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介紹我國動物性食物消費結構特點,動物性食物攝入與腸道以及人體健康的關系。動物性食品與人們的健康密切相關,2030我國居民肉類表觀消費量穩(wěn)定在9000萬噸左右,考慮到消費結構調整,老齡化對肉類消費需求的抑制作用,以及收入到達一定程度后肉類消費反而有減少的趨勢,2035年我國居民肉類表觀消費量基本與2030年持平,人均表觀消費量62公斤。從腸道微生態(tài)結構角度看57%的腸道微生物組成的改變和膳食的改變有關,只有不到12%的改變與基因有關。有科學家把不同人群體內的腸道菌群大致分為三種類型,即擬桿菌型、普氏菌型和胃瘤球菌型。以糖和碳水化合物為主,低動物蛋白、低脂肪膳食人群,腸道會以普氏菌屬為主要菌株,而長期攝入高脂的動物性食品為主要膳食的人群,腸道內以擬桿菌屬為主要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