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根據作者及其研究團隊承擔的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 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對流域防洪治相關問題展開了一系列比較深入的研究工作。本書的研究目標是依據珠江-西江流域歷史和實測洪水水文數據,以珠江-西江流域兩個控制性重點水文站——南寧、梧州水文站為主要觀察點,綜合流域的整體情況,基于貝葉斯統(tǒng)計理論與經典統(tǒng)計方法相融合的統(tǒng)計分析技術,結合對我國治水歷史時空演變的學術梳理和一些具體歷史考證分析,開展流域防洪治理實證與對策研究。著力探討西江流域防洪治理的現狀,厘清西江流域洪水的變化規(guī)律;做好洪水的預測預警,準確評估洪水對流域相關省、區(qū)、市的影響;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治水和流域防洪治理文化治水新探索;基于相關研究結論對珠江-西江流域防洪治理提出對策建議。這不但事關西江流域本身的防洪工作, 關系到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成千上萬億元工農業(yè)生產總值的安全。因此,做好珠江-西江流域的防洪治理工作對已經上升為 發(fā)展戰(zhàn)略的珠江-西江經濟帶的安全發(fā)展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