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道金斯科學作品,《盲眼鐘表匠》姊妹篇。 眼睛、耳朵和心臟、翅膀、蜘蛛網,它們身寫滿了“不可能實現(xiàn)的完美”。本書旨在回答“看似被精心設計的生物特征和器官功能是如何一步步自然演化而來的?”這一演化論經典難題。全書以蜘蛛網、翅膀、眼睛、貝類螺類、胚胎等為例,將自然界存在的形態(tài)與計算機程序模擬結果進行對比,探討生物演化的方向;又以蜜蜂授粉、無花果與黃蜂共生為例,探討生物演化的相互作用。 道金斯使用“不可能之山”作為比喻,其高度代表了“完美”和“不可能實現(xiàn)”兩種性質的組合。想要一躍而就,登上演化的制高點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來到山峰的另一側,則會看到一條蜿蜒曲折的緩坡(即緩慢的、累積的隨機變異的非隨機存續(xù))。只要有足夠長的時間,便可沿著這條緩坡順利登頂。 作者用平易近人的語言、詳細的案例和計算機模擬剖析生物演化的規(guī)律和特征。作者認為,生物因基因突變偶然出現(xiàn)某種特質,但在演化過程中,由于人工選擇或自然選擇,遺傳特質通過累積得以不斷優(yōu)化,形成現(xiàn)在的形態(tài)。所謂生命進化的不可能,其實都可以通過逐漸的進化過程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