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杰思,北京師范大學講席教授,英國諾丁漢大學教育學院榮休教授,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兼職教授,歐美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他的研究興趣主要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領(lǐng)導、大中小學?;锇殛P(guān)系和教育變革。 帕姆·薩蒙斯,牛津大學教育系教育學教授,牛津大學耶穌學院高級研究員。 肯·萊斯伍德,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育領(lǐng)導與政策系榮休教授。 大衛(wèi)·霍普金斯,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榮休教授。 顧青,英國諾丁漢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 埃莉諾·布朗,英國諾丁漢大學教育學院副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埃爾皮達·阿塔里杜,英國學習與技能網(wǎng)絡(luò)(ISN)首席研究員。 戴杰思(Christopher Day)是英國諾丁漢大學教育學院的榮譽教授。在此之前,他曾擔任過學校教師、大學講師和地方政府學校顧問。他是《教師與教學: 理論與實踐》(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的雜志編輯,也是《教育行動研究》(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雜志的聯(lián)合編輯。他不久之前指導了三個研究項目: 一個是在歐洲9個國家開展的、在充滿挑戰(zhàn)的城市環(huán)境中獲得成功的學校領(lǐng)導模式項目,以及兩個分別關(guān)于學校領(lǐng)導力和學生成就、有效課堂教學的國家項目。目前,他又在指導一項在14個國家/地區(qū)開展的、關(guān)于成功學校領(lǐng)導模式的項目。其一系列有關(guān)教師和領(lǐng)導者工作、生活和有效性的書,被譯成多種語言出版,其中包括《教師的新生活》(The New Lives of Teachers)(2010, Routledge)、《教師是重要的》(Teachers Matter)(2007, Open University Press)、《成功的校長: 國際視角》(Successful Principalship: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2007, Springer)、《教學的熱情》(A Passion for Teaching)(2004, Falmer)、《教師持續(xù)專業(yè)發(fā)展國際手冊》(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he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2004, Open University Press),以及《變革時代的領(lǐng)先學?!罚↙eading Schools in Times of Change)(2000, Open University Press)。 帕姆·薩蒙斯(Pam Sammons)是牛津大學教育學院的教育學教授,也是牛津大學耶穌學院的高級研究員。在此之前,她曾是諾丁漢大學的教授(2004—2009),教學與領(lǐng)導力研究中心的成員。她曾在倫敦大學教育學院工作了11年(1993—2004),并曾擔任教育學教授和國際學校效能與改進中心協(xié)調(diào)主任。她從事教育學研究近30年,特別關(guān)注學校效能和改進、學校領(lǐng)導力、學前影響和教育公平的促進。她對教育政策改革和評估有著濃厚的興趣,開展了多項關(guān)于中小學對學生影響的研究。她的專長為縱向研究和混合研究設(shè)計。她最近的出版物包括: 由塔沙克科里(Tashakkori)和特德利(Teddlie)編譯的《混合方法研究手冊》(Handbook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2010, Sage)中的“混合研究對今年教育有效性研究的貢獻”部分和《國際教育百科全書》(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2010, Elsevier)中的“平等與教育有效性”部分。 肯·萊斯伍德(Ken Leithwood)是多倫多大學教育學院教育領(lǐng)導力和政策榮休教授。他的研究和寫作涉及學校領(lǐng)導、教育政策和組織變革。他已發(fā)表了80多篇期刊文章,并撰寫或編輯了三十余本書。例如,他是《國際教育領(lǐng)導和行政手冊》(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Administration)(1996,2003, Kluwer)第一版和第二版的高級編輯,也是《國際教育政策手冊》(International Handbooks of Educational Policy)(2007, Kluwer)的聯(lián)合編輯。他最近的著作包括《從證據(jù)來談分布式領(lǐng)導力》(Distributed Leadership According to the Evidence)(2009, Routledge)、《領(lǐng)導力和教師的情緒》(Leadership with Teachers Emotions in Mind)(2008, Corwin)、《讓學校變得更聰明》(Making Schools Smarter)(2006, Corwin)和《深入理解教學》(Teaching for Deep Understanding)(2006, Corwin)。萊斯伍德教授因其貢獻獲得了諸多獎項,例如多倫多大學的公共政策影響?yīng)?。他還是加拿大皇家學會的會員。他目前是安大略省教育部領(lǐng)導力分部的特別顧問。 大衛(wèi)·霍普金斯(David Hopkins)是倫敦大學教育學院的榮譽教授,并在近期剛剛卸任首屆匯豐國際領(lǐng)導力會議主席。他是外展組織(Outward Bound)的受托人,在圣地亞哥天主教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愛丁堡大學、墨爾本大學和威爾士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并就學校改革提供國際咨詢。在2002年至2005年間,他曾在英國教育和技能部擔任三名國務(wù)卿在教育標準議題方面的首席顧問。此前,他曾擔任萊斯特市合作委員會主席、諾丁漢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和劍橋大學教育學院導師、中學教師和外展組織項目指導者。大衛(wèi)還是國際登山向?qū)?,至今仍定期攀登阿爾卑斯山和喜馬拉雅山。他著有《每所學校都很棒》(Every School a Great School)(2007, Open University Press)和《實踐中的系統(tǒng)領(lǐng)導力》(System Leadership in Practice)(2009, Open University Press)。 顧青(Qing Gu)是英國諾丁漢大學教育學院的副教授。她是英國國際比較教育學會(BAICE)的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比較》(Compare)雜志的編委會成員,也是《國際教育發(fā)展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的評審編輯。她的研究興趣涉及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領(lǐng)導和改善,以及跨文化學習。自2004年在伯明翰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加入諾丁漢大學以來,顧青博士以主任、聯(lián)合主任和首席研究員的身份為一系列國際和國家研究項目的成功作出了貢獻,其中包括英國經(jīng)濟和社會研究理事會(ESRC)有關(guān)國際學生在英國高等教育經(jīng)歷的項目,一項關(guān)于留學經(jīng)歷對回返者工作和生活影響的英國國家學術(shù)院項目,一項關(guān)于大學和中小學之間伙伴關(guān)系的英格蘭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HEFCE)項目,以及兩項由政府資助的有關(guān)教師工作、生活和學校領(lǐng)導力的大型研究項目。她還是兩個ESRC研討會系列的聯(lián)合主任。她是《教師發(fā)展: 知識與語境》(Teachers Development: Knowledge and Context)(2007, Continuum)的作者,《教師是重要的》(Teachers Matter)(2007, Open University Press)、《教師的新生活》(New Lives of Teachers)(2010, Routledge)以及2008年發(fā)表在《教育研究員》(Educational Researcher)雜志上的一篇有關(guān)混合研究法的論文的聯(lián)合作者。 埃莉諾·布朗(Eleanor Brown)是英國諾丁漢大學教育學院的研究助理和博士生。她對教育有著長期的興趣,她的職業(yè)生涯始于在西班牙和哥斯達黎加開展對外英語教學。自2006年獲得外交與國際關(guān)系碩士學位以來,她擔任過多個項目的定性研究員,其中包括:“學校領(lǐng)導力對學生成就的影響”(英國兒童、學校和家庭部,DCSF),“學校與大學之間的伙伴關(guān)系”(HEFCE),“有效的課堂實踐”(ESRC),“文化外交”(英國理事會)和“和平教育”(英國國家學術(shù)院)。她與他人合著了幾篇文章和報告,其中包括: 《關(guān)于成功學校的十項主張》(10 Strong Claims about Successful School Leadership)(2010,國家學校和兒童服務(wù)領(lǐng)導學院)、“英國的教育、公民身份和新公共外交: 關(guān)系是什么?”(2009,公民、社會和經(jīng)濟部)以及“通過全球公民教育發(fā)展和平文化”(2008,《和平評論》)。她目前正受英國經(jīng)濟與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ESRC)資助,攻讀博士學位,探究非政府組織在全球和平教育和社會變革中的作用,這是一項針對英國和西班牙的比較研究。 埃爾皮達·阿塔里杜(Elpida Ahtaridou)是學習與技能聯(lián)盟(LSN)的首席研究員。在加入學習與技能聯(lián)盟之前,她是倫敦教育學院的倫敦領(lǐng)導力學習中心(London Centre for Leadership in Learning)的研究員。在此之前,埃爾皮達在中央蘭開夏大學擔任教育學講師,并在普利茅斯大學擔任有關(guān)后義務(wù)教育教師培訓的講師。埃爾皮達管理并參與了許多國際和國家研究項目,包括“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政策的影響的評估”、“對墨西哥教育系統(tǒng)績效的反思”和經(jīng)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的“英格蘭學校領(lǐng)導力分析評論項目”。她最近的出版物包括《國際城市教育研究手冊》(Handbook of Research on Urban Education)[即將出版,與霍普金斯(D. Hopkin)合作]中的“系統(tǒng)領(lǐng)導力: 對英格蘭城市學校所面臨挑戰(zhàn)的回復”和“英格蘭的學校領(lǐng)導: 當代挑戰(zhàn)、創(chuàng)新對策和未來趨勢”[2009,與霍普金斯和海厄姆(R. Higham)合作]部分。 譯者:謝萍,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惠妍國際學院院長,公派留英博士。 呂馨桐,上海理工大學外語學院英語(中美合作)系教師、碩導。 向怡,現(xiàn)就職于倫敦國王學院跨學科社會科學博士培養(yǎng)項目,曾任四川大學文學與新閘學院擔任特聘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