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Cucumis sativus)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黃瓜生產中,白粉病、棒孢葉斑病、霜霉病等病害經常發(fā)生,嚴重影響黃瓜果實的產量和品質。黃瓜抗病品種的培育和應用是病害防控的根本途徑,解析黃瓜抗病性的分子機制、鑒定并利用黃瓜抗病信號轉導途徑中的關鍵元件,是一種 有前景的基因工程策略。本書首先介紹了黃瓜與白粉病菌親和性/非親和性互作過程中的蛋白質表達變化,從蛋白質組層面解析黃瓜與白粉病菌互作的分子機制;鑒定得到負調控黃瓜白粉病抗性的翻譯控制腫瘤蛋白TCTP,揭示TCTP與小G蛋白Rab11A互作調控TOR信號參與黃瓜防御反應的分子機制。其次介紹了基于microRNAs測序及轉錄組測序聯合分析,鑒定與黃瓜響應棒孢葉斑病相關的microRNAs和靶基因,明確候選microRNAs和靶基因互作關系及其對黃瓜棒孢葉斑病抗性的影響;同時,介紹了多主棒孢病原菌脅迫后黃瓜葉片蛋白質種類及豐度的變化,并重點分析了差異蛋白質MLO的生物學功能。 后,基于蛋白質組學,解析了葡聚六糖誘導黃瓜抗病性的分子機制。本書可供蔬菜學、植物病理學、植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專業(yè)科研工作者、教師和研究生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