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導論
上編 巴蜀畫像磚
第一章 虛以生實:畫像磚源考
第一節(jié) 文化基礎
一、黃老之學
二、“天人合一”
三、“天人感應”
四、“太虛”即“道”
第二節(jié) 美學基礎
一、經學美學
二、讖緯美學
第三節(jié) 社會基礎
一、經濟發(fā)展
二、地理環(huán)境
第二章 實以載虛的視覺構成
第一節(jié) 聚類成型
一、畫像磚研究的文化意義
二、分類
第二節(jié) 長生幻境
一、畫像磚圖案的位置關系
二、飛升長生
第三節(jié) 浮生芃像
一、生產圖景
二、傳經講學
三、市井生活
四、釀酒業(yè)
五、孝道主題
第三章 實以尚意的圖像特征
第一節(jié) 經營結構
一、布局疏朗 主題鮮明
二、畫面的構成
第二節(jié) 空間敘事
一、空間維度
二、空間角度
三、空間關系
第三節(jié) 張合奔放
一、張合呼應
二、態(tài)勢鮮活與拙樸結合
三、云氣同質與線性表達
第四節(jié) “尚意”性與真實的理想化
一、寫實基礎
二、夸張手法中的尚意特性
三、真實的理想化
第四章 畫像磚的美術意義
第一節(jié) 造型的方法
一、雕塑藝術
二、線的意義
第二節(jié) 圖像的意義
一、畫像磚藝術研究的美術地理學意義
二、畫像磚研究的美術教育學意義
第三節(jié) 學習的方法
一、整體性研究背景的建立
二、畫像磚圖案學習方法
第四節(jié) 重讀與實踐
一、解構意義
二、重構意義
下編 從搖錢樹到巴蜀南朝造像
第五章 零維到多維:搖錢樹源考
第一節(jié) 文化基礎
一、民俗文化:原始樹崇拜
二、長生文化:引魂之梯
三、社會文化:富貴之期
第二節(jié) 視覺敘事
一、搖錢樹的構成
二、搖錢樹的寓意圖像
第三節(jié) 造型語境
一、造型語言
二、本土語境
三、搖錢樹佛像
第六章 葉影婆娑
第一節(jié) 異化和融
一、神仙與佛
二、樹與佛
第二節(jié) 美術意義
一、圖像意義
二、美術地理學意義
三、“附會”與“蛻變”意義
第七章 虛實相生
第一節(jié) 視覺構成
一、巴蜀早期佛教美術之源
二、實以載虛的視覺構成
第二節(jié)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藝術
一、對教義的鉆研
二、笈多藝術的影響
三、對中國佛教造像的影響
第八章 實以“尚韻”的巴蜀南朝造像
第一節(jié) 益州風范
一、概述
二、背景
三、分期特點
四、益州風范之內涵
第二節(jié) 圖像特征
一、本土化與中國化
二、古典主義特性
三、美學特征
第三節(jié) 虛而為實
一、意象與中國傳統審美趣味之源
二、幽玄意識與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
三、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的對接點
第九章 和韻共生
第一節(jié) 知機識變
一、雜糅與共生
二、創(chuàng)新化育
第二節(jié) 和實生物
一、“和”“合”理念
二、和實生物
三、虛實之境
結語 虛實之間 妙諦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