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理想國

理想國

理想國

定 價:¥59.90

作 者: [古希臘]柏拉圖 著,丁偉 譯
出版社: 廣東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18170114 出版時間: 2024-03-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正義是否只是強者利益的象征?人人追求利潤,堅持正義是否愚蠢?理想主義消退的社會,如何實現(xiàn)利益與良知的平衡?在內卷流行的社會,如何讓自己保持清醒的頭腦?《理想國》被認為是最杰出、最流行的哲學著作,是任何國家的哲學課程*讀的作品,被看作烏托邦文學的奠基之作,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和政治理論著作之一。《理想國》是柏拉圖創(chuàng)作的哲學對話體著作。全書以蘇格拉底為主角,通過與其他人對話的方式,設計了一個真、善、美相統(tǒng)一的政體,即可以達到公正的理想國。本書探討了包括經濟學、政治社會學、政治哲學、倫理學、正義及知識在內的諸多領域,大多數(shù)問題都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對后世學者有巨大的影響。在對話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討論了正義的含義以及正義的人是否比非正義的人生活得更快樂。

作者簡介

  [古希臘]柏拉圖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西方哲學史上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亞里士多德的老師,他們三人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奠基者,史稱“希臘三哲”。懷特海曾經說過,整個歐洲的哲學傳統(tǒng)都可以被看作是柏拉圖的一系列注腳。

圖書目錄

導讀
  柏拉圖的《理想國》是他除《法律篇》之外最長的一部作品,當然也是其中最偉大的一部。
  在《菲力帕斯篇》和《智者篇》中,有更接近現(xiàn)代形而上學的內容?!墩渭移犯永硐耄斗善分袑业男问胶椭贫扔懈逦拿枋?。作為技藝作品,《會飲篇》和《普羅泰戈拉篇》更加出色。
  但是,在柏拉圖的其他對話作品中,沒有任何一部具有與《理想國》同樣寬廣的視野和同樣完美的風格。沒有任何一部對話顯示出對世界的同等了解,或者包含更多的新舊思想,這不僅僅是一個時代的,更是所有時代的。在柏拉圖的作品中,沒有哪部作品比《理想國》有更深刻的諷刺,或有更豐富的幽默和想象,或有更多的戲劇性力量。在他的任何其他著作中,也沒有試圖把生活和猜測交織在一起,或把政治和哲學聯(lián)系起來。
  《理想國》是其他對話錄的中心。在這里,哲學達到了古代思想家所能達到的最高點(參見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希臘人中的柏拉圖,就像現(xiàn)代人中的培根,是第一個構想出知識方法的人,盡管他們都沒有把赤裸裸的輪廓或形式與真理的實質區(qū)分開來。而且他們都不得不滿足于尚未實現(xiàn)的科學的抽象。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形而上學天才。他比其他任何古代思想家都更能蘊含未來知識的萌芽。為后世提供了許多思想工具的邏輯學和心理學,都是基于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分析。
  定義的原則、矛盾法則、循環(huán)論證的謬誤、事物或概念的本質和映像的區(qū)別、手段和目的的區(qū)別、原因和條件的區(qū)別,還有把頭腦分為理性的、沉著的和易怒的因素,或者把快樂和欲望分為必要的和不必要的——這些和其他偉大的思想形式都可以在《理想國》中找到,而且可能是柏拉圖首先發(fā)明的。所有邏輯真理中最偉大的,也是研究哲學的作家最容易忽視的,即詞語和事物之間的區(qū)別,一直是他最極力堅持的。盡管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并不總是避免將它們混淆,但他并沒有把真理捆綁在邏輯公式中——邏輯仍然被掩蓋在形而上學中。而他想象中的“思考所有真理和所有存在”的科學,與亞里士多德聲稱已經發(fā)現(xiàn)的三段論非常不同。
  我們也不能忘記,《理想國》只不過是一個更大的設計的第三部分,其中包括一部理想的雅典歷史,以及政治和物理哲學?!犊死锏讈喥返钠萎a生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傳說,其重要性僅次于《特洛伊》和《亞瑟王》的傳說。據(jù)說,作為一個事實,它啟發(fā)了十六世紀的一些早期航海家。這個傳說故事的主題是雅典人對亞特蘭蒂斯的戰(zhàn)爭史,據(jù)說是建立在索倫的一首未完成的詩上,它與索倫的關系就像航海家的作品與荷馬的詩一樣。它講述了一場為自由而戰(zhàn)的斗爭,旨在代表波斯和希臘的沖突。
  我們可以從《蒂邁歐篇》的高尚開頭,從《克里底亞篇》本身的片段,以及《法律篇》第三卷中判斷,柏拉圖會以何種方式對待這一高尚的設計。我們只能猜測為什么放棄了這個偉大的設計。也許是因為柏拉圖意識到了虛構歷史中的某些不協(xié)調之處,也許是因為他對它失去了興趣,也許是因為年歲的增長使它無法被完成。我們可以用這樣的幻想來取悅自己,如果這個想象中的設計曾經被完成,我們應該發(fā)現(xiàn)柏拉圖本人對希臘獨立的斗爭表示同情,唱著對馬拉松和薩拉米的勝利贊歌,也許會像希羅多德那樣思考雅典帝國的發(fā)展——“言論自由是多么勇敢的一件事,它使雅典人的偉大程度遠遠超過希臘的其他國家!”或者,更可能的是,把勝利歸功于雅典古老的良好秩序和阿波羅對雅典的青睞。
  同樣,柏拉圖可以被視為“領航員”或一群追隨者的領袖。因為在《理想國》中可以找到西塞羅的《論共和國》、圣奧古斯丁的《上帝之城》、托馬斯 · 莫爾爵士的《烏托邦》以及在同一模式上構建的無數(shù)其他想象的國家的原型。亞里士多德或亞里士多德學派在《政治學》中對他的虧欠很少被承認,但這種承認更有必要,因為它不是由亞里士多德本人提出的。這兩位哲學家的共同點比他們意識到的要多??赡馨乩瓐D的一些元素在亞里士多德身上仍未被發(fā)現(xiàn)。
  在英國哲學中,不僅在劍橋大學柏拉圖主義者的作品中,而且在伯克利或柯勒律治等偉大的原創(chuàng)作家中,都可以找到許多與柏拉圖及其思想的親緣關系。有一種比經驗更高的真理,心靈為自己作證,這種信念在我們這一代人中被熱情地宣揚,而且也許正在得到支持。在文藝復興時期給世界帶來新生命的希臘作家中,柏拉圖的影響最大。
  柏拉圖的《理想國》也是第一部關于教育的論文,彌爾頓、洛克、盧梭、讓 · 保羅和歌德的著作都是其合法的后代。像但丁或班揚一樣,柏拉圖揭示了另一種生活;像培根一樣,他對知識的統(tǒng)一性有深刻的印象。在早期教會中,他對神學產生了真正的影響,在文藝復興時期,他對政治產生了影響。即使是他的話語片段,也被“多重轉述”,在各個時代都讓人心醉神迷,因為他們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更高的本質。他是哲學、政治、文學中的理想主義之父?,F(xiàn)代思想家和政治家的許多最新概念,如知識的統(tǒng)一、法律的統(tǒng)治和兩性平等,都是他在夢中預見的。
  《理想國》的論點是對正義的追求,其性質首先由正義無私的老人克法勒斯暗示,然后由蘇格拉底和玻勒馬霍斯在美德諺語的基礎上進行討論,然后由色拉敘馬霍斯夸張描述,并由蘇格拉底進行部分解釋,最后由格勞孔和阿德曼托斯簡化為抽象的東西,在個人身上變得不可見,最后在蘇格拉底構建的理想國中重新出現(xiàn)。
  統(tǒng)治者的首要任務是教育,其輪廓是按照古希臘的模式繪制的,只規(guī)定改進宗教和美德,在音樂和體操方面更加簡單,詩歌更有男子氣概,以及個人和國家更加和諧。因此,我們被引向一個更高的國家的概念,在這個國家里,“沒有人稱任何東西是自己的”,在這個國家里,沒有“婚姻和嫁娶”“國王是哲學家”“哲學家是國王”。
  還有另一種更高的教育,無論是智力還是美德和宗教,無論是科學還是技藝,不僅僅是青年,而是整個生命的教育。這樣的國家在這個世界上很難實現(xiàn),很快就會墮落。繼完美的理想之后,士兵和熱愛榮譽的人的政府,又會衰落成民主,而民主又會變成暴政,在一個想象的但有規(guī)律的秩序中,與實際情況沒有什么相似之處。當“重回命運的起點”時,我們并沒有重新開始人類生活的新時期,但我們已經從最好的時期進入最壞的時期,并在那里結束。
  這時,主題發(fā)生了變化,在《理想國》之前的幾部書中,被輕描淡寫地處理過的詩歌和哲學的舊爭論現(xiàn)在重新開始,并爭論出一個結論。詩歌被發(fā)現(xiàn)是與真理相去甚遠的模仿,荷馬以及戲劇詩人被譴責為模仿者,與他們一起被放逐。國家的概念通過對未來生活的啟示得到了補充。
  像所有類似的劃分一樣,這種劃分可能晚于柏拉圖的時代。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前半部分,直到“我一直很欣賞格勞孔和阿德曼托斯的天賦才能”這一段,這是介紹性的。第一部分包含對流行的和詭辯的正義觀念的駁斥,并像早期的一些對話一樣,沒有得出任何明確的結果。在此基礎上,又根據(jù)一般的觀點重述了正義的本質,并要求回答一個問題——什么是正義,如何剝去表象?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卷的剩余部分以及第三卷和第四卷的全部內容,主要涉及第一個國家和第一個教育的建設。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卷、第六卷和第七卷,在這一部分中,哲學而不是正義是探究的主題,第二個國家是根據(jù)共產的原則建造的,由哲學家統(tǒng)治,對善的理念的思考取代了社會和政治美德的位置。第四部分包括第八卷和第九卷,相繼回顧了“一個非常理想的”國家和與之對應的個人的變態(tài)行為,并在個人身上進一步分析了快樂的本質和暴政的原則。第十卷是全書的結論,其中最終確定了哲學與詩歌的關系,公民們今生的幸福已經得到保證,并以另一個愿景為其加冕。
  或者可以采用一種更籠統(tǒng)的劃分,將其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第一卷至第四卷)包含對一般按照希臘的宗教和美德觀念建立的國家的描述。而在第二部分(第五卷至第十卷)中,希臘國家被轉化為一個理想的哲學王國,所有其他政府都是對它的歪曲。這兩種觀點實際上是對立的,而這種對立只是被柏拉圖的天才所掩蓋。
  《理想國》和《費德魯斯篇》一樣,是一個不完美的整體。哲學的更耀眼光芒突破了希臘神廟的規(guī)則性,最后消逝在天際。這種結構上的不完美是否來自計劃的擴大,或來自作者本人對現(xiàn)在首次由他匯集起來的思想元素的不完美調和,或者,也許來自作品在不同時期的創(chuàng)作——這些問題,就像關于《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類似問題一樣,值得一問,但無法得到明確的答案。在柏拉圖時代,沒有固定的出版模式,一個作者在修改或增加一部只有少數(shù)朋友知道的作品時,會有更多的顧慮。他可能將自己的工作擱置一段時間,或者從一部作品轉向另一部作品,這并不荒謬,而且這種中斷在長篇作品中比在短篇作品中更有可能發(fā)生。在所有根據(jù)內部證據(jù)確定柏拉圖著作的時間順序的嘗試中,關于任何一次對話是否在同一時間創(chuàng)作的這種不確定性是一個令人不安的因素,必須承認它對《理想國》和《法律篇》等較長作品的影響要大于較短作品。
  但是,另一方面,《理想國》中看似不一致的地方,可能只是因為哲學家試圖將不和諧的因素統(tǒng)一到一個整體中,也許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對我們來說有很明顯的不一致。因為有一種后世的判斷,很少有偉大的作家能夠為自己預測到。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著作中缺乏聯(lián)系,也沒有意識到他們的體系中存在的差距,而這些差距對于他們之后的人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在文學和哲學的開端,在思想和語言的最初努力中,比起現(xiàn)在,當推測的道路已經走得很好,詞語已經被精確定義時,會出現(xiàn)更多的不一致之處,因為一致性也是時間的延長,而人類思想的一些最偉大的創(chuàng)造是缺乏一致性的。通過這種測試,根據(jù)我們的現(xiàn)代觀念,柏拉圖對話中的一些對話似乎是有缺陷的,但這種缺陷并不能證明它們是在不同的時間或由不同的人創(chuàng)作的?!独硐雵肥峭ㄟ^不間斷的、持續(xù)的努力寫成的假設,在某種程度上被作品的一個部分對另一個部分的大量引用所證實。
  第二個主題,“關于正義”,無論是亞里士多德還是一般的古代人,都沒有引用過《理想國》的標題。因此,和柏拉圖對話的其他第二個主題一樣,可以認為是后來才有的。摩根斯坦和其他一些人問道,正義的定義(這是宣稱的目標)還是國家的建設是這部作品的主要論點。答案是,這兩者融為一體,是同一真理的兩面。因為正義是國家的秩序,而國家是正義在人類社會條件下的明顯體現(xiàn)。一個是靈魂,另一個是身體,希臘人對國家的理想,就像對個人的理想一樣,是一個公平的身體里的公平的心靈。用黑格爾的說法,國家是現(xiàn)實,正義是理念?;蛘?,用基督教的語言描述,上帝的國度在內部,但卻發(fā)展成一個教會或外部的國度。“非人手所造之屋,永在天上”,被縮小到地上建筑的比例。或者,用柏拉圖式的形象來說,正義和國家是貫穿整個紋理的經線和緯線。
  當國家的構建完成后,正義的概念并沒有被摒棄,而是以相同或不同的名稱重新出現(xiàn)在整部作品中,既作為個人靈魂的內在法則,又作為另一種生活中的獎懲原則。美德的基礎是正義,普通的誠實買賣是其影子,而正義的基礎是善的理念,它是世界的和諧,并反映在國家的制度和天體的運動中?!兜龠~歐篇》涉及理想國的政治而非倫理方面,主要是關于外在世界的假設,但其中有許多跡象表明,同一法則被認為統(tǒng)治著國家、自然和人類。
  然而,無論在古代還是現(xiàn)代,這個問題都被過分強調了。在批評的一個階段,所有的作品,無論是自然的還是技藝的,都被提到設計上?,F(xiàn)在,在古代著作中,甚至在一般的文學作品中,往往還存在著原始設計中沒有考慮到的大量因素,因為計劃是在作者的手下成長起來的。他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了新的想法。他在開始之前并沒有把論證進行到底。讀者要想找到一個可以構思整體的想法,就必須抓住最模糊、最籠統(tǒng)的東西。因此,對《理想國》論證的普通解釋不滿意的斯塔爾鮑姆,想象自己已經找到了真正的論證,“在一個因正義而完善,并根據(jù)善的觀念進行治理的國家中表現(xiàn)人類生活”。這種籠統(tǒng)的描述可能有些用處,但很難說它表達了作者的意圖。
  事實是,我們既可以說許多設計,也可以說一個設計。也不需要把任何東西排除在一項偉大作品的計劃之外,因為思想的聯(lián)想會自然而然地引導人們去做,而且不會干擾總體目標。在建筑中,在造型技藝中,在詩歌中,在散文中,應該追求何種類型或程度的統(tǒng)一,這是一個必須相對于主題內容來解決的問題。對柏拉圖本人來說,“作者的意圖是什么”或“《理想國》的主要論點是什么”這樣的詢問是難以回答的,因此最好立即予以否定。
  《理想國》難道不是三四個偉大真理的載體,在柏拉圖自己看來,這些真理最自然地體現(xiàn)在國家的形式中嗎?正如在猶太先知中,彌賽亞的統(tǒng)治,或“安息日”,或受苦的仆人或上帝的子民,或“公義的日頭,其光線有醫(yī)治之能”,至少對我們來說,只是傳達了他們偉大的精神理想,所以通過希臘國家,柏拉圖向我們揭示了他自己對神圣的完美的想法,這就是善的想法,就像可見世界的太陽。關于人類的完美,也就是正義——關于從青年時期開始并持續(xù)到晚年的教育——關于詩人、詭辯家和暴君,他們是人類的假教師和邪惡的統(tǒng)治者——關于“世界”,它是他們的化身——關于一個不存在于地球上的王國,它被安置在天上,成為人類生活的模式和規(guī)則。沒有任何這樣的靈感創(chuàng)造是與自身統(tǒng)一的,就像天上的云彩在太陽穿透它們時一樣。在哲學想象力的作品中,每一種明暗、真理和作為真理面紗的虛構的影子都是被允許的。它并不都在同一個平面上。它很容易從思想變成神話和幻想,從事實變成言語的數(shù)字。它不是散文,而是詩歌,至少它的很大一部分,不應該由邏輯規(guī)則或歷史概率來評判。作者不是在把他的思想塑造成一個技藝的整體。這些思想占據(jù)了他,對他來說太多。因此,我們沒有必要討論柏拉圖所構想的國家是否可行,也沒有必要討論作家的腦海中首先出現(xiàn)的是外在的形式還是內在的生活。因為他的思想的實用性與它們的真實性毫無關系。而且他所達到的最高思想可以真正說是帶有最大的“設計痕跡”——正義比國家的外部框架更重要,善的思想比正義更重要。辯證法或思想組織的偉大科學沒有真正的內容,只是一種方法或精神的類型,在這種方法或精神中,所有時間和所有存在的觀察者都將追求更高的知識。正是在第五卷、第六卷和第七卷中,柏拉圖達到了“推測的頂峰”,而這些書雖然未能滿足現(xiàn)代思想家的要求,但因此可以被視為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它們也是最有創(chuàng)意的部分。
  我們沒有必要詳細討論伯克提出的一個小問題,即關于舉行談話的假想日期(他提出的公元前 411 年和其他年份一樣)。因為一個小說家,特別是像柏拉圖這樣對年表漫不經心的作家,只想達到一般的可能性。
  《理想國》中提到的所有人物是否曾在任何時候相遇,對于 40 年后閱讀這部作品的雅典人來說,或者對于寫作時的柏拉圖本人來說,都不是一個難題(就像莎士比亞對自己的一部戲劇的看法一樣)。現(xiàn)在也不需要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麻煩。然而,這可能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仍然值得一問”,因為調查表明,我們無法從柏拉圖的日期中進行歷史論證。因此,為了避免時間上的困難而浪費時間發(fā)明牽強附會的調和,例如,C.F. 赫爾曼的猜想,格勞孔和阿德曼托斯不是柏拉圖的兄弟,而是他的叔叔;或者斯塔爾鮑姆的幻想,即柏拉圖故意留下不合時宜的東西,表明他的一些對話錄的寫作日期。
  《理想國》中的主要人物是克法洛斯、玻勒馬霍斯、色拉敘馬霍斯、蘇格拉底、格勞孔和阿德曼托斯??朔逅怪怀霈F(xiàn)在導言中,玻勒馬霍斯在第一次論證結束后就放棄了,而色拉敘馬霍斯在第一卷結束后就陷入了沉默。主要的討論是由蘇格拉底、格勞孔和阿德曼托斯進行的。一旁的聽眾中,有呂西阿斯(演說家)和歐若得摩,他們是克法洛斯的兒子和玻勒馬霍斯的兄弟,還有一個不知名的查曼提斯——他是啞巴聽眾。還有克利托豐,他曾經插話,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對話中,他作為色拉敘馬霍斯的朋友和盟友出現(xiàn)。
  這家的族長克法洛斯一直在適當?shù)貜氖录漓牖顒?。他是一個幾乎已經結束了生命的老人,對自己和全人類都很平和。他覺得自己離下面的世界越來越近了,但對過去的記憶流連忘返。他渴望蘇格拉底來探望他,喜歡上一代人的詩歌,為意識到生命的美好而高興,為擺脫了年輕時欲望的肆虐而高興。他對談話的熱愛,他的感情,他對財富的漠不關心,甚至他的粗魯,都是有趣的性格特征。他不是那種無話可說的人,因為他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賺錢上。但他承認,財富的好處是使人不受不誠實或虛假的誘惑。
  蘇格拉底對他表現(xiàn)出的尊敬也應該被注意到,他對談話的熱愛,不亞于神諭強加給他的使命,導致他對所有的人——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都會提出問題。有誰比克法洛斯更適合提出正義的問題,他的生活似乎就是正義的體現(xiàn)??朔逅拱牙夏昝枥L成存在的一個非??扇萑痰牟糠?,這不僅是他的特點,也是希臘人普遍的感覺,并與西塞羅在《論老年》中的夸張形成對比。柏拉圖以最富表現(xiàn)力的方式描述了生命的夜晚,但卻以盡可能少的篇幅進行描述。正如西塞羅所說,年邁的克法洛斯在接下來的討論中會顯得格格不入,而他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參與其中,否則就會違反戲劇性的慣例。
  他的“兒子和繼承人”玻勒馬霍斯具有年輕人的坦率和急躁。他在開場時贊成用武力扣留蘇格拉底,在婦女和兒童的問題上不會“放過他”。和克法洛斯一樣,他的觀點也是有限的,他代表的是傳說中的美德階段,有生活規(guī)則而不是原則。他引用西蒙尼德的話,就像他父親引用品達的話一樣。但在這之后他就沒有什么可說的了。他所做的回答只是通過蘇格拉底的辯證法從他那里引出。他還沒有經歷過像格勞孔和阿德曼托斯這樣的詭辯家的影響,也沒有意識到反駁他們的必要性。他屬于前蘇格拉底或前辯證法時代。他沒有能力爭辯,被蘇格拉底迷惑到不知道他在說什么的程度。他被逼著承認正義是個賊,美德是按照技藝的類比來的。從他的兄弟呂西阿斯那里,我們得知他成了三十僭主的犧牲品,但這里沒有提到他的命運,也沒有提到克法洛斯和他的家人是錫拉庫扎人,從圖利遷移到雅典的情況。
  我們在《費德魯斯篇》中已經聽說過的“迦克頓巨人”色拉敘馬霍斯,按照柏拉圖對他的概念,是詭辯家的化身,具有一些最糟糕的特征。他虛榮心強,喜歡虛張聲勢,除非得到報酬,否則拒絕討論,喜歡發(fā)表演說,并希望以此來逃避不可避免的蘇格拉底的供詞。但在爭論方面只是個孩子,無法預見到下一步“行動”(用柏拉圖的說法)會 “使他閉嘴”。他已經達到了提出一般概念的階段,在這方面,他領先于克法洛斯和玻勒馬霍斯。但他沒有能力在討論中為自己提出的概念辯護,并徒勞地試圖用戲謔和無禮來掩蓋他的慌張。柏拉圖關于色拉敘馬霍斯的這些學說是否真的被他或其他任何一個思辨者所持有,這一點是不確定的。
  在哲學的初級階段,關于美德的嚴重錯誤可能很容易滋生——它們肯定會被放到修昔底德的演講者嘴里。但我們目前關注的是柏拉圖對他的描述,而不是歷史的真實情況。比賽的不平等大大增加了這一場景的幽默感。在偉大的辯證法大師的手中,華而不實的蘇格拉底完全無能為力,他知道如何觸及他身上所有的虛榮和軟弱的根源。他被蘇格拉底的諷刺激怒了,但他的喧鬧和低能的憤怒只會讓他越來越容易受到攻擊者的攻擊。他決心把自己的話硬塞進他們的喉嚨,或者說“直接灌輸?shù)剿麄兊撵`魂中”,這引起了蘇格拉底的驚呼。他的脾氣和爭論的過程一樣值得一說。沒有什么比他在被徹底打敗后完全屈服更有趣的了。起初,他似乎很不情愿地繼續(xù)討論,但很快就有了明顯的善意,他甚至在后來的階段通過一兩句偶爾的評論來證明自己的興趣。當他受到格勞孔的攻擊時,他被蘇格拉底幽默地保護起來,“作為一個從未與他為敵的人,現(xiàn)在是他的朋友”。從西塞羅和昆提利安以及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學》中我們了解到,被柏拉圖說得如此可笑的蘇格拉底是一個有名望的人,他的著作在后世被保存下來。與他同時代的赫拉底克斯對他的名字進行了調侃,“你在戰(zhàn)斗中一直很勇敢”,這似乎表明對他的描述并不缺乏真實性。
  當色拉敘馬霍斯被壓制后,兩個主要的答辯人格勞孔和阿德曼托斯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在這里,如同希臘悲劇一樣,三個演員被引入。乍一看,阿里斯頓的兩個兒子可能會像《斐多篇》中的兩個朋友西米亞斯和西貝斯一樣,有一種家族式的相似性。但仔細觀察他們,這種相似性就消失了,他們被看作是不同的人物。
  格勞孔是個急躁的年輕人,他“永遠都玩不夠”,是個熟悉愛情奧秘的享樂者,是個“喜歡狗的少年人”,他改善了動物的品種,是個熱愛技藝和音樂的人,擁有年輕時的所有經歷。他充滿了敏捷和洞察力,能輕易穿透色拉敘馬霍斯笨拙的陳詞濫調,直達真正的困難。他把人類生活中骯臟的一面暴露出來,但又不失對正義和真實的信仰。格勞孔抓住了哲學家與世界的可笑關系,對他來說,簡單的狀態(tài)就是“豬的城市”,當爭論為他提供機會時,他總是準備好開玩笑,并隨時準備附和蘇格拉底的幽默。他欣賞荒謬的東西,無論是在音樂鑒賞家,還是在戲劇愛好者,或是在民主公民的奇妙行為中。蘇格拉底多次提到他的弱點,然而,他不允許他被他的兄弟阿德曼托斯攻擊。他是個軍人,和阿德曼托斯一樣,在麥加拉戰(zhàn)役(前 456 年)中表現(xiàn)突出。阿德曼托斯的性格更深沉、更嚴肅,更深刻的反對意見通常會被放到他嘴里。格勞孔更具有示范性,一般來說,他能打開局面。阿德曼托斯則進一步追求論證。格勞孔更有年輕人的活潑和同情心。阿德曼托斯則有成熟的判斷力,是個成熟的人。
  在第二卷中,當格勞孔堅持認為在考慮正義和不正義時應不考慮其后果時,阿德曼托斯說,一般人考慮它們只是為了其后果。在第四卷的開頭,他以類似的思考方式強調蘇格拉底未能使其公民幸福,并得到回答說,幸福不是第一件事,而是第二件事,不是一個國家良好治理的直接目標,而是間接后果。在關于宗教和神話的討論中,阿德曼托斯是回答者,但格勞孔以輕微的玩笑闖入,并以輕松的語氣繼續(xù)關于音樂和體操的對話,直到本書結束。又是阿德曼托斯主動對蘇格拉底的論證方法提出了常識性的批評,并拒絕讓蘇格拉底在婦女和兒童問題上輕言放棄。在對話中,阿德曼托斯是更多爭論的回答者,就像格勞孔在對話中更輕松和更有想象力的部分一樣。例如,在第六卷的大部分內容里,與阿德曼托斯討論了哲學腐敗的原因和善的概念,格勞孔重新成為主要的回答者,但他在理解蘇格拉底的高等教育方面有困難,并在討論過程中提出了一些錯誤的意見。阿德曼托斯再次回到他的兄弟格勞孔的典故,他把格勞孔比作有爭議的國家。在下一本書中,他又被取代了,而格勞孔則繼續(xù)到最后。
  柏拉圖用一連串的人物表現(xiàn)了美德的連續(xù)階段,從舊時代的雅典紳士開始,接著是當時的實用主義者用諺語和規(guī)則來規(guī)范自己的生活。在他之后是詭辯家的瘋狂概括,最后是偉大老師的年輕弟子,他們知道詭辯的論點,但不會被它們說服,他們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質。這些人也是如此,像克法洛斯、玻勒馬霍斯、色拉敘馬霍斯一樣,彼此之間有明確的區(qū)別。無論是在《理想國》中,還是在柏拉圖的任何其他對話中,都沒有重復一個人物。
  《理想國》中對蘇格拉底的刻畫并不完全一致。在第一卷中,我們有更多真實的蘇格拉底,如色諾芬的《回憶蘇格拉底》、柏拉圖最早的對話錄《申辯篇》中對他的描述一樣。他是諷刺的、挑釁的、質疑的,是詭辯家的老對手,準備戴上西萊努斯的面具,也準備認真辯論。但在第六卷中,他對詭辯家的敵意減弱了。他承認他們是世界的代表,而不是墮落者。他也變得更加武斷,超越了真正的蘇格拉底的政治或投機思想的范圍。在一個段落中,柏拉圖本人似乎暗示,現(xiàn)在是蘇格拉底的時候了,他在哲學中度過了他的一生,他應該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而不是總是重復其他人的觀念。
  沒有證據(jù)表明,蘇格拉底的教學中包含了善的概念或完美狀態(tài)的概念,盡管他肯定討論了普遍和最終原因的性質,像他這樣一位深刻的思想家,在他三十或四十年的公開教學中,幾乎不可能不觸及家庭關系的性質,這在《回憶蘇格拉底》中也有一些直接的證據(jù)。蘇格拉底的方法在名義上被保留了下來。每一個推論要么被放到回答者的口中,要么被表述為他和蘇格拉底的共同發(fā)現(xiàn)。但任何人都可以看出,這只是一種形式,隨著作品的推進,這種形式的影響越來越令人厭煩。探究的方法已經變成了一種教學方法,在這種方法中,通過對話者的幫助,同一論題會從不同的角度被審視。格勞孔真實地描述了這一過程的性質,他把自己描述為一個同伴,在調查中沒有什么用處,但可以看到別人給他看的東西,也許可以比別人更流暢地回答一個問題。
  我們也不能絕對肯定蘇格拉底本人教導了靈魂的不朽,這是他的弟子格勞孔在《理想國》中所不知道的。也沒有任何理由認為他用另一個世界的神話或啟示作為教導的載體,或者他將驅逐詩歌或譴責希臘的神話故事。他最喜歡的誓言被保留了下來,并略微提到了惡魔,或內部標志,這被蘇格拉底暗指為自己特有的現(xiàn)象。蘇格拉底教學的一個真正要素,在《理想國》中比在柏拉圖的其他對話錄中更為突出,就是使用實例和說明“讓我們運用普通實例的檢驗”。阿德曼托斯在第六卷中諷刺地說:“這是一種你根本不習慣的說話方式。”這種對例子或形象的使用,雖然真正源于蘇格拉底,但被柏拉圖的天才擴大為寓言或比喻的形式,在具體中體現(xiàn)了已經描述過的,或即將描述的抽象內容。因此,第七卷中的洞穴形象是對第六卷中知識劃分的復述。第九卷中的綜合動物是靈魂各部分的寓言。第六卷中的高貴的船長和船以及真正的領航員,是已描述過的國家中人民與哲學家的關系的一個形象。其他形象,如狗,或被遺棄的適婚少女,或第八卷和第九卷中的雄蜂,也構成了長篇文章中的聯(lián)系紐帶,或用來回憶以前的討論。
  當柏拉圖把他的主人描述為“不屬于這個世界”時,他是最忠實于他主人的性格的。而理想狀態(tài)和《理想國》中的其他悖論與他的這種描述是完全一致的,盡管它們不能被證明是蘇格拉底的猜測。對他來說,正如對其他偉大的哲學和宗教導師一樣,當他們向上看時,世界似乎是錯誤和邪惡的化身。
  人類的常識反感這種觀點,或者只是部分地承認它。甚至在蘇格拉底本人身上,眾人的嚴酷判斷有時也會變成一種諷刺性的憐憫或愛。人們普遍不懂哲學,因此與哲學家為敵。但他們對哲學家的誤解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看到過他在自己的形象中的真實面目。他們只知道那些不具備真理的本源力量的人造系統(tǒng)——那些允許有許多應用的詞語。他們的領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衡量,因此對自己的地位一無所知。但是,我們應該同情或嘲笑他們,而不是與他們爭吵。如果他們能知道他們是在砍掉一個九頭蛇的頭,那么他們的藥方是好的。這種對犯錯者的溫和態(tài)度是蘇格拉底在《理想國》中最有特點的特征之一。在所有對蘇格拉底的不同描述中,無論是色諾芬還是柏拉圖,以及在早期或后期的對話錄中,他始終保持著對真理不遺余力和無私追求,如果沒有這一點,他就不再是蘇格拉底了。
  ——[ 英] 本杰明·喬伊特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