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類開始使用各種手段進行自我表達和自我呈現(xiàn)時,不論媒介是什么,真實性問題就已然隨之誕生了,然而圍繞真實性的討論空間并沒有能夠隨著表現(xiàn)手段或媒介的進步與發(fā)展而縮小,反而出現(xiàn)了更為多樣化的聲音和觀點。紀錄片和影視人類學作品從其出現(xiàn)之時,就沒能免于真實性的拷問,各種理論流派都依照不同的原則表達對真實的理解,努力呈現(xiàn)最為真實的本質。但是隨著人類學以及社會科學的日益成熟,學術界開始對這一問題本身進行質疑和反思,最終有關紀錄片的真實性問題將何去何從,正是本書所要表述的主旨。本書試著圍繞真實性這一點,展開一條脈絡,將紀錄片和影視人類學的發(fā)展歷程進行了綜述。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提出擺脫真實性的困擾,并非倡導紀錄片實踐可以忽略真實性,而是指出,真實性并不是紀錄片創(chuàng)作的專享指導原則,不可因為一味追求真實性而忽視了其他更為重要的含義。另外,在紀錄片和人類學研究領域的學者,應該將視線從呈現(xiàn)真實這一標準逐漸轉移到其他更有意義的評判標準上。