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長者明敏尤可愛”——眉山和蘇軾的少年時代
二 “名震京師”——進士及第
三 “變出不意”——赴母喪返川
四 “極論朝政得失”——應制科試
五 “我初從政見魯叟”——簽判鳳翔
六 “岐梁偶有往還詩”——岐梁唱和
七 “丹旒俄驚返舊廬”—— 一次返蜀
八 “新政皆不與治同道”——反對王安石變法
九 “余杭自是山水窟”——通判杭州
一○ “寂寞山城人老也”——改知密州
一一 “我當畚鍤先黥髡”——徐州防洪
一二 “柏臺霜氣夜凄凄”——烏臺詩案
一三 “逐客不妨員外置”——貶官黃州
一四 “從公已覺十年遲”——乞居常州
一五 “曾未周歲,而閱三官”——人奉禁嚴
一六 “不見跳珠十五年”——再蒞杭州
一七 “坐席未暖,召節(jié)已行”——知潁州、揚州
一八 “承平百年烽燧冷”——出知定州
一九 “羅浮山下四時春”——貶官惠州
二○ “晚途 著黎衣冠”——再貶儋州
二一 “曾見南遷幾個回?”——北歸和病逝
二二 “千載之微言煥然可知”——蘇軾的世界觀
二三 “得乎吾心而言”——蘇軾的文藝思想
二四 “天下之至文”——蘇文特色
二五 “詩從肺腑出”——蘇詩特色
二六 “一洗香羅綺澤之態(tài)”——蘇詞特色
二七 “平生好書仍好畫”——蘇軾書畫藝術
二八 “議論常公于身后”——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