關鍵術語 397
檔案袋活動 397
第十一章 學科領域的學習和認知
1 專業(yè)知識和學科教學知識 400
2 閱讀 402
閱讀的發(fā)展模型 402
閱讀方法 403
認知方法 405
社會建構主義方法 406
3 寫作 410
發(fā)展變化 410
認知方法 411
社會建構主義方法 412
自我評估1——評估我的閱讀和寫作經(jīng)歷 415
4 數(shù)學 417
發(fā)展變化 418
數(shù)學教育中的爭議 419
認知過程 419
一些建構主義原則 421
技術與數(shù)學教學 421
5 自然科學 425
科學教育 425
建構主義的教學策略 426
6 社會科學 428
什么是社會科學? 428
建構主義方法 430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建構主義數(shù)學課程 434
本章概要 435
關鍵術語 439
檔案袋活動 439
第十二章 計劃、教學和技術
1 計劃 443
教學計劃 443
時間框架和計劃 444
2 以教師為中心的課程計劃與教學 446
以教師為中心的課程計劃 446
直接教學 449
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451
對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策略的評價 456
3 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計劃與教學 458
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458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 459
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的評價 461
4 科技與教育 465
技術革命與互聯(lián)網(wǎng) 465
學生技術素養(yǎng)的標準 467
教學、學習與技術 468
自我評估1——評估你的技術技能和態(tài)度 473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大辯論 476
本章概要 477
關鍵術語 480
檔案袋活動 480
第十三章 動機、教學和學習
1 探索動機 483
什么是動機? 483
關于動機的觀點 483
2 取得成就的過程 487
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 487
歸因 493
掌握動機與思維模式 494
自我效能感 497
目標設定、計劃和自我監(jiān)控 499
期望 500
延遲滿足 501
價值觀和目的 502
3 社會動機、社會關系和社會文化背景 506
社會動機 506
社會關系 507
社會文化背景 509
4 探索學業(yè)成就困難 512
成績差、對成功期望低的學生 512
通過避免失敗來保護自我價值的學生 513
拖延的學生 514
完美主義的學生 515
高焦慮的學生 516
不感興趣或疏離的學生 516
自我評估1——評估你的動機 520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閱讀激勵計劃 521
本章概要 522
關鍵術語 526
檔案袋活動 527
第十四章 管理課堂
1 為什么課堂需要有效管理 530
中小學課堂管理問題研究 531
擁擠的、復雜的和潛在混亂的教室 532
良好的開端 533
強調教學和積極的課堂氛圍 533
管理目標和策略 536
2 設計教室的物理環(huán)境 538
教室布置原則 539
布置風格 539
3 營造積極的學習環(huán)境 542
一般性課堂管理策略 542
創(chuàng)建、教授和維護規(guī)定和程序 543
讓學生參與合作 546
課堂管理和多樣性 548
4 成為良好的溝通者 549
說話技巧 549
傾聽技巧 551
非言語溝通 552
自我評估1——評估我的溝通技巧 553
5 處理問題行為 555
管理策略 555
應對攻擊行為 559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愛說話的學生 563
本章概要 564
關鍵術語 567
檔案袋活動 568
第十五章 標準化測驗與教學
1 標準化測驗的性質 571
標準化測驗及其目的 571
評價標準化測驗的標準 572
2 能力傾向測驗和成就測驗 576
比較能力傾向測驗和成就測驗 576
標準化成就測驗的種類 577
高風險的基于州立標準的測驗 577
教師候選人的標準化測驗 585
3 教師的作用 588
為學生參加標準化測驗做準備 588
理解和解釋測驗結果 590
自我評估1——評估你在計算集中趨勢量數(shù)和差異量數(shù)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593
使用標準化測驗分數(shù)來制訂教學計劃和改進教學 596
4 標準化測驗存在的問題 598
標準化測驗、替代性評估和高風險測驗 599
多樣性和標準化測驗 599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標準化測驗的壓力 601
本章概要 602
關鍵術語 605
檔案袋活動 606
第十六章 課堂評估和評分
1 課堂作為評估背景 611
評估是教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611
評估要與當代的學習和動機觀點相符 614
制定清晰適當?shù)膶W習目標 615
建立高質量的評估 616
當前趨勢 618
2 傳統(tǒng)測驗 621
選擇反應題 621
建構反應題 625
3 替代性評估 628
替代性評估的發(fā)展趨勢 628
績效評估 629
檔案袋評估 634
自我評估1——規(guī)劃我的課堂評估實踐 638
4 評分與報告成績 639
評分的目的 639
評分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 640
向家長匯報學生的進步和成績 642
評分中的一些問題 643
連線課堂:案例分析 作業(yè)任務舉例 646
本章概要 647
關鍵術語 650
檔案袋活動 651
PRAXISTM 練習答案 653
術語表 657
參考文獻 66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