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

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

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

定 價:¥88.00

作 者: [中國臺灣] 李澤厚 著
出版社: 北京聯(lián)合出版有限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9674098 出版時間: 2024-05-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28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被看作是有關康德哲學的最佳中文著作,因為書中掃除了陳陳相因的論調(diào)模式,既論述了康德先驗論在哲學史上的樞紐意義,也談論了認識論(真)、倫理學(善)、美學和目的論(美)三大領域中的主要哲學問題究竟何在。本書從一個中國哲學家的視角來探討康德哲學,創(chuàng)造性地將儒學、馬克思主義和康德哲學結(jié)合起來。運用實踐觀點對上述問題逐一予以具體剖析,進而申說其本人的哲學,并強調(diào)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類社會的根基,以“人類如何可能”回應了康德的著名課題。

作者簡介

  李澤厚(1930—2021)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美學家和思想家。湖南長沙人,1954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巴黎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科羅拉多學院榮譽人文學博士。其研究涉及美學、倫理學、康德哲學、中國思想史等諸多領域,代表作包括《批判哲學的批判》《美的歷程》《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xiàn)代思想史論》《哲學綱要》等。

圖書目錄

內(nèi)容提要
第一章 思想來源和發(fā)展過程
一 時代背景、社會根源和政治傾向
二 思想資料
三 牛頓和盧梭的決定性影響
四 前批判期
五 “使各種相互對立的哲學派別結(jié)合在一個體系中”(列寧)
六 關于“回到康德”的現(xiàn)代思潮
第二章 認識論(一):問題的提出
一 所謂“批判哲學”
二 “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
三 二元論和唯心主義
四 “生活、實踐的觀點,應該是認識論的首
先的和基本的觀點”(列寧)
五 “綜合”是改造對象
六 關于數(shù)學的本質(zhì)
第三章 認識論(二):空間與時間
一 時、空是所謂“感性直觀形式”
二 “經(jīng)驗的實在性”和“先驗的觀念性”
三 現(xiàn)代西方哲學批判康德的時空觀
四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間和時間”(恩格斯)
第四章 認識論(三):范疇
一 范疇作為“知性純粹概念”
二 “先驗構架”
三 “知性的先驗原理”
四 自然科學因果性理論中的康德主義
五 “必然性的證明是在人類活動中,在實驗中,在勞動中”(恩格斯)
第五章 認識論(四):“自我意識”
一 “自我意識”是康德認識論的核心
二 “主觀演繹”
三 “客觀演繹”
四 “自我意識”與“對象意識”的相互依存
五 康德反對“自我”心靈實體
六 黑格爾的“自我意識”
七 “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馬克思)
八 “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六章 認識論(五):“二律背反”
一 “先驗幻相”與辯證法
二 四個“二律背反”
三 “不能避免矛盾”(恩格斯)
四 四個“二律背反”的特殊性
第七章 認識論(六):“物自體”
一 “物自體”作為感性的來源
二 “物自體”作為認識的界限
三 “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馬克思)
四 “物自體”作為理性的理念
五 由認識論到倫理學
第八章 倫理學(上):道德律令
一 反對經(jīng)驗論幸福主義
二 “普遍的立法形式”
三 “人是目的”
四 “意志自律”
五 “康德只談善的意志”(馬克思、恩格斯)
六 善惡概念與道德感情
第九章 倫理學(下):宗教、政治、歷史觀點
一 實踐理性的“二律背反”與“至善”
二 宗教觀點
三 法權、政治觀點
四 歷史理念
五 善被理解為人的實踐(列寧)
六 社會理論領域中的康德主義傾向
第十章 美學與目的論
一 《判斷力批判》
二 “美的分析”
三 “崇高的分析”
四 “美的理想”“審美理念”與藝術
五 有機體組織
六 機械論與目的論的“二律背反”
七 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
八 “人是依照美的尺度來生產(chǎn)的”(馬克思)
后記
再版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